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護理技術緩解產后乳房脹痛的現狀分析

2020-12-09 05:22孔婷婷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關鍵詞:中醫護理現狀

孔婷婷

【摘要】經研究發現經陰道分娩產后產婦乳房脹痛發生率約為10.9%,剖宮產產后產婦乳房脹痛發生率約為35.3%,產后乳房脹痛是產婦在產后常見問題,乳房脹痛會引發產婦出現急性乳腺炎,對產婦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同時降低母乳喂養率,影響嬰兒生長發育。采取有效護理措施對緩解產婦產后乳房脹痛有重要作用,中醫護理技術在緩解產婦產后乳房脹痛有顯著效果,本研究就中醫護理技術緩解產婦產后乳房脹痛現狀進行如下綜述。

【關鍵詞】中醫護理;產后乳房脹痛;現狀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1-0223-01

產后乳房脹痛是指產婦在產后乳管不通暢,導致乳汁淤積,形成乳房脹痛,該癥狀一般在產婦產后3天內出現,產后乳房脹痛臨床表現局部硬結、擠壓乳房有疼痛感等癥狀,該疾病嚴重影響產婦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因此需對產后乳房脹痛產婦采取有效干預措施緩解其臨床癥狀,提高產婦生活質量,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中醫護理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臨床護理中,其中產婦產后乳房脹痛就應用該種護理技術,并且取得顯著效果,為了探究中醫護理技術在緩解產后乳房腫痛應用現狀,本研究以下探討。

1 產后乳房脹痛發病機制

中醫認為產后乳房腫痛主要是由乳汁淤積、肝郁胃熱、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乳汁淤積是導致產后乳房腫痛主要原因。由于產婦在產后身體較虛弱、氣血不足、肝郁氣滯、氣血不通暢,因此易導致產婦乳汁淤積形成乳房脹痛。在中醫產后乳房脹痛屬于“乳癰”范疇,在《外科馮氏錦囊秘錄精義》中提到“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滯痰,口氣壅熱,含乳而睡,熱氣所吹,遂生結核”[1]。在《婦人良方大全 產后乳汁或行或不行方論第十一》中提到“蓋婦人之乳,資于沖脈”,據此說明,產婦產后情志不暢、肝氣不疏、乳汁排泄困難、乳絡不通導致乳汁淤積,從而產生乳房脹痛[2]。

2 中醫護理干預

中醫指出乳汁淤積、乳絡不通的治療主要以“通”為主要治療方案,主要以乳消腫治療為主。經相關研究表明,職工以護理技術具有簡單、便捷、有效等特點,醫護人員操作性強,利于在臨床上開展,患者易接受。

2.1 外治法

外治法主要包括濕敷、熱敷、耳穴壓豆、乳房按摩等治療,聯合治療是臨床較為常見治療方法,聯合治療可以形成互補,使治療效果達到最佳。

2.1.1 藥物外敷

2.1.1.1 蒲公英外敷

醫護人員將蒲公英搗碎敷在產婦乳房上,蒲公英可以促進產婦乳汁排出,減輕產婦乳房脹痛。

2.1.1.2 芒硝外敷

芒硝具有清熱、消腫作用,芒硝可應用于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痛腫瘡傷,外敷具有回乳的作用。經相關研究表明,芒硝外敷對產婦毒副作用較小。

2.1.1.3 新癀片加紅霉素軟膏外敷

新癀片是一種中藥制劑,在現代藥理中新癀片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紅霉素軟膏具有抗感染、抗炎的作用,新癀片聯合紅霉素軟膏外敷可促進產婦乳房硬腫快速消失。

2.1.1.4 酒餅熱敷

酒餅包括米酒曲、甜酒曲、酒藥,在規定溫度下酒餅中糖化可以發酵,在發酵過程中差生的熱量可以擴張產婦乳腺管,促進產婦乳房血液循環,促進淤積乳汁排出,消除產婦乳房結塊,緩解產婦乳房疼痛[3]。

2.1.1.5 橙皮水外敷

橙皮具有解郁止痛、行氣消腫、破氣散結的作用,橙皮水外敷操作較簡單、對產婦無毒副作用、具有較高安全性,橙皮水可以有效促進產婦乳汁排除,改善產婦乳汁淤積的癥狀。

2.1.2 乳房按摩

醫護人員采用穴位按摩與手法按摩促進產婦乳房乳汁分泌,排除淤積乳汁,緩解產婦乳房脹痛。手法按摩包括抖抓法、擠奶法。抖抓法:醫護熱人員采用抓抖法對產婦進行乳房按摩,醫護人員將五指屈曲分開,然后抓住產婦乳房根部進行上下左右抖動,抖動時間為5分鐘;擠奶法:醫護人員將拇指與食指分開,并握住產婦乳房,向產婦胸壁向心處進行按壓、前擠,將壓力作用于乳竇上,并根據乳腺管分布方向進行反復按壓,每個天按壓兩次,按壓需在產婦哺乳之前[4]。通過對產婦進行都抓與擠奶,可以對產婦乳腺管進行刺激,促進產婦乳汁分泌,保持產婦乳腺管暢通,減輕產婦乳房脹痛。乳房穴位按摩;醫護人員選取產婦乳根穴、神封穴、膻中穴、天池穴等穴位進行按摩,通過穴位按摩可以改善產婦血液循環,使產婦乳房變軟,從而降低產婦乳腺炎并發癥發生率。

2.1.3 刮痧療法

刮痧具有通氣血、舒筋活絡、調理脾胃的作用,刮痧可以促進產婦血液循環,促進產婦新陳代謝,醫護人員選取產婦膻中穴、食竇穴、乳根穴、膺窗穴進行刮痧,可以緩解產婦乳房脹痛的臨床癥狀。

2.1.4 耳穴埋豆與乳房按摩

醫護人員采用耳穴埋豆法對產婦進行持續性刺激,可以促進產婦乳房收縮,在耳穴埋豆基礎上對產婦進行乳房按摩可以排空產婦乳汁,緩解產婦乳房脹痛的癥狀。

2.2 飲食干預

醫護人員要給與產婦制定合理飲食計劃,醫護人員囑咐產婦食用易消化食物,并且攝入蛋白質、脂肪、糖的比例要合理,同時要注意鈣質與蛋白質攝入量,及時給予產婦補充礦物質與維生素,囑咐產婦禁食用蔥、花椒、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囑咐產婦要保持充足睡眠。此外醫護人員可告知產婦家屬給予其食用鯽魚湯、豬蹄湯、木瓜花生煲鯇魚尾湯、香菇黃花菜燉雞湯等,保持產婦乳絡通暢,減輕產婦乳房脹痛。

2.3 內服中藥

中醫主要以疏肝解郁、通絡下乳治療為主,對產婦服用乳涌泉散進行加減治療,乳涌泉散處方:當歸、漏蘆、白芍、川芎、通草、柴胡、絲瓜絡、路路通、天花粉。水煎服用,一日服用1劑,同時將藥渣復煎用厚毛巾浸漬敷在產婦乳房上。乳涌泉散具有疏肝通絡、止痛的作用。熱敷可以促進產婦乳腺管擴張,可以改善產婦局部微循環。

3 結束語

對產后產婦實施中醫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產婦乳房脹痛癥狀,同時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性較強、無毒副作用,產婦易接受。

參考文獻

[1] 胥媛媛.中醫護理技術緩解產后乳房脹痛研究現狀[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0):82-83.

[2] 許娟娟,陳浪,梁瑋倫,鐘遠梅.手法按摩配合可調式負壓吸引在母嬰分離產婦乳房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6):194-195.

[3] 吳藝英.手法按摩聯合低頻脈沖治療儀在減輕產婦產后乳房脹痛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04):425-426.

[4] 谷文容.中醫特色護理對產后泌乳與產后乳房脹痛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5):127-128.

猜你喜歡
中醫護理現狀
尪痹的中醫護理體會
中藥熏蒸聯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和護理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