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課堂實踐的中學生音樂學習興趣芻議

2020-10-30 02:00姚瑤
中國教育科學 2020年5期
關鍵詞:音樂課流行音樂中學生

姚瑤

一、現代中學生性格養成中的時代性因素對音樂課興趣的影響

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學習群體,也是個體走向生理和心理發育成熟的分水嶺。我們置身于快速發展的時代,其對個人的內在影響力越來越明顯和重要。尤其伴隨著手機移動時代的普及,中學生獲取信息資源的途徑越發便捷,越來越多的時尚流行音樂文化走進了中學生的生活。這對中學生的思維和性格的養成、發展帶來極大的推動和影響,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能起相當的決定作用。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大量的多媒體時尚藝術,他們對網絡和文藝時尚事物,尤其是一些流行音樂文化比較關注、推崇,被吸引和受影響較大。

音樂課作為現代人文學科之一,興趣是激發中學生音樂課學習的最重要內在因素之一。雖然一些外在因素對學校音樂課堂教學起較大的影響,諸如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等現象、學生對傳統類音樂作品或年代較遠的藝術歌曲興趣不大的概率占多等?;谕庖虻目陀^分析提供給我們以思考和改變,總體而言,我們一方面需要引入部分經過時間檢驗的優秀流行音樂作品和時代音樂素材以提高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文化時效性,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則要能夠提供給學生精神力量來提升自己的學習動力,使音樂學習充滿著樂趣和活力。

二、中學生音樂課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緒分析

學習興趣指一個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與情緒狀態。音樂課堂中的學習興趣主要包含了主動性與被動性兩種傾向,主動性音樂學習興趣是由音樂學科的吸引力和對教學內容通過教學活動這一過程的本身所直接引起的。被動性音樂學習興趣是由音樂學習活動的結果而引起的共鳴情感傾向,或者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組織教學的恰當或教學內容的吸引力等而使學生產生一種愿意繼續學習的興趣和期待心理。主動學習興趣具有一種明顯的自覺性和自發性特征,被動學習興趣則需要在一定條件和環境前提,是“我要學”和“要我學”的不同心理表現的結果。

由學習興趣促使的教學情緒的保持和延續,推進和穩定顯然都與教學本身有密切的關系。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情緒的穩定,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上,其包括:教材的趣味性、人文性。教學資源的豐富和教學手段的提高,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并能將其便于演繹和個性化表達。以此為基礎的教學過程,學生參與到興趣中,學習興趣就會日益濃厚。其次要分析、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從學生視角看待教學。學生學習興趣范疇,擴展和提高其學習興趣的基礎。逐步推動認識學習音樂課程(或學科)的社會意義和與個人的關系。

學習興趣除了和教學有關還與情感有密切關系,在學習活動中積極情感體驗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習活動中有負面情緒影響往往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和積極情感體驗之間聯系越密切,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越強烈。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設計理念、設計過程、設計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重要前提之一。

三、基于課堂實踐的中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相關策略

中學音樂課以往對學生音樂學習關注點多集中在是否掌握音樂技能為主要評價標準。整體上說音樂教師要善于開發和使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有效的將課堂教學拓展到廣闊的文化外延中去,并且要在課堂教學和生活實踐相結合中激發興趣性。

(一)、實踐性策略——充分發掘和利用多媒體設備,深化教學模式的豐富性和趣味性

傳統教學模式中諸如一只粉筆,一首歌曲,一頁教材,一臺鋼琴的普通教學模式,或者深度拷貝文化課模式等早已無法適應現代中學生的音樂需求了。功能廣大的多媒體教學可以在相同時間內向學生講授更多的內容,針對音樂課程的特點,加快教學節奏,簡化教學程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中組合文字、音響、動畫、圖像于一體的多視角綜合表達,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直觀性、引導性。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有效組合教學資源,生動形象的展現音樂世界的魅力,引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以賞析民族交響樂《春節序曲》為例,一方面可以布置學生網絡搜集和拍攝相關的視頻、圖片,利用音樂軟件編輯成為一部春節民俗類影集,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制作有關民族樂隊的視頻組合,深層次開發本作品的外延和內涵,有效的將課本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在教學互動活動過程中體驗努力和成功的快樂。

結合實際生活,在生活中享受音樂,充分的體現出音樂與人息息相關的實用性。當學生在生活中發現這是我們音樂課學過的內容,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共鳴,從而推動學生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偶像性策略——充分發揮校內外時尚、經典偶像的正面積極作用,發掘正能量作品充實音樂課堂

我們都知道藝術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音樂教材上的內容是專業化和藝術化的?,F在的中學生生活在傳媒藝術發達的開放社會,由于時代和時間上的落差,他們對經典音樂的興趣點降低,商業性的流行明星偶像和音樂是時代的產物,也是多元化社會的需求和體現。特別是抓住了青少年的時尚需求和時尚表達的強烈愿望。雖然良莠不一,但確實有很多正能量的流行歌曲貼近生活、表現生活、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更能與現在的中學生產生共鳴。

將流行音樂有機加入到音樂課堂中,增加音樂教學的流行元素,以流行偶像及風格為抓手,引入有正能量的流行音樂作品充實教學資源,推動并不斷完善音樂課堂教學多元化發展。音樂教師要有挖掘、甄別、分類優秀流行音樂作品的能力,從流行海洋中吸收營養,用于引入、分析、鑒別,讓流行音樂風為中學生的音樂課堂帶來活力與熱情。課堂教學中需要正確選擇、積極引導,分析流行音樂的立意、情境、旋律、歌詞、配器、伴奏等音樂知識,要適合學生的音樂發展水平。流行音樂的優秀作品需要教師去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態度去欣賞、理解,這樣的音樂教育才能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現代音樂教師首先需要改變觀念,正確認知。傳統音樂教育和流行音樂并非敵對,傳統音樂、民族音樂、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都屬于人類音樂認知與表達的范疇,音樂教師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觀念對流行音樂的態度。我們有效利用流行音樂的深層教育價值。流行音樂包含一定的時代意義,不同時代有描寫和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流行歌曲,一首歌可以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比如當下的流行音樂風就大量借鑒了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的內涵或形式,周杰倫的中國風流行音樂融入了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其中,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充滿著濃郁的中國風。中學生演唱此類流行歌曲間接接觸和體驗到了中國民族音樂的一個平臺和窗口。

其次,強化教材內容的正面偶像引導力,培養中學生發現美、分析美和鑒賞美的能力。音樂教材中的經典作品是審美教育的好素材,既從視覺上展示美,也從聽覺感受美,在音樂美的意境陶冶中提高審美能力。如《瑤族舞曲》是一首瑤族風格的創作歌曲,曲調優美,熱情歡快,飽含幸福甜美感,整首歌曲描繪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通過了解瑤族山寨的風土人情,體驗富有瑤族特色的藝術情調,讓學生感受到載歌載舞的特色民族風情。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種無形的源動力。音樂課堂中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系到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興趣導向產生積極思考,才會受教于愉悅之中。以興趣的激發和保持促使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心理壞境,營造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

(作者單位: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附屬龔路中學)

猜你喜歡
音樂課流行音樂中學生
喜歡的課
理解流行音樂的變化
上音樂課能幫學生提高學業表現
阿多諾流行音樂理論視域下的中國流行音樂思考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書評|《流行音樂與文化關鍵詞》:為流行音樂研究樹范本
淺談小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