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屏”到“小屏”:電視新聞主播應如何應對?

2020-11-14 11:45
聲屏世界 2020年22期
關鍵詞:小屏大屏主播

從央視到地方,從紙媒到電視,各大主流媒體紛紛將宣傳觸角伸向了“小屏”傳播?!靶∑痢泵浇椋ū疚奶刂敢灾悄苁謾C為代表的新型移動視聽終端)具有便攜性、互動性、社交性、獨享性和可選擇性等優點,尤其隨著5G時代的來臨,“小屏”傳播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傳播途徑,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也逐漸習慣于通過“小屏”媒介來了解信息,“小屏”成為人們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小屏”風暴愈演愈烈的當下,我們應該意識到,這場從“大屏”到“小屏”的媒體融合,決不是簡單地把“大屏”內容搬到“小屏”上,更不能簡單地用“大屏”思維來做“小屏”。在這場媒體融合中,傳統媒體的新聞主播從“大屏”到“小屏”,面對的不僅是傳播渠道的改變,更是傳播理念、傳播方式、傳播內容的改變。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風口浪尖,傳統媒體主持人應該認識到,這場媒體融合不僅是技術和渠道的融合,更是信息生產者內部的融合、信息內容的融合以及媒介文化的融合。因此,新聞主播首先應該轉變觀念,主動學習、適應“小屏”媒體的傳播特點和趨勢,從語言態勢、角色定位、專業技能等方面做出改變與提高。

語言態勢:新聞主播要學會“說人話”

電視新聞主播的工作活動范圍通常在演播室內,將編輯整理好的新聞稿件,通過話筒和鏡頭用“播報式”的語態進行傳播;亦或是在新聞現場做直播連線或者出鏡報道,主要負責信息的傳遞,扮演著記者與信息傳播者的雙重身份。受到播報習慣及長期以來的播音訓練的影響,其傳播語態很難放下“架子”。然而,熱衷于通過“小屏”端來接收信息的受眾早已經不滿足新聞主播過去單一、生硬、高度符號化的“播報式”語態;相反,具有個性化、具有“網感”、具有互動感、具有情感溫度的報道語態更受到受眾的青睞。因此,除了報道內容的轉變,新聞主播在“小屏”傳播中,需要加強從播出意識到互動意識的轉變,打造“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拉近與受眾的距離,使受眾感覺到親切平等,從而吸引更多關注,提升節目收視率。

2019年7月2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在《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正式推出《主播說聯播》短視頻欄目。短視頻節目結合當天重大事件和熱點新聞,用“網絡化”的語言和畫面語言,采取年輕人喜愛的、接地氣的傳播方式傳遞主流聲音。該短視頻節目一經推出就受到觀眾的熱捧。例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主播康輝在評論“‘國泰’航空”事件時說道:“還是善意提醒一句:不作不死。哦,還聽說‘國泰’航空有些人員聽到普通話就假裝聽不懂,那講英文好了:Nozuono die?!毙侣勚鞑ピ凇靶∑痢倍擞幂p松、靈活、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拉近了與受眾的距離。這些頗接地氣、頗具“網感”的詞匯和語言,少了官話套話,多了大眾化的語言,官話民說,硬話軟說,讓觀眾大呼驚喜。盡管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播作為“國臉”有其特殊性,不能代表所有的新聞主播,但是人們可以看到,對“個性化”表達的嘗試應是新聞主播進軍“小屏”端的有力助推劑。

角色定位:新聞主播也要立“人設”

傳統媒體的新聞主播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大都是端莊、嚴謹、規整且表達規范的,說話字正腔圓。然而在媒體融合時代,從“大屏”端到“小屏”端,新聞主播的熒幕形象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尤其是以Papi醬為首的短視頻網紅出現后,各種說著不同方言、形象各異、人設鮮明、鏡頭前表達極具人格化的網紅、網絡主播等自媒體達人前赴后繼,一浪接著一浪涌來。在“小屏”傳播領域中,傳統媒體的主播面對的競爭無疑更激烈,如何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是對傳統媒體新聞主播的考驗。

對于新聞主播“人設”的打造,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的新聞主播龍洋的范例值得我們學習。在龍洋主持的新聞節目《第一時間》中有一個新聞脫口秀板塊——《生活早間秀》。在這檔新聞脫口秀節目中,主持人龍洋大量運用時下網絡化的語言表達方式,將新聞信息用脫口秀的方式呈現。與其他新聞主播不同的是,龍洋在節目中偶爾的口誤,其表現形式不是遮遮掩掩而是大方承認自己的失誤并及時改正,讓觀眾看到其真實的一面,缺點反而成為了其身上的特點,展現了其真性情的人格魅力?!耙粋€沒有偶像包袱的女主播”的人設也立住了,因此獲得觀眾的喜愛。龍洋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新聞主播,不僅有優點、有特點,甚至還有缺點,是一個“鮮活”的人,具有人格化、個性化的表達方式,而不僅僅是一個信息傳播者。在“小屏”領域,探索“個性化”的角色定位是新聞主播在“小屏”領域需要探尋的方向。

專業技能:新聞主播要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做“采、編、播”一體化的復合型人才是一名優秀的播音員、主持人需具備的素養。然而,多屏傳播時代對播音員、主持人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做“超復合型”人才。這也就意味著新聞主播面對“小屏”傳播要適應其傳播特點,不僅需具備“采、編、播”等基本職業素養,還需要具備編導、策劃、攝像、剪輯、包裝等能力,還應有創新能力、學習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等。除此之外,“大屏”新聞主播進軍“小屏”端,還得培養一定的“小屏”氣質,熟悉“小屏”產品的特點。這樣才能從“小屏”眾多的自媒體達人中脫穎而出,占有一席之地,發出主流媒體的聲音。

以近幾年火熱的“小屏”產品——Vlog新聞為例。這幾年,一些主流媒體開始嘗試使用Vlog形式進行新聞報道,Vlog新聞逐漸“爆火”。從“試水”到應用于日常新聞生產,Vlog新聞被稱為新聞報道的“進化”。傳統媒體新聞主播在做Vlog新聞時,需要遵循Vlog的傳播特性,與常規新聞報道不一樣,此時的新聞主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播音員,而是一個Vloger,除了具備“采、編、播”的基本技能外,還要熟悉Vlog新聞產品的特點、規律、傳播特點,從打造互聯網思維,在內容方面、策劃方面、語言方面、拍攝手法方面、后期剪輯包裝等多方面做出改變與提升。

首先,新聞主播需要對新聞現場進行深度挖掘,找到常規新聞報道之外的“爆點”、觀眾的好奇點和共鳴點。Vlog不是簡單的短視頻,隨著互聯網和自媒體的發展,受眾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新聞報道模式,更期待平等、具有創意、獨特的視頻交流方式。Vlog這一年輕、充滿活力的視頻形式為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方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成為媒體趣味性新聞報道的新興手段。例如,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不少媒體都采用了Vlog這種新興的內容形式,從不同視角記錄“兩會”,為公眾展示了類型豐富、角度多樣的兩會信息,使“兩會”報道更接地氣,既有對采訪現場的記錄,也有幕后花絮,讓網民大呼“看到停不下來”。同時,這樣的報道形式也改變了傳統媒體“高冷”的形象,拉近了與受眾的距離。其次,找到合適的報道角度與內容之后,一名合格的Vloger還需要策劃、構思拍攝腳本,設計拍攝角度、轉場效果,如果有采訪需要,還需要聯系、對接采訪對象,并找到合適的報道切入角度。最后,為了搶抓新聞時效性與發布的時機,新聞主播還需要完成配音、視頻剪輯與制作和后期包裝等工作??偠灾?,用Vlog形式來報道新聞,對新聞主播來說是一項全媒體技能的考驗與挑戰。

結語

面對新媒體時代的沖擊和挑戰,從“大屏”到“小屏”,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與移動端的融合之路絕不是簡單地將“大屏”節目平行轉移搬到“小屏”上播出,而是要借力發展,實現融合共存的生態目標。傳統電視媒體的新聞主播要在探索和理解新興媒體的基礎上,在“小屏”領域找到恰當的語言形態、傳播方式、報道技巧,從語言形態、角色定位、專業技能等方面做出改變、調整和提高,在“小屏”傳播領域中發出主流媒體的聲音。用“大屏”助力“小屏”公信力;利用“小屏”為“大屏”引流、互動,推廣品牌,這樣才能在“大屏”到“小屏”的媒體融合中,實現1+1>2的效果。

猜你喜歡
小屏大屏主播
從618看電視發展趨勢,大屏、高端以及激光電視成熱門首選
新媒體時代下地方臺“小屏”與“大屏”的求同存異
為大屏而生,讓體驗更佳 峰米4K激光家庭影院Max
超越DCI影院色彩的百寸大屏王者 海信(Hisense) 100L9-PRO
第一次做小主播
傳統媒體如何打好“小屏戰”
淺談客廳大屏顯示未來
現代新聞傳播中如何讓“大屏”“小屏”深度融合服務受眾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