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教育初探

2020-10-30 02:00董江
中國教育科學 2020年5期
關鍵詞:中華中華民族價值觀

董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傳承和創新發展,從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獨特的精神標識和中華民族精神“根”與“魂”、最寶貴的精神品格和命脈的高度,定位優秀傳統文化;從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最深厚的軟實力與堅定文化自信的堅實根基和突出優勢的高度,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從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精神支撐的高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推動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的長遠戰略高度,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嶄新的時代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在新形勢下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引。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既是當務之急,也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既功在當代,也會澤及后世子孫、增進人類福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思想,深刻領會其重要意義、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對于我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導青少年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時代價值。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大意義

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力量,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標識,是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淵源,也是全人類彌足珍貴的精神瑰寶。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绷暯娇倳浽跁姷谒膶萌珖赖履7都疤崦劔@得者時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精辟論述闡明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第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永續繁衍的血脈,綿延不絕的“根”與“魂”。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發展進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敝腥A優秀傳統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關系中華民族的“根”之所系與“魂”之所牽。

第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記錄、民族精神的追求和標識。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七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代表時指出,中華文明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基因。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關系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

第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斗,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貫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奔訌娭腥A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關系中華民族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

第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和中華兒女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和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边@,既昭示了文化自信具有的更加突出位置,也指明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第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重要保證。任何國家的現代化都是以其文化傳統和價值觀作為指導的?,F代化包括物質的現代化、社會結構和生活關系的現代化,而現代化最重要的是人的現代化。我們高興地看到,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為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由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今秋開學在全國中小學起始年級投入使用??梢灶A期,在廣大青少年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當前和未來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必將產生明顯而深遠的影響。

第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助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過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問題,并明確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質言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與“協和萬邦”“萬國咸寧”“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政治愿景,都與通過發展合作、實現共贏共享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

綜上所述,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當今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為凸顯,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內經濟社會轉軌轉型,深刻變革,現代傳播技術迅猛發展,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社會思想觀念日益活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奔訌娭腥A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對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教育思想,更好地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文化素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持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促進世界和平、友好、發展,減少和化解生態危機、不同文明之間和國與國之間等的矛盾沖突,也都有越來越大的隱性和顯性的國際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語言習慣、文化傳統、思想觀念、情感認同的集中體現,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具有極為豐富的思想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思想道德、政治理念、價值追求、人格修養、獨特品質、社會理想的精華,是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集中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道德精髓、根本精神和核心思想理念,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圍繞“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一核心思想理念,逐步展開,不斷深化,與時俱進。

仁愛:中華文化的核心力量。思想道德建設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力量。中國人崇奉以儒家“仁愛”思想為核心的道德規范體系,講求和諧有序,倡導仁義禮智信,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全面的道德修養和人生境界,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愛”原則。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就是要在全社會,特別是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

民本:中華文化的價值追求。民本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敝腥A優秀傳統文化中仁民愛物的仁愛精神、以民為本的人文精神、深厚綿長的家國情懷等,集中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民性,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價值追求。

誠信:中華文化的做人準則。誠信既是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生存之基?!把员匦?,行必果”是歷來中國人待人處事的人生哲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就是要開展以誠實守信、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

正義:中華文化的倫理原則。正義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體現了社會的整體利益與個人的人格尊嚴。公平正義歷來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中華民族是崇尚公平與道義的民族??鬃釉?000多年前就抒發了“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壯烈感慨和精神追求。

和合:中華文化的獨特品質。愛國主義的民族深情、團結統一的價值取向、貴和尚中的思維模式、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等,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質。

大同:中華文化的社會理想?!按笸笔枪湃俗罡叩纳鐣卫硐?,激勵了一代代仁人志士為其矢志不渝,奮斗不息,“大同”理想是中國夢的文化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p>

因此,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與闡發,把超越時空、跨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獨特文化精神發揚光大,努力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和重大任務,也是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和現實需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功能、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边@種獨特的價值體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與靈魂,是新時期中華民族共同價值觀的感召力、影響力、凝聚力的集中體現。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深刻理解和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功能、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

第一,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功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化解人類面臨的矛盾沖突及人生面臨的困難、困惑,能夠提供強大而有益的精神滋養和價值影響。在現代社會,人類主要面臨著五大沖突,即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心靈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這五大沖突也造成了人類生態、社會、道德、精神和價值的五大危機。解決這些沖突、危機與人生面臨的困難、困惑,很難從西方文化中找到答案。因為西方文化的價值追求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關注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群體、人與人、人與自我心靈世界的和諧關系,和諧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最高準則。中華傳統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學、是人際和諧之學、是身心平衡之學、是生命存在之學、是道德踐行之學、是理想人格之學、是內圣外王之學、是安身立命之學、是人生智慧之學。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有的基本功能,也是中華文化為世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的根本之所在。

第二,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凝聚力、獨特的延續力、獨特的傳承體系、獨特的文化精神、獨特的時代價值。從哲學層面上觀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思想精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學?!疤烊撕弦弧笔侵腥A優秀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其核心就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表現在人的文化行為上,就是天人合德,強調人類的道德理性與自然生生之德的一致。

二是自強不息的擔當精神?!吨芤住分姓f,“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始終不敗的文化精神。中國文化倡導的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精神,既包含積極入世、主動進取的執著追求和擔當道義、不屈不撓的社會責任,也包含正直獨立人格和主動創造精神等。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飽經滄桑而自強不息,靠的就是這樣一種奮發圖強、堅韌不拔的精神。

三是和而不同的和諧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價值追求上,主張“和而不同”“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钡膬r值取向和智慧。在政治觀上,追求民族統一的“大一統”觀念,注重“協和萬邦”,強調親仁善鄰,在對外關系中始終秉承“強不執弱”“富不侮貧”的精神,主張吸納百家優長、兼集八方精義,注重各民族的團結統一。

四是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人的價值,強調以民為本,提出“敬德保民”“重民輕神”“恤民為德”“天地之間,莫貴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等民本思想,主張治國須利民、裕民、養民、惠民,對于緩和社會矛盾、維系社會相對穩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五是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個人理想追求上,主張“修齊治平”?!抖Y記·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拔锔穸笾?,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边@種積極向上的個人理想追求,影響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修身養性,奮斗不止;追求大同理想,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

第三,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是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前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維系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紐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儒、道、佛三大家思想中的精華,儒家思想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體框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的理想信念,熔鑄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思想觀念、價值追求,引領、融通、聚合、形成了中華民族強大的文化引導力和精神原動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之源。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指出:“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鄙羁痰刂该髁撕霌P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實現中國夢的關系。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需要文化旗幟引領,需要文化精神激勵,需要文化軟實力支撐,更需要文化的認同和凝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边@一表達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是在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營養基礎上的發展和完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承和發揚。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黨中央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站在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時空交匯點上高瞻遠矚,對核心價值觀教育作出的戰略設計、歷史定位和對未來發展的方向性指引,是當前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的戰略出發點和落腳點。

如何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當前我們面臨的重要歷史任務和重大時代要求,必須堅持知行合一,即認識與實踐相統一、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統一、可操作性與可接受性相統一。

第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認真學習領悟、深入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文化精髓。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第二,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引導人們向往和追求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第三,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堅持以事啟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引人,引導人民群眾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底氣和朝氣。

第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樹立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用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自己,讓扎根中國大地、具有時代精氣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我們實現復興、走向世界的堅實根基。

第五,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將其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特別是在學校教育中,要踐行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在中小學全面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在高校開設中華傳統文化類課程,為學生提供豐富選擇。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教育、體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

第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講活中國故事。堅持全黨動手、全社會參與,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農村、企業、社區、機關、學校等,形成齊抓共管、共建共學的新局面。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敝腥A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驅動力的精神之源,也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外驅動力的力量之源。我們堅信,通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教育思想,中華兒女一定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求真務實,攻堅克難,為更好地共圓中國夢、造福全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業績和奉獻。

(作者單位:沈陽市外事服務學校)

猜你喜歡
中華中華民族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哪項世界遺產被 譽為“中華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季札掛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