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古典詠菊詩歌比較

2020-11-28 07:20柳珂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白菊中日

摘 要:中國是菊之故鄉,菊花在中國歷經從實用到審美,從物質到精神的衍變過程。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菊由自然物象上升為文學意象,成為文人寄托理想、表達情感的載體之一。菊花自奈良時代傳入日本后,隨著漢文化在日本自上而下的滲透,開始進入日本文人的視野,并漸漸成為文學作品中的“??汀?。本文將分析中日古典詩歌中“菊花”這一意象,比較中日詠菊模式的異同,探究中國古典詩詞對日本菊意象的影響,以及日本菊文化對中國菊文化的取舍。

關鍵詞:中日;漢詩;和歌;白菊;移菊;菊酒

中國是最早種植菊花的國家,可謂菊之故鄉?!抖Y記》中曾有云:“季秋之月,菊有黃華?!本栈ㄔ谥袊鴼v經從實用到審美,從物質到精神的衍變過程。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菊由自然物象上升為文學意象,成為文人寄托理想、表達情感的載體之一。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首次將菊花帶入文學世界。魏晉時期,隨著陶淵明菊的出現,詠菊文學開始繁榮起來。隨著陶淵明的影響不斷加強,菊花越來也受到人們的喜愛,也更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唐詩中的菊花擁有了更加豐富的感情色彩,意象也有所增加。至宋代,詠菊文學高度繁榮,進入成熟期。不僅題材、數量更加豐富,菊花文化內涵也增加了,情趣也大大拓展。

相傳菊花作為觀賞性植物在奈良時代傳入日本,成書于此時的《懷風藻》中記載著有關菊的漢詩,如“菊浦落霞鮮”,“泛菊丹霞自有芳”等。但僅有6首,說明此時菊花只是一種點綴,尚未成為文學的主要題材。至平安朝,全國上下正在全方位積極吸收中國文化,重陽節、菊花宴開始成為宮廷重要活動。日本的陰歷九月亦稱為菊月,在連歌、連句等詩歌形式中,菊作為季語,代表秋季。敕撰三詩集和《和漢朗詠集》的漢詩中,都有關于菊花宴、賞菊詠菊的記載?!豆沤窈透杓分幸彩珍浟?5首關于菊花的和歌。說明菊花開始進入日本文人的視野,漸漸成為文學作品中的“??汀?。由此可見,菊花作為一種獨立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藝術符號,為中日文化皆貢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文將分析中日古典詩歌中“菊花”這一意象,比較中日詠菊模式的異同,探究中國古典詩詞對日本菊意象的影響,以及日本菊文化對中國菊文化的取舍。

一、菊之色彩

我國唐代之前,菊花多是花朵小小的黃色野菊。自中唐始,人工栽培出紫菊、白菊。由于在較長時期內,菊花以黃色為主,加之儒家以黃色為正統,黃色菊花更受國人青睞。這點可以從菊花酒又稱黃花酒,重陽節又稱黃花節或黃菊節中得見端倪。

詩人也對黃菊更情有獨鐘,對黃菊的吟誦明顯多過白菊?!度圃姟分小包S菊”一詞共出現了54次,而“白菊”僅出現24次?!凹毴~凋輕翠,圓花飛碎黃”(李世民),“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李白)等。

至宋代,歐陽修:“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蓖醢彩对伨铡罚骸拔黠L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薄度卧~》中“菊花”意象共出現了1156次,包括了一系列菊意象群:“菊”、“黃花”、“黃金”、“金英”、“金蕊”、“秋英”、“菊英”等。由此可見,中國文人吟詠黃菊為主基調。

而在對岸的日本,編撰于奈良末期的《懷風藻》中的6首詠菊漢詩皆未提及其顏色。平安時代前期,全國積極效仿漢文化,所作菊詩多為黃菊,漢詩文集中黃菊占主流。如菅原道真曾作“菊依臨水淺黃凝”、“黃菊殘花白頭發”等詩句,吟詠為黃菊一目了然。

但同時代的《古今和歌集》中的15首詠菊和歌沒有一首明確提到黃菊,明確指出菊花顏色的皆為白菊,共3首。

花耶抑否耶,搗岸浪花耶,吹上濱邊菊,秋風拂白沙。

在此賞花人,待人人落后,籬邊白菊花,誤作白衣袖。

欲采白菊朵,今朝初降霜。霜花不可辨,滿眼正迷茫。

由此可見,漢詩偏向黃菊,和歌更青睞白菊。漢詩文集受唐代詩歌影響頗深。唐代初期及之前,詩人多詠黃菊。因此平安時代前期及之前,文人也青睞黃菊。但中唐之后不少詩人始詠白菊,慕其高潔,高雅脫俗的情志。受其影響,日本詩人也開始關注白菊,詠白菊的詩歌增多不少。菅原道真晚年家中多植白菊,更有多首吟詠白菊,暗喻節操之作。

而《古今集》成書于平安中期,此時的歌人對白菊感知已深。在歌人眼中,“白色浪花”“白色衣袖”“初霜”這些日本式的傳統意象,與白菊相得益彰,也更符合日式審美。因而,此后白菊開始取代黃菊愈來愈受歌人關注,被多次詠入和歌?!缎鹿沤窈透杓分休d有藤原家隆的“白菊花,疑似霜,清澄一片,隨月光而變”?!缎}百人一首》中也可以看到這種審美意識的延長。如“采菊初霜日,霜白菊亦白。菊霜不可辨,反復遲疑摘”(凡河內躬恒)等。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自中國的菊花最初的文化內涵逐漸弱化、減少。日本人既善于吸收外來文化,同時又善于改造外來文化,使之更符合本民族文化傳統。

二、菊之習性

如元稹所言“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盛放于深秋時節,百花凋零,芳菊始榮。菊花這種獨榮于秋的習性,成為了詠菊文學的核心主題。

潘岳“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中,菊花作為秋天的物候指示。菊花耐寒的習性在西晉詩人蘇彥的“貞松隆冬以擢秀,金菊吐翹以凌霜?!敝?,體現得最為鮮明。東晉袁山松的《詠菊》“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條?!痹娙酥苯用枘×司栈ǖ纳L習性,借其傲寒凌霜、不畏風雪的特征,表達出詩人修身立德的堅定和堅貞不屈的高尚人格。陶淵明的“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币跃栈▽懬锞暗那鍥龀纬?,又象征著詩人清廉純潔的品質,自然巧妙地把植物寫實與比興象征融為一體。

受中國文人贊菊花凌霜傲寒習性的影響,以中國詩歌為范本的日本漢詩在描寫菊花詩,也多以此為主。

筆者在對比中日詠菊詩歌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盛放于深秋時節的菊花,隨著天氣漸冷寒霜侵襲,白菊花瓣在寒風冷雨之后會漸漸變成紫色。黃菊、綠菊也會變成紅色、絳紅色。平安時代后期,人們敏銳地把握著時間的變化,并習慣將自然和人事都納入時間的系統中——這也是日本本土特有的觀念的形態。因此菊花的這種顏色變化讓文人喜愛不已,以此抒情。這點在《古今集》詠菊詩歌中可見一斑。

初開初宿地,今日已遷移,何嘆菊花色,亦隨秋草衰。

秋菊因霜降,花顏變色來,本來同一簇,二度似花開。

秋去重陽過,菊殘尚有時,花顏雖變化,花色卻增姿。

平安時代的歌人,抓住菊花變色這一細微變化,體現出日本民族的“物哀”審美意識,對周遭的人事和自然,懷抱有細敏微妙的感受力。

反觀我國,及菊入文學后,唐前的詩歌中,沒有一首提到菊花的顏色變化。至唐朝,《全唐詩》700多首詠菊花的詩作中,僅有2首涉及變色。

“白菊為霜翻帶紫,蒼苔因雨卻成紅?!保ㄆと招荨冻醵甲骷哪详枬櫱洹罚┲刑岬搅税拙找蛩冏?,但僅是強調冬寒,對顏色的變化并無贊美。

韓偓所作“正憐香雪披千片,忽訝殘霞覆一叢。還似妖姬長年后,酒酣雙臉卻微紅?!?,雖驚嘆于白菊的色彩變化,但也更說明了當時色彩變化未被重視。且詩中的“殘霞”、“長年”帶有慨嘆唐王朝盛衰變遷、沉郁悲惋之風味。

三、菊酒

除觀賞外,菊花還可用于釀酒,即菊花酒(也稱黃花酒、華酒等)。重陽節之際飲用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在中國有著悠久歷史。

“菊酒”典故出自南朝檀道鸞的《續晉陽秋·恭帝》:“陶潛九月九日無酒,于宅邊東籬下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焙笠源藶橹仃柟适?,亦用作朋友贈酒或飲酒、詠菊等典故。漸漸重陽節飲菊酒成為民俗,在唐前及初唐的詩歌中多有體現。唐代詩人權德輿有關“菊酒”詩有兩首,“秋風傾菊酒,霽景下蓬山?!焙汀安萋逗梢吕?,山風菊酒香?!?/p>

在宋詞中,以祝壽為意象內涵的菊花意象大約出現150次,這在其他祝壽花卉中,數量是最多的。菊花不僅外觀美麗,而且承載著其他花卉所沒有的長壽、健康、升仙、辟邪等意象內涵。因此,有“金英、帝女花、長生、傅延年、長壽花、延壽花”等數種別名。

日本文學中首次出現“菊酒”一詞,見于《懷風藻》“傾斯浮菊酒,愿慰轉蓬憂”一句。作者借用“菊酒”意象,表達對即將歸國的新羅客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熬站啤迸c“忘憂”相對應,與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隱逸風格契合一致,作者深受中國魏晉南北朝詩風特別是陶淵明的影響可見一斑。

公元7世紀后,隨著重陽節傳入日本,喝菊花酒也一起被日本宮廷接受。這在當時的宮廷詩歌中屢見不鮮。如菅原道真之“獻壽黃華酒,爭呼萬歲聲”《菅家文草》第48首。

又如“九日侍宴,賦山人獻茱萸杖,應制”詩:

萸杖肩舁入九重,煙霞莫笑至尊供。南山出處荷衣壞,北闕來時菊酒逢。

詩中運用中國“仙人肩扛茱萸杖”神話典故,表達愿天皇長生不老之祝福。

“山人”、“南山”、“茱萸”、“靈壽”、“赤松”等一系列中國文學修辭的運用,由重陽到菊花、再到長壽(仙人)的意象連結,無疑是中國文化的滲透,反映出中國文化及習俗特征在日本的傳播與接受。

但和歌中沒有出現“菊酒”,《古今集》千余首和歌中,沒有一首出現“酒”字,也未見任何“飲用”“食用”相關的詞句。這源于在《古今集》時代和歌中沒有把“酒”作為審美意象,多以“菊露”“菊水”來表達長壽、長生不老之意。所以,在中國詩歌以及日本漢詩中吟詠的“菊酒”,在日本和歌中無緣得見。

四、結語

通過以上中日詠菊模式的對比,不難發現中日兩國有著相同的賞菊之風。

菊花色彩明麗,菊香清雅,花形華麗,受到中國上至士大夫、皇室,下至平民的喜愛,或詠其花形,或詠其顏色。

菊花傳至日本后,被當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種植在宮廷貴族的庭院中。日本皇室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菊の節句」(菊花節),皇太子率百官朝賀天皇,賞菊花,飲菊酒,君臣同樂;并把十月十五定為殘菊節,天皇攜朝臣為菊花踐行。從天皇到朝臣,皆視賞菊詠菊為人生雅趣。敕撰三詩集和《和漢朗詠集》的漢詩中,都有關于菊花宴、賞菊詠菊的內容。時至江戶時代,菊花由皇宮“飛入尋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可種植菊花。賞菊成為僅次于櫻花的民間賞花活動。

同為賞菊,日本人民由最初仿效中國欣賞黃色菊花,漸漸轉向更青睞白菊。也由最初贊其傲寒凌霜的品格,轉而吟詠“移菊”、“殘菊”之美。淡淡哀愁,莫名無常,更符合日本民族“閑寂”“物哀”的審美意識。

如劉熙載在《藝概》中所言:“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個中有我也”,我國的詠菊詩歌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托花言志之作,寫花亦是寫詩人自己,為了表現詩人或高潔不屈的品質,或懷才不遇的感傷,抒發政治抱負。

反觀日本,詠菊詩極少有中國借花抒發政治理想抱負的托物言志之作,日本的詠菊詩多是通過描摹花之美態,或抒寫風雅閑適的生活情趣,或感傷生命的無常,抒發淡淡的哀愁。這就是中日兩國詠菊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不同之處。

參考文獻:

[1]李文錄、劉維治.古代詠花詩詞鑒賞辭典[M].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

[2]小澤正夫.古今和歌集[M].東京:小學館,1978

[3]紅霞.唐詩菊意象論略[D].外文社,2000

[4]張榮東.中國古代菊花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5]安佰潔.論《古今和歌集》中的“菊”意象[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9(7)

作者簡介:

柳珂(1985--)女,河南周口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日文學比較。

猜你喜歡
白菊中日
會有吃不完的胡蘿卜嗎
重陽席上賦白菊
月下白菊
月下白菊
中日影視文化博弈觀
中日冷鏈物流發展狀況對比研究
中日早期社會主義運動特征的比較
中日動漫對比下探析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空間
母性的白菊
白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