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

2020-12-17 08:42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磨頭小學陸怡文
小學時代 2020年8期
關鍵詞:白鷺文本課文

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磨頭小學 陸怡文

閱讀教學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核心。高年級學生的識字量、閱讀量不斷提高,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在此基礎上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起來,以閱讀促寫作,以寫作促閱讀,必將會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及語文綜合能力發揮出重要推動作用。在此,我結合教學實踐,對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做如下幾方面的探究。

一、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重要意義

首先,讀寫結合為學生作文找到了源頭活水。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給學生呈現了一個充滿活力、趣味無窮的新語文樂園,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經典之作。語文教師如果在深入詮釋課文的同時,引導學生寫作,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并為寫作找到豐富的素材,那么讀寫結合將為我們閱讀教學開辟了一片新風景。

其次,讀寫結合提升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閱讀,汲取寫作的養料,通過寫作促進閱讀的深入,使閱讀教學扎實有效地走向新的高度。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諸多不足,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升,這也一直是困擾廣大語文教師的一個教學難題。小學生受語文能力、生活體驗、認知模式、知識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表現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即他們的理解能力、辨識能力等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而讀寫結合教學手段的應用,能有效地克服閱讀教學中的障礙。

第三,讀寫結合促進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小學生正處在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階段,讀寫結合可以使學生學會閱讀,學會寫作,從而促進其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使其積累豐富的知識,為今后的高效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

1.有效閱讀文本,形成寫作體驗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我們首先要關注的是如何讓學生通過深入解讀文本,形成寫作體驗。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閱讀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層層遞進式地讀懂文本的基本內容,領會文本所蘊含的中心思想,形成個性化的心得體會?!缎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強調,要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學會閱讀、學會寫作。實質就是要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感悟,并能夠以所閱讀的內容為載體,去感知、去思考、去想象,激活創新性的思維,為寫作創造條件。因此,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準確地把握不同主題文本的特點,使其形成多元化的認知,并從中獲得啟迪,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統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父愛之舟》一課的閱讀教學中,在“整體感知”環節,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一共寫了幾件事,這些事讓你有什么感受,畫出自己感受特別深的句子,寫出自己的體會。在“品讀感悟、體會父愛”的環節,我們對課文中出現的五個場景進行了細致的分析,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去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體會作者的中心思想,并感受文章的寫作特點。最后,我這樣啟發學生:“從文中父親的身上,我們感受到了父愛如山。從兒子的身上,我們感受到深深的愛與感激之情。你對父母的感情是不是也充滿了愛與感激呢?你體會到了父母對你是什么樣的愛?請寫出來吧?!睂W生在對文中父愛的感動中,模仿該文的寫作技巧,全神貫注地投入了寫作。這樣的讀寫結合如同給閱讀教學插上雙翼,自然效果甚佳。

2.把握文本結構,學習寫作技巧

高年級小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文能力,對閱讀內容能夠形成自己的見解。但是,在閱讀學習中,學生的思維凸顯出了形象化、感性化、情緒化的特點,理性思維與邏輯思維明顯不足。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常常沉醉于故事情節、景物描寫的內容,對于通過閱讀整理文本的脈絡、架構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對文本的主題思想、蘊含的情感等也不會做出全面的總結。在寫作訓練上,我們的教學步驟不外乎是寫出提綱,指明自己要寫的內容。而將這些內容以合理的結構呈現,賦予這個結構血肉與靈魂,這樣的文章才能達到結構完整,邏輯合理的要求。因此,在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引領學生熟讀、精讀文本,在此基礎上去分析梳理文本結構特點、主題思想、作者的寫作目的等,由此啟發學生如何在寫作時精妙地架構文章,如何讓自己的文章表現出美好的情感,更有個性化特點,讓人讀來耳目一新。

比如,在教學《白鷺》一課時,我設計了“初讀課文,理清結構”的環節,首先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會讀生字、能夠讀通句子,并對白鷺形成整體的印象,找出課文的中心句。接下來,我讓學生通過查閱字典,理解“精巧”之意,更準確地領會作者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白鷺和詩歌有哪些相通之處。其次,我通過對課文中的詞語進行分組,使學生厘清哪部分描寫是白鷺的外形描寫,哪些是畫面描寫。在明確了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我們再進入“細讀課文,豐富內容,探究情感”的環節。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學生領會了作者文字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并掌握了課文的多種讀法,與此同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他們對白鷺的美形成了總體的把握。此時,我提出寫作任務:讓學生描寫出自己心中的白鷺。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把握了文章的結構,使一個清晰的描寫白鷺的結構圖呈現在眼前,這對于他們今后寫此類主題作文能起到重要的啟發作用。

3.通過解讀作品人物,深化學生情感體驗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也是深入解讀文本、領會作者創作目的、體會作者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徑。小學生由于閱讀量不足,生活體驗少、心理稚嫩,思考缺乏深度等原因,難免會影響到他們對文本內涵的準確解讀,很容易出現表面、膚淺的認知?;诖?,我們在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加深學生閱讀積累,實現從量變到質量的跨越,讓學生成為一個會閱讀的人,能夠在閱讀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學生在與文本深層的對話中,觸摸到字里行間中的作品的靈魂,產生閱讀的愉悅,欣賞語文之美,進而變得樂讀愛寫,讀寫結合,全面提升語文能力。

比如,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中的《少年潤土》一課,是一篇十分經典的課文,但是學生對當時的背景理解起來存在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面面俱到的教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自主研讀,探究發現,讓學生自讀自悟。在以讓學生準確解讀人物為目的“初讀研讀”環節中,以熟悉閏土形象的填空題為切入點,讓學生在閱讀交流中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豐富填空內容,使少年閏土的形象漸漸豐滿起來。在學生對少年閏土的形象做出了準確解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引導遷移環節,首先讓學生思考課文中并沒有作者自己的外貌描寫,我們能否把少年魯迅的外貌補寫出來呢?學生展開想象,寫出了各具特點的少年魯迅形象。我在指名讓學生朗讀自己的“杰作”后,再讓學生談談自己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有哪些好處?你從本文的閱讀中學習并應有了哪些技巧等。最后,我讓學生分組合作去查閱當時的社會背景資料,探究閏土形象變化的背后原因,寫出一篇學習心得體會,讓讀寫結合加深學生對情感體驗,促進讀寫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為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注入了活力,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并進。讀寫結合是語文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出讀寫結合的重要作用,讓學生通過閱讀汲取寫作的養料,通過閱讀欣賞并學習寫作的技巧,在寫作中表達出自己閱讀中的豐富收獲,讓視野更加寬闊。相信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一定會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語文綜合能力提升發揮出有力的助推作用。

猜你喜歡
白鷺文本課文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背課文的小偷
白鷺于飛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白鷺
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
致老栗——讀《牛背上的白鷺鳥》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簡筆畫白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