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學校文化自信心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2020-11-26 23:11蔡敏
大陸橋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高職傳統

文/蔡敏

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良好的經濟基礎推動著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扶持為高職學校的良好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高職學校作為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重任,我們必須重視高職教育,不僅要將關注點放在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文化自信普遍較為缺乏,文化自信是高職學校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因此,高職學校必須要改變當前的教育教學理念,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從而實現高職教育的有效性和適應性。

一、文化自信在高職學校中的價值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體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向著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闊步前進”。高職學校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將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放在核心位置,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功能。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職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辦學規模有所提升,經濟發展以及政策支持為高職學校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此同時也對高職學校的文化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學校必須要轉變文化弱勢的心理,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能夠提高高職學校的精神凝聚力,推動師生的思想文化建設,實現高職教育質量的提升。

二、高職學校文化自信的現狀分析

(一)高職學校的歷史積淀較為欠缺

雖然現階段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良好,辦學規模和招生規模都在不斷提升,但是高職學校只有短短幾十年的發展,這相較于已經有上百年發展歷史的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職教育缺乏扎實的根基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高職學校需要不斷的去探索、去發展、去創新、去積累,在發展的過程中積累文化,從而樹立文化自信。

(二)發展規模壯大,文化整合不足

高職學校的組建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由一些具備條件的中專學校升格而來;二是由一些成人教育學校轉變而來;三是由一些不同類型的??茖W校合并而來。由于組建方式的特殊性,這就使得很多高職學校在成立的時候需要面臨校區、專業、教師、設備等資源整合的問題,還需要面臨一些地域、理想、認知、思想等復雜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高職學校的發展初期,關注點更多的是放在教育、設備等有形的整合上,忽視了學校之間文化的溝通和整合,這就使得高職學校的文化缺少系統性,影響了其文化自信的形成。

(三)師生對于高職學校文化認同度不高

高職學校雖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卻處于??频膶哟?,嚴重影響了高職學校學生隊伍的基本素養。高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學習能力較低,學科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習慣較差,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動力不足。高職學校的教師地位較低,教師的個人成就感不強,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所懈怠。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思想的傳遞需要建立在教師“教”的基礎上,辦學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努力,學生和教師對學校精神以及文化形成高度的認同,才能夠促進文化的發展,現階段高職學校處于高等教育的末端層次,這嚴重影響了師生對于高職學校文化認同的形成,難以有效繼承和弘揚校園文化。

(四)高職學校過于注重職業教育

高職學校的辦學目標和普通的高等學校有著明顯的差異,前者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教學重點放在學生專業能力和專業技能的提升上,注重實踐環節的開展,即“理實一體化”,在教學過程中“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以求適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求”,但是卻忽視了學生文化素質、人文精神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職學校的文化傳承和創新職能。

(五)高職學校文化認知欠缺

高職學校主要以培養職業型、技術型的人才為主,并不斷地跟隨社會發展趨勢調整自身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加強,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園文化的建設只是局限在文體活動的開展以及校園景觀的打造方面,對于學校文化精神的形成以及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力度不足,使得學校的文化基礎十分薄弱,文化自信心的樹立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三、高職學校加強文化自信的措施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高職學校需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建立健全校園文化體系,以優秀的校風和良好的教風、學風為基礎,形成良好的人文、學術以及管理環境,營造積極的文化氛圍,推動學校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發展,建造出敢于創新、實事求是的良好校園文化。高職學校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文化教育放在教學的首位,找尋學校發展史中蘊含的精神和文化,將其和優秀傳統文化融合起來,進行弘揚和發展。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把引導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增強學生繼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培養學生高度的使命感。

(二)重視傳統文化課程的開發

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源泉,也是國家綜合國力強盛的重要體現,文化自信是我們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基石。傳統文化課堂應該作為提升學生文化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高職學校必須要重視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學科核心素養。傳統文化教材涵蓋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其中涉及到的名人故事、歷史典故、傳統節日等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教師要深挖其中的文化價值并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的人格,提升學生的思想高度,要將培養學生高度的文化自信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

(三)借助企業資源,借鑒先進經驗

校企合作不僅可以應用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還可以應用到文化建設過程中,高職學??梢越柚髽I文化資源,找尋校企合作相融合的新形式,構建富有特色的高職學校文化,體現高職學校的職業性特征和文化個性。本科院校在文化建設中的成效和經驗值得高職學校學習和借鑒。高職學??梢酝ㄟ^網絡平臺學習,還可以進行專題交流會,找尋相關的文獻資料,也可以通過校際間的互動交流進行學習借鑒。但是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高職學校要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進行思考和創新,建設自身獨特的文化特色。

(四)開展國際合作,拓寬文化視野

高職學校的奮斗目標是“中國特色,世界水準”,這就要求高職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國際之間的交流合作。國際交流合作的開展能夠拓寬高職學校的文化視野,高職學??梢栽趪H交流合作中學習其他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對待傳統文化要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國際化的交流過程中,高職學校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中國文化的傳播者,將優秀的中華文化呈現在世界舞臺上。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構成的重要部分,高職學校需要在文化自信心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調整,以便適應轉型升級的社會發展需求,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提升校園文化自信,適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從而實現高職教育的有效性和適應性。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高職傳統
中高職教育銜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評《中高職教育職業能力培養有效銜接研究與實踐》
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助力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冰雪休閑體育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新生態學校的校園文化
高職教育動畫人才培養研究
關于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一點思考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