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TEM的木藝型信息技術師范生培養模式分析

2020-12-06 10:50張瓊
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 2020年11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

張瓊

摘 要:木藝以及STEM的出現為教育模式改革提供了全新思路,師范院校應該積極采用此種模式,通過以美育人,以勞練人思想提升信息技術師范工匠精神。對此,本文簡單介紹木藝思想和STEM教育融合情況,并積極分析木藝師范生培養模式,提出幾點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促進木藝師范生培養效果。

關鍵詞:STEM模式;信息技術;師范生培養

21世紀是萬眾創新與大眾創業信息時代,并且為了更好地發展,國家出臺了創新、文化與人才驅動發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人才是社會發展關鍵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社會發展中人才作用與地位。人才強國戰略指出需要保證人才的綜合技能與知識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保證人才能夠全面發展。STEM理念為實現該戰略提供一種良好途徑,借助此種跨學科情境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模式得到有效創新[1]。

一、木藝教育和STEM教育融合

STEM教育涵蓋數學、工程、技術與科學四門學科,而工程教育屬于弱項,由于其涉及工程力學,木藝教育中相關作品即是具有較高價值的工程教育實例。傳統信息技術教學,僅僅向學生講解計算機軟件使用以及基礎知識,通過對STEM教育與木藝教育進行有機結合,會將一些前沿技術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教師引導,主動進行思考,并通過自身實際操作創造出一些創意作品。學生通過S4A,能夠進行智能化家居模型設計,通過AppInventor能夠幫助學生開發自己的APP,通過Mid+、Block、rdu等技術能夠促使編程更加簡單。動手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身想法變為實際,此過程中不同學生之間還能夠展開分享與交流。

一些人認為,木藝思想與STEM之間能夠實現方法論方面的互補,所以推動木藝和STEM融合可以促使兩者在發展過程中實現互補。木藝教育中一些課程需要SETM教育中的學科理念作為支撐,基于STEM理念作用,能夠明確木藝教育發展方向。同時,木藝教育活動中會形成一定文化氛圍,能夠促進STEM教學方案順利實施,基于木藝教育的不斷推動能夠為STEM注入全新活力。

二、基于STEM木藝型師范生培養模式

(一)優化培養方案,設立木藝課程

傳統師范類信息技術專業課程主要參考理工科信息技術專業課程進行設置,注重理論講解,而對于工匠精神以及其他精神的培養不夠重視。另外,課程內容較為滯后,對于當前圖形化編程以及數字技術內容設置較少,在教學實踐中缺乏良好操作性。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與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不僅涵蓋打字練習、PS軟件與包工軟件基礎內容,同時還拓展了圖像化編程、數字技術以及開源硬件等內容,傳統培養目標已經無法滿足中小學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師方面的需求。所以需要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設置新課程,即木藝STEM課程。

該課程關鍵技術手段就是可視化編程、開源硬件、圖形化編程以及3D打印技術等,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同時提高實踐操作、作品創作、團隊協作、問題解決、實踐操作等能力。開源硬件、圖形化編程以及3D打印等數字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并且簡單易學,教育價值較為突出。圖形化編程能夠幫助學生發展自身編程思維,深入理解程序設計的結構還能夠和開源硬件之間實現有機結合,促使顯示環境與虛擬作品能夠實現交互。并且3D打印能夠借助單位建模實現實物打印,學生按照自身設計想法,選擇相應材料即能夠實現打印,和開源硬件之間也能夠進行結合,完成產品設計與制造,能夠有效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梢杂行Ъぐl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插入木藝環節,為學生準備黃油刀等木件制作工具與材料,讓學生制作相關零部件并進行組裝,制造一個完整木件,之后可以通過3D打印制造,讓學生分享制作兩件作品時的感覺,學生能夠清晰感受到自己對于木件作品的感情更加深厚,此事教師可以引導師范生“對木件作品的感情更深,主要在于創作過程中注入了深厚感情,此種感情就是一種工匠精神的體現,而信息技術如同黃油刀一樣,是我們創作作品時的工具,但是我們在應用這一工具進行作品創作出過程中,同樣應該注入情感,只有充滿情感的作品才能夠被人們喜愛,那么,你們在未來教學中同樣應該如此,對學生付出情感,才能夠得到學生喜愛,進而完成你們的教學任務?!?/p>

(二)構建師資團隊,提高教師木藝素質

師范院校開展信息技術木藝教育活動時,需要重視教師作用。需要構建具備木藝素質的教學隊伍。木藝導師應該認同、熱愛木藝理念,同時具備木藝教育中所需要的技能以及知識等。另外,其勤于動手、熱愛實踐以及樂于分享,能夠敏銳分析數字技術發展趨勢,對于木藝這種新理念以及木工制造技術等要有不斷學習的意識與主動性,能夠積極探索木藝教育模式,研發木藝產品。同時,通過自身技能在木藝教育中引導學生設計作品并創作作品,進而實現木藝教育目標。

教師隊伍構建過程中,應該以具備軟硬件專業知識的教師為主。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相關交流學習、導師培訓以及木藝教育等活動,學習前沿木藝思維模式,不斷激發自身木藝靈感。經常組織開展研討活動,制定激勵制度。組織木藝活動時需要耗材工具以及軟硬件設備等,需要撥放專項教育經費,為木藝教育提供資源保障,進而提高教育質量與作品研發質量。

(三)編制教學大綱,開展案例教學

結合教學要求與培養方案,編制木藝指導教學大綱。大綱以開源硬件、數字技術以及編程軟件實用為主,在學習軟件以及基本工具前提下,引導學生設計問題情境,發展木藝意識以及研發木藝作品等,培養學生木藝基本素養以及能力。借助教學活動,實現以下目標。①具備實施木藝教學基本素質,掌握實踐教學與木藝案例設計。②掌握木藝教學基本知識,借助實踐活動認識木藝教育內涵。③掌握木藝教育、STEM教育基本要素與內涵。見下表。

(四)積極組織實習,提高師范生實際教學素質

師范院校主要通過教育實習為師范生提供實踐機會,同時也是檢驗其教學水平與教育能力的手段。通過實習活動發現問題并制定相應解決措施,能夠提升師范生教學能力,并改進其教學方法。和本地中小學構建教育實習合作關系,每年向這些學生輸送學生開展木藝實習活動,促使木藝實習活動朝著常態化方向發展。進行實習時,師范生把木藝教學以及STEM教育與信息技術教學相結合,參與實習院校的教研活動、教學設計以及教學實踐等,積極聽取一線教師教學建議、學習教學經驗。課余時間則可以指導中小學生參與木藝競賽活動,以提高中小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學生通過木藝競賽活動能夠了解人們對于木藝的喜愛是源于人們對于木藝工匠精神的推崇與熱愛,進而激發學生工匠意識,實現工匠精神培養??粗@些孩子的成長與變化也能夠讓實習師范生進一步了解木藝思想對于孩子思想引導的重要性,進而重視木藝思想學習,提高自身木藝素質。

綜上所述,各地院校開始逐漸開展STEM以及木藝教育,在木藝導師方面有著較大需求。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性以及時代性較為鮮明,所以成為各個學校進行木藝教育的學科,但是師資建設與木藝教育實際需求不符,因此,高校應該重視師范生木藝意識以及能力培養,提高其木藝教學能力。需要注意,在培養師范生木藝工匠精神過程中,教師應該具備此種精神,同時通過實習活動,讓師范生了解到木藝工匠精神對于孩子思想培養的重要性,通過兩者共同作用讓師范生對工匠建設在我國教育事業中的重要性性進行深刻認識,進而提高其學習主動性。

參考文獻

[1] 趙呈領, 申靜潔, 蔣志輝. 一種整合木藝和STEM的教學模型建構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 2018, 39(9):81-87.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
浙江天正思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美術理解與表現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深度融合初探
圖們市開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全員培訓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基于素養提升的信息技術與美術欣賞活動的整合運用
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