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樞神經自身免疫病的診斷和治療探討

2020-11-30 08:52許超藺亞莉劉春霞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2期
關鍵詞:磁共振成像臨床治療

許超 藺亞莉 劉春霞

【摘 要】 目的:觀察磁共振成像 (MRI)在中樞神經自身免疫?。ˋID)臨床診治中的應用情況。方法:選擇2018.4~2019.8確診為AID的25例患者,依次進行CT、3.0T磁共振(MRI)檢查,分別納入CT組、MRI組,觀察并比較兩種診斷技術檢查情況,并分期予以治療干預,統計診治情況。結果:MRI組AID的異常檢出率、早期病變檢出率依次為100.0%、96.0%,高于CT組的80.0%、76.0%,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性期治療方法以免疫吸附為主,緩解期腸道菌群與益生菌、干細胞治療為主。結論:3.0T MRI用于AID臨床診斷,有較高價值,對患者臨床治療能提供一定指導。

【關鍵詞】 中樞神經;自身免疫病;磁共振成像;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R74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256-01

自身免疫性疾?。ˋID)是因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而造成神經系統損害的疾病,青壯年人事本病的好發群體,復發性病程是本病典型臨床表現之一,易遺留神經功能缺損,使病患及其家庭承受較大負擔。當下,因為AID發病機制不明確、臨床表征多樣、患者預后差異顯著等,均給臨床診治增加難度。探尋早期診斷技術,完善個體治療方案,實現精確化治療,是諸多學者探究的課題之一[1]。近些年,高場強MRI在諸多疾病臨床檢查診斷領域中均有應用,筆者嘗試采用3.0T MRI檢查診斷AID,現將具體情況作出如下概述: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18.4~2019.8期間收治的50例AID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符合臨床AID相關診斷標準,且經實驗室檢查后確診;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排除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及精神病家族遺傳史者。包括男性17例,女性8例;最大年齡70歲,最小年齡32歲,平均為(42.5±5.8)歲;病程區間4~16個月,平均為(9.4±2.6)個月。

1.2 檢查方法

1.2.1 CT組 采用西門子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進行掃描。層厚、層間距、薄掃描對應值依次為5mm、5mm、2.5mm。增強劑選用碘海醇(100ml),使用高壓注射器注射,速度3.5m/s?;颊呷⊙雠P位,先進行掃定位片,確定掃描范疇后進行橫斷位掃描,掃描基線以聽眉線為主,兩端對稱,由基線朝向上方掃描到顱頂,針對特殊病變處使用5mm以下的薄層予以掃查。

1.2.2 MRI組 用西門子VERIO3.0T 掃描儀檢查,使用頭線圈,T1WI、T2WI分別選用SE、FSE序列。T1WI:TR、TE、T2WI:TE、TE依次是540ms、20 ms、2200 ms、83ms。進行矢、冠、軸位掃描,層厚、層間距依次為5mm、1mm。選用Gd-DTPA增強掃描造影劑(0.2 ml/kg),肘部靜脈注射。嚴格依照設備說明書進行操作檢查。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在兩種影像學檢查技術下AID的異常檢出率、早期病變檢出率并作出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6.0專業軟件處理數據,(x±s)表示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的用t值檢驗,否則用LAD-t檢驗,當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在AID異常檢出率、早期病變檢出率指標的比較上,MRI組均高于CT組,組間數據差異較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CT用于疾病臨床診斷,有無創、便捷等優勢,CT檢查期間能較為整體的呈現出AID患者顱腦橫面的解剖關系及腦組織結構出現的改變,但CT檢查的分辨率偏低,很難呈現出<1mm的病灶,并且顱底處偽影偏多,很容易出現重疊與反復等現象,難以實現鑒別診斷,降低AID臨床診斷的精確度。而3.0T MRI有分辨率高、過程安全可靠,能較為清晰的呈現出患者的病灶,實現多方位成像,為治療方案編制提供重要參照。

和CT檢查相比較,3.0T MRI無放射性損害,不產生骨性偽影,可以多方位及多參數成像,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能力,不必使用對比劑就能顯示血管結構形態,在多發性硬化(MS)、攻擊神經元的自身免疫性腦炎(AE)等疾病診斷領域中表現出良好價值[2]。本次研究中,MRI組AID的異常檢出率、早期病變檢出率依次為100.0%、96.0%,高于CT組的80.0%、76.0%,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3.0T MRI診斷AID的有效性。

關于AID的臨床治療,尚未形成標準化方案,提倡分期治療。急性期治療方法以免疫吸附,其能快速清除循環內致病抗體或循環免疫復合物,控制疾病進展。在緩解期,腸道菌群與益生菌是正在嘗試的療法,主要是因為部分AID患者體中特異性腸道菌群紊亂情況。干細胞療法多被用于治療進展型MS及復發—緩解型MS,最近有研究指出,神經干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療法為難治性AID治療開辟新的路徑。

總之,3.0T MRI用于AID臨床診斷,有較高價值,對患者臨床治療能提供一定指導。

參考文獻

[1] 韓奇文,苑玉和,陳乃宏.α-突觸核蛋白對帕金森病自我免疫病理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9,33(10):861-862.

[2] 危智盛,張鳳,吳建良,等.PKA干預淫羊藿苷治療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對中樞神經CREB表達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9,29(17):1-5.

猜你喜歡
磁共振成像臨床治療
多序列聯合應用MRI檢查在早期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病變的診斷價值
體素內不相干運動成像技術評估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研究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磁敏感加權成像(SWI)在腦內海綿狀血管瘤診斷中的應用
小兒腹股溝疝的臨床治療進展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