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能力在初中生物實驗探究教學中的培養策略

2020-12-07 10:52鄭圣英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實踐探究初中生物創新能力

鄭圣英

【摘?要】初中生物作為學生步入初中階段剛接觸到的一門實驗性學科,對學生來講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鮮感。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學中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诖?,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給出了初中生物實驗探究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踐探究;教學策略;創新能力

生物課是初中課程以實踐課為主的非常重要的課程。隨著現代教學方式的改革,學校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能力的培養。由此,生物實踐課在初中的課程中尤其重要。實踐課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激發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創新精神。要想培養學生的生物實踐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先授課,學生再進行課后思考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當下的教學更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先讓學生思考并發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再做補充。這樣能更好地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很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當學生發現自己的觀點得到教師的認可時就會很有成就感。在生物實驗中更是如此,當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能引起教師的重視時就會有自豪感,就會對這門課程越來越來有興趣,從而喜歡上生物這門課程。在進行生物實踐課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為真正動手實踐打下理論基礎。在實踐中,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先進行探究活動,再根據每個小組的探究結果總結得出最終結論,然后將幾個小組的結論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各個小組結果都是不同的。這樣從側面反映了,學生充分發揮了創造思維,不再按原來傳統的模式照貓畫虎,不再局限于課本上有限的文字知識,而是自己實踐得出結果。這會使這些收獲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里,從而加深印象,這才是生物實踐的真正目的[1]。所以,敢于提出新的問題是創新的第一步,也說明學生勇于突破課本的束縛,勇于發現新問題并敢于提出,這也是生物實踐探究的宗旨。例如,在教授《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顯微鏡,然后等上課的時候,將顯微鏡拿到教室,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帶動教學,通過提取皮屑,讓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從而在積極的學習氛圍中,有效提升教學的質量。

二、激勵學生動手實踐,用實踐鞏固理論

學生的發展就是生物新課改的目標。初中生物教材為學生提供大量動手實踐的機會,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操作。但放手不是盲目地讓學生亂來,而是讓學生明白實踐操作的步驟和目的,使學生實踐操作的目的性更強。例如,在教授《被子植物的一生》時,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應該讓學生親手實踐,如讓學生近距離觀察被子植物的生長,并記錄被子植物的變化,最后總結實驗結果。這樣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生牢記知識點[2]。實踐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做到牢記于心。所以,不論是在現實的學習生活中,還是在平常的實踐操作中,都要讓學生反復做幾遍。要讓學生相信,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要不怕苦不怕累,要成功就要經歷反復的實踐,哪怕是失敗也是成功路上一種可貴的回憶。世界上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只有經歷過失敗的洗禮才能嘗到成功的果實的[3]。如愛迪生就是在千千萬萬次的實驗中發明了燈泡,科學家們的發明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從一次次失敗的經驗里總結出來的??茖W實驗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它是前人一次次嘗試、實踐出來的。生物實踐的探究也是這樣的。教師要讓學生在一次次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體驗學習生物的樂趣。

三、培養創新能力,激發學生興趣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生物實踐探究里是很重要的環節。要讓學生將學習建立在自己的興趣之上,這是現代教育的突出表現,也有利于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是發揮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另一方面,利用學生渴望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探究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這個問題,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有參與感和成功的優越感,就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就會吸引學生去學習了解[4]。例如,在教授《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物質循環》一課中,教師可以把學生一起合作實踐得出的“成果”放在講臺上展示,就是將一個干燥的塑料袋套在一株植物上,并用繩子扎好,然后觀察袋子里發生的變化。學生看到的現象各異,提出的問題也會不一樣。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所以當學生通過實踐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就會非常開心愉快,優越感也油然而生[3]。

四、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進一步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與創新意識

在初中生物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平等、和諧且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極為重要的。這不僅需要教師構建更為和諧的教學氛圍,還要與學生之間保持和諧且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并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此外,教師要將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充分滲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并采用合理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而這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與溝通。例如,在學習《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時,學生由于初次系統地接觸“細胞”這一概念,因此會有很多困惑與不解。這時,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耐心、全面和深入的溝通,對學生的學習難點與障礙進行全方位的掌握,并耐心、細致地進行講解與答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以一種正確且平和的心態,和學生進行交流,指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或問題,借此促進對學生創新意識的調動與培養,并使學生養成創新與探究的精神。為使教學效果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與特征,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營造適宜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深入體驗創新的樂趣。

五、有效利用課外活動,激發學生創新與探索的熱情

開展生物教學的課外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新與探索意識。因此,在進行實際的生物教學時,應適當開展形式多樣的生物課外活動。同時,教師應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更為真切地感受學習生物學科的樂趣,并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因此,生物教師應根據周邊的實際情況,設計切實可行的課外活動方案。例如,在教授《了解生物圈》一章時,教師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對校園或校園周邊的環境與生物進行調查與研究,又或是讓學生在課余的時間種植植物或飼養小動物,并記錄過程;或是采集當地的植物,并進行調查研究,借此進一步調動學生創新與探索的興趣。

六、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實踐探究是整個初中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教師應該給初中生創造更好的生物實踐環境,讓他們更多地接觸生物界的新鮮事物,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其見識,讓學生在生物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培養科學文化素養。這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每個學生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溫潤輝.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3).

[2]戴朝霞.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的實踐[J].考試周刊,2017(29).

[3]高玉英.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討[J].中華少年,2018(13).

[4]王鑫.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芻議[J].中華少年,2017(5).

猜你喜歡
實踐探究初中生物創新能力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探究式科學活動的組織策略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與傳統文化結合的實踐探究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