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在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中的應用研究

2020-12-09 05:42羅旭秦中原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互聯網+互聯網

羅旭 秦中原

摘 要:互聯網時代下急需維護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互聯網能增加、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盎ヂ摼W+”對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載體中的應用發展研究極其重要,主要包括“互聯網+”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提供“理論”、“制度”、“道路”和“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教育客體;教育主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互聯網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也飛速的前進,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地位將越來越突出?!盎ヂ摼W+”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中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中,還是一個新事物的存在,故需要探索出互聯網這個新載體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載體的應用,以發揮網絡互聯網這個新平臺對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補充作用。

一、“互聯網+”與思想政治教育載體

“互聯網+” 是一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誕生的新詞匯,所謂“互聯網+”,實際上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①對它的研究主要在集中在創新領域,在互聯網進入教育行業后,尤其是在教育培訓方面,打破了傳統的固定、單向教育培訓,人們只要擁有一部移動智能手機,安裝一個智能APP便可以學習,即移動互聯網帶來便捷、快速、高效的新學習模式。載體是指將某些內容和信息通過某種形式進行傳播和教學,即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指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承載、傳導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所運用、且主客體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式。如開會、談話、理論學習等都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形式,即思想政治教育載體。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便是一種主要的理論學習載體。

“互聯網+”作為新的一個研究領域,它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可以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性的工具應用,也可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網絡空間、網絡環境等環體進行研究,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載體領域大多是將“互聯網+”作為一種工具進行分析,故在分析中應該將兩者綜合。一方面主要是探討“互聯網+”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載體的創新,另一方面是探討“互聯網+”的網絡環境特性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影響。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客體圈子化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客體發生了變化,這群學生不再是“傳統”、“無知”“乖巧”的教育客體,而是受到網絡互聯網改變的一代。新一代教育客體是移動互聯網的寵兒,也是土著網民群體,他們擁有自己的網絡符號語言,也擁有屬于自己的興趣圈子以及相關的圈子文化,所以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是相當反感的;加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傳統化,固定的教學環境、固定的教學主體和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也是“單行道”灌輸式講授,學生聽,然后背誦期末考,這種教學方式對教學效果及有效性是無法掌控的。既然教學內容是大體上不變的教學綱目,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只能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使形式發生改變,豐富教學載體使得教學內容更加有趣。面對教育客體的變化,教育工作者要進入網絡領域尋找技術支撐,進入學生們的小圈子,了解他們的圈子文化,運用他們喜歡的語言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參與進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環體復雜化

在移動互聯網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大環境發生巨變,變得讓教育者難以把握和控制,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環境不只是教學課堂的這個小圈子,它還受整個社會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梢哉f很多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表現是完美的,但是一進入這個不可控的網絡虛擬空間,很多已有的認知模式都被清空重建,相比較以前學生能接觸到的就是朋友、家人等小環境,同時這些影響也沒有網絡移動互聯網所帶來的影響大,所以思想政治理論者要根據這個環境變化,要積極了解和參與學生們所接觸的環境,只有了解學生們所處的環境與之前的有何不同、有何缺陷,才能做出正確教學方式的調整,保證培養出優秀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與國家的“互聯網+”發展戰略進行融合,要借此契機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臺環境。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宣傳的主陣地,需要通過借助移動互聯網平臺成立各種各樣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陣地,有針對性的進行思想政治理論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加充滿活力和為學生所接受。

3.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載體單一化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與思想政治教育客體之間相互活動作用所運用的一種承載信息或內容的橋梁,這個橋梁運用的適當,能使教學過程效果倍增,反之則不然。反思當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多都是單一的理論灌輸學習為主,在其他科目的比較之下丟失了讓孩子的參與感,如物理化學能讓孩子做實驗,通過做實驗這個過程愛上這一學科,而政治理論課只是無盡的理論背誦,這也是老師教給學生的,如何讓孩子“背多分”。因此,我們需要運用移動互聯網這一技術充實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讓思想政理論課形式豐富多樣化?!盎ヂ摼W+”是基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進行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它并不是簡單的對傳統和新技術進行簡單的整合相加,相反是一個融合發展的技術支持過程。③網絡移動互聯網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載體的形式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各方面發生了變化,同時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帶來了挑戰和機遇。所以我們需要運用移動互聯網這一先進的技術支持去改變這些變化帶來的挑戰和抓住機遇,如果能對移動互聯網這個新事物把握得當,將其運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積極效果的體現。

三、“互聯網+”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的應用

1.“互聯網+”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載體的發展需要移動互聯網環境中的理論語言進行發展,通過移動互聯網的大數據精確計算,教育者可以知道近幾年的網絡流行語,學生們的符號語言我們也可以猜測出相關信息,同時通過微博平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者可以運用當今現實熱點案列進行課程理論結合分享,讓教育客體在了解事件的同時又能學到相關理論。這樣能解決思想政治課理論課的內容和教育者使用的教學語言單一“官方化”問題,同時使受教育者快速和容易消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受教育者使用的相關網絡語言就可以運用進課堂,如歌曲《馬克思是個九零后》其中運用了新一代“千禧寶寶”們喜歡的流行語言介紹馬克思,這種移動互聯網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載體的發展提供了語言理論支持。這種形式的理論課教育教學會使學生更加生動和有趣的接受理論課,不僅是考試上接受,在心里也是潛移默化的容納和接受。移動互聯網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種新的網絡“理論”,這種新的網絡用語會更加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語言載體,網絡語言載體的更新和發展也是移動互聯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載體的重要應用。

2.“互聯網+”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載體的發展提供“道路”支持

在2016年召開的幾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會談中,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上號召我們“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雹芪覀円欢ㄒ瀼亓暱倳浀闹v話內容以及會議精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效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載體需要創新,這種創新是在以傳統載體為主體的同時,尋找新的載體形式。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這個新載體提供了寬敞的道路,通過網絡教育主體可以制作相關的思想政治課慕課、微課以及漫畫課等,同時讓各位受教育者在上面以打卡的方式接受課程學習,這種新型的理論課學習不僅是職業教育培訓才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可以使用,這即打破了傳統一個教室,一個教師的教學模式,同時學生們在打卡學習時,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的統計了解學生目前的思想動態,這種只有互聯網技術才能提供的發展模式,需要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集思廣益。教育主體需要學習如何推送和制作微信公眾號、管理本專業本課程的官方微博等移動互聯網下的智能APP平臺,全方位的進入了解受教育者的生活、學習。相當部分的受教育者在網絡虛擬空間中的活躍真實情況比在現實生活中要真實,現實生活中的他們是老師、家長的乖寶寶,而唯一能釋放他們的只有老師家長接觸不了的網絡虛擬空間,這需要思想政治理論工作者基于移動互聯網去這條道路去發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微”載體。

3. “互聯網+”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環體復雜化提供了“制度”支持

移動互聯網具有不可控性,思想政治理論工作者在運用把握時應適度,做好適當的監管和引導。近年來各個大學都出現代課、代考現象,尤其是公共課的代課現象尤為突出,這部分公共課大都是大學生必修的思想政治修養、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課程。雖然有建立相應的校紀校規,但大部分學生視若無睹,更嚴重的是網絡選修課和網絡通識課的代學代考,這類課業的代學代考逐漸成為一種產業在高校流行,這種網絡選修課和通識課目的是為了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和修學分而開設的。但是這個網絡教學載體方便很多學生鉆空子,這樣的現象就需要移動互聯網提供技術支持進行制度建設,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保證新載體的發展,如學生在接受課程學習時,每次登錄都拍照進行認證才允許登錄的學習監督制,制度的完善對于思想政治課理論課形式的慕課和微課都是必要的,避免學生們漏學不學。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這個新事物更需要制度的保證,畢竟網絡虛擬空間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就需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4. “互聯網+”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內容提供“文化”支持

移動互聯網的隨意性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工作者要堅持文化自信。通過移動互聯網可以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但要警惕文化侵略,如當今許多學生受韓國影視文化影響、美國大片的侵入以及日本漫畫的腐蝕,這些國家都在通過移動互聯網這一載體快速的傳播他們本國的文化思想,這種無形的文化侵占是最為嚴重的侵略行為,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工作者需要運用移動互聯網這一載體緊緊抓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話語權,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使學生增加對本國文化思想的了解同時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網絡虛擬空間中的各種社會思潮涌現和發展,但它總歸需要一個主流價值觀進行引領,這需要思想政治理論工作者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積極在網絡空間和平臺上了解各種不良思潮,及時向學生說明這種思潮的不利影響。如“歷史虛無主義”這種思潮就是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時發現和糾偏,如網上曾解讀說邱少云同志在烈火中一動不動是虛假的事件,并給出相關虛假“權威性”的理由,這讓毫無辨別力的學生無法判斷;還有相當部分的“抗日神劇”的存在,如手撕鬼子夸張片段并沒有起到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反而會有不良影響,這些行為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在抹殺歷史,污蔑烈士,所以需要思想政治理論工作者通過互聯網及時了解和做出正面的解答。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能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擁有豐富的文化信息,這些信息如何通過辨別呈獻給學生,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多通過網絡互聯網的平臺去了解相關權威人士的解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載體需要這些豐富的“文化”信息形式進行發展。

總之,在“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工作需要改進,傳統的思政教育方式亟待完善,渠道亟待擴展,廣大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工作者應解放思想,深刻剖析移動互聯網下思想政治工作平臺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應用中的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才能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互聯網+”這個新領域的深入了解,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保證,也是國家在發展中對于主流文化安全的保障。為了解決學校為社會主義培養人才的目標,教育者有必要及時作出調整,適應時代發展,順勢而上。

[注釋]

① 汪玉凱.汪玉凱:“互聯網+”是“互聯網2.0+創新2.0”的新經濟創新模式[J].辦公自動化,2015(10):6-8.

②張耀燦,鄭永廷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③汪玉凱:“互聯網+”是“互聯網2.0+創新2.0”的新經濟創新模式. 2015-8-27.

④朱繼東. 努力開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時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J].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7(05):86.

[參考文獻]

[1]汪玉凱.汪玉凱:“互聯網+”是“互聯網2.0+創新2.0”的新經濟創新模式[J].辦公自動化,2015(10):6-8.

[2]張耀燦,鄭永廷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朱繼東.努力開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時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7(05):82-88.

[4]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5]舍恩伯格,V. M; 庫克耶,K.大數據時代: 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盛楊燕,周濤,譯.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6]駱郁廷,郭莉.精神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互動關系的本質[J].教學與研究,2014,(1).育導刊,2016(11):144-148.

[7]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校園輿論引導機制及其實踐路徑[J].蒲清平,范海群,王超.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6).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 400044)

猜你喜歡
互聯網+互聯網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