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介入治療術后患者的觀察及護理體會

2020-12-09 05:22陳景華陳琳唐彩明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關鍵詞:護理體會肝癌

陳景華 陳琳 唐彩明

【摘要】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療術后患者的觀察及護理體會。方法:抽取2019年1至12月的行介入治療術的100例肝癌患者作為觀察樣本,依照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50例,給予臨床觀察及整體護理,評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兩組進行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其中試驗組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強化對肝癌介入術治療的患者觀察,開展整體護理,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減少并發癥。

【關鍵詞】肝癌;介入手術;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1-0183-01

肝癌作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不僅發病率較高,而且死亡率也排名前列,只有通過及時治療,控制癌細胞擴散的方式,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后。肝癌介入療法是臨床常用的肝癌治療手段,其優點主要為創傷小、療效顯著、安全可靠、操作簡單等。但實施介入治療后受到各種不利影響影響,術后容易出現并發癥,對治療效果、預后極為不利。所以,對于肝癌介入治療術患者,需要做好臨床護理干預,正確選擇護理方法[1]。本文抽取的行介入治療術的100例肝癌患者作為觀察樣本。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9年1至12月的行介入治療術的100例肝癌患者作為觀察樣本,依照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齡分布42-73歲,平均(57.3±4.5)歲;其中8例膽管細胞性癌,42例肝細胞性癌;試驗組50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齡分布43-74歲,平均(58.2±4.6)歲;其中9例膽管細胞性癌,41例肝細胞性癌。兩個組別進行一般資料的對比,P>0.05,可作公平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開展的護理模式為常規護理,介入術后需要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病情變化,按照≥4次/d的頻率測量生命體征,如果患者有血壓波動、四肢冰冷、面色蒼白等情況出現,需要即刻進行救治,維持穩定的生命體征,遵醫囑用藥。試驗組開展的護理模式為臨床觀察及整體護理,內容主要為:(1)腹痛的觀察及護理:介入術后腹痛癥狀比較常見,原因是肝臟癌腫部位處于缺血壞死狀態,肝臟組織發生嚴重水腫,體積增加,造成薄膜緊張。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腹痛程度進行隨時觀察,了解其疼痛部位、持續時間等,耐心解釋為何會有疼痛癥狀出現,盡可能消除患者的緊張、煩躁等負性情緒。針對劇烈疼痛者,需要采取止痛治療,以緩解疼痛;(2)肝腎損害的觀察及護理:介入手術會損傷干細胞,容易引起肝功能異常。護理人員需要將肝功能指標升高的原因告訴患者,叮囑其保持臥床休息,提供熱量高、容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對于有肝性腦病等并發癥出現的患者,需要即刻反饋給主治醫師;(3)骨髓抑制的觀察及護理:肝癌患者往往存在脾功能亢進、肝硬化病史,化療藥物會不可避免的導致骨髓抑制,其中最為嚴重的是白細胞減少的情況,紅細胞、血小板也會相應的受到影響,需要遵醫囑正確應用升血小板、白細胞的藥物。

1.3觀察指標

統計記錄兩個組惡心嘔吐、發熱、肝區疼痛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評析

有關數據在進行處理時所用的為SPSS22.0軟件,計數資料進行描述時用的為百分率(%),組間給予比較時進行x2檢驗,P<0.05說明有統計學差異存在。

2?結果

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2%,其遠比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32.0%低,兩組別在數據差異上統計學明顯,即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肝癌作為病死率高、惡性程度高、預后差的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其中的原發性肝癌具有一定的隱匿性,發病初期并不會表現出特異性癥狀,待發現異常進行確診時,病情往往已經達到了中晚期。原發性肝癌以多中心發病為主,很容易轉移到其他臟器?,F階段首選肝癌介入術的方法為肝癌患者進行治療,其作為微創手術的代表,不僅可將錯失手術治療時機的中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的生存質量明顯改善,還可以在早期肝癌治療中,取得和手術切除相當的臨床治療效果[2]。對肝癌患者而言,一旦得到明確診斷,患者及其家屬就會出現生理、心理上的壓力,倘若肝癌患者喪失對抗病魔的信念,思想負擔、精神壓力過重,無論是對病情發展,還是對臨床治療都是有所影響的。針對需要開展介入手術治療的肝癌患者,術前加強宣教指導和心理干預,可以讓患者更好的信任和配合醫護人員,將各種潛在的危險因素盡量消除;提高患者對介入治療過程、注意要點的認知,術中做好配合,進行無菌操作,術后加強病情觀察,實施預見性護理措施,可以盡早確定有無并發癥,及時進行對癥處理,避免病情加重化,加快康復速度,控制和減少死亡情況[3-4]。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期間加強觀察,實施整體護理,通過系統、規范的護理措施,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生活質量及預后[5]。

由此次研究結果可知,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兩組別的數據行比較,P<0.05。從而可以充分證明,強化對肝癌介入術治療的患者觀察,開展整體護理,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減少并發癥。

參考文獻

[1]?蔡小萍.原發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療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J].青海醫藥雜志,2018,48(03):52-53.

[2]?古力巴努·烏加木尼牙孜,史愛玲.肝癌介入治療術后患者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6(20):64-65.

[3]?張海燕.肝癌合并脾功能亢進患者雙介入治療術后的觀察和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16(06):1-3.

[4]?吳俊滿,許慶華,王海燕,胡瑞菊,周德玉.肝癌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9,19(12):75-76.

[5]?蔣曉燕.原發性肝癌患者30例介入治療術后護理體會[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13(04):241-242.

猜你喜歡
護理體會肝癌
AFP、CA19-9、CEA聯合檢測對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價值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乙肝病毒攜帶者會發展成肝癌嗎
重視家族史 預防肝癌
求助者中心療法治療急性冠脈綜合癥焦慮的護理分析
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護理體會
TACE術聯合手術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