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復治療對預防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的影響

2020-12-16 03:01閆俠芳林欣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27期
關鍵詞:早期康復治療危重癥患者

閆俠芳 林欣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復治療對預防危重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84例危重癥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模式對患者進行分組,平均劃分研究組和對照組,組間樣本量保持一致,n=42,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案為常規基礎治療,研究組患者治療方案為早期康復治療,研究比較組間各項臨床指標。結果 ①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明顯縮短,且BI評分、MRC評分提升顯著,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ICU獲得性衰弱、壓瘡、深靜脈血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康復治療可有效預防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早期康復治療;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7..02

ICU獲得性衰弱是指危重癥患者ICU住院期間多因素影響下產生的衰弱,主要臨床表現為反射降低、肌肉萎縮、脫機困難、肢體癱瘓等,如未能及時有效治療可導致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及ICU住院時間延長,日常生活能力及存活率降低[1]。早期康復治療屬康復醫學治療模式,將其應用于ICU危重癥患者中臨床效果顯著。本次研究將我院就診治療的84例患者作為基礎性評估分析樣本,研究并分析早期康復治療的具體方案及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3月我院醫師開展為期1年的研究,期間就診患者共計84例,為方便本次研究,將患者均分為研究、對照2組,對研究組患者資料進行統計,男22例,女20例;其中年齡43~69歲,平均(57.69±5.63)歲。對照組患者資料進行統計,男23例,女19例;其中年齡44~65歲,平均(57.54±5.85)歲,全部患者經常規診斷確診ICU危重癥臨床診,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基線資料對本次研究無不良影響,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案為常規基礎治療,醫護人員協助患者完成功能恢復鍛煉及四肢被動運動。

研究組患者治療方案為早期康復治療,院內設立早期康復治療小組,成員包括康復治療師、醫師、心理咨詢師、護理人員等,醫師對患者進行系統病情評估,及時處理患者接受康復治療期間產生的各類不良反應??祻椭委煄熦撠熆祻椭委煼桨傅穆鋵?,并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心理咨詢師負責患者心理疏導,護理人員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及生理指標監測。(1)體位調整及關節運動:醫護人員將患者體位調整為良肢位及功能位,間隔2 h協助患者翻身。結合患者實際病情開展關節被動訓練及主動訓練,由遠及近完成對各個關節的訓練。每日做2~3次,每次時間為30 min,在訓練時將床頭適當抬高。關節功能訓練由遠至近對各個關節進行訓練,訓練原則為反復、多次、循序漸進,在訓練過程中若患者痛感嚴重應立即停止(2)生活自理能力鍛煉:當患者病情穩定后,應指導患者自主進食、穿衣等,以提高生活活動能力。在患者循環穩定、脫機24 h后協助患者坐在床邊,若患者沒有不適感,攙扶患者起身坐在椅子上,并逐漸過渡到站立、原地踏步等,每日進行一次訓練,每次訓練時間為30 min。在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全程陪同在身邊,以免患者出現意外。(3)呼吸功能訓練:在呼吸支持過程中,強化患者氣道管理,保證呼吸道通暢,并及時吸出氣道異物。在停機拔管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完成縮唇呼吸、咳嗽反射、腹式呼吸、深呼吸、排痰練習。(4)物理治療:經中頻電刺激患者下肢肌肉組織,并選擇針灸等手法刺激患者肌肉組織活動能力。(5)心理治療:多與患者交流溝通,充分尊重患者,通過交流、引導等方法緩解患者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使其保持最佳狀態,積極配合治療。

1.3 評價標準

評估組間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BI評分(評價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共10個項目,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能力越好)、MRC評分(評價患者肌力得分,共6個項目13個等級,包括肘部、肩部、腕部等,同時評估左右側,四肢癱瘓評分為0分,48分以下可判定為獲得性衰弱);評估組間獲得性衰弱、壓瘡、深靜脈血栓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計算各類數據,本次研究中計量資料為(x±s),檢驗方法為t,計數資料為(%),檢驗方法為x2,如P<0.05,則組間有差異。

2 結 果

2.1 評估組間各項臨床指標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明顯縮短,且BI評分、MRC評分提升顯著,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評估組間并發癥發生率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ICU獲得性衰弱、壓瘡、深靜脈血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3 討 論

ICU危重疾病患者預后效果不佳,死亡率較高,治療期間極易合并ICU獲得性衰弱,臨床表現為肌肉功能紊亂相關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康復效果,為此需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預防獲得性衰弱發生。

將本次研究相關資料進行系統性梳理分析可知,研究組患者經早期康復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ICU獲得性衰弱、壓瘡、深靜脈血栓)與各項臨床指標(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BI評分、MRC評分)與對照組比較有著很大差異,提示早期康復治療臨床應用效果顯著。與常規基礎治療相比,早期康復治療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進行,通過主動運動、被動運動、呼吸訓練及物理治療等措施,可確?;颊咴谂P床休息期間肌肉強度及耐力顯著增加,也可提高四肢關節活動能力,改善全身臟器生理功能,提高關節靈活性,增加其日常生活能力[2]。此外通過早期康復有效降低了獲得性衰弱發生率,且預防了壓瘡等并發癥發生率,主要是因為早期康復以循序漸進方式進行,更符合患者康復需求。為提高早期康復治療在預防ICU獲得性衰弱的應用效果院內成立康復治療小組,醫師、康復治療師、護理人員等各司其職,可確?;颊攉@得全面系統的照護,有助于病情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由此可知,早期康復治療可有效預防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釵英,陳巧玲,吳清華,等.早期漸進性運動訓練對ICU患者肌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吉林醫學,2020,41(03):711-713.

[2] 蘇 麗,張 霞,張 莉,等.行動研究法對慢阻肺患者機械通氣后獲得性衰弱的干預作用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20,25(02):223-226.

猜你喜歡
早期康復治療危重癥患者
老年危重癥患者心衰發病特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ICU危重癥患者為防止腸內營養制劑錯位輸入靜脈的防范措施及護理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腹內壓監測對開放危重癥患者胃腸內營養的影響
腦中風患者后遺癥偏癱的早期康復治療效果觀察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復治療體會
早期康復治療在腦梗死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研究
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梗死影響的臨床研究
早期康復治療對創傷性骨折患者預后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