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讀促寫,增強初中英語寫作課堂體驗感

2020-12-15 06:58張蕓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以讀促寫體驗寫作

張蕓

摘要: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新的理念,近年來在教學中逐漸被廣大教師應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且受到了學生們良好的反饋。寫作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項目,其教學方式一直是令教師比較頭疼的一件事。以讀促寫是一種能夠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增強寫作教學效果的有效教學模式,能夠給學生帶來良好的作文學習體驗。本文基于體驗式教學理念詳細探討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并指出了具體的運用過程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以讀促寫;體驗

從古至今,中國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們的一些論述中,都有體驗式教學理念的雛形,如孔子的“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弊寣W生多傾聽和觀察,多體會與感悟;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标慂Q琴的“活教育的教學方法也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边@些都強調了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親自參與進去,積極實踐的重要性。因此,筆者認為,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應該轉變陳舊的教學方式,多給學生親自參與的機會,呈現出熟悉的生活場景,增強他們在作文課上的學習體驗感,在無形中掌握寫作技巧,提升寫作水平。

一、以讀促寫方法的介紹及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作用

以讀促寫教學方法是指在日常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借助閱讀項目的練習來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學習好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語言寫作風格,逐步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開展以讀促寫活動,對寫作教學以及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和價值。教師在閱讀課堂上通過為學生搜集更多的課外閱讀素材,一方面拓展課程資源為閱讀課堂服務,開闊學生的視野,對閱讀文本的學習更感興趣。另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積累一些課內外的閱讀文本中的好詞好句,學習其中的表達方式和語言風格,還能在閱讀中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從而在日常地習作中靈活地運用這些素材,做到有話可說。同時還能幫助學生逐漸改變“中國式”英語的寫作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傳統英語教學中讀、寫脫節的現象。

二、初中生英語寫作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一)初中生英語寫作現狀的調查結果

筆者對本校初中生的英語寫作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分析他們的習作,最終總結出其在寫作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或障礙。

第一是語言錯誤。這是初中生在書面表達中最顯著也是最普遍的錯誤,表現為單詞拼寫錯誤、標點使用錯誤、固定搭配錯誤以及時態運用錯誤等語法錯誤。再就是受母語影響出現的“中國式英語”的表達方式。

第二是缺乏技巧。不少由于對寫作技巧的掌握不足,作文中使用的句式非常簡短,常常是主謂賓、主系表等簡單結構的句子。即便有長句也是用and,but,if等關聯詞連接,平時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缺乏對表示因果、轉折、對比、遞進、并列等關系的關聯詞的積累和訓練。像排比句、倒裝句、強調句等復雜句式在學生的習作中幾乎是難得一見,整篇文章缺少可讀性,語言略顯幼稚。

第三是主題不明。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開始動筆寫作前審題不清,就匆匆下手,導致寫出來的內容偏離主題。

(二)初中英語教師對以讀促寫的看法及策略運用情況

筆者通過對本校部分英語教師的訪談調查以及深入他們的課堂聽課,了解到絕大多數的英語教師都認可以讀促寫這一教學方法,并且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做了大量的實踐。在策略的運用上,基本上是實施流程分為“寫前閱讀”、“以讀促寫”和“讀后寫作”三個階段,基本上能夠注意到各個階段的銜接性與連貫性。但在具體的實踐中,由于教師對以讀促寫內涵認識的不足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在寫前閱讀階段,一是教師呈現閱讀材料的方式比較單一,存在唯教材的情況。二是教師在講完詞匯、句型和語法后直接步入材料分析環節,隨后開展寫作教學,學生獲得的信息感覺十分突兀,不利于建構完整的知識結構。三是組織學生閱讀的方法和策略比較單一。

在以讀促寫階段,一是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度依然較低,閱讀練習問題與寫作關系不大,缺少豐富的讀寫結合活動的設計。二是時間分配上不均衡且結合不緊密。很多教師在閱讀部分的講解花費較多時間,而留給學生寫作訓練的時間不多。

在讀后寫作階段,一是寫作任務形式單一,很多是通過家庭作業的形式布置。二是對學生的寫后評價比較滯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糾錯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養成嚴謹的寫作習慣與寫作態度。

三、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課堂中的運用過程和方法

(一)借助思維導圖提供支架,訓練習作語篇結構安排力

寫作能力不是在一朝一夕間養成的,而是需要先有一定量的輸入,即詞匯量的積累、句式的積累,等等,才能匯集成大量的信息,在作文時做到由內而外的自由輸出。在有了寫作素材之后,還不能夠高效地完成寫作任務。還需要學生具備清晰的思維,以及謀篇布局的能力,以確保寫出來的文章是有條理的。而思維導圖恰恰是一種能夠訓練學生思維的可視化工具,可以幫助學生提前建構出整體的寫作框架,然后在進行內容的填充和豐富。

比如,教學八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Section B 3a的讀寫部分內容時,分析文本內容后可知這是一份關于Jane個人習慣的報告,讓學生根據前后文填上空格內的部分。為了幫助學生理清這份報告內容的寫作思路,填入正確的詞語,筆者采用帶領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

首先,在學生正式閱讀這份報告前,筆者以主題為中心組織學生進行頭腦風暴,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還能激發出他們的自主閱讀動機。因此,筆者先借助幻燈片呈現出自己在不同時期的兩張照片,一張是身材纖瘦的,另一張是身材較胖的。然后讓學生找出兩張照片中人物的不同之處,并進一步思考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如:Five years ago,I used to be fat,but now I am thin.Do you know why I was fat five years ago?有學生猜測:Maybe you used to eat too much junk food.筆者及時給學生回應到:You're right.Its not only because I eat a lot of junk food,but also because I had a lot of other bad habits.還有學生說是可能是因為喝了很多可樂或者咖啡等高熱量的飲料等等。按照學生的回答,筆者在黑板上以“bad habits”為主題中心詞繪制出了思維導圖,然后向外輻射出二級分支,具體列出可能導致筆者肥胖的原因,如usually eat hamburgers,never exercise,often eat sweet food,drink cola every day…筆者以自己身材的真實變化導入,并借助思維導圖激活了學生頭腦中現有的知識材料,同時還引出了寫作話題habits,也為后面的寫作練習提供了準備條件。

在課中,筆者同樣選擇了思維導圖來助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深度解析,有意識地儲備寫作素材和知識。首先筆者要求學生快速略讀文章并提煉段落大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劃分出文章的結構。讀后,學生能夠理解文章結構如同漢堡有三層。第一層是Jane的背景介紹,第二層是好習慣和壞習慣的介紹。第三層則是整個漢堡的最底層,起到支撐作用,并第一層呼應。借此機會,筆者組織學生續寫結尾,做到首尾呼應,形成為完整的結構。在分析文本時,漢堡的第二層,也就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為主體,筆者引導學生以Jane's habits為中心詞,然后分別以good habits和bad habits為二級分支,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本并完成思維導圖上與二級分支相對應的三積分支的填空部分。在整個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都親身參與了略讀、細讀活動,捕捉到文章的主要信息,親自補充完整了思維導圖,掌握了文本的謀篇布局,為后面輕松寫作奠定了基礎。在讀后環節,筆者給學生布置了寫作任務:A letter to my pen friend,即給筆友寫一封信,向他介紹自己的習慣。由于學習了前面的閱讀課文,此時很多學生頭腦中已經有了基礎的結構,并能夠借助思維導圖先構造出提綱,如背景介紹部分、好習慣和壞習慣部分、結尾部分。由此,可以確定借助思維導圖真正實現了以讀促寫的目標。

(二)確立文本主題組織仿寫,實現寫作話題的拓展延伸

優秀的作文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詞匯量、語法、句式結構等能力,但是學生的上述能力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障礙,限制學生在寫作中的發揮。而通過讀寫結合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解決上述問題。英語教師可以在分析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圍繞某一主題,進行拓展延伸,然后讓學生結合文本進行仿寫,體會作者的寫作思路,感受作者的寫作語言風格。

例如,教學九年級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3a-3c)部分時,筆者從中華傳統文化節日這一主題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了解與“月餅”有關的故事。然后,讓學生根據閱讀材料完成教材的填空部分,并用自己的話復述整個故事,用到閱讀中的一些詞匯、句型來表達。如The story of Chang'e is one of traditional folk stories about Mid-Autumn Festival.Chang'e is…,Hou Yi got some…Pang Meng,a bad man,tried to steal…But Change Refuse to…最后再將傳統節日主題進行拓展,讓學生根據閱讀文本圍繞另一個傳統文化節日進行仿寫,如可以寫端午節的活動、文化內涵、食物等等,能夠讓學生對同一主題形成一定的認識,豐富他們的寫作思路。

(三)立足教材閱讀設置語境,掌握寫作結構和表達技巧

語境是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學生使用英語寫作同樣需要在一定的主題語境下進行。開展以讀促寫教學活動,教師可以以教材中提供的閱讀為依據,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創設更加合適的語境,設置課堂寫作任務,引導學生在熟悉的語境中自主建構語言知識,學習寫作結構,掌握語言表達技巧。

例如,在初三年級的一堂復習課上,筆者將七下Unit 1 I can play the guitar這一單元和八上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這一單元整合到一起,以Jobs&dreams為主題將兩個單元的話題“能力”“職業與理想”結合起來,引導初中生學會根據自身能力去擇業,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現在的夢想變為現實。筆者先播放歌曲《Never Say Never》,通過歌手Justin Bieber引出職業這一話題,自然地讓學生自由交談自己的職業及未來的職業理想和頭腦風暴的方式來喚醒其頭腦中已有的與主題相關的語言知識,然后不斷深入,延伸到家長的職業及工作地點,從身邊熟悉的人物引入話題,使其有話可說,逐漸消除寫作的緊張心理。最后開展寫作實戰演練“I dream to——”為題的輸出練習。正式寫作之前,筆者讓學生了解了寫作六大步驟(審題——列要點——添首尾——妙用連詞——美化詞句——自我檢查),使其做到寫前胸有成竹。然后通過同伴交流在熟悉的語境中紅運用所學知識和技巧,并遷移到現實生活中,寫出語言地道、邏輯清晰、行文流暢的文章。

四、結語

總而言之,“以讀促寫”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改變閱讀教學的傳統方式,利用閱讀文本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維,儲備寫作素材,學會謀篇布局,模仿語言風格等,發揮閱讀文本的價值,逐漸幫助學生降低對寫作的抵觸心理,走出寫作上的困境,切實提升英語語言輸出能力,寫出高水平的作文。

參考文獻:

[1]汪艷萍.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案例分析[J].科技資訊,2018(30):185-186.

[2]劉佳.初中英語應用文寫作“以讀促寫”教學策略設計與實施[D].東北師范大學,2018.

[3]楊永林,董玉真.“以讀促寫,以寫促讀”——“體驗英語”視角下的教學模式新探[J].中國外語,2010(01):13-21.

猜你喜歡
以讀促寫體驗寫作
優化閱讀教學訓練,有效提升寫作水平
以讀促寫,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讓小學生寫作返璞歸真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以讀促寫”與“以改促寫”英語寫作教學對比研究
寫作教學策略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