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減負”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相關探討

2020-12-18 04:19姚亞鵬
辦公室業務·上半月 2020年11期
關鍵詞:政府職能減負轉變

姚亞鵬

【摘要】近年來“減負”的各項政策開始推行,基層的形式主義現象逐漸減少,將工作重心聚焦在服務群眾方面,轉變傳統的工作模式。在此過程中,為了探索出最佳的“減負”措施,在減負的情況下不減少責任,使得各個部門的職能和責任更為明確,必須要形成良好的政府職能優化轉變的工作模式,確?!皽p負”的背景下有效完成各方面的工作任務。

【關鍵詞】“減負”;政府職能;轉變

“減負”為基礎的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不能僅停留于喊口號、發文件等形式主義,應該明確減負過程中的職能和職責,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提升群眾對政府服務的滿意度。

一、以“減負”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意義

(一)能夠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社會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問題受到廣泛重視,最為主要的就是社會和政府的自治功能與實現程度,在此過程中,轉變政府的職能,可以促使社會自治能力的發展,二者之間形成一定內在聯系,適應互動發展的新形式。從實際情況來講,“減負”的背景下轉變政府職能,是促使社會自治發展的前提所在,而社會自治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得社會發展的動力資源更為豐富,有效協調政府職能和社會職能之間的分工,探索出最佳的社會自治工作方式和方法,更好地統籌和協調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這樣可以使得社會和經濟全面發展、共同進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有助于轉變傳統的管理格局。傳統的“全能型”政府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是將社會作為基礎開展各方面的治理工作,確保日常生活與企業生產的正常秩序,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但是,在傳統觀念中認為政府的權力和地位非常高,政府管理工作會延伸到社會的每個領域中,屬于社會發展過程中關鍵性的指導要素,很容易出現政府強大、社會弱小的局面,難以為群眾提供高質量服務。而在“減負”下政府職能轉變之后,可以向著現代化的管理格局方向發展, 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按照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群眾的發展需求等制定決策方案和戰略計劃,不再是政府統一管理和治理的局面,而是在經濟建設發展的基礎上,為社會提供服務,協調政府和社會各個領域之間的職能分工,培養社會的自治能力,使得經濟和社會之間能夠統籌、協調發展, 滿足當前的時代發展需求。

(三)有助于營造良好環境氛圍。以“減負”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中,能夠營造出較為良好的環境氛圍。一方面,在政府轉變職能的過程中,會將制度作為基礎,保證“減負”措施的長效常態,使得基層能夠形成較為良好的減負態勢,不再受到傳統工作的局限,而是將服務群眾、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作為主要的職能職責,重點致力于構建良好的發展環境,形成公平的社會環境。通常情況下,基層的工作人員數量少,工作壓力較大,責任繁重,權力很小,每個崗位工作都要和幾個業務部門相互對應,部門原來和群眾之間不存在很大利益關系的工作,在職能轉變的過程中,都需要轉變傳統的工作模式,注重層層分解與處理,很容易在繁重的工作中出現發文件、做臺賬等形式主義現象,無法真正落實工作。而在“減負”的背景下,政府職能轉變期間,可以通過設置相關的機構,明確人員的責任義務等,提升服務工作效果,將為群眾服務的制度和責任落實在實際工作中,不再有形式主義的現象,而是將全部的工作精力集中于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方面,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構建良好環境氛圍。

二、以“減負”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經濟與服務社會的政策。近年來我國社會轉型發展期間,要想促使政府職能的良好轉變,就必須要有效協調政府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有效解決各方面的職能分工問題。傳統的工作中,政府在行使職能期間經常會出現越位現象、缺位現象與錯位現象,對于越位而言,就是在工作中經常會出現直接進行經濟事務管理的現象;缺位則是在公共服務方面未能將自身職能作用發揮出來;錯位則是不能有效開展統籌協調工作。要想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就應該在“減負”發展的過程中,編制完善的政策,為社會與市場提供良好服務,發揮自身的作用,促使經濟與社會之間的良好發展。在此期間,政府可以將一些行政業務分離,從行政領域轉變到社會領域中,不僅可以形成“減負”的良好條件,還能為提升社會的自治能力提升創造空間。需要注意的是,在轉變職能的過程中,“公共產品”的供應和管理必須要除外,主要因為公共產品的供給和管理,不能和社會市場之間相互適應,只能在政府的服務過程中有效協調供應和需求之間的關系,因此,在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自身的公共產品提供情況,按照社會的需求,針對性供應公共產品,促使自身職能工作的良好實施。

(二)政府向社會分權。以“減負”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中,政府應該主動“減負”,向著社會分權,這樣不僅可以轉變傳統的政府治理工作模式,還可以創造出全新的工作格局,不再受到“大政府小社會”的影響,而是營造“大社會”的良好格局。對于“大社會”而言,并非是群眾數量多、地域規模大,而是轉變傳統的政府職能,在時代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價值與權利,引導其積極參與到責任行為中,使得公民可以樹立正確的參與觀念與責任觀念,形成良好的共同意識,自覺規范和約束自身的行為。在此過程中,為了增強社會自治能力,應該積極構建創新性、創造性的工作機制,鼓勵人民群眾自覺參與社會活動,形成共同的認知與行為,使得政府部門和人民群眾、社會之間可以形成責任、義務、行為相互平衡和互動的良好狀態。

(三)注重社會自治能力的提升。近年來,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結構的調整,導致出現利益結構相互分化的現象,在社會重組的關鍵階段,提升社會自治能力和組織能力非常重要,只有確保社會自治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有效應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在社會自治能力全面提升的情況下,不僅可以動員和集中社會力量、資本參與到相關經濟建設活動中,還能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在政府職能作用較為薄弱的區域,也有著一定的能量,可以幫助有效解決邊緣性問題,推動社會的經濟發展,形成良好的發展模式與職能作用。

(四)強化市場化改革力度。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發展的進程中,市場與政府所擔負的職能有所不同,二者之間不會呈現出對立性的關系,但是,也無法有著相互替代的作用。在此期間,市場主要擔負著微觀經濟環境中資源配置的職責,政府在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情況下,補充市場中的不足,為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營造相應的外部條件,編制出較為完善的戰略計劃,統一相關的市場準入規則,并且實時化共享與發布相關信息,將自身優勢充分彰顯出來,提升各種資源的利用率。為了在“減負”的過程中有效轉變政府職能,應該強化市場化改革力度,注重和市場之間的合作,政府可以結合市場的經濟規律,明確自身的經濟調節工作職能,規范、維持市場中的經濟秩序,開展監督、協調等工作。建議政府在工作中設置市場監理職能部門,有效履行各方面的工作職能,促使市場經濟建設良性發展。

(五)完善行政審批工作制度與流程。以“減負”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行政審批制度和流程的改革完善,營造良好的職能轉變環境氛圍,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促使社會的公平發展。在此期間應該重點提升行政審批制度的標準化水平、法制化水平,在保證行政審批工作的標準化與法制化實施的同時,針對非行政許可的各個審批工作,完善相關的制度,采用先進技術創建電子監察工作系統,便于提升行政審批工作的規范性與合理性,為群眾提供優質化服務。建議在工作中創建服務組織機構,可以在現場執行工作,杜絕出現拖延現象,與此同時,還應該完善相關的社會聽證制度、決策管理制度與合法審查制度等,采用網絡信息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等建設電子政務系統,對于需要審批的內容,涉及項目名稱、法律信息、辦理程序與結果等,都需要進行審批處理公開化,積極借鑒成功的經驗,確??梢杂行嵘姓徟ぷ魉?。

(六)樹立正確的服務觀念意識。以“減負”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樹立服務觀念意識,增強政府部門的公信力。一方面,應該積極進行行政管理方式的創新改革,致力于提升政府部門的公信力與執行力,不僅可以和社會生態變化之間相互適應,還能夠滿足和諧社會的建設發展需求。另一方面,在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中,并非是簡單進行集權和放權,而是在工作中合理進行權力的配置,按照公共服務的發展特點與需求,在優化配置權力的情況下形成良好服務觀念,增強各方面的服務工作效果,確保在“減負”的情況下,為社會、群眾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減負”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提升公共服務質量,還能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該重視“減負”下的政府職能轉變,完善行政審批流程和制度,強化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力度,在減輕負擔的同時,向著市場化的方向改革,營造良好的管理工作環境氛圍,確保在新時期背景下通過“減負”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為社會、市場與群眾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

【參考文獻】

[1]溫永林.供給側改革倒逼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理論邏輯與路徑選擇[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8,12(3):37-43.

[2]丁紹昕.凝心聚力勇于擔當努力實現政府職能轉變新常態[J].機構與行政,2016,1(3):25-27.

[3]高鴻玲.從嚴收費,為經濟發展減負減壓——《福建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解讀[J].人民政壇,2017,23(10):36-37.

[4]李貴平.“一顆印章”改革破題減負增效激發市場活力——楚雄州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實踐探索[J].創造,2018,45(9):122-134.

[5]楊陽,譚蘭英.地方政府積極作為的動力在哪[J].人民論壇,2016,13(7):36-37.

[6]王行行.新常態下我國地方政府行政職能轉變問題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11(16):27-28.

[7]王鐸.鄉村振興戰略下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20,34(8):246-266.

猜你喜歡
政府職能減負轉變
事業單位激勵機制分析與思考
延安旅游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職能探析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試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
關于會計職能轉變若干問題探究
我國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的問題分析
常州市鐘樓區樓宇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