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2020-12-08 10:07陳海朋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9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應用策略微課

陳海朋

【摘 要】小學科學的開設目的是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世界,激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意識。微課是伴隨信息化而誕生的一種新式教學方法。在小學科學課堂開展過程中有效利用微課,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增強學生對于科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攻克學習難點,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本文在論述微課教學含義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探究微課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小學科學教學;應用策略

引言

科學科目教學應該是充滿趣味的,因為它能帶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究空間,有助于激活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意愿。新課改的逐步推進,需要教師轉變以往教學形式,注重微課教學形式的應用,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科學魅力,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成效。

一、微課教學的基本含義及其發展趨勢

微課是伴隨信息化的逐步推進而產生的一種新式教學輔助手段。微課就是通過視頻進行教學,并且通常以8到10分鐘的短小視頻為主。微課教學優勢主要體現在“微”上,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簡單呈現知識結構,講述知識難點以及重點。通過這種視頻的呈現形式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微課是一種可以無限播放的學習形式,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有利于學生課后自主鞏固學習。微課以其簡短靈活、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但是,在實際課堂開展過程中,教師往往對于微課存在認知上的偏差,對微課的過度依賴導致教師忽略傳統的知識傳授過程。同時,由于對微課認知的偏差導致教師不能有效把握課堂內容,教學內容呈現不全面,影響微課教學開展成效和資源利用程度。伴隨教學方式和理念的不斷變革,教師應該主動探尋微課的有效利用方式,利用微課增強學生的學習成效和興趣,讓微課更好地為學生和教師服務。

二、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一)利用微課開展課前預習,提升學生預習成效

在學生進行新課學習之前,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小學科學教學開展之前,如果學生沒有進行預習,那么課堂效率會大打折扣。由此可以看出,預習工作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有效的課前預習工作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成效的提升。微課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的預習工作提供良好途徑,教師可以利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抓住教學重點,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針對性。同時,利用微課開展課前預習,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期盼,進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效。另外,教師在微課的預習視頻中可以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前探究工作,不僅能增強學生基礎知識儲備量,還有助于強化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例如,開展教學內容“玩磁鐵”時,教師可以在視頻中為學生講解磁鐵的形狀以及磁鐵的特性,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家中進行探究,磁鐵可以吸引家庭中的哪些物體,引導學生自主嘗試,并將結果進行記錄,在課堂開展過程中組織學生根據記錄結果展開討論。這種微課預習形式,一方面提升預習效率,激發學生探究意識,另一方面還能增強課堂互動,提升課堂開展成效。

(二)利用微課攻克教學重難點,提升學習成效

傳統的教學方式,受課程時間限制,導致學生不能很好掌握學習難點。微課教學的開展形式,突破了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將課堂教學無限延伸,為學生重難點知識的學習提供新的途徑。利用微課視頻教學,教師可以針對教學難點和重點進行細致講解,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自主學習,增強學生對教學難點的掌握,同時,利用微課,學生可以針對學習課堂中學習效果不好的內容,及時查漏補缺,提升學習成效。盡管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將教學難點的學習變得簡單,但是缺乏一定的連貫性,因此教學效果和微課相比還具有一定差距。例如在學習“食物到哪去了”這一課程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同樣可以清楚展示食物的消化過程,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很好掌握學習內容。由于遺忘現象的存在,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清楚了解的知識幾天之后就會出現記憶不清現象,但是教師不可能每次都利用多媒體技術重復同一堂課的內容,這嚴重影響學生對于重難點知識的掌握。利用微課視頻,教師可以清晰錄制相關視頻,并引導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增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記憶和掌握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三)利用微課及時進行課堂補充,擴充學生知識量

在小學階段,科學科目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在科學課堂的開展過程中喚醒學生主動學習和自主探究意識。同時,由于科學學習涉及的內容較多,并且這些內容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茖W科目的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知識量,提升學生對于實際生活現象的解釋能力。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針對學習難點和重點,學生往往不能進行有效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說進行知識延伸了。微課教學形式的出現,能夠有效應對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利用微課視頻,可以有效解釋教學難點,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內化,同時在視頻中,教師可以將課堂知識進行有效延伸,將生活實際問題與課堂知識很好聯系在一起,提升學生對于實際問題的解釋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溫度計的秘密”時,教師通過在課堂引導學生觀察溫度計在不同溫度時內部液體的位置,幫助學生總結液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并且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夏季車胎容易爆的現象總結出空氣也存在熱脹冷縮現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家觀察體溫計,并利用微課視頻,為學生講解體溫計內部物質的構成以及原理,從而引出水銀具有毒性以及體溫計打碎之后正確的處理方法,擴充學生知識量,增強學生對于生活問題的處理能力。

(四)利用微課及時開展復習,強化學生記憶

由于遺忘規律的存在,要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及時開展相應的復習,才能夠保證課堂知識的有效記憶。同時,小學生天性好動,因此在課堂中認真聽講的時間有限,往往引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遺漏現象。這都要求學生在課后時間進行及時的查漏補缺,以提升學習成效。但是由于學生的自主意識較差,加上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開展途徑,導致自主學習往往成為空談,嚴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而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微課的出現,為學生查漏補缺以及及時的復習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徑,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增強學習實效。利用微課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復習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轉變傳統教師講授形式,利用游戲、動畫等形式吸引學生及時開展復習工作。例如,教師可以設置與復習內容相關的知識闖關答題形式,吸引學生自主參與復習的同時,鞏固學生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這種形式有效結合了學生的愛玩天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復習意愿和效率。針對學生課堂知識的遺漏現象,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搭建查漏補缺的平臺,增強學生學習成效,保證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教師的教學進度相一致,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開展成效。因此教師要注意微課與科學教學的結合,促進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內化,增強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提升學習成效,為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教師在微課教學的應用過程中應該注意教學內容和形式與學生特點的結合,以促進微課教學成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彩蘭.小學科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實驗教學路徑研究[J].華夏教師,2019(33):64.

[2]鄒子興.對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7):94.

[3]蘇志龍.讓微課點亮小學科學課堂——以“把固體放到水里”為例[J].亞太教育,2019(04):75.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教學應用策略微課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探究小學科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思路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滲透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