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提問中發展學生思維

2020-12-09 05:39夏祥祥
小學時代·上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學生思維提問發展

夏祥祥

【摘? 要】? 疑問引發思考,思考發展思維。在學習生活中,學生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所難免。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必須要充分挖掘自身思維能力。然而,思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關鍵詞】? 提問;發展;學生思維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也。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币?,即疑問、問題。好的問題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如汩汩清泉般緩緩流淌;相反,讓學生的思維似無頭之蠅般處處碰壁。

因為受到心智發展水平的限制,小學生的質疑能力相對較弱。為了讓學生以問題為起始點,發展自身思維能力,教師必須要巧妙運用課堂提問藝術。筆者將以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為依據,以蘇教版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為案例,淺顯論述在提問中發展學生思維的一些策略。

一、提問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1.提問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之源泉。良好的思維能力是學生自主解決學習生活中各種矛盾的必備技能。如果將學生的思維比作汩汩清泉,問題就是這“汩汩清泉”的源泉。當一個切合實際的問題提出之后,學習者為了切實解決這個問題,會緊緊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由淺入深的思考。而學習者由淺入深的思考過程,恰恰就是發展他們思維能力的一個過程。由此可見,提問是發展學生思維之源泉。

2.提問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之平臺。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離不開一個廣闊的平臺,提問猶如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平臺。教師緊緊圍繞教材內容提出相關問題,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必然會充分挖掘自身的思維能力。事實上,學生挖掘自身思維能力的過程正是發展自身思維能力的一個過程。由此可見,學生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離不開提問這個有效的平臺。

3.提問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之橋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現如今教育界的一個熱詞。良好的思維能力是學生的核心素養之一。如果將良好的思維能力比作是彼岸,提問就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座橋梁。循著問題指引的方向,學生在解決各類問題的過程中,思維能力自然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

上述種種提問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作用其實是殊途同歸的,都是在闡明提問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方面不可替代之作用。

二、小學科學課堂提問的基本策略

毋庸置疑,提問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師不講究提問的策略,提問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作用自然也就得不到充分發揮。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展開提問。

1.提問要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比绻麑W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興趣濃厚,他們自然就會興致勃勃地去探究;反之,如果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不感興趣,他們就不愿意探究這些問題。鑒于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在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找準教材相關知識的支點,并提出有趣的問題。如果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聚焦到這些問題之上,課堂教學的目標也就會順其自然地達成。

比如,在教學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空氣的性質》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在導入環節提出了問題:“摸不著,看不到,沒有顏色沒味道,植物動物都需要,一時一刻離不了。這是什么東西呢?”有趣的謎語迅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再比如,在學習《熱空氣和冷空氣》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為了讓學生自主學習“風的形成”,提出了問題:“如果請一個同學來吹個氣球,對著臉放掉氣球中的氣,會有什么感覺?”這個問題既趣味盎然,又能夠讓學生了解風的形成原理。

教師提出的問題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習興趣猶如學生探究相關知識的不竭動力。在不竭動力的驅使下,學生學習的效率自然也會節節攀升。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肯定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發展。

2.提問要與學生心智水平相符。教師的提問必須要與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相符。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不僅要緊扣教學目標,還要考慮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唯有設計出符合學生心智發展水平的問題,他們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得到循序漸進的培養。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空氣中有什么?》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如果教師直接向學生:“空氣中有什么?”顯然,對大多數小學生來說,回答這個問題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如果教師換一種方式提問:“大家跑步的時候,拿一把打開的傘跑,會怎么樣呢?”通過回答這個問題,學生知道空氣中有阻力。

教師以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為依據,以教材教學目標為核心,潛心設計各種問題情景,他們的思維能力自然也會得到有效培養。

3.提問要給學生留足探究空間。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處在學生的角度全面考慮,為學生設計一些具有充足探究空間的問題。

《空氣也是生命之源》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了解空氣和生命的關系,筆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說空氣也是生命之源呢?”學生有了足夠的探究空間,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

因為教師設計的問題為學生留足了探究空間,所以學生在探究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得到切實發展。

4.提問要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眾所周知,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的。如果教師一開始就提出過難的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就會受到重挫。教師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設計各種問題,不僅能夠讓學生如抽絲剝繭般習得相關知識,還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如芝麻開花般節節攀升。

在固體受熱變成液體的實驗中,筆者由淺入深提出了下列問題:我們來看一看糖加熱以后會有什么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在加熱和冷卻以后會產生與糖相似的變化呢?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學生不僅認識到了物質會融化和凝固,還發展了自身的思維能力。由此可見,教師由淺入深的提問原則,既遵循知識習得的相關規律,又利于發展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

5.提問要采取豐富多元的形式。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對于一成不變的事物,人體會產生視覺疲勞。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教材,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輔助手段,豐富提問的形式。教師多元的提問形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相關問題的興趣,還能夠拓寬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渠道。

例如,為了讓學生了解“水的三態變化”,筆者采取了各種不同的提問方式。首先,筆者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雨、雪、冰、霜、霧”等各種水的形態。然后,筆者提出問題:水在自然界中有哪幾種形態呢?它們又是怎樣變化的呢?教師不斷變換提問的形式,能夠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全方位探究相關問題。多元的提問形式能夠為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起到顯著的作用。

6.提問要緊扣課堂教學的內容。在逐一解決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步達成課堂教學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必定會得到全面發展。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偏離了課堂教學的內容,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也會每況愈下。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相關問題的時候,問題一定要緊扣課堂教學的內容。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的產生》時,筆者緊扣教學內容提出了下列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聲音,你能制造出一些聲音嗎?如果把你們剛才制造聲音時用的東西都收起來,只利用自己的身體,你還能制造出聲音來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會順其自然地習得相關科學知識,不知不覺地發展自身思維能力。

疑問是知識之源頭。在不斷解決各種疑問的過程中,學生自然也就會習得相關知識。學生解決各種疑問的過程正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過程。鑒于疑問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

總之,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要能夠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要與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相符,要給學生留足探究空間,要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要采取豐富多元的形式以及要緊扣課堂教學的內容等。

猜你喜歡
學生思維提問發展
區域發展篇
貫注方法引導 發展數學思維
教學設計:從學生的思維起點出發
基于學生提問的小學英語教學探究
數學教學怎樣運行“教”的過程
初中化學課堂個性化有效提問策略
談談提問在高一年級數學課堂上的運用
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構筑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圖說共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