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消費金融對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

2020-12-08 09:52馬雅琪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9期
關鍵詞:消費金融消費結構影響因素

馬雅琪

【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雖然還在不斷發展,但發展速度已經由原來的高速發展轉為了平緩發展,甚至出現了偶爾停滯的狀態。消費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在近期出現了疲軟的現象,因此要推動國民經濟增長,重要的一步就是擴大消費,而擴大消費的最優選擇就是消費金融。本論文將以互聯網消費金融與消費結構相關的消費理論為研究的根本依據,將雙通道心理賬戶理論與前者結合起來,深入研究互聯網消費金融對于用戶消費結構變化所產生的影響與作用。

【關鍵詞】消費金融,消費結構;影響因素

1.消費結構的概念

消費結構指的是在消費過程中,不同種類的消費在消費總額中的占比,作為目標市場宏觀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特征之一,他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體現,可以折射出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向外界展示社會的習俗。當下發達國家中一大部分的消費結構特點都是:總之,消費總額中只有一小部分拿去購買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而絕大部分的支出都被用在了服務以及享受上。發展中國家的消費情況則與這種情況完全相反。

2.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現狀

2.1消費金融規模迅速擴大

金融產業都不斷創新產生了消費信貸。這是商業銀行為了自然人不以商業為目的的消費為針對對象而發行的貸款。消費金融和消費信貸之間有著很明顯的區別,信貸公司并不屬于金融機構的一種,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被納入征信系統優惠政策里面,其中也包括中央銀行的征信系統。就克服這一方面而言,消費金融公司指為個人用戶提供服務,而在與商業有關的方面,信貸給客戶的絕大多數資金都可以用作生產或者經營,雖然這樣的資金也可以用于個人的消費行為,但是這樣的貸款沒有被納入征信系統當中,對于企業的信用系統沒有任何的優勢,對于風險也不好,把控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從事這個專業的人少之又少。如圖,統計了2008年到2019年國內消費金融的的規模變化趨勢以及消費貸款的余額和未來方向預測。

2.2滲透率較低

國內的消費信貸余額在GDP中的占比在2008年到2019年之間一直是上升的趨勢,預測到2019年時,這個數字大概會達到44.59%,但是拿這個數字與以英美為首的發達國家做個比較,其比例已經高達70%,由此可以曉見,中國的消費金融滲透率雖然處于逐年上升的狀態下,但仍然是較低的水平。

2.3消費貸款發展結構不合理

個人住房貸款相對于現階段所有的貸款方式來說,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消費貸款。由圖可以知道,2013年的2018年間,國內的消費貸款中個人購房貸款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加之上文所提到的,國內的消費貸款相對來講中期和長期貸款比短期貸款占比要大許多,因此,可以得出國內的消費貸款主流是大額貸款或是長期貸款。當下,短期貸款和小額貸款的發展情況并不樂觀,中國居民的消費習慣,大多數都是保守傳統的。他們習慣了有多少花多少,不會輕易去貸款和借錢,只有在需要買房等等大市場才會進行大額的長期的貸款。

3.結論

3.1消費金融產品多樣化

當前,3C消費、線上消費與第三方付款都已逐漸發展成熟,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線上美容與線上家居都已炙手可熱。雖然消費型的消費領域相對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已經更加豐富多彩,但是發展的空間還很大,如果發展到最好的狀態,那么每個居民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消費金融的方式進行自由的消費在最大程度上不受局限,雖然這只是一個理想狀態,但是我們要將其作為目標,才能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已經得知消費金融的高速發展,可以促進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那么豐富消費金融產品的多樣性更可以有效改善居民收費的情況。

3.2支持非銀消費金融機構的發展

當前,消費金融服務的主要攻擊方式有點事,銀行在這一行業銀行具有一定意義上的優勢,對于整個行業具有一定的壟斷型。

正因為K1對于CDS的影響相較于K2更加顯著一些,所以想升級居民的消費結構,就一定要注重消費金融的大象。不同的群體所實行的消費金融實體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要想使消費金融向好的方向發展,就要注重發展消費金融業務的實體。除此之外,國內消費金融的潛在客戶數量巨大,雖然銀行所能提供的消費金融服務已經豐富多彩,但仍不能滿足內需。

對于借款人的認證方面,金融機構是有一套非常嚴格的認證方式的。部分用戶雖然符合借貸的條件,但是在金融機構沒有借貸的記錄,這往往會造成借貸的失敗。因此,未來的消費金融行業應該創新,除更合適,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的借貸要求與標準,勇于承擔風險,能夠掌握風險控制風險,將資金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最大范圍的運用。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一樣的主體加入了消費金融市場,這使得消費金融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正因為這個原因,要想支持消費金融業務能夠向更好的方向持續發展,消費金融體系就要加入更多的主體,豐富業務。只有這樣,才能使消費金融體系不斷完善,在良性競爭中不斷發展,促進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

3.3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中國居民消費在國內GDP總值中所占的比重明顯比發達國家低很多這一現象,除了因為發達國家有著十分科學先進的消費觀念,而中國的居民還保留了傳統的消費思想以外,另一個無法回避的因素,就是發達國家有著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居民對于生活的擔憂很少,但是國內的社會保障體系在目前來講并不是完美的。首先目前還有很多人是貧困狀態,其次國家的保障措施不夠完善覆蓋主體不夠全面,使得這些貧困人群的生活無法得到保障。他們不敢消費,害怕消費。不僅如此某些中產階級也可能因為重大的變故而變為貧窮。因此,我國的人民更加愿意把錢放在銀行里,這是為了保險起見。已凱恩斯提出的絕對收入假設為依據來講,收入不變,儲蓄增加,消費就會隨之減少。這一現象正是表明,只有完善了社會保障制度,消費金融發展才會達到頂峰。

參考文獻:

[1]魏道輝. 互聯網消費金融對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20.

[2]王雪梅. 互聯網消費金融對居民消費行為的影響研究[D].燕山大學,2020.

[3]段輝娜,王雪梅,孫敬怡.互聯網消費金融對居民消費行為的影響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0(07):48-52.

猜你喜歡
消費金融消費結構影響因素
基于灰色關聯的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分析
基于灰色關聯的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分析
“十三五”能源消費結構怎么變?
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的法律風險分析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消費金融發展新趨勢分析
新常態下江蘇居民消費升級與經濟增長潛力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