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文化視角下工匠精神的培育

2020-12-09 18:15魯小麗
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工匠校園文化技能

魯小麗

(西南林業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云南 昆明 650233)

1 校園文化與工匠精神的內涵

1.1 校園文化的內涵

文化伴隨著人的產生而發展,在不同時空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雖然歷史賦予了文化豐富的內涵,但是文化主要是指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價值判斷,是基于價值觀的行為取向、行為習慣以及因此而產生的特定的活動區域和活動形式[1]。

校園文化是一個高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師生為主的較為穩定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的總和,突出表現為大學精神,主要內容包含思想道德文化、貫穿于各學科專業之中的教育教學文化、學生社團文化和學校管理文化[2],是彰顯高校辦學特色的具體體現,也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校園文化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按照性質的不同,可將校園文化的內涵分為四個方面:一是物質文化,主要是高校的硬件設施,包括建筑、環境甚至學校的一草一木;二是制度文化,主要指學校的管理制度及其他為師生服務的規范等;三是行為文化,主要指師生群體在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及學校各類社團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學風和校風;四是精神文化,主要指學校全體師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等,是全體師生追求的文化,體現為校風,是校園文化的核心[2]。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校風、學風、精神追求等方面的綜合體現,而校園文化的內涵可以說是其中的精髓,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對整個社會的進步起著重要作用。

1.2 工匠精神的內涵

在古代,工匠是熟練掌握一門手工技藝并以此謀生的人,如鐵匠、木匠等,也被稱之為手藝人;現代賦予了工匠更多的含義,如包括對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等有嚴格要求的人,可以將其理解為經過長期訓練培養出來的掌握較高的技能、技藝和技術的專門人才,同時具有對專業不懈追求,對產品或作品精益求精,并將自己的人生目標都寄托在專業上的人。

工匠精神集中體現為“造物”精神,即工匠在“造物”過程中所表現的對自己專業專注的職業態度,對質量精益求精的執著追求,對技藝不斷進步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能力[3]。工匠精神所代表的工作不是重復性的勞動,它不局限于對“造物”的精益求精,而在于工匠對傳統技藝的創新和突破,即工匠在社會發展中所表現出的創新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體現,這種理念是不斷發展的,也是需要不斷創新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偉大中國夢的實現,不僅需要不斷創新的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的支撐,也需要千千萬萬兢兢業業的能工巧匠的創造。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將工匠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大學生的“專注、敬業、創新”的品質,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2 培育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

2.1 工匠精神對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

工匠精神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重視工匠精神是制造業強國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諸如美國、德國、日本等制造業發展較好的國家,其產品從外形到質量都精益求精,這與從業人員注重品質、追求完美、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息息相關。人們對匠心、品質的追求會對高校培養的人才產生影響,更會以人力資本的形式作用于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工匠精神會對國家的產業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會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3]。因此,我們需要提倡工匠精神,培養具有匠心、匠技的人才。

2.2 工匠精神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現實要求

社會的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只是經濟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各國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不僅需要高級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批技術人才,這就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工作必須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復合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除了需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還需要重視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

2.3 工匠精神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有重要影響

工匠精神也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會對從業者個人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特別是一些高精尖的專業,工匠精神對學生個人的發展影響更加巨大。具備職業精神的學生,其個人的就業競爭力往往會比較高,更容易在職業生涯中脫穎而出。用人單位在人才招聘時也會強調從業者是否具有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品質,這些良好的品質也會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為未來的從業者,學生個人需要意識到具有良好的職業精神與他們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一樣會影響著他們未來的發展。

3 校園文化中培育工匠精神路徑的探索

3.1 展示優秀作品,傳達工匠精神

從精美的瓷器到質感舒適的絲綢,從機器人到神舟飛船,每一種物品無不體現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梢哉f,工匠精神貫穿在工匠追求卓越的生產過程中,凝結在巧奪天工的精美產品上。

首先,學院應結合專業特色,對一些優秀的作品或者產品進行多種形式的宣傳和展覽,比如藝術與設計學院可以將一些精美的設計作品做成展板掛在走廊上,有大師的作品,有教師的作品,也有學生的設計作品。其次,高校舉辦各類作品或者產品的比賽,鼓勵學生參加并對學生的優秀作品和產品進行獎勵,就像當今建筑界的“魯班獎”或者是工藝美術界的“金獎”“銀獎”,樹立標桿鼓勵趕超。最后,各學院結合專業特色,將完成一件規定要求的作品或產品作為畢業的必要條件,鼓勵每一個學生積極完成自己的專業作品。

3.2 樹立榜樣,示范工匠精神

三百六十行,每一個行業都有“大師”“名匠”。他們憑借自己的獨門技藝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為了行業的領軍者。高校中不乏杰出的學者,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既豐富了理論知識,又促進了科技創新。有的學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一個研究領域、一個專業,甚至是一個行業的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成就除了對專業進行深入的研究外,還因為他們身上所具有的一絲不茍、追求卓越、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4]。

高等教育除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外,還應該給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從學習、生活中體會工匠精神,認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要樹立榜樣,示范工匠精神,高校必須高度重視自身文化軟實力的構建,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重視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各專業教師應該做好帶頭示范作用。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從教師自身做起,教師應領會、學習、發揚工匠精神,成為學生的榜樣和引路人,在潛移默化中把工匠精神傳遞給學生,使學生領悟并內化為自身的職業精神。

3.3 加強學生實踐技能鍛煉,踐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僅體現在理論傳授上,還體現在學生實踐技能的鍛煉上。加強學生實踐技能鍛煉,踐行工匠精神需要做好以下三點。

第一,學校根據學生的專業發展要求合理設置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教學內容,通過調整課程設置比例,合理分配專業課、公共課、實踐課、選修課。理論講授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在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同時,也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使他們在實踐中領悟工匠精神。

第二,學生實踐技能的鍛煉和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只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實踐技能及工匠精神對他們自身發展的重要性,他們才會更加有意識地鉆研本專業的知識技能,重視自身專業素養及職業能力的提升[5]。實踐技能鍛煉會不斷促進學生反思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第三,學校需要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社會實際和企業人才需求,更好地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也有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職業品質。

3.4 樹立創新理念,弘揚工匠精神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涌現出各類創新賽事和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各高校紛紛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建造了各種實訓基地,營造了較好的創新氛圍,鼓勵和促進了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但是,學生群體對于創新理念認可度不高,創新教育理念與學生專業的緊密度不夠,教師傳授創新理念的時效性不強,致使創新成了一句口號[6]。因此,樹立大學生創新的理念,是弘揚工匠精神的關鍵,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高校需要開設創新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系統地講授創新知識,同時配以科研訓練、專題講座、主題展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大學生接受創新知識,樹立創新的觀念。其次,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理念需要健全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包括創新課程體系、實訓體系和實踐體系。這些體系的建設需要變革高校傳統的課堂教學,將傳統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轉變為啟發式、互動式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通過課堂教學汲取創新知識與技能。同時,真正發揮高校的創新實踐基地作用,組織學生實習或實踐,并依托科研訓練項目、大學生創業園和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最后,高校要完善創新制度,使制度與校園文化、教育理念相匹配,合理配置教學、管理、實踐等諸多要素,為學生樹立創新理念提供有力保障。

4 結語

培育工匠精神,高校責任重大,尤其是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校園文化融入工匠精神,能夠很好地培育學生的工匠品質。工匠精神融入校園文化的途徑應著重從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方面深入思考,比如為大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展示優秀作品,加強實踐技能鍛煉和提升創新意識等,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工匠精神。

猜你喜歡
工匠校園文化技能
90后大工匠
工匠風采
以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實踐探究
以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實踐探究
女生總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我校再獲陜西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冰雪休閑體育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
工匠神形
勞動技能up up!
拼技能,享豐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