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媒介變革中做有溫度的教育

2020-11-19 04:27蘇寶鳳
內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效度師生溫度

蘇寶鳳

“互聯網+教育”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打造出智能態、高效化的學習情境,不僅為學校教育在“教、學、管”三方面增添了輔助功能,也為新時代教育提供了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和條件,更為促進教育公平創造了可持續發展的平臺。時下,網絡在線課堂層出不窮,教育界迎來一股網課流行之風。

隨著互聯網技術全面滲透教育行業的態勢,學校教育已不再只能看到“井口”大的“知識天空”,學生紛紛體驗“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網絡化教學。但互聯網技術的“效度”,不能掩蓋學校教育的“溫度”?;ヂ摼W技術雖然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效度,甚至激起互聯網在線平臺授課的“浪潮”,但在這股“熱浪”背后,更需要重視傳統學校教育里課堂教學的溫度。

傳統學校教育里的課堂,教師與學生近距離互動,心與心真切交流,是對學情最真實的呈現。當教師以問題來拋磚引玉,學生各抒己見,回答與教師備課時預設的教學情境有所出入,于是,探究式教學的交流與對話之聲便回蕩在教室里。學生興奮、活躍的討論之聲和教師娓娓道來的教學內容,不僅體現著教學思辨的力度,而且維系著師生之間濃厚的情感溫度。因此,智慧的火花便在這樣有溫度的課堂之中碰撞而出,學生的個性能在這樣有溫度的課堂之中得到張揚。

互聯網技術介入課堂,雖然提高了知識傳遞的效率,但教師教學藝術的高超與精湛不是靠互聯網技術的效度進行著“滿堂灌”的自說自話、自導自演。過于強調教育信息化的技術維度,會弱化學生作為人的社會性需要,學生需要與老師和同學進行實實在在的、面對面的、有溫度的雙向交往,而不囿于互聯網終端平臺呈現圖像與音頻的“機械化表達”。在教育媒介變革中,我們更應做好有溫度的學校教育。

做有溫度的學校教育,要打造有溫度的課堂。教師以精妙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課程的欲望,師生共存于同一教學場域中,為學生通往真善美的大道打開一扇窗。教師以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究精神,教師情感的傾情投入與學生情感的觸發,為學生積極參與和敢于表達思想營造了良好環境。教師以意猶未盡的結尾為一節課收尾,或以總結歸納方式回顧課程,或用探索性問題指引學生課后實踐,為學生整堂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概言之,教學過程的諸環節需要師生情感付出,共同燃起生命間的真切與誠樸。

做有溫度的學校教育,要將教育視為人學。教育關注人的全面發展,教師應深入學生群體,用深情的目光和深沉的愛伴隨學生個性的發展和人格的提升,用善于傾聽的耳朵去聆聽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教師快樂學生的快樂,以“分享增值”來促進學生朝著正能量的方向發展;教師憂慮學生的憂慮,以“因勢利導”“長善救失原則”來激勵學生勇往直前。學校教育是滋養人的生態化教育,教師要注重學生心智發展和美好品德塑造,始終注重“立德樹人”,激發學生創造力,實現教育價值。

在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學校教育有它賡續發展的意蘊。學校教育的溫度體現在其堅定不移地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充滿無限生機與活力,持續為課堂增溫,由此,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才更能演繹出精彩而豐富、真實且有效的立體式與靈動性并存的課堂。

猜你喜歡
效度師生溫度
一張票的溫度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慈善募捐規制中的國家與社會:兼論《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停留在心的溫度
測個溫度再蓋被
用26℃的溫度孵化成功
麻辣師生
被看重感指數在中國大學生中的構念效度
外語形成性評估的效度驗證框架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