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音樂素養,促進學生綜合成長

2020-12-16 21:26江蘇省興化市邊城小學張亞琴
小學時代 2020年28期
關鍵詞:小鳥旋律節奏

江蘇省興化市邊城小學 張亞琴

小學階段的學習時光有六個年頭,可以說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快樂、最開心的成長時段,一方面是年齡特點使然,少年不識愁滋味,即使心情不愉快,也會很快放下,上午鬧矛盾,下午就和好,是很常見的事。另一方面,家長的呵護也是盡心盡力,小學六年的學習沒有升學的壓力,音體美學科正常開展,學生的藝術素養得以充分地發展提升。音樂課程,在學生的心靈熏陶、能力提高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獨特作用。下面我這從幾個方面來說說自己的理解。

一、提升感知素養

人對世界的感知能力主要受到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影響,這是與生俱來的基本能力,但是經過后天的環境影響變化,這些能力也會積累經驗,變得更加敏銳或者鈍化。音樂是聽覺藝術,聽節奏的快慢,聽旋律的變化,聽音調的高低,聽時值的長短,聽力度的強弱,聽音色的差異……有人說,音樂也是唱的藝術,這話有點道理,但是唱出來還是要由聽來判斷,唱的對不對、準不準,說到底,還是聽的事兒,何況樂器的演奏就沒有唱什么事兒了。所以,說到底唱譜和讀歌詞都是為服務于聽覺的。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如何提升學生感知能力呢?

在聽覺的各項要素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節奏了,因為節奏是音樂的生命,節奏在生活中到處都是, 走路時有走路的節奏、騎車時有騎車的節奏,我們就是要關注這些節奏,提醒學生在生活中去感知。體驗和感知常見的節拍律動是培養兒童節奏感的重要起步和基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拍手敲擊節奏,或者身體自然地跟隨音樂的旋律小幅的搖擺,在拍手或身體搖擺的過程中哼唱歌詞。通過手或身體的動作來感受常見的拍子。在掌握了節拍后,就要讓學生感受不同的節奏變化,聽一聽,有的一拍中只有一個音符,有的一拍中有兩個或更多的音符。所以,節拍和節奏是兩個不同的小伙伴。在不同的歌曲中,節奏和節拍也是不相同的,同一個節拍里面,強弱的區別也是有變化的,通過用不同的方法來聽唱歌曲,讓學生感受2 拍、4 拍和3 拍的不同以及節拍中強弱的區別。教師可以結合歌曲,進行感知能力的引導,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產生對每個不同的節奏以及節奏的不同的形式等產生了更為真實的體驗。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所以在音樂課堂學習中,可以給音樂選擇一些簡單好做的動作,用肢體語言來輔助音樂學習,在這種愉悅的心情中,多種形式的音樂學習體驗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感知的敏銳度和準確性,從而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二、提升想象素養

黑格爾曾經說過:“最杰出的藝術本領是想象?!币魳肥乔楦性胤浅XS富的藝術,每一支曲子都可以勾起人們的記憶印象,關聯到自己的人生體驗,音樂的吸引力在于能給人們一個自由想象的時空,沒有音樂的人生是空白的,沒有想象的人生就像一幅素描圖,有了人生的痕跡,卻沒有色彩。我們知道觀察、記憶是人們獲取見聞的重要路徑,那么想象就是人們更進一步擁有知識的重要方式。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音樂欣賞對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具有特別的功效,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能力層次,教師可以優化組合音樂欣賞的內容,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豐富音樂欣賞的形式,達到提升想象素養的目標。

在小學三年級上冊《森林與小鳥》的欣賞課上,我啟發大家先看圖,這是一個怎樣的森林,小鳥們在做什么?除了大樹,森林里還有什么?森林里的小動物就只有這幾只小鳥嗎?小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童心是天真的,在他們眼里一只只小鳥都是活潑的精靈,都是那樣可愛有趣,有的一起練習唱歌,有的在邊飛邊唱,有的在跳舞,還有的是小老師,是裁判……學生心已經飛進了森林,成了小鳥中的一員。這時候,我播放起管弦樂合奏曲《森林與小鳥》,學生進入了情境,跟隨著旋律一起搖擺,哼鳴,一只只可愛的小鳥飛進了孩子們的心里,這時候,你分不清,誰是小鳥,誰是學生,分不清,哪里是教室,哪里是森林……這時候,再來欣賞《綠蔭》,一邊看圖,一邊聆聽,不需要引導,不必表達,學生的心靈早已經奔向了大樹下,小鳥在樹叢中飛翔鳴唱,孩子們在游戲玩耍,大樹的綠蔭就是孩子們的天堂,多么美好的向往!

三、提升創新素養

音樂課堂中,學生在聆聽、演唱、表演等實踐活動中,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不一樣的特點,這是創新素養的綻放。演唱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做出的肢體動作,或者在表演中,哼唱出的旋律或者節奏片段,看起來似

乎很幼稚可笑,但是這是最珍貴的閃光點,甚至一閃而過,再難重現。正如吟誦唐詩多了,也就能夠吟誦幾句一樣,外在的學習到了某些時候是可以內化成特定的思維創新表現的。

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第四課《趣味運動會》這個實踐活動中,課堂開始時,教師播放《運動員進行曲》,創設情境氛圍,安排兩組同學開展小小模擬足球賽,女同學在音樂聲中踢起了毽子,在學習跳繩兒歌的歌譜和歌詞時,跟隨著歌聲,演示跳繩的動作,有兩人掄的大繩,也有個人跳的小繩,歌詞可以自由改編,比如“我到繩中走一走,你來我往真自由……跳繩數我頂呱呱,大家一起樂哈哈?!痹俳又?,教師播放《兩個小乒乓球運動員》音樂,學生進行“我們來打乒乓球”的即興演唱練習,然后大家一起隨著優美的音樂表演打乒乓球的韻律操動作。最后,學生練習辨別1-2、1-3、1-5、1-6、1-i,在課本的長方形中填上相應的顏色。

學生在學習中,對擁有的感知進行變化和重新組合,不管這些創意如何,教師不應該作出對錯的區分,只要學生能夠收獲成功的樂趣和喜悅就行,敢于表達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就是教育過程中最有價值的地方,藝術教育對人的發展促進作用就在這里。

四、提升審美素養

音樂審美素養是學生對音樂感受體驗的能力,對音樂旋律和節奏美的認識發現,音樂審美素養的提升必須注重平時的生活體驗,并且能夠把這種種感受體驗與音樂節奏有機相連,形成對音樂美的欣賞和評價水平,這是人類特有的能力,但也不是先天與生俱來的,而是文化教育、音樂熏陶等共同作用的融合。因此對于同一作品,每個人的理解感受是不一樣的,演唱表現形式和情感流露也會有所不同。

教學三年級音樂上冊《快樂的doremi》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朗讀歌詞,感受歌詞中包含的豐富情愫,聯系學生生活的真實體驗,學生學唱起來才能入情入境。小鳥的歌聲是生活中真實見聞,嚦嚦嚦嚦嚦……媽媽的搖籃曲是兒時甜美的回憶,嗯嗯嗯嗯嗯……幸福的節日,那是兒童節,啦啦啦啦啦啦……品味歌詞的情景后,再進行節奏哼鳴的環節。歌曲的旋律輕巧歡快,音調溫和,在哼唱的過程中,學生把握節奏的變化,感受音符中包含的溫馨恬靜的幸福時光。在本單元的欣賞課上,《音樂之聲》插曲的歡快旋律讓學生活躍起來,我與他們隨著音樂律動起來,自由的,隨心的,在童聲合唱中一起沉浸在音樂的天堂。

音符是開啟人類智慧寶庫的鑰匙,音樂中包蘊著豐富多樣的情感,展現了五彩斑斕的生活圖畫。音樂素養的提升是一個人堅強品格、幸福人生的重要保證。

猜你喜歡
小鳥旋律節奏
唐代口哨旋律擬解
吃飯有個最佳節奏
節奏學習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吟誦的旋律性初探
輕快漫舞
小鳥
7月,盛夏的旋律
憤怒的小鳥
憤怒的小鳥
憤怒的小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