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古典詩歌音樂的課堂教學

2020-11-28 07:47陳為公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年11期

陳為公

【摘 要】中國古典詩歌,自古就有“入樂演唱”的傳統。中國古典詩歌的產生與發展,始終與不同時代音樂的發展緊密相連。對于我國這一傳統藝術的精華,在高中音樂課堂中,如何吸引學生了解傳統音樂與詩歌之間的親密關系?如何從音樂的角度認識古典詩歌具體表現形態?本文從音樂學科教學的角度,探討中國古典詩歌與音樂的教學。

【關鍵詞】古典詩歌與音樂;內容安排;學科性質;音樂實踐

音樂、詩歌、繪畫等藝術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與表現形式。近年來,中國樂壇流行“古風”。什么是“古風”?如果說所謂“古風”就是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代名詞,那么哪些才是傳統音樂文化的精髓?在普通高中音樂課堂中,如何實現音樂課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價值?本文從兩節具體的音樂課《<詩>與樂》《唐代聲詩歌曲》,淺談“中國古典詩歌音樂”課堂的教學。

詩歌,之所以稱為“詩歌”,反映了這一藝術形式的兩面:詩,側重于它的文學性;歌,側重于它的音樂性。中國古典詩歌,自古就有“入樂演唱”的傳統。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國風”即是各地的民歌民謠;戰國時期《楚辭》中《九歌》,是屈原在民間祭神歌舞的基礎上加工而成;漢代的樂府詩,原本就是合樂演唱的歌曲;經過南北朝時對聲韻與平仄的追求,到唐代近體詩——律詩與絕句的成熟,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達到巔峰。唐代詩歌的繁盛,也與唐代音樂的發展息息相關。中國古典詩歌的產生與發展,始終與不同時代音樂的發展緊密相連。

對于我國這一傳統藝術的精華,在高中音樂課堂中,如何從音樂的角度認識古典詩歌具體表現形態?如何吸引學生了解傳統音樂與詩歌之間的親密關系?就成為一個值得探索與研究的課題。筆者在高中開設的兩節音樂課《<詩>與樂》、《唐代聲詩歌曲》,即是對這一課題的摸索和實踐。

一、精挑細選——教學內容的安排

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學生熟悉的詩歌作品為主,適當進行擴展。

《詩與樂》旨在通過《詩經》中的幾首歌曲的演唱和欣賞,了解我國西周時期詩歌的表現形式——“歌詩”。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有明暗兩條線。詩歌表現的內容情感為暗線,詩歌的音樂表現形式為明線。

《詩經》中詩歌有305首,反映了西周時期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有愛情、婚姻、勞動、戰爭等,是當時社會的一面鏡子。如何選擇才能反映出詩歌表現內容的豐富性?對于相似內容的詩篇,如何選擇?

《詩經》中的詩歌是以“歌詩”的音樂形態呈現的。哪些作品更具有音樂形態的代表性?當然,也受到現有條件下能找到的音樂素材的限制。

《詩經》距離現在已有2500到3000年的歷史,語言涵義和表達方式與今天有很大的差異,對詩歌內容的理解相對困難。如果過多地停留在對詩歌內容的解讀上,就失去了音樂的學科性特點,課堂時間也不允許。

綜合以上的考慮,筆者通過了解,從學生在語文課上學習過的《詩經》中的詩篇中選擇,首先解決了閱讀中的困難;然后從文學內容的豐富性和音樂表現形式的代表性兩方面加以比較,從中選擇了比較有代表性作品《關雎》《無衣》,擴展了一首《黍離》。而與《關雎》在表現內容上相近的《蒹葭》,雖然在文學性上更富于詩意,但較難找到合適的傳統音樂素材,故只在最后課堂評價環節作了一點展示。

二、把握學生的心理,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展開教學

(一)風擺楊柳——營造輕松入樂的情境

由于《詩經》里的歌詩、唐代的聲詩都年代久遠,音樂審美趣味與表現形式,與今天想去甚遠。要激發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教學中首先要消除學生心理上的距離感甚至排斥感。這是兩節課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

所以《詩與樂》的課前音樂《采薇》,《唐代聲詩歌曲》欣賞的第一首歌曲《山居秋暝》,均選擇了現代創作的流行風格。以較輕松的氛圍進入傳統音樂的學習。

(二)尋幽探秘——引導積極地探索,激發好奇心

傳統音樂中許多獨特的音樂特點,例如《風雅十二詩譜》中的《關雎》為律呂譜記譜,現代譯譜為四拍子定譜,一字一音的節奏。這樣的歌曲以今天的審美口味,顯得單調、呆板,學生演唱的興趣也不大。但這是我國最早的律呂譜歌曲,對后世《詩經》音樂的創作影響很大。且相傳為唐代行“鄉飲酒禮”所唱的歌曲,是《詩經》音樂發展到后來成為儀禮音樂的表現,已失去了它原來作為民歌的活潑的生命力。如何讓學生有興趣理解這樣的作品風格與理論性較強的演變過程?

對未知事物的好奇總能激發人探索心理。開展課堂探究活動,挑起學生的好奇心,是激起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有效方法:宋代律呂譜記譜的《關雎》(第一段)的旋律到底是怎樣的?怎么演唱的?通過教師的指導講解識讀律呂譜的方法,學生用電子琴試著彈奏出曲調并演唱。這一過程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為自己能夠解讀古老神秘的律呂歌譜,非常興奮。通過探究的方式,把原本相對枯燥的內容的學習,成功地轉變為學習的熱點!

(三)充分發揮現代媒體音畫結合優勢,迎合學生的欣賞習慣

現代多媒體課件,整合了文字、音響、視頻等多種媒介,不僅畫面具有美感,更重要的是能突出音樂藝術的表演性特點,樂器的呈現也更加直觀?!对娕c樂》中《魏氏樂譜-關雎》的欣賞,采用了視頻素材,不僅能較好體現詩歌中的情境,對各種西周樂器的演奏也有了更直觀的了解;而《唐代聲詩歌曲》中《別君嘆》亦采用視頻素材,使學生對鋼琴五重奏+琴簫合奏這種中外結合的伴奏方式有了清晰的感知。

現在的孩子,成長于多媒體的環境,音畫結合的視頻結合幾乎成了主流的音樂欣賞方式。這對于音樂的鑒賞教學雖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不能專注于音樂音響),但從表現的新穎性,音樂的表演性角度來看,又具有一定的優勢。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三、賞樂唱詩——突出音樂學科性質,強調音樂實踐

(一)詩歌的分析與理解是為音樂的體驗做好鋪墊。

兩節課雖然談的都是中國古典詩歌與音樂的關系,牽涉到大量的文學性內容及詩歌形成的歷史背景,但詩歌的音樂性才是音樂課上探討的側重點。為詩歌譜曲,音樂的創作一定密切聯系詩歌的特點?!短拼曉姼枨芬徽n中,對王維的五言律詩《山居秋暝》的分析,只突出其與歌曲創作緊密相關的結構上的“起承轉合”及風格上簡單純凈、意境空靈的特點。接下來再體會歌曲《山居秋暝》四個樂句旋律的“起承轉合”、節奏基本為“一字一音”的特點時,學生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詩與樂的互相關系。

(二)強調音樂實踐

音樂藝術是一門實踐很強的藝術。音樂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實踐。所以兩節課中,各環節均以“唱、聽、奏、動”等實踐活動展開,充分展示學生音樂學習和表現的主體性。

1.“動”《唐代聲詩歌曲》一課,了解“擊節而歌”這一傳統的演唱方式后,演唱歌曲《山居秋暝》,進行節奏(節拍)的練習實踐:

感受現代歌曲演唱中的節奏表現力,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

2.“唱”學習演唱琴歌《陽關三疊》時,更是注重感受體驗琴歌中滑音演唱的獨特韻味對悵惘、失落的情緒的渲染與表現。

3.“奏”學習《風雅十二詩譜-關雎》,課堂實踐環節是解讀律呂譜。在教師的指導下在電子琴上彈奏出律呂字譜標記的音高,并在教師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

四、“畫龍點睛”,以教學問題為引導

傳統詩歌音樂,畢竟距今久遠,音樂的形成背景、不同時代的風格特點,音樂知識、樂器各類等,對于學生相對來說都是比較陌生的。在音樂感受、體驗的基礎上,教師“畫龍點睛”式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事半功倍地掌握教學核心內容。

(一)《風雅十二詩譜-關雎》彈奏、演唱之后,課件呈示現代譯譜并再次聆聽歌曲,關注樂譜中教師標注“*”處的曲調特點。

提問:大家熟悉我國傳統音樂的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但這首歌曲的旋律是幾聲調式?七聲調式。

大家發現多出了哪兩個音?#Fa“變徵”和Si“變宮”。

有“變徵#Fa”和“變宮Si”的叫雅樂七聲調式。因為我們平時習慣了五聲調式,所以當出現偏音時,就覺得有一種不協合的感覺了。

雅樂七聲調式顯然學生較為陌生,并且以往的學習留下較深的印象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五聲調式”,這里的提問既是知識性傳授,也是對以往觀念的更新。

(二)欣賞歌曲《別君嘆》,提出問題:

演唱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伴奏樂器有哪些?

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歌曲旋律與方言的聯系。歌曲以西安的方言演唱,同時旋律的創作靈感亦來自于方言的聲調特征;第二個問題,吸引學生留意歌曲中采用獨特的“中西結合”的伴奏方式,即:室內樂鋼琴五重奏與傳統琴簫合奏相結合的模式。這是作曲者曹軒賓與編曲者黎翰江的一種創造性的編排,也反映了傳統音樂在現代環境下與歐洲音樂表現形式的一種整合探索。

課堂中教學問題的提出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也是“授業解惑”的一種啟發性教學方式。當然,這些巧妙構思的問題,需要教師在充分把握教學內容,熟悉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才能恰如其份、恰到好處地起到課堂學習“導引”的作用。

五、學而不厭——傳統詩歌音樂的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中國傳統詩歌是中國文字特質(單形體、單音節)美的高度凝煉所形成的藝術形式,從西周初年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發展演變,其間與傳統音樂相生相伴。詩歌音樂源遠流長,風格獨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要把握它的核心藝術特點,需要我們音樂教師不斷地學習。既要了解不同時期詩歌音樂的歷史形成背景,還要學習詩歌文學性的情感表達,更要充分感受詩歌音樂性表達。音樂教師的學習范疇也早已突破了學科分類的限制,涉及多學科(特別是人文學科)。這是新的文化時期對音樂教師的要求,也是音樂教師所應具有的學習態度——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高中音樂課堂,把這一優秀的音樂文化傳承下去,亦是音樂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本文僅是一篇個人教學方法的體會與小結,望能感受到“野人獻曝”的熱情,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畢文婷.古典詩歌藝術手法鑒賞的教學探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7

[2]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3]劉靜.讀出詩歌的音韻美——淺談古典詩歌的誦讀教學[J].廣西教育,2014(3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