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水虻資源化利用的研究進展

2020-12-14 03:59許新新王穎
農業工程技術·綜合版 2020年9期
關鍵詞:資源化

許新新 王穎

摘要:黑水虻是一種糞食性和腐食性昆蟲,具有生物量大、吸收轉化率高、蟲體資源含量高、抗逆性強、安全性高等特點,成為近幾年資源昆蟲研究的熱點之一,已被證實在禽畜糞便和生活垃圾處理、昆蟲源動物蛋白飼料生產、食品加工、藥物研發以及生物柴油制取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文對黑水虻在各個領域的資源化利用研究現狀進行了介紹,以期為黑水虻的產業化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黑水虻;資源化;有機廢棄物;昆蟲源動物蛋白飼料;生物柴油

許新新,王 穎. 黑水虻資源化利用的研究進展[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6):56+58.

水虻科屬于雙翅目短角亞目,起源于南美洲的熱帶草原,在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熱帶、亞熱帶地區種類尤其豐富。全世界已報道的水虻科昆蟲已達 3000種以上,其中中國約有346種[1]。亮斑扁角水虻俗稱黑水虻,是分布于中國的扁角水虻亞科中唯一的水虻種。

黑水虻的一生包括卵期、幼蟲期、蛹期和成蟲期,在適宜的環境中,35天即可完成一個世代[2]。黑水虻幼蟲期分為 6個不同的齡期,自3齡之后取食量增大;6齡后進入預蛹期,這一時期幼蟲體色由乳白色轉為深褐色,遷出取食環境尋隙化蛹;成蟲與蒼蠅相似但個體大一些,體長15-20 mm,黑色,口器退化,生活期只有10天,一對黑水虻可產卵近千粒[2,3]。

黑水虻是一種腐食性昆蟲,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鏈中的重要環節,可有效減少污染,是一種理想的環保昆蟲。同時,因其具有食譜廣、食量大、營養需求低、吸收轉化率高、蟲體資源含量高、抗逆性強、安全性高等特點,被譽為“鳳凰蟲”。黑水虻的優良特性可廣泛應用于禽畜糞便和生活垃圾處理、昆蟲源動物蛋白飼料生產、藥物研發以及生物柴油制取等方面,不僅對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具有廣闊的市場和產業化前景。

一、黑水虻在畜禽糞便及有機廢棄物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畜禽養殖,尤其是采用集約化經營模式的養殖場,每天產生大量的畜禽糞便,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孳生蠅蟲,對人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許多科學家致力于利用腐食性昆蟲轉化畜禽糞便的研究,旨在消除污染的同時,以畜禽糞便為底物生產昆蟲蛋白源飼料,變廢為寶。黑水虻以其食量大、轉化率高、安全性高等特點,從眾多腐食性昆蟲中脫穎而出。

20世紀70年代,人們便開始設想利用黑水虻建立養殖企業的畜禽糞便處理系統;2010年,美國已經將其作為一種可持續的農業模式進行試點推廣。研究表明,黑水虻對新鮮雞糞的處理量可達到50%,對豬糞中干物質的轉化率可達到56%[4]。

隨著對黑水虻研究的深入,人們開始將其應用于餐廚垃圾、病死畜禽尸體等其他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中。研究表明,含水量大且有豐富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餐廚垃圾經過黑水虻的取食后,含水量可從75%降到15%,干物質減少率可達50%-60%[5]。

黑水虻處理畜禽糞便及有機廢棄物的優勢在于:一是黑水虻幼蟲以糞便為食,能快速降低糞便中的COD、BOD、氨氮、磷、鉀等富營養物質,通過代謝轉化為自身所需的營養物質,如蟲體蛋白等;二是黑水虻能有效控制家蠅等與其有競爭關系的雙翅目昆蟲的孳生;三是降低畜禽糞便中有害生物基數,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黃色葡萄球菌;四是對糞便中的重金屬如銅、鋅、錳、鎘、鉻等有解毒作用,減少重金屬對環境的污染[4,7-10]。

二、黑水虻在動物飼料生產中的應用研究

研究發現,黑水虻幼蟲干物質中粗蛋白含量為42%-44%,粗脂肪含量為31%-35%,灰分11%-15%,鈣質4.8%-5.1%,磷0.60%-0.63%[6]。黑水虻幼蟲干粉可替代豆粉和魚粉,作為雞、豬、鯰魚、羅非魚和牛蛙等的飼料。黑水虻預蛹干物質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礦物質,且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配比非常有利于水產養殖[7]。

黑水虻幼蟲和預蛹作為動物飼料還有以下優勢:一是黑水虻營養需求低,且可將畜禽糞便、廚余垃圾等作為幼蟲食物來源,而成蟲不取食,養殖成本低;二是黑水虻繁殖迅速,一對黑水虻可產卵近千粒,在環境適宜的條件下,約35天完成一個世代,世代重疊;三是成蟲不攜帶病菌,且無進入人類居室的習慣,對人安全。

三、黑水虻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研究

黑水虻作為一種高蛋白、高脂肪、氨基酸含量較全面的昆蟲資源,被譽為“動物的營養寶庫”,目前在動物飼料方面的應用較多,在食品加工領域還處于初始階段。黑水虻不僅脂肪含量高,且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所占比例較大,其P/S值明顯高于牛、羊、雞、豬等肉類。此外,黑水虻還含有很多的糖類、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黑水虻易于人工繁殖,營養價值高,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蛋白質資源。2013年,奧地利設計師Katharina Unger曾發明一款昆蟲繁育器,使人們可以在家里生產可食用的水虻幼蟲,以應對當前肉類生產的機能失調,但歐盟法律禁止將作為飼料的動物產品(包括昆蟲)用于食品生產[4]。近年來,不乏有人繼續對黑水虻食品進行開發研究,目前開發的主要產品有油炸黑水虻、黑水虻罐頭、黑水虻蛋白粉、黑水虻醬油、黑水虻保健酒等。黑水虻加工中必須嚴格清雜排毒,保證食用安全性。

四、黑水虻在醫藥研發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黑水虻成分發現,黑水虻幼蟲蛋白質(BSFLP)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活性,適合作為天然抗氧化劑或用于抗氧化功能蛋白食品開發[11]。同時,黑水虻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占比較高,可提純用于提高皮膚的抗皺功能,對皮膚病也有一定的治療和緩解癥狀的作用。研究顯示,黑水虻幼蟲體內天門冬氨酸含量為4.6%[3],而天門冬氨酸在醫藥方面可用于治療心臟病、肝臟疾病和高血壓癥,具有抗疲勞的作用。另有實驗表明,黑水虻提取物可能通過降低血液的“粘、濃、凝、聚”,而發揮活血、祛瘀、破積和通經的臨床效果。此外,黑水虻幼蟲體內含有豐富的抗菌肽、蛋白酶、水解酶、P450水解酶等抗菌物質,是藥物研發的良好素材[2,4]。

五、黑水虻的其他應用研究

黑水虻被譽為“鳳凰蟲”,可謂全身都是寶。黑水虻表皮中含有幾丁質和幾丁聚糖,可作為食品穩定劑、乳化劑、防腐劑和澄清劑等。其幼蟲體內月桂酸含量高達53.2%[3],而月桂酸可用作生產醇酸樹脂、潤濕劑、洗滌劑、殺蟲劑、表面活性劑、食品添加劑和化妝品的原料。此外,研究發現,黑水虻幼蟲干體提取出的油脂可以達到生物柴油標準[11],因此可作為一種生物柴油原材料進行開發和應用。

六、結語

黑水虻作為一種環保型和資源型昆蟲,在很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研究和應用,但技術尚不成熟,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如黑水虻繁育技術的提高、糞便及有機廢棄物處理技術的改進和推廣、黑水虻食品安全性問題等。加強對黑水虻的基礎性研究,突破產業化瓶頸,還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楊 定,張婷婷.中國水虻總科志[M].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

[2] 蕭鴻發,王國霞,彭 凱,等. 黑水虻生物學特點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 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20,45(2):27-33.

[3] 安新城,呂 欣. 黑水虻的生物學特性及營養價值[J]. 養殖與飼料.2007(11):67-68.

[4] 張 杰,溫逸婷,高正輝,等. 黑水虻的資源化利用研究現狀[J]. 應用昆蟲學報,2019,56(3): 997-1006.

[5] 安新城. 黑水虻生物處置餐廚廢棄物的技術可行性分析[J].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6,41(3):92-94.

[6] 喻國輝,陳燕紅,喻子牛,等. 黑水虻幼蟲和預蛹的飼料價值研究進展[J]. 昆蟲知識,2009,46(1): 41-45.

[7] 柴志強,王付彬,郭明哮,等. 水虻科昆蟲及其資源化利用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2012(10):182-184.

[8] 安新城,李 軍,呂 欣. 黑水虻處理養殖廢物的研究現狀[J]. 環境科學與技術,2010,33(3):113-116.

[9] 李 武,鄭龍玉,李 慶,等. 亮斑扁角水虻轉化餐廚剩余物工藝及資源化利用[J]. 化學與生物工程,2014,31(11):12-17.

[10] 劉宏宇,喻國輝,夏 嬙. 黑水虻研究進展[J]. 養殖與飼料,2015(12):4-7.

[11] 唐曉琴,盧 杰. 黑水虻人工飼養及其應用[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9):152-155.

猜你喜歡
資源化
生計資本對江漢平原農戶秸稈資源化利用影響研究
CO2資源化回收技術分析
我國規?;笄蒺B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分析
廢舊汽車材料的資源化再生利用研究
農業區域經濟發展新模式探析
我國電子垃圾資源化問題研究
污水處理廠污泥制備園林用土或土壤改良劑進行資源化利用
城市綠化垃圾的資源化應用創新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