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思考

2020-11-28 07:20何亞麗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協商民主延安

何亞麗

摘 要:延安是協商民主的重要發祥地,是我國協商民主制度的雛形。延安時期形成的協商民主做法和經驗,對于新時代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延安;協商民主;發祥地

回顧延安時期協商民主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得到許多經驗和啟迪,對于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和人民政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延安時期協商民主建設的主要歷程和經驗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協商民主的思想淵源,比如大家都熟知和工作生活中經常運用的“中庸之道”“和合思想”,就包涵著求同存異、達到共識、博采眾長的協商民主精神。

從延安時期開始,中國共產黨就在同其他黨派團體和黨外人士團結合作過程中形成了協商民主思想,這是協商民主的萌芽和雛形。1949年9月,一屆政協的成功召開標志著協商民主這種新型民主形式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改革開放以來,黨就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事務與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協商,已經形成一種制度。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實踐中,開創了協商民主新局面,特別是陜甘寧邊區建立之后,根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權的需要,創造性地建立了“三三制”民主政權(在政權機關的成員構成上,共產黨員占三分之一,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間派占三分之一),它既體現選舉民主,又包含協商民主,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源頭。

1.協商民主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基本經過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黨中央在瓦窯堡召開中共中央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規模的抗日民主運動重新高漲的形勢下,為制定正確的政治路線和革命策略而召開的。會議分析了華北事變后國內階級關系的新變化,討論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等問題,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著重解決了遵義會議沒有來得及解決的政治路線問題,為黨領導全國人民迎接偉大的抗日戰爭奠定了政治基礎。這次會議標志著黨經過前14年的曲折探索,終于找到了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在民主革命的后14年,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得以形成和發展。就是在建立和發展統一戰線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形成并貫徹了一套與其他黨派及無黨派人士協商議事的原則和思想,成為我國協商民主的雛形。

1937年5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制定《陜甘寧邊區議會及行政綱要》,初步確立抗日民主的政治體制,同時通過《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7月,開始“普遍、直接、平等、無記名”的民主選舉運動,陜甘寧邊區議會成為現實。同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在盧溝橋事變以后,為了進一步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確定黨在抗戰時期的綱領、路線和政策召開的。

1937年9月6日,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之后,實行抗日民主政治,積極推行民主選舉、“三三制”(1940年正式開始實行)、男女平等、精兵簡政、減租減息等民主制度,得到了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開明人士及其他愛國人士的廣泛支持和擁護。李鼎銘先生就是以無黨派開明人士身份被選舉為邊區政府副主席,在1941年邊區參議會二屆會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精兵簡政”議案,受到大多數議員尤其是毛澤東的大力支持,毛澤東當即寫了批語:“這個辦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們的機關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對癥藥?!本喺卟坏陉兏蕦庍厖^實行,還推廣到敵后各個抗日根據地,對戰勝困難、提高工作效率起了積極作用。

陜甘寧邊區政權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三個歷史時期,先后實現了由工農蘇維埃政權向抗日民主政權、抗日民主政權向人民民主政權兩次轉變。它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政權以前,局部執政時間最長、施政方式最民主、效率最高、效果最為明顯的根據地。也就是在抗日民主政權時期,毛澤東同志在著名的“窯洞對”中,就民主人士黃炎培提出的歷史周期率問題,明確指出“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2.邊區選舉民主的辦法和特點

邊區政府共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全民普選,分別在1937年7月至12月、1941年1月至7月、1945年8月至1946年3月三個時段舉行。邊區人民根據實際,創造了一套簡便易行、切實有效的選舉辦法,在投票方式上,識字的采用票選法,識字不多的用畫圈法、畫杠法、畫點法,不識字的采用投豆法、烙票法、舉手法等。邊區舉行的三次選舉,雖然屬于資產階級民主制的范疇,但符合建立與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是當時中國最民主的選舉制度,因而受到邊區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全力支持,參選比例也逐次上升。第三次選舉正值日本投降,廣大群眾的政治熱情空前高漲,參加選舉的人數占到全部選民的82.5%。

3.“三三制”的重要作用和歷史意義

在中國幾千年的政權史上,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三三制”政權無疑是空前的。在“三三制”的旗幟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實行真誠的民主合作,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同心同德,為加強陜甘寧邊區的政權建設,促進邊區事業的發展,完善民主制度,推進全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打敗日本侵略者,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陜甘寧邊區也成為名副其實的由中國共產黨和各抗日階級、階層合作的民主聯合政府,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政治制度之先河,為新中國成立后黨的全面執政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二、學習和繼承延安時期協商民主建設經驗的重要意義

學習延安時期陜甘寧邊區協商民主建設的歷史經驗,對于完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推進新時期協商民主建設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延安作為中國協商民主的發祥地,我們有責任繼承好、發揚好協商民主的優良傳統,更有責任積極探索新時期協商民主好經驗和好做法,扎實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1.深入推進中國特色協商民主建設意義深遠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把握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推進民主政治建設,豐富民主內涵,進行大規模、全局性的民主實踐,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都有了歷史性的創新與發展,充分展示了民主政治的魅力和活力,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陜甘寧邊區實行真正民主政治。正因為如此,毛澤東在延安同黃炎培進行了著名的“窯洞對”,不僅總結了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經驗,而且揭示了現代社會政治發展的本質和核心。

2.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凝聚起全民族團結奮斗的合力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借鑒吸收先進的民主思想,并結合實際,在陜甘寧邊區實行了“普遍、直接、平等、自由”的選舉原則,進行了四次選舉。通過普遍平等的選舉,邊區建立了與人民血肉相連、魚水相依的真正代表民意的各級政權。

與此同時,協商民主也同步探索實踐。政治上,中國共產黨提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各黨各派、社會各階層都有同等的說話機會,各界利益表達渠道順暢,反饋及時。例如,邊區二屆參議會就收到各種提案399件,其內容涉及軍事、政治、文化、教育、衛生、婦女、兒童等等。延安時期,就有黨派成員進入陜甘寧邊區,比如救國會、農工黨、民盟等,一批黨外人士如李鼎銘、賀連城、霍子樂、白文煥等擔任參議會和邊區政府領導職務,大批知名民主人士梁漱溟、陳嘉庚、黃炎培等來到延安探討救國之道。在尋求民族解放的戰火硝煙中,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建立了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密切合作的親密關系。這為中國的協商民主發展確定了基調、奠定了基石。

3.“三三制”政權奠定了協商民主的制度和機制基礎

“三三制”政權具有系統的協商民主的思想、觀念、原則、方法,按“三三制”原則在抗日根據地建立的參議會和政府,是多元利益主體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加入參議會和政府中,使各階級各階層都能進行有效地政治參與,充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在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政策,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乃至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凝聚了強大力量,也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4.廣泛協商的理念深入各個領域

在司法實踐中,“馬錫五審判方式”一個重要原則和方法,就是依靠群眾,審判與調解相結合,其中就包含著協商民主的濃厚色彩。在經濟戰線上,邊區政府召開勞模代表大會、“群英會”,廣泛聽取他們對發展生產的意見建議,極大地促進經濟建設中的協商民主。在文化領域里,毛澤東、張聞天親自邀請他們座談討論文藝、教育等問題,并召開文藝座談會,在充分協商討論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與作家藝術家達成深刻共識,確立了共產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有力地促進了邊區教育、文藝、新聞出版等事業的發展。在軍事方面,陜甘寧邊區政府和留守兵團,相互溝通,相互尊重,協商開展“擁軍愛民”和“擁軍優抗”運動,延安成為“雙擁”運動的發祥地。西北局、陜甘寧邊區還加強與黨外人士的密切聯系,舉行延屬分區黨外人士座談會,陜甘寧邊區參議會常駐議員、政府委員暨晉綏代表聯席會議等。這些活動后來都成為協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學習延安時期陜甘寧邊區協商民主建設的歷史經驗,對于弘揚延安精神,完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延安的各級政協組織都有責任繼承好、發揚好協商民主的優良傳統,積極探索新時期協商民主好經驗和好做法,扎實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目前,延安市人民政協組織和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共擁有3100多個組織、9個政黨、56個民族、5大宗教、34個界別、66萬政協委員和10多萬名機關公職人員。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和人民政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新時代協商民主工作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作用的精神,認真踐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真諦”的要求,深刻理解“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豐富內涵,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政協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大職能,充分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四個作用,推進黨派、界別、委員、專委會、機關“五位一體”的政協自身建設。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

[2]《延安時期大事記》

[3]《延安時期統一戰線史料選編》

[4]《新中國雛形—陜甘寧邊區史話》

[5]《中國共產黨歷史與經驗》

[6]《回看毛澤東》

猜你喜歡
協商民主延安
延安的故事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延安文學》2017年總目錄
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 促進共享發展
在延安
新時期鄉村基層民主政治發展中的協商民主問題探究
協商民主與政治協商
政治生態視域下我國政協協商民主的創新對策探討
我國傳統政治文化與協商民主制度的互動關系探析
抗戰時期的延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