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質白皮小麥荃麥725栽培技術規范

2020-12-17 15:17何賢芳汪建來
園藝與種苗 2020年12期
關鍵詞:田塊籽粒秸稈

何賢芳,趙 莉,劉 澤,汪建來*,葛 勇

(1.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2.阜陽市農業科學院,安徽阜陽236000)

荃麥725是軟質白皮半冬性小麥品種,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選育而成。荃麥725穗足粒多,灌漿快,落黃轉色好,播期、播量彈性大,易栽培。根據荃麥725品種特性、試驗示范和大面積生產實踐經驗,制定出適用范圍、適宜區域、主要生育期指標、群體動態、目標產量和質量標準、整地質量、肥水管理、科學播種、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以及收獲貯藏等技術規范,以期為荃麥725大面積生產提供參考。

1 適用范圍

該規范適用于軟質白粒小麥荃麥725大面積生產。

2 適宜區域

荃麥725適宜在安徽和江蘇兩省沿淮、淮北地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區域常年年降水量為700~900 mm,小麥生育期降水量為250~400 mm,0~20 cm土壤耕層有機質含量≥13 g/kg,全氮(N)含量≥0.8 g/kg,有效磷(P)含量≥15 mg/kg,速效鉀(K)含量≥80 mg/kg。生產過程中按照NY/T496、NV/T1276-2007合理施肥、用藥,灌溉用水達GB5084-200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3 主要生育期指標和群體動態

3.1 主要生育期指標

越冬期:主莖葉齡5葉1心至7葉1心,單株分蘗3~6個,次生根5~9條。返青期:主莖葉齡6葉1心至8葉1心,單株分蘗4個以上,次生根10條以上。拔節期:主莖葉齡9~10葉,植株生長健壯,無病蟲危害。

3.2 群體動態指標

越冬期1 125萬~1 275萬/hm2,拔節期1 200萬~1 500萬/hm2,挑旗期825萬~975萬/hm2,成熟期600萬~675萬穗/hm2。

4 目標產量和質量標準

4.1 目標產量

目標產量6 000~9 000 kg/hm2。產量結構為525萬~675萬穗/hm2,每穗粒數30~36粒,千粒重40~45 g。

4.2 目標質量

籽粒硬度≤40(單籽粒谷物硬度儀檢測:型號SKCS4100)或符合GB1351-2008軟質白粒小麥標準,籽粒商品質量達到國標3等以上標準。

5 整地質量

秸稈還田地塊,采用機械深耕(耕作深度25 cm左右)或大馬力機械旋耕整地。旋耕的地塊(15 cm以上2遍)隔2~3年深耕1次,耕后機耙2遍,達到坷垃細碎、地面平整。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采用殺蟲劑進行土壤處理,殺蟲劑的使用應符合GB4285和NY/T1276-2007規定。

6 施肥管理

6.1 施肥原則

肥料使用應符合NY/T 496-2010要求。秸稈還田地塊,根據當地土壤養分狀況增施有機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缺鋅地塊補施鋅肥或選用小麥配方肥、專用肥、復混肥料或單質肥料按測土配方結果進行配施。

6.2 施肥總量

根據土壤肥力和產量水平確定施肥量。目標產量7 500 kg/hm2以上的區域和地塊,施肥總量(折純)為:氮肥(N)225~270 kg/hm2,磷 肥(P2O)575~105 kg/hm2,鉀 肥(K2O)90~120 kg/hm2。目標產量6 000~7 500 kg/hm2的區域和地塊,施肥總量(折純)為:氮肥(N)180~225 kg/hm2,磷肥(P2O5)60~90 kg/hm2,鉀肥(K2O)75~105 kg/hm2。

6.3 施肥方法

有機肥、磷肥、鉀肥及微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氮肥的70%作基肥,30%作追肥。提倡種肥同播和機械追肥。

7 科學播種

7.1 種子質量

優先選用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優質良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2008的規定指標。種子純度≥99.0%,凈度≥99.0%,發芽率≥85%,水分≤13.0%。

7.2 種子處理

可選用懸浮種衣劑苯醚·咯·噻蟲、烯肟·苯·噻蟲、噻蟲·嘧菌·咪鮮胺,或苯醚甲環唑、咯菌腈、申嗪霉素等,進行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降低病菌侵染,減輕黑穗病、紋枯病和莖基腐病等病害發生程度。

7.3 播期播量

荃麥725播期彈性大,在10月8日至11月15日均可播種,最適播種期為10月10—25日。適宜播期內基本苗在225萬~300萬/hm2(用種量180~225 kg/hm2)。晚播田塊基本苗可增至375萬~450萬/hm2(用種量225~300 kg/hm2)。

7.4 播種方式

采用復式一體機適墑(土壤含水率20%~30%)播種。播種機械作業速度以2檔為宜,勻速前進。確保下種均勻、深淺一致、行距一致,做到不漏播、不重播,消滅“三籽”(露籽、叢籽、深籽)。播種行距18~20 cm,播深3~5 cm。旋耕和秸稈還田的田塊,播種時要用帶鎮壓裝置的播種機隨播鎮壓,踏實土壤,確保出苗。

7.5 造墑保墑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早粉碎秸稈(秸稈長度小于5 cm),均勻覆蓋地表。播種時耕層土壤相對含水量應達到70%~80%,土壤墑情不足時應適時澆灌底墑水或播種后補水以保出苗。

8 田間管理

8.1 前期管理(出苗期-越冬期)

8.1.1 水分管理。播種后或冬前在土壤墑情嚴重不足時(耕層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50%)應進行灌溉,確保齊苗、勻苗,安全越冬。地勢低洼田塊,應因勢清理墑溝,降漬排澇。

8.1.2 補苗疏苗。根據出苗情況及時進行查苗,對缺苗斷壟的地塊應及時補種、補苗;及時進行疏苗,防止“疙瘩”苗。

8.1.3 促弱控旺。越冬期壯苗指標:葉齡達到6葉1心至7葉1心,總莖數900萬~1 200萬/hm2,葉面積指數1~1.5。幼穗分化達到二棱期或二棱中期。若麥苗生長過旺或冬前出現基部節間伸長,應適時進行化控。弱苗以促為主,在土壤墑情適宜時追施尿素45~75 kg/hm2,若土壤干旱,可結合灌溉進行追肥。

8.1.4 化學除草。冬前除草宜在11月中下旬、小麥3~5葉期、日平均溫度在10℃以上時進行。冬前未防除雜草或春季雜草較多的麥田,應于返青后拔節前、日平均溫度在10℃以上時防除麥田雜草。根據田間草相選擇對路的除草劑,按包裝上推薦的劑量和方法進行施用,其中闊葉雜草可選用噻吩磺隆、唑草酮、啶磺草胺、乙羧氟草醚等,禾本科雜草可選用精惡唑禾草靈、炔草酸、氟唑磺隆等。除草劑應在晴暖無風、土壤濕潤的條件下噴施。

8.2 中期管理(返青期-抽穗期)

8.2.1 化學除草。冬前未及時進行化學除草的田塊,可在早春返青期(日均溫10℃以上時)開展春季化除。

8.2.2 看苗追肥。返青期莖蘗數少于900萬/hm2、葉片發黃的田塊,于2月上中旬小麥返青后趁雨、雪撒施或機械追施尿素75~150 kg/hm2,若遇旱結合澆灌追施。一般田塊待第一節間定長時追施拔節肥,按112.5~150 kg/hm2用量追施尿素,總的拔節肥施肥量占總用氮量的20%~30%。已追過返青肥或長勢過旺的田塊,酌情少追。對于群體過旺、返青期莖蘗數超過1 500萬/hm2的田塊宜先鎮壓或化控,待拔節后至孕穗前酌情追施少量尿素。

8.2.3 預防晚霜凍害。小麥拔節后,若預報出現日最低氣溫降0℃~2℃的寒流天氣,應及時澆水,預防凍害。寒流過后,及時檢查幼穗受凍情況,酌情追施尿素75~105 kg/hm2,以促小麥恢復生長,減輕凍害影響。

8.2.4 病害防治。重點防治赤霉病、紋枯病,兼治白粉病、銹病。返青期重點防治紋枯病,可選用噻呋酰胺、井岡·蠟芽菌、苯甲·丙環唑等藥劑;拔節期至灌漿期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和銹病。針對赤霉病,可在小麥齊穗見花期,選擇滲透性、耐雨水沖刷性、持效性較好且對銹病、白粉病有兼治作用的復配藥劑,如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戊唑·咪鮮胺、丙硫菌唑等。

8.2.5 蟲害防治。蟲害堅持達標防治。蚜蟲可選用噻蟲胺、啶蟲脒、吡蚜酮等,麥蜘蛛可選用阿維菌素、聯苯菊酯等藥劑,按農藥標簽上推薦的劑量噴施。

8.2.6 清溝降漬。沿淮稻茬麥區或低洼田塊應進行清溝排漬,防止漬害發生。

8.3 后期管理(抽穗期-成熟期)

適時開展“一噴三防”。4月中下旬小麥抽穗后,結合赤霉病、白粉病、葉銹病、穗蚜、吸漿蟲等病蟲害防治,添加磷酸二氫鉀、植物生長調節劑,混配噴施,防病蟲、防早衰。

9 機械收獲與安全貯藏

9.1 機械收獲

在小麥完熟初期采用秸稈粉碎一體機進行機械收割,秸稈均勻拋撒還田。當籽粒呈現品種固有色澤、籽粒含水量在18%以下時,應及時收獲,防止遇雨發生穗發芽。

9.2 安全貯藏

當籽粒含水量≤12.5%時,入庫貯藏。

猜你喜歡
田塊籽粒秸稈
“施肥寶” 微信小程序端設計與實現
基于時空濾波Sentinel-1時序數據的田塊尺度嶺南作物分布提取
山西省主推小麥品種籽粒形態性狀分析
籽粒莧的飼用價值和高產栽培技術
推廣秸稈還田 有效培肥土壤
基于EDEM 的洛稻籽粒堆積仿真研究
秸稈計劃燒除 吉林打算這樣干
啤酒大麥科學施肥保品質
玉米籽粒機械直收應注意的問題
新型環保吸聲材料——菌絲體膠合秸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