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戰爭時期黨的重大軍事創新

2020-11-29 01:25
軍事歷史 2020年6期
關鍵詞:八路軍根據地抗日

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空前殘酷、艱苦卓絕的對敵斗爭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國人民,積極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英勇奮斗,勇于改革,銳意創新,牢固確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在黨的軍事戰線上的指導地位,極大地創新和發展了人民軍隊、人民戰爭、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的理論和實踐,在世界軍事史上書寫了軍事創新的生動篇章。

一、軍隊建設的空前改革

抗日戰爭時期,黨極大地創新和發展了養兵、帶兵、練兵的方法。

在養兵方面,創造了一系列新辦法。一是確立軍隊的發展規模必須和戰爭形勢與人民負擔能力相適應的原則。朱德指出:“在形勢開展的時候,在軍隊的擴大成為必要的時候,必須以不過分加重人民負擔為條件來擴大軍隊。在環境困難的時候,如象在一九四二年,我們在敵后則以精兵簡政,實施了兼顧軍民的原則?!雹佟吨斓逻x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1 頁。1937年八路軍、新四軍改編時僅5 萬余人,到1940年底發展到50 萬人。從1941年初至1943年底,八路軍、新四軍進行精簡整編,減少至40 萬人。②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2 卷,抗日戰爭時期,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346 頁。1944—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再次擴軍,1944年春達到47 萬人,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時人民軍隊發展到91 萬余人③《毛澤東選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8 頁。,抗日戰爭勝利時人民軍隊發展到約132 萬人。④《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組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第2 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0年,第389、409 頁。

二是開展全軍大生產運動,保障部隊供給,減輕人民負擔。⑤《朱德選集》,第162 頁。1938年7月,陜甘寧邊區部隊率先組織農副業生產,得到毛澤東的肯定。1939年2月2日,毛澤東在延安黨政軍生產動員大會上指出:要解決陜甘寧邊區204 萬人的穿衣吃飯問題,就要進行生產運動。⑥《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108 頁。1940年12月起,八路軍第359 旅陸續開赴延安東南的南泥灣,實行軍墾屯田,得到毛澤東等領導人的高度評價,有力地推動了敵后全體抗日軍民大生產運動的開展。從1942年起,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人民游擊隊先后普遍開展大規模的生產運動,為保障人民軍隊的發展和建設,奪取全國抗戰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是優待抗屬和殘廢、退伍軍人,并幫助其發展生產。①《朱德選集》,第162 頁。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37年8月召開的洛川會議上通過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中,就明確主張“優待抗日軍人的家屬”②《毛澤東選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56 頁。。1941年10月1日,中央軍委、總政治部《關于處理殘廢軍人及年老軍人的指示》指出:“因殘廢而被輕視,對殘廢人員生活漠不關心以及不管后果如何,而任意處置殘廢的現象,必須認為是犯罪的?!辈灰舜罅繉垙U集中(如組織龐大的殘廢院),而應適當分散,凡是有工作能力的應鼓勵他們參加工作,或從事生產,對其工作成績及生產效率不能要求過大,以照顧其體力和情緒為原則。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殘廢,應選擇安全的地方妥為安置。從軍、師、縱隊、軍區一級起至旅、分區、支隊一級止,均設立撫恤委員會。③總政治部辦公廳編:《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6 冊,第384~385 頁。黨的七大在1945年6月11日基本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軍事問題的決議(草案)》決定:必須“加強優待抗屬,撫恤傷亡,安置殘廢軍人及退伍軍人的工作”④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5 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112~113 頁。。這對提高軍隊戰斗力、增強部隊士氣、解除軍人及其家屬的后顧之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帶兵方面的重要新發展、新創造,主要是普遍開展尊干愛兵運動。⑤《朱德選集》,第163 頁。尊干愛兵運動首先是在陜甘寧晉綏聯防軍部隊中開展起來的。1944年,教導第1 旅第16 團提出“愛護戰士、尊重干部”的口號。陜甘寧晉綏聯防軍警5 團根據第5 連第4、第6 班的先進經驗,提出了尊干愛兵的“雙十要求”(即對干部、戰士分別提出十條要求)。⑥總政治部宣傳部:《開展尊干愛兵運動》(1945年5月),總政治部辦公廳編:《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7 冊,第766~767 頁。第一二○師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抗日戰爭史編審委員會編:《第一二○師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抗日戰爭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第480~482 頁。9月22日,中共中央軍委向全軍轉發了《關于三五八旅整頓官兵關系中的經驗介紹》(8月29日,第358 旅政治部主任伍晉南上報)。⑦總政治部辦公廳編:《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7 冊,第563~566 頁。12月15日,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上所作的演說《一九四五年的任務》中,把開展尊干愛兵運動作為1945年的15項重要任務之一。⑧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 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第414、419 頁。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八路軍、新四軍普遍開展了尊干愛兵運動,提倡士兵要尊重干部,干部要愛護士兵,徹底克服軍閥主義習氣,實行官兵一致,大大地加強了部隊的團結,提高了官兵的積極性,使軍隊的各方面工作有了飛躍性的進步。

在練兵方面的重要新創造,主要是以上下合作的群眾路線代替由上級包辦的軍官干部路線。⑨《朱德選集》,第165 頁。1939年至1940年,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鞏固華北的戰略方針,在八路軍總部的統一部署下,八路軍在戰斗間隙連續進行了四期以提高新組建部隊戰斗力為重點的整訓。1944年7月1日,為擔負最后驅逐日寇出大城市與交通要道,并對付可能的突然事變,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整訓軍隊的指示》,決定:在一年內,主要是1944年秋冬兩季,輪番整訓部隊,“總使一年內,整個八路軍新四軍都得到一次有效的大整訓”。⑩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 冊,第261、263 頁。在整訓中,創造了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官教官,以及知識分子與工農分子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教學相長的新教育辦法,極大地豐富了官兵們的技戰術,提高了部隊的戰斗力,鍛造出一支又一支雄師勁旅。

二、戰爭路線的重大創新

全國抗戰剛開始,“我們共產黨人就指出中國抗日戰爭的兩條路線:或者是人民的全面的戰爭,這樣就會勝利;或者是壓迫人民的片面的戰爭,這樣就會失敗?!雹佟睹珴蓶|選集》第3 卷,第1038 頁。黨在1937年8月洛川會議上正式確定了全面全民族的人民戰爭的路線,通過了體現人民戰爭路線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向全國指明了爭取抗戰最后勝利的具體道路,并隨后在抗日戰爭的偉大實踐中極大地創新和發展了人民戰爭的具體實現形式。

一是進行前所未有的普遍深入的政治動員。全國抗戰一開始,黨就強調必須進行全國軍隊的總動員和全國人民的總動員,如此偉大的民族戰爭,沒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動員,是不能勝利的,抗日的政治動員“這一著是關系絕大的……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要勝利又忽視政治動員,叫做‘南其轅而北其轍’,結果必然取消了勝利”。②《毛澤東選集》第2 卷,第346、480、481 頁。

二是在抗日根據地積極推行以著名的“十大政策”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經濟生活。在政權問題上,中共主張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聯合專政,即統一戰線政權,在敵后消滅敵偽政權建立抗日政權時,采取“三三制”,“不論政府人員中或民意機關中,共產黨員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張抗日民主的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占三分之二”。③《毛澤東選集》第2 卷,第760、761 頁。本著合理負擔的原則,黨制訂和實行了減租減息和交租交息的政策,以及財政、稅收、生產、勞動和教育等政策,既給廣大勞動人民以看得見的政治和經濟的利益,同時也照顧到統一戰線內開明士紳和工商業者的利益。這就有力地調動了廣大軍民的抗戰積極性,形成了真正的全民抗戰的局面。朱德在《論解放區戰場》中總結道:“沒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和對人民經濟生活的改善,就不可能有人民戰爭……實行了民主政治和對人民經濟生活作了改善,就必能實行人民戰爭?!雹堋吨斓逻x集》,第150 頁。在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一切抗日人民均組織在工人、農民、青年、婦女、文化和其他職業和工作的團體之中,熱烈地從事援助軍隊的各項工作,一切為著前線,一切為著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國人民,成為抗日根據地全體軍民的總口號、總方針和共同心聲,從而筑就了人民戰爭的牢固基礎。

三是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各抗日根據地普遍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全國抗戰以來,為實施對黨政軍民的統一領導,在各中共中央局及中央分局或省委的領導下,成立了具有黨委性質的軍政委員會。同時,八路軍、新四軍有的部隊也成立了軍政委員會。1941年2月7日,中共中央軍委頒布《軍政委員會條例》,規定八路軍、新四軍“在軍、師、旅、團及縱隊、支隊、軍區、分區等級成立軍政委員會(以前軍隊與地方黨政合組的軍政委員會,一律改名為軍政黨委員會,以資區別),作為各級的集體領導機關”⑤總政治部辦公廳編:《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6 冊,第47 頁。。為適應抗日戰爭形勢的需要,中共中央決定進一步加強抗日根據地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關于統一抗日根據地黨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間關系的決定》。決定規定,“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和無產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他應該領導一切其他組織,如軍隊、政府與民眾團體”;“中央代表機關(中央局、分局)及各級黨委(區黨委、地委)為各地區的最高領導機關,統一各地區的黨政軍民工作的領導,取消過去各地黨政軍委員會”;“中央代表機關及區黨委地委的決議、決定或指示,下級黨委及同級政府黨團,軍隊軍政委員會,軍隊政治部和民眾團體黨團及黨員,均須無條件的執行”。①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3 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426~428 頁。實行共產黨的一元化領導,在思想和行動上統一協調了黨政軍民的關系,保證了黨的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形成了堅持抗日游擊戰爭的合力,有力地推動了對敵斗爭的開展和抗日根據地的全面建設。

四是采取與人民戰爭相適應的主力軍、地方軍和民兵游擊隊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這既保證了主力軍的發展,地方軍在主力軍的帶領下,經過戰爭的鍛煉,逐步上升為主力軍,民兵游擊隊則成為地方軍和主力軍雄厚的后備力量;又有利于發揮各自的長處,主力軍主要執行外線的和在有利條件下以運動戰形式殲滅敵人較大兵力的作戰任務,地方軍和廣大民兵游擊隊,則主要執行內線的,村不離村、鄉不離鄉、縣不離縣就地堅持斗爭的任務;還有利于適應斗爭形勢,靈活改變武裝力量的組織形式,鞏固和發展根據地,在斗爭形勢極為嚴重時,主力軍可實行地方化和群眾化,加強地方軍和民兵游擊隊,以便大力開展群眾性的游擊戰爭,當形勢有利于根據地發展時,則地方軍又可轉化為主力軍,執行擴大根據地的任務。

實踐證明,人民戰爭抗戰路線的創新發展,是人民抗日力量不斷發展壯大、敵后抗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弱國打敗入侵強國唯一正確的方向。

三、戰略指導的英明創舉

抗日戰爭時期,黨從全新的戰爭環境和總體上敵強我弱的實際出發,全面創新和發展了人民戰爭的戰略指導方針和原則。

一是實行持久戰戰略總方針。早在1936年7月同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中,毛澤東就已經一般地估計了中日戰爭的形勢,指出戰爭長短取決于爭取勝利的國際國內條件是否具備,“如果這些條件不能很快實現,戰爭就要延長。但結果還是一樣,日本必敗,中國必勝。只是犧牲會大,要經過一個很痛苦的時期?!雹凇睹珴蓶|選集》第2 卷,第443 頁。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在1937年8月25日通過的《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中指出:“由于當前的抗戰還存在著嚴重的弱點,所以在今后的抗戰過程中,可能發生許多挫敗、退卻,內部的分化、叛變,暫時和局部的妥協等不利的情況。因此,應該看到這一抗戰是艱苦的持久戰?!雹邸睹珴蓶|選集》第2 卷,第397~398 頁。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精辟地分析了為什么是持久戰和最后勝利是中國的原因,預計到抗日戰爭將經歷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提出了怎樣進行持久戰和爭取最后勝利的辦法。他不僅強調抗日的一般的、總的戰略方針是持久戰,還明確提出了進行持久戰的具體方針,即:“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即敵之進攻和保守階段中,應該是戰略防御中的戰役和戰斗的進攻戰,戰略持久中的戰役和戰斗的速決戰,戰略內線中的戰役和戰斗的外線作戰。在第三階段中,應該是戰略的反攻戰?!雹堋睹珴蓶|選集》第2 卷,第484 頁。黨的持久戰思想,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戰略綱領,發展了弱國戰勝強敵的戰略理論,從思想上、理論上武裝了廣大軍民,對中國人民堅定抗日信心,堅持持久抗戰,爭取抗日的最后勝利,具有極大的動員和指導作用。

二是實行基本上是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軍事戰略方針。黨在敵后抗戰的軍事戰略方針,隨著實踐的發展而逐步形成和不斷完善。1937年8月毛澤東在洛川會議的提法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包括在新條件下消滅敵人兵團與在平原發展游擊戰爭,但著重于山地?!雹荨吨袊嗣窠夥跑姂鹗贰返? 卷,第27 頁。1938年5月他在《論持久戰》中的提法是:“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雹蕖睹珴蓶|選集》第2 卷,第496、500 頁。1940年12月他在《論政策》中作了最完整的表述,即:“在軍事戰略方面,是戰略統一下的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基本上是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雹佟睹珴蓶|選集》第2 卷,第763 頁。實踐證明,人民軍隊執行這一軍事戰略方針,是在敵強我弱條件下保存與發展自己,消耗與削弱敵人,配合正面戰場的正規戰爭,奪取戰爭最后勝利的正確指針。

三是實行波浪式發展,先山地、后平原,先華北、后華中、再華南,精心統籌敵后抗日根據地戰略布局的指導原則。1937年8月黨曾決定八路軍全部集中于以恒山為中心的地區,9月中旬鑒于這可能使八路軍全部處于日軍大迂回、大包圍之中,乃及時作出調整,命令八路軍分別依托恒山、太行山、太岳山、呂梁山和管涔山,展開于山西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個區域。八路軍在山地站穩腳跟、開辟山地根據地之后,1938年春起即奉命開始深入冀、魯、豫平原,創建平原根據地。其后,為落實1938年9~11月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鞏固華北、發展華中和華南”的方針,八路軍、新四軍共同開辟蘇北,將華北、華中敵后抗日根據地打成一片,華南人民游擊隊開辟了華南敵后抗日根據地。1944年,日軍實行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八路軍、新四軍又奉命向河南、湘粵邊和蘇浙皖邊敵后發展。盡管由于抗日戰爭勝利結束,這一戰略行動未能全部完成和達到預期目的,但它對于策應華北、華中敵后抗日根據地內線的攻勢作戰,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仍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四是創造性地實行“敵進我進”對敵斗爭指導方針?!皵尺M我進”,最早是1940年4月21日劉伯承在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會議上所作的《黨軍建設問題》報告中提出來的。他說:“今天敵進我退是打磨盤問題。這里包含了一個問題,正規軍隊屁股磨不得,一磨就垮?,F在對囚籠的粉碎,一退再退,退到何處,現在就是敵進我進,打磨盤應磨敵人的屁股?!雹凇秳⒉熊娛挛倪x》(1),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2年,第296 頁。1941—1942年,日軍在華北連續推行五次“治安強化運動”,以“掃蕩”和“蠶食”相結合展開瘋狂進攻??谷崭鶕爻霈F敵進我退的嚴峻形勢,到1941年11月,華北抗日根據地已比一年前縮小了約1/6。③《彭德懷軍事文選》,北京:中央文獻研究室,1988年,第105 頁。1942年上半年,華北許多抗日根據地特別是平原地區仍處于退縮局面。在此情況下,1942年八路軍成立武裝工作隊,認真地注意了面向敵占區、面向交通線,提出與加強格子網內的斗爭,特別是1942年5月4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央軍委華北分會聯合發出《關于反對日軍蠶食政策的指示》④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八路軍·文獻》,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年,第795~799 頁。之后,收效很大?!耙痪潘亩晡逶乱郧?,根據地還始終是退縮的,五月以后則完全改觀?!雹荨多囆∑杰娛挛倪x》第1 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272~273 頁。根據敵之行動特點,我軍實行“敵進我進”,主要采取了三種組織形式與斗爭方式。第一,為反“蠶食”,派出武裝工作隊和小部隊深入敵占區。第二,在反“掃蕩”時,主要表現為敵向我根據地進攻,我則向敵后方進攻。第三,在敵對我這一根據地“掃蕩”時,我相鄰的其他根據地軍民則對當面之敵展開進攻。實踐證明,“敵進我進”是變內線為外線、變被動為主動的有效作戰指導方針。我軍貫徹執行這一方針,并創造出與之相適應的組織形式和斗爭方式,特別是武工隊的形式,是我軍得以扭轉被動局面,堅持敵后抗戰的重要因素。

四、作戰方法的偉大創造

抗日戰爭時期,黨創造了“有什么槍打什么仗,對什么敵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時間地點打什么時間地點的仗”⑥《朱德選集》,第168 頁。的實事求是、唯物主義的用兵新法。

全國抗戰戰略防御階段,在日軍實行戰略進攻、沿交通線長驅直入時,八路軍主要在敵之翼側和后方,以伏擊和襲擊戰的形式,殲滅運動之敵,切斷敵之后方補給線,配合正面防御作戰。當日軍對八路軍初創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多路圍攻時,八路軍采取“以次要兵力鉗制敵之數路,而以主要兵力對付敵之一路,采取戰役和戰斗的襲擊戰法(主要的是埋伏戰),于敵行動中打擊之”①《毛澤東選集》第2 卷,第429 頁。的作戰原則,先后粉碎了日軍對晉察冀軍區、晉西北、晉東南的“八路圍攻”“五路圍攻”“九路圍攻”。

全國抗戰戰略相持階段,從武漢失守至1940年底,日軍為鞏固其占領區,變“點、線”占領為“面”的占領,依托占領的城市、據點和交通線,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皰呤帯?,并實行分割、封鎖的“囚籠政策”,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則改變過去集中兵力打敵“掃蕩”兵力一路的戰法,采取廣泛分散的游擊戰,以分散對敵之集中,以集中對敵之分散,同時廣泛開展主動、積極的交通破襲戰,特別是1940年8月在華北廣大地區發動了規??涨暗慕煌偲埔u戰——百團大戰,給予日軍沉重打擊。1941年至1942年,日軍以殘酷、頻繁、大規模的“掃蕩”為主,以“清鄉”、“蠶食”、封鎖、“治安強化運動”為輔,瘋狂進攻抗日根據地,氣焰十分囂張,我軍勇敢地深入敵后之敵后,廣泛開展軍事、政治攻勢,配合根據地內軍民反“掃蕩”、反“蠶食”斗爭,到1943年扭轉了被動局面。

自1943年七八月衛(河)南、林(縣)南戰役起,我軍開始積極而慎重地進行局部反攻。其獨特戰法是:(1)確立在華北、華中敵后擴大解放區的同時,向南(河南、湖南、廣東、蘇浙皖邊區)、向北(東北)兩翼發展的方針。(2)采取由內向外、逐步推進的作戰指導原則,把攻勢作戰目標,首先指向殘留在根據地內部和邊沿區的敵軍據點,爾后向敵占區推進。同時,集中主要兵力于主要進攻方向和主要攻擊目標上,造成局部的絕對優勢,并采取先攻弱點、后攻強點,先打偽軍、后打日軍的原則。1944年10月14日,中央軍委指示八路軍:“我在可能條件下應乘虛盡量消減伸入根據地內之偽軍、頑軍及敵軍小據點,擴大根據地,但一般的暫不打交通要道及較大城市(敵人‘掃蕩’時破襲交通要道與襲擊較大城市在外)?!雹谥袊嗣窠夥跑姎v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八路軍·文獻》,第1034 頁。(3)強調里應外合,軍事、政治攻勢相結合奪取敵占城市和據點。1944年6月5日《中共中央關于城市工作的指示》指出:“各局各委必須把城市工作與根據地工作作為自己同等重要的兩大任務”,“里應外合的思想,是我黨從大城市驅逐敵人的根本思想?!雹壑醒霗n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 冊,第243、244 頁。局部反攻中,許多敵占城市都是被我軍里應外合奪取的。如晉察冀軍區用這種方式,在1944年成功地攻克和襲入了任丘、肅寧、深澤、定襄、武強等縣城。

1945年8月9日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后,中共中央指示我軍以正規部隊占領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以游擊隊民兵占領小城市,立即轉入大反攻。但是,在美國與蔣介石政府勾結,命令日偽軍只能向國民黨軍投降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于8月22日決定放棄奪取大城市的方針,改為奪取小城市和控制廣大鄉村,使我軍在戰略上始終處于主動地位。

還有特別值得稱道的是民兵游擊隊等創造的群眾性的游擊戰爭新戰法,諸如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水上游擊戰、鐵道游擊戰、院落伏擊戰、化裝奇襲戰、堵門戰、捕捉戰、車輪戰、推磨戰、蜂窩戰、長期圍困戰等,得到廣泛發展,對打破日軍的“掃蕩”“清鄉”“蠶食”和封鎖,保衛生產,保衛家鄉,鞏固抗日根據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八路軍根據地抗日
抗日小英雄楊楊
抗日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建立自己的寫作根據地
幾根香菜識破日特
窗臺上的媽媽
抗日英雄萬全策
論平型關大捷與平型關戰役的關系
抗日英烈馬威龍
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的“印鈔之路”
八路軍風采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