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產生儀式感的今天,怎么勸人讀書

2020-10-30 02:36韓浩月
中學生閱讀·高中·讀寫 2020年9期
關鍵詞:降薪讀后感儀式

韓浩月

今年的讀書日較之以往,人們多了一些激動與焦慮。受疫情影響,實體書店營業額下降,出版機構紛紛通過做線上活動來保持活躍性,這使得今年讀書日的線上推廣活動非常多,讓愛讀書的人很是激動。焦慮是因為有關機構發布了一項數據,說2019年中國成年人的紙質書閱讀量、電子書閱讀量以及閱讀時長都有所下降。

“閱讀率下降”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每年到讀書日這天討論到達高峰,但怎么提升閱讀率,人們辦法不多。今年春節后,很多人長達兩個月不能出門,讀的書或許會多一些?未必見得。有職業作家表示,疫情期間失語,一本書都讀不下去,一個字都寫不出來。讀書人尚且如此,何況其他人?

看到一條新聞,有家公司在讀書日到來之際向員工提出了一個要求:每位員工要在一年時間里讀完50本書,未完成者降薪10%。還要寫讀后感,如果被發現抄襲,要降薪20%。這個新聞讓人啼笑皆非。2020年已過去三分之一,剩下的時間,意味著該公司員工平均每5天要讀完一本書,并完成一篇帶有獨立思考的讀后感。這個任務對書評人來說都不輕松,讓員工來完成,確實有點強摁牛頭喝水的意思了。

有時候,讀書的儀式感與形式感容易混淆在一起難以分辨。走形式對于讀書的促進多少還是有點用的,定期買書是一種形式,出門旅行行李箱里放一本書是形式(看不看另說),像學生那樣硬著頭皮寫完讀后感交給公司領導也是一種形式……形式總會對一些人有用,沒準會有人受此影響,找到了讀書的儀式感,從此喜歡起讀書來。

以前對于走形式的讀書,人們還是有很多批評的,現在雖然大家也不贊同“裝作讀書的樣子”,但態度已經不嚴苛了,甚至覺得,哪怕拿本書握在手里裝裝樣子,也比一天到晚盯著手機屏幕好。有人用手機專門在地鐵里拍讀書的人,拍完后發到社交媒體上,很多人點贊。地鐵里讀書原本無關儀式還是形式,但被拍出來傳播,就有了儀式感,因為這種行為,被輿論美化、提升,有了示范效果。

讀書行為的發生,來自內心沖動的驅使,這才產生讀書的樂趣,也才有了“深閱讀”的條件。人們懷念20世紀80年代公眾的讀書熱情,就是因為那時候進行“深閱讀”的人很多?,F在人們多是“淺閱讀”,讀流行暢銷書、網絡小說。那么多的經典著作不被年輕人重視,這讓人憂心忡忡,擔心人類金子般的思想成果就此蒙塵。這樣的擔心,往往會外化為勸人讀書的言行。

舊社會私塾中的孩子不好好讀書,先生要用板子打手掌心?,F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以及未來的智能時代,得哄著孩子和年輕人讀書,與社交媒體、電子游戲去爭搶他們的注意力。有創意的“閱讀推廣”,是將讀書的儀式與形式、詩意與實用等無形元素融為一體的。必須是掌握了多學科知識的高手,才做得了這項事業。值得高興的是,中國已經有了一大批做“閱讀推廣”的人。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參與讀書活動的讀者也越來越多。讀書作為一種“時尚”,正在緩慢地回歸人們的生活中心。

買來一本書以后束之高閣,是一種虧欠、一種浪費。閱讀欲要是有一天能戰勝占有欲,讀書率不言而喻就會直線上升。當然,書該買還是得買的,站在自家書房書架前巡視時的那種充實感,有助于刺激你的閱讀欲望——在舒適的家中能讀進書去,那意味著無論去哪里,隨手攜帶的書都能夠成為你身邊最重要的“行李”。

(選自2020年4月24日《中國青年報》,有校改)

閱讀點擊

結合文章內容,談談應該怎樣勸人讀書。

猜你喜歡
降薪讀后感儀式
允許員工自愿降薪
儀式感
儀式感
中超降薪和疫情有多少關系?
迪士尼CEO降薪“自救”
如何寫讀后感
流絢夏日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
“讀后感”等十七則
《大鬧天宮》讀后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