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產業持續增長對居民消費結構優化的影響分析

2020-12-18 03:31胡昇平副教授
商業經濟研究 2020年24期
關鍵詞:居民消費流通變量

胡昇平 副教授

(龍巖學院 福建龍巖 364012)

我國流通產業發展和居民消費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流通產業已經逐漸從末端產業轉變為能夠拉動消費、就業和生產的先導產業,流通產業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會產生影響。近幾年,我國流通產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由圖1 可知,2007 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9210 億元,2019 年上升為411649 億元,增長了4.61 倍。此外,2007 年至2019 年間,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著穩定的上升速度,年均增長率維持在15% 左右。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使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推動了我國流通產業的多元化發展趨勢(李春梅等,2020)。據我國商務部統計,我國流通產業的連鎖經營進程快速推進,連鎖經營的門店數量超過了30 萬家,從業人數也超過了1000 萬。除此之外,流通產業的信息化不斷提升,據中國互聯網發展中心的統計,在我國的零售企業中,已經有80% 以上的企業使用網絡辦公,使用移動支付的零售企業已超過了95%,我國流通產業的發展質量得到不斷提升。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居民的消費積極性快速上升,消費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不斷惡化,我國提出了擴大內需的發展策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楊玉敬,2020)。消費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衡量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十年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著年均15% 的增長速度,充分反映了我國居民消費能力在逐年上升,與此同時,消費率在保持著震蕩上升的態勢??梢灶A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居民的消費支出會不斷增加。對流通產業而言,要在把握居民消費熱情的基礎上,提高流通效率,創新流通模式,促進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在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重商主義在歐洲地區大流行,重商主義認為流通在商業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認為國家實力源于國家的貿易順差,既通過對外貿易獲得財富,但重商主義所認為的流通與現代流通產業有著較大的差別。古典政治經濟學開始關注社會生產的發展,提出了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新制度經濟學的發展奠定了流通產業的研究基礎。關于流通與消費的關系研究,西方學者認為流通的調整是市場的變化,影響著生產和消費的關系,流通產業發展的經濟功能是實現消費和生產的平衡發展(劉憲,2020)。消費與流通的關系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直接表現為需求與供給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收入與消費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收入的上升會刺激消費的發展。

圖1 2007-2019 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國內學者邵利敏等(2018)認為流通是消費品由生產向消費的轉移過程,這種轉移具有雙重性,既有物理價值的轉移也有人格特質的轉移。陸地和孫?。?019)以規模經濟理論為基礎,分析了我國流通產業發展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利弊,他認為當流通產業發展到一定水平時,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夠極大促進產業規模經濟的形成。常尚新(2020)從理論與現實的角度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居民消費升級既包括量的提升,也包括質的改善,單純的收入提升并不能促進消費結構的升級,消費品的供給情況會對居民消費水平產生重要影響。李幫喜等(2020)在電子商務背景下分析了消費升級的現狀,認為C2C 和O2O 模式均會促進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此外消費結構的升級也會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v觀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國內外學者在早期的研究中均關注到了消費結構優化的問題,但是并未結合經濟發展現實對其進行細致的研究。本文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對流通產業增長對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豐富研究成果,拓寬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流通產業與居民消費結構優化的相互關系

本文將采用單位根檢驗、格蘭杰檢驗和回歸分析對我國2007-2019 年的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研究流通產業增長與居民消費結構的相互關系。

(一)變量選取與數據來源

流通產業發展水平(LX)。對流通產業發展水平的衡量也缺乏統一的標準,不同的學者對流通產業發展水平的衡量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研究流通產業發展水平與居民消費的關系,假若選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作為流通業發展水平的衡量指標,將會和居民消費水平產生極大的關聯性。同時,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選用流通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作為衡量指標。

居民消費結構優化(SS)。在現有的研究成果中,對居民消費水平的衡量一般是選用居民消費支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消費支出增長率等變量。由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流通產業發展存在極大的關聯性,故不能作為衡量居民消費水平的指標。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口分布也存在著極大地區差異,人均消費支出更能反映我國居民的人均消費水平,因此本文選取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作為核心被解釋變量。

控制變量。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受到經濟發展水平、收入水平和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的影響,因此本文選取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民收入水平(WAL)和第三產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SER)作為本文的控制變量。

本文的研究數據主要來源于2007-2019 年的經濟數據,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行業劃分,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選擇“交通運輸和郵政業”“餐飲業”“批發業”“商業服務業” 以及 “為居民服務的其他服務業” 五大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作為流通產業發展水平的衡量變量。居民消費水平、經濟發展水平、收入水平和第三產業發展水平數據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本文利用時間序列分析工具Eviews分析2007-2019年流通產業發展和居民消費結構優化的關系。為保證研究的科學性,在分析前以2007 年為基期,對樣本數據進行貼現,統一統計口徑。

(二)單位根檢驗

單位根檢驗是檢驗數據平穩性的標準方法,如果數據是平穩序列,則可進行實證分析(莫小泉等,2020)。若數據表現不平穩,則需要進行差分。本文使用eviews8.0 對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模型輸出結果如表1 所示。由表1所示,變量流通產業發展水平(LX)、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民收入水平(WAL)和第三產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SER)均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假設,即變量數據不存在單位根,數據均為平穩序列,可以進行實證分析。

(三)格蘭杰因果檢驗

格蘭杰因果檢驗是檢驗某一變量的滯后項對另一變量的當期值是否會產生影響,如果檢驗結果顯著,則說明存在影響;如果不顯著,則說明不存在影響(黃毅祥等,2020)。由表2 可知,在滯后1 期和滯后2 期的前提下,流通業的快速增長是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優化的原因,但是居民消費結構優化不是流通業快速發展的原因。在滯后3期的前提下,我國流通業快速發展與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存在雙向因果關系。因此,可以認為流通業的快速增長與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存在著長期穩定的關系,二者存在著雙向因果關系。在我國的經濟發展實踐中,流通業的不斷進步能夠推動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此外,居民消費的優化也能促進我國流通產業的發展。

表2 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

(四)回歸分析

本文采用回歸分析來研究流通產業持續增長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優化的影響,回歸分析是一種探索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分析工具。本文將居民消費結構優化(SS)作為被解釋變量,流通產業增長率(LX)作為核心解釋變量,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民收入水平(WAL)和第三產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SER)作為本文的控制變量,構建回歸模型如下:

在模型(1)中,α 為常數項,β 為回歸系數,ε為隨機擾動項,模型回歸輸出結果如表3 所示。由表3 可知,變量流通產業增長率的回歸系數為0.136,顯著性水平p=0.028,說明流通產業的發展對居民消費結構優化有著顯著促進作用;控制變量國內經濟發展水平的回歸系數為0.177,顯著性水平p=0.007,說明經濟發展水平對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有著顯著促進作用;控制變量居民收入水平和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的回歸系數均為正,且顯著,說明其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有著顯著促進作用。根據消費理論,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會受到商品供給的影響,消費者既是主動消費者,又是被動消費者,當某種消費品的供給單一時,使得消費者不得不消費此種商品。根據本文的研究結論,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會改變消費品的供給結構,從而推動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

結論與展望

本文從理論和實證的角度分析了流通產業與居民消費結構優化的相互關系,通過實證檢驗得到如下研究結論:第一,流通產業能夠推動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在理論層面,流通與消費存在著緊密的關系,流通是居民消費產生和發展的基礎。雖然流通產業的發展不是居民消費發生變化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影響居民消費的重要因素。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流通產業發展水平的回歸系數為0.136,顯著性水平p=0.028,說明流通產業的發展對居民消費結構優化有著顯著促進作用。第二,居民消費會反作用于流通產業。從理論上可知,消費是流通發展的最終目的,消費為流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會帶動流通產業結構的變化。在格蘭杰因果檢驗中,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是流通業增長的重要原因。第三,流通產業發展與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存在雙向因果關系。流通與消費兩者是相互聯系的,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兩者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關系。流通作用于消費時,消費也會反作用與流通。

表3 回歸分析結果

近年來,擴大內需一直是各級政府的重要政策導向,筆者分析了流通產業發展與居民消費結構的相互關系。但是由于受到時間和資源的限制,本文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后續的研究中可重點關注。雖然本文在理論層面上細致分析了流通對消費的影響,但是多是從宏觀視角出發,在未來可以微觀視角為研究切入點。在數據上,由于地方統計數據的缺失,對研究樣本做了適當的增減,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文的研究結論。在后續的研究中,隨著數據統計方法的不斷改進和優化,相信各類經濟數據的統計將會變得更加完備。最后,我國流通產業具有非常明顯的層次性,縣、鎮、鄉也是我國流通體系的組成部分,但是現階段我國還缺乏鄉級機構的統計數據。因此,建立具有層次結構的分析模型可以科學辨別我國流通產業發展的空間因素。

猜你喜歡
居民消費流通變量
抓住不變量解題
也談分離變量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爾鎏金銅佛流通考察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
2017年居民消費統計數據資料
“流通空間”的中西方比較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變量
分離變量法:常見的通性通法
居民消費
商貿流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