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現狀、困境和策略

2020-12-07 10:04劉敏
現代食品·上 2020年10期
關鍵詞: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解決對策

劉敏

摘 要:本文主要根據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基本現狀,探討管理中面臨的困境,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以促進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it faces in th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mote our country food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03

食品質量和安全人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并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和重視。近幾年,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也給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脅。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也步入了新的階段,人民在物質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和改善的同時,也對食品提出了多樣化、個性化需求,這給食品安全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诖?,如何構建出長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機制,提升其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是目前我國急需解決的問題。

1 食品安全管理概述與現狀

1.1 食品安全概述

所謂食品安全就是指食品不含有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也不會在消費者食用后令其出現中毒或者感染相關疾病的現象,更不會使消費者后代的健康受到影響。雖然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有著先進的技術和經驗,但食品安全問題仍然層出不窮,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有以下4類:微生物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物理異物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化學性物質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食品安全。

1.2 食品安全管理現狀

1.2.1 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識別能力欠缺

一方面,通過經驗的積累,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在不斷增強,同時對于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的識別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社會上傳播的食品信息較多,既有科學合理的,也有虛假傳言的,消費者較難分辨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尤其是伴隨著食品生產新技術的出現,也帶來了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導致消費者如果不借助于一些科學的識別技術很難對食品是否安全進行辨別。

1.2.2 食品市場缺乏主體安全意識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食品欺詐行為呈不斷上升的趨勢,特別是添加劑的超范圍和超標使用問題。很多食品企業在對食品進行生產時,無視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過度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及生產偽劣產品等手段實現食品的增產和增銷,從中獲取暴利。這不僅導致市場內不合格食品增多,也破壞了市場的健康環境。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市場管理主體缺失,政府單方面的管理效率低,地方監管力度不足。社會與政府的協同監管機制不健全,共治共管力度不足。

1.2.3 單一監管結構形式缺乏有效性

1998年,我國首次對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進行了改革,從“垂直分段”管理轉變為“屬地綜合”管理。并且在2018年組建了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施行市場統一監管,不斷推動屬地管理與綜合執法的結合。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發現,該體制在監管專業性、地方保護力度以及助推新經濟體系等方面的作用還尚未明顯體現,將政府、消費者以及生產者相關聯,有助于推動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功能的發揮。

1.2.4 部分食品加工廠違規生產

我國對于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劑的使用情況有嚴格的規定,對于具有潛在致癌作用的防腐劑和色素等都做出了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規定,且對于可使用的防腐劑和色素等,也制定了使用限值。但是部分地區的食品加工廠并未履行國家對食品安全生產的相關規定,在食品生產中添加了過多的煙硝酸鹽、漂白劑等,導致人們在食用相關食品后出現了急性或慢性中毒事件。同時在食品加工中濫用香料等,進而引發消費者出現呼吸道炎癥、哮喘以及口腔炎等,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此外,很多工廠在對食品進行加工時將工作重心放在了生產產量上,忽略了食品衛生情況,這也給食品質量和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增加了食品污染和消費者中毒事件的發生概率。

2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所面臨的困境

2.1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食品安全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如果不對其引起重視將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影響百姓對相關部門質量監管執行力的信任,影響社會穩定發展?,F階段,我國的食品安全和衛生監督管理體系仍不夠完善,多以部門分段式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不僅包含衛生行政部門,還包含了工商管理部門和質量監督部門,各個部門在具體監督和管理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溝通和聯系,導致食品安全和衛生監管存在很多漏洞,監管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的效果。

2.2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缺乏法律保障

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并且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但是在具體施行中某些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存在盲區。雖然很多法律規章制度中涉及了食品安全方面的內容,但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現行的食品法律法規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兩部法律法規。對于違反食品衛生規則進而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的處罰較輕,這也導致食品加工企業的市場準入機制只流于形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在運行中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1]。

2.3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關鍵點難以控制

在食品安全管理體制中,管理權限根據其附屬部門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特別是食品、農業、衛生以及質檢部門等都針對食品安全管理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方案。但是在具體的食品安全管理中,由于各個食品安全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的監督部門,在食品的監管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且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責不清以及各個人員在工作上的長期推諉,難以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形成合力,難以在管理過程中把握關鍵點和難點,嚴重影響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權威性。同時,在施行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時由于缺乏成熟的技術,也不能有效保證其管理的有效性,導致不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場并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威脅。

2.4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缺乏有有力的檢測體系

我國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增加,也加大了對食品安全的檢查力度,其檢查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傳統式、突擊式以及隨機式等,由于檢測監管工作不能全程化和日?;?,因此很多檢查機構都是按照行業或者產品或功能性進行選擇,導致檢驗環節、對象以及區域范圍有限。食品安全檢測體系是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不斷對各級檢測機構的職責和分工進行明確,對檢測流程進行統一規劃。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檢測體系,導致重復檢測且檢測效率低下的問題較為普遍,其次,各級檢測部門在進行檢測時缺乏有效溝通、交流和相互協作,導致檢測數據不能及時共享,從而導致各個部門對于食品的檢測結果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嚴重影響食品安全檢測效果[2]。

3 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策略

3.1 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標準管理體系

管理體系是管理人員開展監管工作的有力保障,需要結合現行的國家和行業標準不斷對食品安全生產和管理標準進行完善。首先,對于同一產品存在不同的安全標準的問題,需要協同相關部門進行探討和交流,對標準進行合并,剔除不必要的標準,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標準管理體系。其次,要加強對食品安全標準管理體系的復審,只有合格的標準才能納入新的標準體系中,將清理和完善后的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管理體系與行業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整合,構成全新的食品安全管理標準體系。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管理不協調、管理標準重復等問題。最后,還需要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中的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使之與整個管理體系配套[3]。

3.2 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法律法規建設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是一個系統的結構,但這也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作為保障。但是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在實際的運行中,法律法規并不健全,這就需要在現有的國家食品安全法基礎上,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不斷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為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還需要各個部門之間強化協調,由政府部門牽頭,其他職能部門參與其中,組建一個跨部門的管理體系,通過各個部門之間的聯動、溝通和協調,真正形成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并確保其得到落實[4]。

3.3 加強對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關鍵點控制

通過對良好操作規范與強化關鍵點的控制進而強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首先,需要明確監管機構,以立法形式確定衛生部門、質量監督部門等在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的職能和權限,進而做到責任落實到人,出現問題就能及時對個人或者部門進行追責。其次,還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標志使用的管理,對于需要進行ISO9000管理認證、ISO14000環保認證的產品相關企業要對其進行嚴格審核,對于已經獲得相關標準的食品,相關單位和個人還需要加強對其生產過程中的衛生情況的嚴格把關。最后,對于食品安全加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加大處罰力度,實行權責發生制,對于違法企業不僅要沒收不合格產品,還需要進行罰款和賠償,甚至吊銷其生產許可證,構成嚴重犯罪的,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3.4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

首先,要對食品安全管理檢測體系進行有效規劃,并以國家級食品檢測機構為首,進而引導市、縣等檢測機構加強對食品安全生產質量的檢測,并不斷加強對檢測資源的整合,進而形成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進而從檢測食品生產廠家生產環境、生產投入品、加工流程以及流通和消費全過程方面強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效能。其次,還需要建立網絡化的檢測管理系統,實現檢測資源和信息的共享,通過共享相關部門能及時了解食品安全生產情況,對其作出快速反應。通過完善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加快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進程[5]。

4 總結

總之,構建和諧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有助于規避我國食品加工企業在生產中出現的食品安全風險,同時也能保障食品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食品安全新問題不斷出現,也呈現出一定的復雜性,因此,相關政府和部門就需要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中標準化體系的構建,以減少食品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杜志浩,時洪洋,王軍永.食品安全治理的困境、成因與對策——基于信息不對稱的視角[J].食品工業,2019,40(3):239-243.

[2]王麗慧.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現狀及應對措施[J].農家參謀,2020(11):79.

[3]李昊昕.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食品,2018(19):85-87.

[4]石言.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及存在的問題[J].輕工標準與質量,2011(4):52-55.

[5]黃夏,陳智理.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廣西輕工業,2009,25(4):24-25.

猜你喜歡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解決對策
新建城區消防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措施
地鐵資產管理體系運行評估研究
基于ERP系統構建協同化的電力物資供應鏈管理體系
“珠江”榮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對影響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