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語文的課程思政研究

2020-11-19 05:45劉海霞邵陽職業技術學院
長江叢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屈原語文課程思政

■劉海霞/邵陽職業技術學院

一、前言

一個人的思想政治覺悟決定了他的為人與能力。而學生是祖國未來的主人翁與建設者,他們的思想與行為產生的改變,影響的不再僅僅是個人,帶動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盛衰起伏,所以在學生時代培養健全人格、提高思想覺悟顯得至關重要。高職語文課程中,包囊著豐富思政教育資源,可以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課上品讀古今經典,塑造浩然風氣,相信在無數文學珍品的浸潤下,學生能在課程中收獲的將不再僅僅工作中的技能與文學的常識,他們還能從中得到心靈的啟迪與靈魂的升華,甚至從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內容,變成主動探索,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征途。這對于培養學生正確三觀,培養這個時代大學生對于華夏文明的熱愛,增強了他們的愛國熱誠和文化責任感都是有促進作用的。同時,這還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而從心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在現實中從來不是僅僅是一門單獨支撐的學科,高職語文怎樣才能在教學中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這個課題十分值得我們進一步地去分析與探討,希望能為教育之革新,學生思想之成長提供部分參考。

二、高職語文課程思政開展策略

(一)準確定位高職語文,突出思政教育地位

倘若在教育過程中,“思政”教育功能缺失,課程教學如何生動靈活,也是沒有“靈魂”的,宛如脫韁之野馬,這有可能導致課程教學里的知識能力教育與其本身存在的思想價值的產生間隙,甚至發生沖突。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不可取的。高職語文教師的首要素質,就是要具備極高的思想政治素質,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教學中當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傳播正能量的思想內核為第一要旨。千古風流人物佳作無數,高職語文教學從豐富的文化寶庫中的文學作品里,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挑選出凝聚著愛國主義精神的文章用以教學。例如,在課本中就選用過屈原的楚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鼻沁@樣一個詩人,憂國憂民?!芭e世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鼻且粋€史官,信念堅強?!扒嘣埔沦獍啄奚?長矢兮射天狼?!鼻且粋€勇士,斗志昂揚?!耙嘤嘈闹瀑?,雖九死其猶海?!鼻且粋€英雄,不畏強暴。是他激勵、滋養了后世的無數作家,從李白的天縱奇才、浪漫浮華,到杜甫的生而為艱、曠古絕句,甚至到了郭沫若,都深深地受著他的影響。千年風霜已逝,而名士之風華仍然照古爍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屈原仍然是一顆明珠。我們無法不感嘆他這種超越了時空的精神力量,高貴堅貞的品格也許是這力量的來源,而愛國的情懷則是深沉的,永遠被銘記在他的作品與故事中。這就是高職語文教育中,進行思政教育的極佳素材,面對學生時,充分抓住人物特性,讓學生理解古人的氣魄與情懷,熏陶學生的愛國精神,增強他們的歷史責任感。在細節之處給予他們指引,聽說讀寫全方位鍛煉,使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式讓他們充分理解人物。于此同時,高職教師要會完整的利用愛國主義事跡,勉勵學生向先人學習。以品讀經典的范式,高職語文能將文章中的感情和意境表現在學生面前,生動靈活而富于感染力,這將有助于培育學生的文化認同,也增強了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情操和文化責任感。在這個過程中,高職教師將以引導的方式,用知識為載體,將情感寄托在上面,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會激發其以優良的道德規范來約束自我行為,從而使學生形成優秀的品格。

(二)挖掘文學價值,引領教育功能

以優秀文學作品為引,進行專題學習,可促進大學生塑造正確的三觀。傳統語文課堂呆板而枯燥,逐字逐句精講細講,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若以“點”帶“面”,將單一整合為整體,把他們相結合,效果會更好。以專題教學囊括民族精神與文化,如強調謙和仁愛、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將各章節結合起來,使學生有一個大局意識,形成系統而全面的知識架構。高職教師在對于學生寫作和鑒賞能力的鍛煉不能松懈,發揮語文學科對學生進行精神引領的是更高層次的要求,塑造健全的人格,豐富學生的思想,培養正確的三觀,啟迪學生自我探索,引導其獨立自主地探索目標與理想,這才是高職語文課程成功的方向。比如教學中《論語》的選文,就向學生們闡釋萬物皆有規律、仁義施與、誠信待人等道理,閱讀如此類優秀的傳統文化作品對于學生之益處不可估量。

(三)高職語文助大學生培養的文化自信

“以史為鑒,可知興衰,以人為境,方知得失”,前人的一切實際、故事、經驗教訓與知識都是后人寶貴的財富?!稇饑摺纷鳛橐徊渴窌?,為我們描繪出那個時代的紛爭與智慧。以《戰國策》及相近作品的選讀,可以塑造學生的心中強大的文化自信?!稇饑摺芬粫?,不光批評了昏君奸佞,也贊揚了大批賢主名士,如:遠見卓識、厲行變革的趙武靈王,復國求賢、卑身下士的燕昭王,是非分明、談吐不凡的觸龍,深謀遠慮、善于思考的鄒忌,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都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形象。這些都是高職語文進行思政教育的絕佳材料。智慧來源對歷史的總結與思考,自信來源于對智慧的把控與理解,使學生理解作品、擁抱智慧,自然可以增強他們對于國家文化的自信。

(四)拓展第二課堂,以活動促發展

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辟高職語文的第二課堂,將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課堂之外、課本之外。教師可以定期舉辦相關的寫作、朗誦競賽,提高學生參與興趣,營造“以文促教”的教育氛圍。

誦讀優秀的文學作品,通過鑒賞與深入的探討學習,通過這個過程增強其文化自信,倡導學子心懷祖國、誠信友善、勇于創新,并且立志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人。讓學生學會講出“心中之所想”,學會兼容并包,善于傾聽,暢所欲言。更提倡學生在意手下功夫,做到心口如一,選擇一些有意義的題目,讓他們抒發心中意氣。對學生作品中出現的不足與缺陷,在同學討論之后及時指出問題并修改,這樣既能鍛煉學生也加強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就學生而言,更是能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對于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我認識能力也是一種促進。

三、結語

高職語文課程存在的意義是希望通過課程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養分,以潛移默化地方式改善當前學生普遍存在知識狹隘、素養缺失的問題。能夠把將思政教育融入高職語文課程教學的細節之中,從一定程度上講,是能夠改善學生各項素質薄弱、沒有創新思維與能力的境況的。這是提高學生整體水平的一條必經之路,更是高職教育在培養祖國棟梁所做的重要努力。

猜你喜歡
屈原語文課程思政
高校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敘事語境建構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新文科背景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改革研究
夢見屈原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屈原及其《離騷》(外三則)
以端午節為例談傳統節日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屈原詩·天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