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教慧學,讓學習力自然生長

2020-12-07 06:00譚長存
江西教育B 2020年11期
關鍵詞:學習力

譚長存

摘 要:?學本式生態課堂重在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致力于構建學為中心的課堂文化,讓課堂向著立本求真的方向自然生長。本文著眼于構建學本式生態課堂的行動,重點闡述學本式生態課堂的構建意義和構建策略,通過對不同時期課堂教學中教學關系及教學特點的深入剖析,闡明了筆者的教學主張——智教慧學,賦予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力。

關鍵詞:學本式生態課堂;智教慧學;學習力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構建具有個性的課堂已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一時間,關于課堂的新鮮提法層出不窮,但多停留在口號上,很少有人去解讀它的內涵,探索可行性操作策略,構建全新教學范式。筆者對學本式生態課堂進行了長達8年的研究,實踐中形成了科學、合理、成熟的新范式課堂操作體系。

一、學本式生態課堂的構建意義

(一)構建學本式生態課堂,促使課改與時俱進

第八次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轉變學習方式。要轉變學習方式,就要突破課堂教學的封閉性和被動性,構建以生為本、生動和諧的課堂環境和以學為中心、自然生長的課堂文化,讓課堂教學由以學科為本位轉向以人的發展為本位。然而,當下的課堂教學,忽視了課堂教學中的生態實體——教師和學生。課堂上,教師密集的追問、瑣碎的引導使學生沒有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時空。學本式生態課堂聚焦課堂核心問題,抓住課堂教學關鍵環節,努力營造自然和諧、詩意盎然的課堂生態環境,竭力點燃主動探究的智慧火花,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建構,引領學習向縱深發展。

(二)構建學本式生態課堂,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培養則取決于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習力。反觀傳統教學,學生學習多以死記硬背為主,這不僅嚴重傷害了學生的創造力,還制約了學生學習力的形成與發展。學本式生態課堂抓住便于學生課堂內駕馭的主動學習方式,著力挖掘學生的自主價值,通過教學、技術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教會學生獨立自主、高效自律地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奴隸。學本式生態課堂的構建與實施,對終身學習力的提升與未來人才的培養極其重要。

(三)學本式生態課堂讓課堂自然生長,流淌生命

近年來,高效課堂成為“顯學”。然而,筆者在聽課中發現,高效的背后存在“學困生”對很多知識不理解的現象。追求高效,無法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只能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方式,使得課堂教學陷入了大容量、快節奏的“注入式”怪圈。學本式生態課堂跳出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的與核心素養不相符的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從追求有效、高效的最終結果進入力求優效、可持續的學習過程,強調每一個學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識,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得課堂流淌著人性,凸顯著個性,涌出生命的靈性,從而向著立本求真的方向自然生長。

(四)學本式生態課堂讓學生自然生長,充滿智慧的靈光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但筆者在聽課時發現,時下的很多課堂,并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不是真正的主人。即使有的課堂放權給了學生,教師也不舍得退居幕后,使得學生處在被動參與的地位。學本式生態課堂注重構建開放融合的學習生態,讓學生滿懷激情地自主學習;在學習態度培養上,注重激發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培養堅強的學習意志,幫助學生設立可達成的學習目標;在學習方法指導上,注重引導學生自學、自悟、自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學習能力提高上,注重教學生學,讓學生會獲取知識、會運用知識、會挖掘潛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學本式生態課堂最大的特色是精準定位學生自主學習的生長點、切入點、轉折點,強調學生自然生長、健康成長,努力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充滿智慧的靈光,散發著蓬勃的朝氣與活力。

二、學本式生態課堂的構建方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重構教學關系

教學關系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發展。然而,在傳統教學中,教學關系被演繹成: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寫,學生抄。課堂上,教師支配、控制學,學無條件地服從于教。新課改初期的課堂,教學關系又進入另一個誤區:教師完全放手,學生“自游”課堂;教師引導點撥輕描淡寫,學生學習知識囫圇吞棗;教師一味地順著學生的生成走,學生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是哪里。

過分強調教師的教,難免會進入“注入式”的套路,遏制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過分強調學生的學,難免會陷入“放任式”的教學誤區,產生碎片化和淺學習現象。為了改變被動式的接受學習的狀態,超越碎片化的淺學習,學本式生態課堂重構了教與學的關系:以學定教,因學設教,循學施教。課堂上,教與學相互融通,成為有機共同體。

(二)規范行為,優化結構,重建教學范式

教學范式是指教學共同體在一定時代背景下形成的較為穩定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不同時期的教學范式有所不同。雙基目標落實的1.0時代,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三維目標實現的2.0時代,課堂教學主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深入,中國進入了核心素養培養的3.0時代,新時代需要尋求教學范式層面的轉型升級。因此,筆者立足核心素養,結合學科特色,積極探索、優化,提煉出了符合時代特點的“三學三生”教學范式。

1.以學生本體、學習本位、學科本色為核心,設計教學

(1)著眼學生本體,構建自主探究、親歷發現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筆者堅持兒童立場,努力構建自主探究、親歷發現的數學課堂,讓學生思維動起來,讓數學思想活起來。

一是自主探究。有效的數學學習離不開自主探究。教學時,筆者從“任務驅動、情境體驗、真實探究”三方面著手,打好自主探究“組合拳”:用心創設探究性情境,激發探究欲望;精心設計探究性問題,誘發探究動機;細心組織探究性活動,積累探究經驗。

二是親歷發現。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教學中筆者注重創設有新奇感和探索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驅動下發現知識的沖突,產生探索的需求,并在探索過程中進一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增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2)突出學習本位,構建因學設教、循學施教的數學課堂。陶行知說:“老師的責任在于教學生學會‘學?!笨梢?,學才是課堂的根本。然而,綜觀現實的課堂教學,很多教師偏離了這一教學要求。實踐中,筆者秉承“為學而教”的理念,提出“為智慧生長而教,為生命發展而學”的教學主張,努力構建因學設教、循學施教的數學課堂,讓學生的學習力自然生長。

一是因學設教。教學設計時,一些教師舍本逐末,不斷地研究教,卻忽略了學,滿腦子裝的都是“我要教什么,怎樣教”,把“學生需要學什么,怎樣學”置之腦后,導致教學的核心價值被異化,學習生態被破壞。要發揮數學教學在學生成長中的積極作用,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變“以教設教”為“因學設教”,從根本上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教學中,筆者從縱橫兩個維度對“因學設教”展開探索。在縱向上,分三步循序推進,即“個體先學,同題異思—分析學情,找準切口—宏微結合,設計學案”;在橫向上,從三個維度架構,即“立足學情定目標—立足學情定內容—立足學情定思路”。

二是循學施教。陶行知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币虼?,在實踐中,筆者努力做到關注學生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水平、循學的內容和施教的內容,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進程、循學的進度和施教的進度,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循學的思路和施教的思路,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品質、循學的方式和施教的方式。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適時調整教學思路、教學進程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習得能力的同時發展情感。

(3)圍繞學科本色,構建深度思考、理性表達的數學課堂。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所以,數學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并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中,筆者以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核心,以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為重點,努力把握數學學科本質,積極構建深度思考、理性表達的數學課堂,讓課堂充滿高階思維的愉悅和深度互動的理性。

一是深度思考。兒童學習數學是一個既觸及“外部”又深入“內部”的緩慢推進過程,數學思考是貫穿其中的關鍵要素。數學思考的深度決定著數學學習的質量。教學時,筆者抓住數學知識本質,基于學生“學”的脈絡,巧用“四策略”構建深度思考的課堂:搭建知識聯系橋,促進整體建構;設計開放性問題,擴大思維空間;捕捉生成性資源,激活數學思考;建立跟進性題庫,形成基本技能,不斷引導學生形成高階思維。

二是理性表達。數學知識結構嚴謹,概念是非分明,是一門極具理性的學科。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用理性思維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數學表達。實踐中,筆者圍繞數學學科特色,以“觀察—分析—探索—交流”為主線,運用三項策略: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設計有效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世界;開展多層探究,引導學生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構建理性表達的課堂,讓學生在觀察中培育理性精神,在分析中發展理性思維,在表達中提升理性素養,從而成為具備理性思維的人。

2.以目標生命化、過程生動化、評價生態化為目標,實施教學

(1)教學目標:轉知為智,燃情激趣,促進生命成長。教學目標具有“導學、導教、導評”的功能,是一節課的靈魂。但綜觀教師撰寫的教學目標,普遍存在三大問題:一是停留在知識載體層面,忽視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即使少數教師的備課中出現三維目標的字眼,也只是備課環節中的“擺設”;二是目標過大、過泛、過空,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相背離,教學評價與教學目標不匹配;三是未能對知識技能、情感方法進行有機融合,以致互相割裂。如果沒有清晰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就會偏離教學方向。筆者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力求以課標為準繩,立足教材有效拓展,促進情感與知識共舞;以學情為依據,立足兒童共筑未來,達成過程與方法一體;以素養為歸宿,立足成長聚焦學習力,實現能力與智慧共生。在這種目標指引下,課堂流淌出“轉知為智,燃情激趣,促進生命成長”的氣息。

(2)教學過程:變教為學,自主開放,形成生動實踐。教學過程的發展說認為,教學過程不僅是教師領導下學生自覺地認識世界的一種特殊認識過程,也是以此為基礎的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過程?;谶@種認識,筆者進行了“變教為學,自主開放,形成生動實踐”的探索活動。探索中,構建了“一核四環八步”的教學范式(如下圖)。

“一核四環八步”范式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課前,要準確制定教學目標,并圍繞目標的達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課中,要充分發揮導評與點化的作用,組織好“思、動、練、省”活動。課后,要深刻反思教學行為與方式,有效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3)教學評價:化單為多,診斷激勵,維護生態平衡。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對教師了解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評價激勵與促進發展功能。實踐中,筆者立足發展視角,采用自評、他評、互評的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調控功能,從學生發展(全面、主動、持續)、教師發展(自為、自主、自覺)、教學發展(向高、向深、向遠)三個層面重新審視教學評價,一方面調動了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維護了教學評價的生態平衡。

(三)聚焦本質,創新形態,重定教學標準

教學標準既是課堂教學的“指揮棒”,也是教學質量的“測量儀”。有什么樣的教學標準就有什么樣的教學形態。為了構建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數學課堂,筆者立足課標,緊扣學情,重定了課堂教學和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

1.一節好數學課的標準:有思、有動、有情、有智

有思:教師能設計出真實的好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思考、深入思考,促進思維進階;教師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時,能為學生留下探索與思考的余地,讓學生進行想象補白,生成精彩;學生在主動探究過程中能提出有價值的關聯問題,適當提問;學生在合作學習、互動對話中能大膽質疑,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

有動:教學內容生動有趣,讓學生心動;探究活動豐富多彩,讓學生手動;課堂提問精妙有味,讓學生腦動;練習設計難易適中,讓學生口動。教師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教會學生收集、處理學習信息,從而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

有情:教學中,課堂有趣好玩,讓每一個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好奇與向往,不再覺得數學枯燥乏味,喚醒學習的動力,燃起求知的欲望,充滿探索的熱情,徹底改變課堂一潭死水的現狀。

有智:教師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引領思維步步進階,讓學生在習得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收獲情感智慧和精神生命的成長。

2.優質教學的標準:知識與技能并重、能力與素養共顯

知識與技能并重:看重試卷成績,更看重學習本領,提倡理解與應用并重,知識與技能齊飛,禁止加班、加點、加壓提高所謂的分數,追求學習質量,讓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跑道上進行適度的提升。

能力與素養共顯:重視知識技能的積累,更重視能力素養的培育,提倡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盡力避免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課堂上用數學”,做到教學與生活融合,能力與素養共育,學生在面臨各種現實的問題,特別是非數學問題時,能夠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

學本式生態課堂以有知識、有能力、有素養、有成長為旨歸,努力構建“三學三生”教學范式,逐漸展現了新的教學形態。值得一提的是,學本式生態課堂在各種先進教學理念的簇擁下,實現了“促思維真實可見,助學習力自然生長”的價值追求。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月華路小學)

參考文獻

[1]王文麗.試論教學范式及其變革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2017(1):181.

[2]迮恒良.多維探究,串聯算理——“小數加減法”教學片段賞析[J].江西教育,2015(35):36-37.

[3]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4]魏芳.深度思考,讓兒童的學習真正發生[J].江蘇教育,2016(4):37.

猜你喜歡
學習力
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習力的論證研究
談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三種”策略應用
輕擺渡,濟江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