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恩施市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分析

2020-12-18 07:32焦春海劉昌燕劉良軍萬正煌陳宏偉
湖北農業科學 2020年22期
關鍵詞:恩施市普查種質

李 莉,焦春海,劉昌燕,劉良軍,萬正煌,陳宏偉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糧食作物種質創新與遺傳改良省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64)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東鄰建始、鶴峰,西界利川、咸豐,南連宣恩,北接重慶奉節,屬中亞熱帶季風型山地濕潤性氣候,北部的大巴山和巫山的天然屏障作用,影響了光、熱、水的再分配,氣候隨著地形的垂直變化局地小氣候明顯[1]。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恩施市政府立足于山地資源,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資源,激活綠色產業優勢,打造具有自主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不斷推動特色農業向縱深發展[2-5]。本研究對恩施市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行動的結果進行匯總,對普查地區農作物種質資源現狀、消長情況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恩施市農作物種質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進行了討論,以期為這方面研究提供參考。

1 普查概況

1.1 普查時間和征集對象

2015 年,恩施市對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了普查和征集,一是查清古老地方品種的分布范圍、主要特性;二是普查各類作物的種植歷史、栽培制度、品種更替、環境變化、多樣性及其消長狀況等;三是分析氣候、環境、人口、文化及社會經濟發展對農作物種質資源變化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征集古老、珍稀、特有、名優、瀕危等地方品種和作物野生近緣植物的種質資源20~30 份。

1.2 普查方法

為充分掌握種質資源分布地點,恩施市邀請多年從事農業工作的退休老同志參加座談交流和資源征集。對征集的資源進行編號和區位登記、植株包扎、種子(果實)晾曬和枝條收集,及時送交湖北省農業科學院進行鑒定、保管(貯存)、入庫、入圃。詳細填報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普查表》。

2 普查效果及分析

2.1 普查總體情況分析

本次行動共普查收集到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108 份(圖1),隸屬24 科40 屬46 種。水稻、玉米及雜糧作物資源共計13 份,占調查資源總數的12.0%;蔬菜種質資源共計31 份,占調查資源總數的28.7%;豆類種質資源共計11 份,占調查資源總數的10.2%;油料作物種質資源共計10 份,占調查資源總數的9.3%;果、茶作物種質資源共計42 份,占調查資源總數的38.9%;苧麻種質資源1 份,占調查資源總數的0.9%。

圖1 恩施市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調查情況

2.2 對比1956年、1981年、2014年農業生產的變化

分析恩施市糧食及雜糧作物的普查情況可知(表1),水稻種植面積在逐步縮減,應用育成品種的數量由3 個增加到18 個,而地方品種的應用數量由27 個遞減到1 個。玉米的種植面積年度間變動較大,應用的育成品種由1956 年的2 個增加到45 個。甘薯的種植面積穩中有升,其中育成品種的種植面積增加較快,地方品種的種植面積縮減嚴重(由61.3% 下降到4%)。1956 年、1981 年、2014 年,小麥、大麥、高粱、谷子、蕎麥、燕麥等雜糧作物的種植面積急劇下滑,地方品種的應用也相應減少。

表1 恩施市1956 年、1981 年、2014 年糧食及雜糧種植情況

分析恩施市的蔬菜種植情況可知(表2),馬鈴薯、蘿卜、胡蘿卜、黃瓜、南瓜、辣椒、茄子、番茄、甘藍、白菜、菠菜的種植面積呈遞增趨勢,在品種的應用上,地方品種的應用呈減少趨勢,育成品種的應用越來越多,面積越來越大。1956 年以來,恩施市芥菜、厚皮菜和蕪菁的種植面積呈下降趨勢,冬瓜的種植面積不同年份間有一定的波動,蓮藕的種植面積呈遞增趨勢,姜、蔥和蒜的種植面積穩中有升。2014年以來,原本種植較少的芹菜、芫荽、菜心、生菜、油麥菜、魔芋、茭白、百合等也開始種植了。

表2 恩施市1956 年、1981 年、2014 年蔬菜種植情況

續表2

分析恩施市豆類的普查情況可知(表3),豌豆、小豆、綠豆基本上沒有育成品種的應用,1956 年以來種植面積一直呈下降趨勢,地方品種的應用數量也在減少。飯豆在不同種植年份變化較大,1956年、1981 年、2014 年的種植面積分別為53.3、66.7、20.0 hm2,種植的主要為地方品種。恩施市豇豆、菜豆和蠶豆的種植面積不同年份變動較大,2014 年以來育成品種的種植面積增長較快,分別為豇豆、菜豆和蠶豆種植面積的87.1%、81.0% 和70.6%。

分析恩施市果茶普查情況可知(表4),恩施市柑橘的種植面積增長較快,李的種植面積不同調查年份有一定的波動,桃的種植面積逐漸降低,梨的種植面積呈增長趨勢,柿子的種植面積較穩定,葡萄的種植面積呈遞增趨勢。2014 年以來,原本種植較少的蘋果、甘蔗、枇杷、雪蓮果、草莓、西瓜等也開始種植了。板栗的種植面積較穩定,保持在1 067.0 hm2左右,核桃的種植面積呈增長趨勢,在品種的應用上仍以地方品種為主。恩施市茶的種植面積呈快速增長趨勢,1956 年為602.0 hm2,1981 年為2 482.1 hm2,2014 年為20 203.0 hm2,2014 年以來育成品種的應用增加到25 個,占茶種植面積的85%以上。

分析恩施市油料作物及特用作物普查情況可知(表5),恩施市大豆地方品種的應用越來越少,育成品種的應用越來越多,種植面積不同調查年份變動較大?;ㄉ姆N植面積呈遞增趨勢,向日葵的種植面積有所降低,油菜的種植面積近年來增長較快,隨著育種水平的提高,應用育成品種的數量增加到21個。恩施市煙草的種植面積增長很快,1956 年、1981 年、2014 年的種植面積分別為193.3、1 954.0、5 350.0 hm2,地方品種基本上被淘汰。1956 年、1981年、2014 年,苧麻的種植主要為地方品種,種植面積分別為453.3、575.3、20.0 hm2。

2.3 品種類型、面積變化及原因分析

恩施市糧食及雜糧作物種植面積總體上呈下降趨勢,地方品種的應用減少,育成品種的應用增多,主要是由于糧食作物耗工較大、人均耕地面積較少且分布細碎,投入多,效益比較低,留守的老人和婦女不愿或沒有能力從事耗工、耗力的糧食種植。

表3 恩施市1956 年、1981 年、2014 年豆類種植情況

表4 恩施市1956 年、1981 年、2014 年果、茶種植情況

表5 恩施市1956 年、1981 年、2014 年油料作物和特用作物種植情況

恩施市蔬菜作物種植面積呈遞增趨勢,在品種的應用上,地方品種的應用呈減少趨勢,育成品種的應用增多,面積增大。這一部分歸功于恩施市以市場為導向,發展了規?;?、標準化的生產基地群,夏季天然反季節蔬菜的供應帶動了蔬菜產業的發展。

恩施市果樹和茶的種植面積增長較快,地方品種的應用變化不大,育成品種的種植面積和數量增幅較大。恩施市霧多濕度大,氣候冷涼,水果和茶的品質好、營養價值高,氣候資源優勢明顯。另一方面,恩施市是中國著名的高硒區,境內的硒礦床形成了獨特的硒資源圈,創制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恩施市油料作物及特用作物種植面積不同調查年份間變動較大,隨著育種水平的提高,地方品種的應用減少,育成品種的應用增多,種植面積呈增長趨勢。這得益于油料作物和特用作物種業創新發展迅速,科研成果豐碩。

3 小結與討論

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農作物品種的優質化、多樣化提出了新要求,開展系統性的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能豐富農作物種質資源基因庫,是培育突破性農作物新品種的前提和保障。近年來,氣候環境變化、經濟快速發展對農作物種質資源影響的強度和深度持續加大,大量地方品種迅速消失,作物野生近緣植物資源急劇減少。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全面調查和搶救性收集,對保護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多樣性、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1 普查結論

本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行動共普查到地方資源108 份,隸屬24 科40 屬46 種。其中,水稻種植面積在逐步縮減,玉米、冬瓜、飯豆、大豆、李的種植面積不同調查年份變動較大,甘薯、柿子、板栗、姜、蔥和蒜的種植面積穩中有升,馬鈴薯、蘿卜、胡蘿卜、黃瓜、南瓜、辣椒、茄子、番茄、甘藍、白菜、菠菜、蓮藕、花生、油菜、梨、葡萄、柑橘、核桃、茶、煙草的種植面積呈遞增趨勢,小麥、大麥、高粱、谷子、蕎麥、燕麥、豌豆、小豆、綠豆、桃、芥菜、厚皮菜和蕪菁等雜糧作物的種植面積急劇下滑,原本種植較少的芹菜、芫荽、菜心、生菜、油麥菜、魔芋、茭白、百合、蘋果、甘蔗、枇杷、雪蓮果、草莓、西瓜等開始種植。大部分作物地方品種的應用減少,而隨著育種水平的提高,農民應用育成品種的數量增加,面積呈增長趨勢。

品種類型和面積變化的原因主要是:①恩施市人均耕地面積少且分布細碎,耗工大、投入多、比較效益偏低;②恩施市擁有霧多濕度大、氣候冷涼等氣候資源優勢,夏季天然反季節蔬菜、優質瓜果和“富硒牌”茶的生產,創制了新的經濟增長點;③種業科研創新育種發展迅速,科研成果豐碩,“市場+公司+基地+農戶”產業鏈初具規模[6-8]。

3.2 資源保護與利用建議

提高種質資源利用效率和加強種質資源的保護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和延續性的艱巨工程,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對公益性事業投入的主體作用,完善對地方作物種質資源的跟蹤、記錄和保存。種質保存不是目的,要加強農作物種質資源的保存和可持續利用探索,篩選出具有突出利用價值的優異種質,育成一批新品種,滿足作物育種和農業生產的需求,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9-12]。恩施市的特色農產品豐富、天然、無污染、品質優良,符合消費者未來對農產品的需求,如何著力挖掘一批區域特色明顯、綠色生態、具有規模和品牌效應的種質資源,并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今后工作的重點[13-15]。

目前,農作物種質資源的保護大多通過提交進入地方種質庫的保存方式進行保護,然而遷地保存不能保持農作物遺傳資源在原有環境中的動態進化過程,有可能導致遺傳多樣性豐富度的降低,甚至不能適應新的生態環境和抵抗新產生的病蟲害。農民參與的就地保護有利于保持農作物在原生境下持續進化,或許能更加有效地保護和延續農作物的遺傳變異和遺傳多樣性。

猜你喜歡
恩施市普查種質
華南地區最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建成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蟲發生
胡春華強調:確保脫貧攻堅普查取得圓滿成功
亞麻抗白粉病種質資源的鑒定與篩選
關于農業文化遺產普查與保護的思考
貴州玉米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及核心種質庫構建
紅錐種質早期生長表現
淺談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壩鄉小溪村為例
恩施市基層就業創業工作的對策
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與探索——以恩施市屯堡鄉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