?

淺談中學語文作文教學

2020-10-22 10:06斗尕措
報刊精萃 2020年20期
關鍵詞:作文題目命題題目

斗尕措

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逸夫民族中學

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那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鉆研作文教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成為作文課的首要任務。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些方法:

1.經?!跋滤?,分享心得

作為語文教師,需要有淵博的知識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能旁征博引,口吐蓮花,使得學生如沐春風、有美的享受,那么學生自然會對語言文字產生濃厚興趣,萌發出表達的欲望。同時在學生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親自動手寫作,經?!跋滤?,將現實的生活變成鮮活的文字,可以是班內、校內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對生活的感悟、隨筆。將作品拿到班內、校內與學生分享??赡茏约旱乃讲皇呛芨?。但在學生的心目中,你會變得很偉大,學生會覺得自己的語文老師很神奇,他們會自然而喜歡崇拜你?!坝H其師,信其道”,學生也許會喜歡上他的語文老師而喜歡上了作文。

2.精心設計作文題目,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甚為重要。有了興趣才會入迷,入迷才會頓生靈感。有了靈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寫,發現問題就改,偶得佳句就用。這樣,長期觀察,爛熟于心,然后凝神聯想,妙手偶得之,一揮而就。久而久之,寫作就成了無形壓力下的自覺行動??鬃釉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墩撜Z·雍也》)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應成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原則。語文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使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實現由“要我寫”向“我要寫”的轉變。實現這一轉變的基本前提是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生活實際、心理特點、思想狀況、寫作水平有一個深刻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給出適合學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設計作文題目。好的作文題目能讓學生感到興致盎然,只要貼近學生實際,標新立異,就能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如“中學生活形象設計”、“給心靈下場雪”、“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在我們現在的日常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并不重視作文的命題選擇,表現在對學生作文的訓練缺乏通盤考慮。作文布置往往興之所至,信手拈來,題目陳舊,內容重復,致使學生了無興趣,絲毫沒有創作激情。其實作文題目命得怎樣,集中體現了一個語文老師自身的素質水平,也關系到寫作訓練的成敗。所以本人極為重視作文的命題。命題要貼近學生生活,善于捕捉他們生活中閃光的情景。脫離生活的寫作是無源之水,脫離學生生活的命題則無異于緣木求魚。因此題目一定要出在學生身邊,最能體現學生生活,否則他們會覺得無話可說,無情可訴。即使寫出文章也是胡編亂造,東拼西湊?,F在的學生,生活豐富多彩,接受新鮮事物快。教師必須善于觀察他們,熟悉他們,才能命出符合學生口味的題目來,進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像這樣的題目《我熟悉的一個人》就不如換個角度寫,把題目改為《你猜猜他是誰?》、《你看看他像誰?》;寫《我的某某》不如改寫成《和某某說說心里話》《某某,您了解我嗎?》等等。了解學生心態,把握他們的心理特征,盡可能地使命題說出學生的心里話。按心理學分類,一般把12——15歲劃分為少年期,這個時期的學生敘事能力強,對所敘的事能做一些抽象的概括。所以命題要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特征的日趨成熟而有所側重。七年級階段,命題要富有情趣,因為這個時期正是童年與少年的過渡時期。我曾經調查過許多學生還不能很快地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還留戀于小學的快樂時光。根據這種情況,我設計了這樣一些題目《童年的夢》、《童年趣事》、《我上中學了》……學生對這些題目非常感興趣,為以后的作文訓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八年級階段是中學生最活躍的時期,他們對一些事情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很有點兒“小大人”的派頭。于是我又出了這樣的題目《我入團了!》、《綠色,你哪兒去了?》、《傾聽桌椅之訴說》、《我嘗到了苦頭》、《難忘的課堂提問》等。命題既形象具體,又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九年級階段,學生的思想日趨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較深刻的問題,這就要求命題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例如《中學時代的我》、《成功很難嗎?》、《小議理解》、《雪中情》……經過這樣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訓練過程,學生作文水平逐漸提高,同時又與學生心理的成長保持同步,比較有科學性。

3.加強情感體驗,觸發寫作真情

中學生大都涉世不深,對生活缺乏認識,教師就應讓學生貼近生活。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用教師之情激發學生之情,用教師之火點燃學生之火,使他們產生寫作的需要和欲望。

有些學生常抱怨寫膩了《我的爸爸》、《我的媽媽》之類的文章。寫來寫去,也總是原地踏步,離不開“粗眉濃眼”的巢臼,千人一面,沒有個性。我就布置學生將魯迅先生筆下描寫少年閏土的手與中年閏土的手的詞句摘抄出來,通過“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的手作對比,啟發學生思考:魯迅先生寫閏土的手不單閏土一人的手,而是舊中國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手的縮影。寫這雙手,深化了文章中心,揭示深刻的社會意義,更何況我們要寫的是活生生的爸爸、媽媽?同學們紛紛要求再寫一次我的爸爸、媽媽。這次習作,一掃以往的短、淺、淡。大家都情真意濃,血肉豐滿?;钌陌职?、媽媽形象躍然紙上。葉圣陶先生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正反映了一般的寫作心理規律。此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情感的借鑒。滿文軍有一首流行歌叫《懂你》,抒發了真摯厚重的母愛。于是有一些同學借鑒此歌詞的精華,在整篇作文中穿插借用,讀來使人感覺母愛綿綿不絕,整篇作文沉浸在濃烈的醇香之中?!拔恼虏皇菬o情物”,一篇文章的情感來源于“生活視野和情感體驗”,生活的感受郁積于心,等待著激發的火花。一首詩,一支歌,一篇散文,一則新聞,一部電影都可以借鑒。在文藝作品的欣賞過程中與自己的生活體驗相比照,從而產生了寫作的美感和動機,情感有了寄托,不吐不快。

總之,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工程。在這項工程中,我們要善于思考、勇于創新、善于學習、善于總結。今后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我們要繼續努力,繼續探索作文教學的新路子,爭取把作文教學做得更好。

猜你喜歡
作文題目命題題目
唐朝“高考”的詩歌題目
本期練習類題目參考答案及提示
你眼中的我
追根求源
2012年“春季擂臺”命題
2011年“冬季擂臺”命題
2011年“夏季擂臺”命題
2009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作文題目匯總
題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