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再迎政策利好

2020-11-13 09:45王瑞紅
新金融世界 2020年6期
關鍵詞:資本金款項專項

王瑞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著眼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通過《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草案)》,維護其合法權益;部署進一步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中小銀行“補血”規劃新途徑

此次國常會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做好“六穩”“六?!惫ぷ?,特別是保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生存發展,必須加大金融支持,發揮中小銀行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在具體的工作部署方面,國常會會議提出,一是優先支持具備可持續市場化經營能力的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增強其服務中小微企業、支持保就業能力。

二是以支持補充資本金促改革、換機制,將中小銀行完善治理、健全內控機制等作為支持補充資本金的重要條件。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屬地責任、銀行及股東主體責任、金融管理部門監管責任,在全面清產核資、排查風險并依法依規嚴肅問責的前提下,一行一策穩妥推進補充資本金,地方也要充分挖掘其他資源潛力給予支持。

三是進一步加強監管和全過程審計監督。對專項債合理補充資本金建立市場化的到期及時退出機制,嚴防道德風險。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表示,要堅持風險評估,壓實資產質量,做到對問題銀行資產質量和風險狀況心中有數,并嚴格將專項債與中小銀行真實可靠、價值可計量的資產對應。

所謂“一行一策”,即根據資產質量、風險狀況及處置需要,因行施策,細化確定實施方案和支持方式,不搞“一刀切”,逐行評估、嚴格把關,成熟一家做一家。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銀行補充資本的渠道較多,但是中小銀行可以運用的渠道較少。能上市的銀行還相對好些,不能上市的渠道很少,能發二級資本債就不錯了。因此,需要創新資本補充方式?,F在地方中小銀行主要由地方政府持股,解決資本金問題首先需地方政府想辦法,而由地方發債去注資,可以解決激勵兼容、權責對等的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稱,用專項債注資是一個相對比較對稱的方式,可以強化地方政府在風險管控方面的責任。相較2019年專項債用途調整體現“穩”的訴求,本次則是突出“?!弊?。新冠疫情對中小銀行沖擊較大,從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來看,一季度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不良率均較去年末抬頭,而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則幾乎沒有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將部分專項債額度用于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對于降低中小銀行經營風險將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

通過支持銀行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

此次國常會會議指出,當前穩住經濟基本盤,要著力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出臺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的法規、維護其合法權益,迫在眉睫。會議通過的條例(草案),對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合同訂立、資金保障、支付方式等作出規定,規范付款期限,明確檢驗驗收要求,規定不得以負責人變更、等待驗收、決算審計等為由拒絕或遲延支付,并建立支付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將逾期未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合同數量、金額等信息向社會公開或公示,設定了違約拖欠投訴處理、失信懲戒、處分追責等條款。

會議還要求,各級機關、事業單位要帶頭做落實法規、保障支付的表率,國有企業、大型平臺企業也要嚴格執行法規規定。對拖欠中小企業款項典型案例要公開曝光,國務院辦公廳及有關部門要加強督查,確保法規執行到位。此前,中央多次提出解決拖欠中小企業款項問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限期完成清償政府機構、國有企業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的任務。

其實,政府在支持經濟恢復和發展過程中尤其要關注中小企業發展,這也是保就業、?;久裆捅J袌鲋黧w的關鍵所在。專家表示,中小企業在市場交易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回款及時性難以保障,資金短缺問題突出。有效解決地方政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對中小企業的款項拖欠問題,有助于暢通和穩定現金流、資金流,優化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

有分析師表示,受疫情影響,生產供應鏈體系穩定性下降,中小企業應收款項規模放大,增加了無效資金占用,降低了企業資金運用效率。條例(草案)的通過,有助于解決中小企業因應收款項積壓導致的現金流壓力,提高其可持續經營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中小銀行也需要提升自身經營能力。本次國常會明確提出“優先支持具備可持續市場化經營能力的中小銀行”,其目的最終還是要發揮這些銀行服務中小微企業、支持保就業的能力。

所以說,本次政策的邏輯在于“通過支持銀行來支持實體”,從實體角度看,由于中小銀行的主要客群是地方中小企業,因此支持中小銀行就是定向對中小企業寬信用。中小企業信貸可得性提高,債務周期加速回暖;從銀行角度看,緩解了短期資本金壓力,提升了擴表和消化不良的能力;從政府角度看,該政策在財政收入有限情況下,維持政府在銀行的大股東地位,保證銀行股權結構健康,規避外來資本扭曲銀行經營的風險。

專項債補充為中小銀行打開一扇窗

目前,盡管中小銀行運行總體穩健,但一些中小銀行不良資產略有上升,潛藏風險。尤其是近年來,個別中小銀行盲目追求發展速度,資本消耗過快,積聚了一定風險。尤其引人關注的是,個別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等指標較低。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在各類銀行中,城商行與農商行的資本補充壓力最大。以2020年一季度數據為例,國有大行、股份行與民營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6.14%、13.44%和14.44%,而城商行與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僅為12.65%和12.81%,較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紅線10.5%的安全邊際較小。

基于此,本次國常會指出,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據了解,可轉債屬于混合資本工具,商業銀行發行可轉債的初衷在于通過促使投資者轉股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從補充的資本質量來看,可轉債無疑要高于優先股和二級資本債。未轉股之前,銀行需要支付的可轉債利息也明顯低于其他資本工具。

目前,商業銀行可轉債發行主體均是上市銀行,其評級較高,一般都是AA+級以上,且耗時較長。因此,專項債認購中小銀行可轉債,可能采取私募、定向的形式,發行主體可能放寬至未上市銀行。此外,認購二級資本債、永續債也是可能的方式。以前二級資本債大多采用交叉購買的方式,如專項債定向認購則解決了發行認購的難題,相當于帶來了增量資金。同時,還明確了補充資本金的方式是使用可轉債,并要求“建立市場化的到期及時退出機制”,中小銀行需要在可轉債存續期內大力提升自身經營能力,才可在資本退出時仍滿足監管對于資本充足率的要求。

今年以來,在疫情沖擊之下,經濟進入負增長,使得中小銀行的空間更加逼仄。特別是,金融大舉支持中小微企業,讓利1.5萬億元,更讓中小銀行進退失據。專家認為,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不僅在政治上是正確的,也是特殊時期的市場正確,但這個“正確”的對價就是不良率升高。所以監管在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降、降低資產端利率的同時,也下調撥備覆蓋率,允許對公不良和個人批量不良的轉讓,騰出信貸資源,避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經濟周期往往是這樣,在高歌猛進的時候,錢流向四面八方,既進入樓市股市,也進入實體經濟;在放緩逡巡的時候,資產荒和資產慌結伴而至,導致空轉和套利的“市場力量”強大。對于在資產端和負債端兩頭受壓的中小銀行而言,這是一場及時雨。既要保中小微企業,也要保住中小銀行,因此補充資本金勢在必行。尤其在上半年銀行IPO顆粒無收的情況下,銀行曾一度掀起永續債和定增的狂潮。如今,地方專項債補充資本金的政策落地,可以說是為中小銀行打開了一扇窗。

猜你喜歡
資本金款項專項
關于煤業公司應收款項管理的調研報告
關于工程計量與價款支付的探討以及研究
芻議我國PPP項目資本金制度的完善
PPP項目融資方式探析
單項選擇專項訓練(四)
同義句轉換專項練習50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