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婁東文化助力活力課堂的實踐研究

2020-11-07 04:52章大奇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0年10期
關鍵詞:活力課堂鄉土資源初中歷史

摘要:婁東文化是根植于婁東大地的先進文化,包括太倉的歷史文化遺跡、文獻資料、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多種形式。這正符合新課程標準中資源多元化、教學形式多樣化的要求。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豐富教材內容,與婁東文化自由互動,注重學生的合作探究,進而增強他們的家國情懷,構建活力課堂。

關鍵詞:婁東文化;鄉土資源;活力課堂;初中歷史

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充分開發利用鄉土教材和社區課程資源,鄉土教材和社區課程資源對學生的歷史學習和歷史感悟大有裨益。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象征和民族精神、民族發展的動力源泉,傳承民族文化是每一個中華兒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而婁東文化是太倉人民近千年奮斗的結晶,蘊含著無比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價值,以歷史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資源,把富有地方色彩的美的事物呈現在學生面前,與婁東文化自由互動,感受家鄉人民用聰明才智創造出的燦爛文化,培養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喜愛,進而增強他們的時空觀念、家國情懷,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承擔起傳承婁東文化的責任和義務。

一、依托婁東文化

什么是婁東文化,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為了敘述方便,筆者把它定義為“根植于婁東大地的先進文化”。人杰地靈的文化環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勤勞智慧的人民群眾,孕育了南北文化交融、江海文明相匯、獨具特色的婁東文化。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婁東文化與太倉地方歷史同頻共振,使學生產生愛家鄉、愛人民、愛祖國的情感。以中國古代史為例,具體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維新遺址,源遠流長

2003年夏天,一個偶然的原因揭開了太倉原始文化遺址的面紗??脊湃藛T在雙鳳鎮新湖管理區維新村3組,清理一座被人為破壞的明代葬墓郟家墳,在該墳地層以下出土了一件馬橋文化時期的圓底陶罐。維新遺址的發現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它填補了太倉原始文化的空白,揭開了太倉文明史的序幕。

(二)海峽兩岸,聯系密切

三國時代,東吳政權開展了大規模航?;顒?,吳大帝孫權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大規模航海的倡導者”。黃龍二年(公元230年),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吳國勢力達到了夷洲,揭開了大陸與臺灣交往的歷史序幕。據明初陳伸《太倉事跡考》云:“三國吳孫權和好于遼公孫淵,始置倉于武陵橋北?!碑敃r地處長江入??诘奶珎},可能就是孫權的吳國海軍遠航出海的重要港口和補給基地。

(三)人口南遷,江南開發

靖康之變后,宋徽宗第九子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皇帝位,改元建炎,是為宋高宗。不久,宋高宗與朝廷渡江南遷,先至江寧,后到杭州。南宋時期,太倉地區也有大量北方移民遷來,另有南宋軍隊進駐。南宋太倉人龔明之曾說:“建炎兵火時,士大夫多避地東岡?!睎|岡就是太倉的別稱之一。

(四)海運漕糧,揚帆遠航

劉家港因為地勢較低,水流順暢,再加上朱清、張瑄等人的積極開浚,劉家港便發展成為寬達數里的大河。從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開始,朱清、張瑄等人先后開辟了三條從劉家港赴天津直沽的海上航線,由此確立了太倉在國家航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二、構建活力課堂

筆者追尋的活力課堂,不單單是學生的活動,而且是有生命的、有生長的課堂。正如蘇州大學尹艷秋教授認為的那樣,活力課堂應有八個特征:(1)體現目標多元的課堂;(2)有效的課堂;(3)開放的課堂;(4)自主探究的課堂;(5)合作的課堂;(6)智慧成長的課堂;(7)整合各種資源的課堂;(8)科學與人文統一的課堂。

(一)播種——讓知識的種子扎根孩子的心靈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老師的第一任務是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習《原始農耕居民》的過程中,筆者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重點突出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指導學生查看良渚文化。然后話鋒一轉,告訴學生太倉也有一處重要的遠古遺址,請熟悉的同學介紹維新遺址,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歷史和現實的距離,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作為老師,要像春風一樣將蒲公英的種子吹散,輕輕地留在孩子最貼近心靈的地方。

(二)聆聽——讓陽光雨露滋潤孩子的心田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較充分地發揮了主導作用。但它不利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利于培養協同合作的精神。在教學《三國鼎立》的過程中,筆者講道: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率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即今臺灣島),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系。歷史與現實對話,讓學生講述他所知道的臺灣人和臺灣事,強化海峽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

(三)守護——用智慧責任呵護孩子的成長

盧梭說過:教育必須順著自然——也就是順其天性而為,否則必然產生本性斷傷的結果。中國古代的道家特別強調自然,正如《道德經》所指出的:“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痹趯W習《江南經濟大開發》的過程中,筆者創設情境,讓學生來個太倉一日游,涉及農業、手工業、商業的具體內容,讓學生認識到:順應歷史潮流,促進經濟發展,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我們的課堂沒有揠苗助長式的功利,沒有馴技強化般的鞭打。

(四)收獲——用贊賞真誠分享孩子的成功

活力課堂是師生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是師生共同的舞臺?;盍φn堂是心靈與心靈對話,激情與激情碰撞,智慧與智慧交鋒,價值與價值共享。在教學《元朝的中外交通》的過程中,筆者創設情境,左圖右史,讓學生小組合作,繪制地圖,增強時空觀念,強化歷史思維。學生小組合作,上臺展示,教學相長。筆者試圖創設一種促進生命發展的活力課堂,使師生在合作、對話、探究、反思的過程中整體地提升。

三、活力課堂的實踐反思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本真教育的回歸?!蹦敲唇逃摹氨菊妗睉撌鞘裁礃拥哪??應該是常態教育,是活力課堂。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時??吹浇處熯^多地關注如何吸引學生眼球。評課的老師以學生是否參與活動了、活動時間長短、有沒有用多媒體為評價標準。筆者認為:活力課堂形成的是鏈,是生命不止的循環。在這個循環系統中,學生和教師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是生命的自由成長??傊?,筆者認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教學,依托婁東文化,構建活力課堂。我們在教學中要正確把握好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的關系,使新的理念化為教學觀念,并成為我們自覺的教學行為,構建活力課堂。當然,作為年輕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困惑。比如活力課堂的確切定義是什么?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如何做到簡潔高效?課堂上的生生互動怎樣增強目的性?活力課堂怎樣形成符合實際的教學操作手段?這些基本問題,筆者只做一些簡單的思考,促使自己進一步成長。依托婁東文化,構建活力課堂,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筆者相信構建歷史活力課堂一定是美麗的,學生的生命一定能得以充分舒展,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一代新人。就像面對植物的種子,作為教師要準備好土壤、肥料,充分利用好陽光和水分,順其內在的生長規律,相信種子內在的力量,它們一定能順利地發芽、開花、結果!作為教師不能“拔苗助長”,更不能任其“雜草叢生”,要像農民伯伯守護莊稼一樣細心呵護,守護孩子們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1]曹國慶.蘇式教育研究芻議[J].江蘇教育(教育管理版),2014(4).

[2]胡永生.中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與范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3]汪秀梅.怎樣讓閱讀教學更有效[M].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0.

(責任編輯:韓曉潔)

作者簡介:章大奇,江蘇省太倉市浮橋鎮瀏家港中學。

猜你喜歡
活力課堂鄉土資源初中歷史
合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區域活動
基于學科特質的初中活力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利用鄉土資源提升幼兒園區域游戲質量
在玩中學,學中練,打造小學體育活力課堂
關于鄉土資源在小學語文中高段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推行合作學習, 構建活力課堂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