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峰山自然保護區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0-12-17 02:29
廣東蠶業 2020年8期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建設

馬 欣

雞峰山自然保護區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馬欣

(成縣林業和草原局甘肅隴南742500)

文章通過對成縣雞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現狀調查,分析了自然保護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然保護區建設與保護的對策建議。

自然保護區;建設;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1 基本情況

甘肅省成縣雞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是甘肅省政府2005年12 月批準建立的。地理坐標在105 °28 '26.863 "E~105 °57 '25.906 "E,33 °32 '30.613 "N~33 °58 '46.887 "N。東北與徽縣接壤,西北與西和縣相鄰,南以西漢水為界與康縣相望,東南隅與陜西省略陽縣毗鄰,保護區東西最長約48 km,南北最寬約49 km,縱貫全縣南北。保護區總面積5.24 萬公頃(78.67 萬畝),其中核心區2.17 萬公頃(32.62 萬畝);緩沖區1.55 萬公頃(23.3萬畝);實驗區1.52 萬公頃(22.74 萬畝)。保護區總面積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31.2%,占全縣林地總面積的46.3%,涉及14 個鄉鎮78 個村,常住人口11 673 戶共計46 690 人。

2 資源現狀

2.1 植物資源

保護區海拔在750~2 377 m之間,屬于落葉、針闊混交林地帶,植被類型以落葉闊葉和針闊混交林為主,共有種子植物121 科551 屬1 260 種,其中栽培種子植物1科9 屬32 種,野生種子植物120 科542 屬1 228 種。野生種子植物中含裸子植物5 科11 屬19 種,被子植物115 科531 屬1 209 種。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I級5 種,分別為紅豆杉(Taxuschinensis (Pilger) Rehd.)、南方紅豆杉(TaxusmaireiSYHu)、扇葉杓蘭(Cypripediumjaponicum Thunb.)、毛杓蘭(CypripediumfranchetiiE. H. Wilson)和綠花杓蘭(CypripediumhenryiRolfe);國家Ⅱ級的有33 種,分別為巴山榧樹(TorreyafargesiiFranch.)、麥吊云杉(Piceabrachytyla)、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Rupr.)等。省級重點保護植物17 種,分別為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七葉樹(AesculuschinensisBunge)、三尖杉(CephalotaxusfortuneiHook.)等。

2.2 動物資源

保護區有野生脊椎動物261 種,隸屬5綱30 目78 科。其中魚類3 目4 科18 種,兩棲類2目5科8種,爬行類2 目5 科23 種,鳥類16 目43 科162 種,哺乳類7目21 科50 種。保護區共有國家、省級重點保護脊椎動物26 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物種4種,即林麝(Moschusberezovskii)、梅花鹿(Cervusnippon)、秦嶺羚牛(Budorcastaxicolorbedfordi)和豹(Pantherapardus);II級重點保護物種(隼類等鳥類10 種、水獺等獸類7種、兩棲類大鯢1 種)18 種;甘肅重點保護脊椎動物(鳥類2 種、兩棲類1 種)4 種,甘肅保護的三有動物(獸類9 種、鳥類12 種、兩棲類1 種)22 種。保護區還分布有我國特有動物43 種,其中獸類13 種,鳥類6 種,兩棲類8 種,爬行類16 種。

3 保護區的地位和作用

雞峰山自然保護區處于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帶,是我國生物多樣性重點保護區域。保護區內有大小河流共299 條,分屬犀牛江、東河、南河、洛河,全部匯入嘉陵江。該區域既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功能區,又是西部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區自建立以來,始終堅持優先生態保護,服務社會發展的原則,通過實施生態保護項目,加強森林資源管理,使區域內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森林資源穩定增長。據成縣2017年二類林業調查統計顯示:保護區林地面積達到45 533 公頃(682 995 畝),新增2 333 公頃(34 995 畝);森林面積達到26 970 公頃(404 550 畝),新增9 670 公頃(145 050 畝);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110.38 萬立方米,新增16.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82.9%,增長5%。區域內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增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增加,生態功能得到明顯恢復和增強,對氣候調節、水源涵養、水土保持以及維持區域生態平衡,保護區域的生態安全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

4 保護區建設與發展存在的問題

4.1 對保護區的重要性認識不高

(1)成縣森林植被相對較好,干部群眾對建立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仍然存在忽視長遠利益的現象。(2)保護區內人口較多,人為活動較頻繁,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相對突出,破壞動植物資源的行為時有發生。(3)保護區基礎建設長期得不到重視,受資金、人力等限制,自然保護區建設內容仍以常規的森林防火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為主,建設和管理方面缺乏新思路和新舉措,很大程度制約著自然保護區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

4.2 綜合管理機構未成立

2005年自然保護區建立后,一直未成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區管理工作按照《甘肅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的規定,林地林木以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由林業部門依法管理保護,水利、農業、土地、礦產、文化、旅游、環保等自然資源由各行業主管部門依法管理。行政管理與業務管理脫節,部門間聯審聯控聯防機制和綜合管理與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尚未建立,各部門責權不明,聯動協調不夠,在項目審批、資源管理等方面存在政出多門、責任推諉、各掃門前雪的現象[2]。

4.3 保護區建設無專項資金投入

由于未成立保護區管理機構,保護區建設無法納入縣財政預算,保護區調查、基礎建設、恢復治理、保護區監測研究、人員培訓、執法隊伍建設等方面都缺乏專門的資金支持,保護區總體保護利用規劃、綜合科學考察、資源本底調查、功能區勘界核定、資源權屬確認、圖形庫建立和數據庫等基礎性工作基本沒有開展,造成目前保護區區劃范圍不清晰,資源數據本底不清,以致自然資源確權和管理監督責任不能具體落實到行業主管部門。

5 對策建議

5.1 加強宣傳引導

政府的重視程度和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是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因此,要進一步強化自然保護區宣傳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信、微博等媒體,廣泛宣傳自然保護區的政策法規,宣傳保護自然保護區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要結合“普法”宣傳教育,將自然保護區政策法規宣傳作為一個重要環節,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等大力宣傳,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保護區建設的強大輿論氛圍。

5.2 加強保護體系建設

(1)成立保護區管理機構,定人定編定事定責,建全保護區各項規章制度,全面開展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工作。(2)制定出臺保護區自然資源管理責任制度,建立完善聯審聯控聯防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各部門工作力量,強化主體責任和行業主管部門監督責任,嚴格實行統一管理、規范管理、科學管理,全面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3)充分利用森林草原防火監測網絡平臺,加強林場職工、公益林護林員、生態護林員的業務培訓,分區域定人定責,形成覆蓋保護區的網格化管理,全面加強保護區野生動植物動態監測工作,掌握保護區動植物種群的變化動態、發展趨勢,為科學施策提供依據。

5.3 加大資金投入

積極探索建立國家、地方和社會多層次、多渠道投入的自然保護區建設投入機制。廣泛爭取社會各類投資主體向自然保護區保護投資,為自然保護區建設提供有力的投資保障。設立專項資金,開展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執法培訓,加快功能區勘界核定、資源本底調查、自然資源確權,建立圖庫和數據庫,完善基礎信息和數據等保護區基礎工作,補齊自然保護區短板,為依法規范管理夯實基礎。

5.4 開展自然保護區勘界立標

優化整合保護區范圍內涉及各類自然保護地,撤銷一些與保護區面積重疊、保護對象一致的自然保護地,最大程度保持保護區面積;對原有各功能區的鎮村、農田、道路以及保護區成立前存在的水利設施、礦權等,全面進行摸底調查,在符合國家生態環保政策的前提下,按照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的原則,有序退出保護區;對重要人文景觀合法建筑、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遺址遺跡、寺廟、以及動植物資源保護價值不高的區域可降低保護等級。在此基礎上,開展自然保護區勘界立標,核實核準保護區面積,根據資源現狀及保護需要劃定保護區功能區,使保護對象得到更好的保護。

[1]余久華,吳麗芳.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J].生態學雜志,2003(4):111-115.

[2]王獻溥,崔國發.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8.75

S759.9

A

2095-1205(2020)08-155-02

猜你喜歡
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建設
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策略
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與分布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湄公河淡水魚類保護區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人大建設》建設人大的故事
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獲批
閱讀理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