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奇譚家與百年京?。ㄏ拢?/h1>
2020-11-24 10:50
北廣人物 2020年45期
關鍵詞:傳統戲科班唱戲

到了上世紀80 年代,譚元壽終于又能唱傳統戲了。很多時候,他不喜歡唱“段活兒”,所謂“段活兒”,就是開京劇演唱會,一人唱一段的表演形式,這在早先是沒有的。這哪叫唱戲???過去票友唱戲倒是有唱“清音桌”的,就是大家圍坐在一起,打著家伙點兒,把一出戲從頭唱到尾,一點不少,就連院子、掃邊兒的詞都帶。有這樣的大拿,所有的角色他都會,沒他唱不了的戲。而像譚先生這種專業人士,即使是唱片段,也要勒上頭、扮上戲,帶上身段腳步地唱。

八幾年那會兒,譚先生唱一場戲,才賣一塊錢,要是唱《打金磚》,因為身段多,就加兩毛,賣一塊二。那時候,譚先生老唱《打金磚》,六十高齡了,仍在臺上是又摔又翻,叫好聲恨不能把劇場的屋頂掀掉。因為京劇的細分,很多演員都是文武偏重一方,唱文戲的身上“羊毛”,唱武的沒有嗓子。而像譚元壽這樣文武全才的人著實不多?,F在我們看到的譚鑫培、余叔巖、譚富英等人的音配像,都是他配像的。他給他們配像時,都年過七旬了,仍是按照原來的演法演,該翻吊毛就翻吊毛。他自己唱的一版《戰太平》,則是由他的兒子譚孝曾先生來唱的。

譚元壽是受過傳統科班教育的,他是富連成元字科的學員??瓢嗟慕逃蛯W校不同,科班練功苦,學得多,除了過年三天,幾乎不放假。少有現代化的課程設置,于文化課上不算重視。往往都是練功累了一天,再上點文化課,譚先生曾回憶說,進科班以前學的《三字經》《百家姓》,出科后會的還是這些。而科班尤為今人所詬病的是,七年坐科如同七年大獄,科班里打學生是家常便飯,這我們在電影《霸王別姬》中都看到過。但不管怎樣,科班學的戲多啊。梅蘭芳、楊小樓能演的戲,起碼都在四百出戲以上。朱家氵晉先生是故宮的研究員,身為票友還能演一百八十出呢?,F在的名家會五十出已經算是多的了。

科班教育是怎么衰落的呢?表層原因,是學戲的制度有了變化;深層原因,是社會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沒有那么多唱戲的地方和演出的機會了,學了也沒用了。

社會越多元,藝術家就越難當

上世紀90 年代,京劇確實衰落了一陣子,很多資深的戲迷已不大進劇場了,就在家里聽老唱片;以前,公園里,四處都是胡琴聲,后來就到處都是歌聲了。不能說是觀眾不懂行,而是好角兒少了。但是,戲曲演員也絕非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是“好角兒”的定義變了?,F代演員越來越難滿足社會對他的要求。從五四運動開始,西風東漸已經百年了,新派文人總是想扳道岔,把京劇從它原來的軌道上搬到一條新的軌道上,來符合自己的文藝觀。于是乎,不同軌道上的人,軌道上不同身份的人,眼里都有不同的京劇,都有各自的不滿,便都跑來拿京劇開刀。原有軌道上的人覺得京劇早已變了味,而新軌道上的人又覺得京劇改造得還不徹底……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是最容易被否定掉的,那恐怕就是表演藝術家了。因為要否定掉一個表演藝術家并不需要看他一貫的作品和為人,評價者一時的情緒就能決定。畢竟,作品和藝術家就是讓人隨意來評判的。其實,完全沒必有要拿兒子跟爹比,拿孫子跟爺爺比。戲曲是活的,演員要根據自己個人條件,當場演出的實況,和觀眾的接受度來決定怎么演,每個人和每個人、每一場和每一場的情況都有些許的不一樣。京劇的魅力就是每個人張嘴的方式都不一樣,表演的方式都不一樣,但同樣能感人。因此,演員容易有怨氣和不平衡感——被人輕易鄙視的不平衡感。

演員都希望自己被認可,希望坐實自己的地位——不是一時的掌聲,而是長久、客觀的,因為藝術帶來的地位。當感到懷才不遇時,有的藝術家就會本能地向權力靠近,但這種靠近,又往往會因為急功近利,而有損于藝術,甚至連人都會被卷進時代的深淵。

梅蘭芳說過,成角兒需要“三分天賦,六分運氣,一分貴人扶持”。藝術是要以天賦為主,勤學苦練為輔,一言以蔽之:“祖師爺賞飯或不賞飯?!蔽覀儾恢切┯肋h站在舞臺中間的人,幕后都付出了些什么。不是內行,不一定知道唱戲的難在哪,不知道開口飯有多么難吃。

如何成為名角兒

任何一門藝術都有它的行業和學科,這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層面,兼顧起來非常不易。在市場上打拼,多是為了行業的運轉;而在學院里研習,多是為了學科的建設。行業的發展形成了學科,學科的發展又促進了行業。大學里談的多是學科方面的理論,而真正臺前幕后的東西,往往是我們所想不到的。有怎樣的創作者,就會有怎樣的戲。

國家現代化了,但中國人并沒有完全現代化,我們能改掉傳統戲中多妻多妾、封建迷信的地方,但并不能改變中國人習慣接受的邏輯和思維方式?!肚叵闵彙防锩婊使米屒叵闵徆蛳乱姸Y,說自己是金枝玉葉。秦香蓮則說“我為大來你為小,論家法你還得給我跪下”。這跟現在都市情感劇里面的原配斗“小三”其實是一個道理。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代戲曲名角兒呢?我想大概有以下九點:一、要有好的師承門派;二、要有傳統戲中的代表劇作;三、要有自己的新編劇作;四、要有藝術上的獨門絕技,即要會點誰也不會的,自己發明的東西;五、要有好的平臺以供成名;六、要自己能挑班兒唱戲,班社、院團的領導就應該由能力強的演員來擔任;七、要有一大群好的弟子兒孫來承傳自己的藝術;八、要有好的理論家來幫助提出理論,用理論支撐自己的藝術;九、要有好的社會交往。

去年5 月26 日上午,譚元壽先生在北京首都劇場舉行了一場以“一戰功成新曲,七代譚笑風生”為主題的觀眾見面會,并由他的弟子們分別演唱了譚派的代表唱段。當發布會進入高潮時,在譚孝曾先生的號召下,譚派傳人們一起唱了《定軍山》中的“頭通鼓,戰飯造”,譚孝曾號召現場的觀眾能一起跟著“和酥兒(齊唱)”?,F場仿佛又回到了電影《西洋鏡》中的場面,但觀眾中能張得開嘴的,真的已經不多了……

現如今,譚元壽先生也走了,這百年京劇,將來會怎么樣,誰又能說得清楚呢?但盡管任重道遠,只要從業者有信心、不放棄,未來還是很有希望的。

又我以為一切行業發展的動力,都應該是讓能每一位從業者,只要他肯努力,就能有錢賺,有飯吃。京劇倘能做到這一點,則根本不用組織,京劇文化自動就會承傳下去了。

猜你喜歡
傳統戲科班唱戲
劇作家(2023年3期)2023-06-12
民國北方京劇科班的發展流向及與“外江派”關系論衡
函數搭臺 導數唱戲——構造函數破解導數問題的三種策略
她混進了“科班”情感騙子群
淺析京劇舞臺上的幾出三國戲
淺談廣東漢劇小戲《陰陽河》表演構架與特點
淺談現代燈光在傳統戲中的運用
徽州傳統戲場建筑的聲學裝飾性構造研究
政府搭臺 自由唱戲
山西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搭臺與唱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