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視域下東南亞宗教文化因素的思考

2020-12-21 03:48覃圣云
黃河黃土黃種人 2020年6期
關鍵詞:東南亞倡議一帶

覃圣云

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與沿線國家互動、磨合過程中,宗教傳播與文明融合是不可回避的核心議題。東南亞是我國實施“一帶一路” 倡議的重要地區,宗教對東南亞國家的社會生活有深刻影響,我國應重視其宗教矛盾上升給地區安全穩定帶來隱患的現實狀況,并對此進行深入研究,采取全局性、建設性的措施,充分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通過人文層面的交流,促進與東南亞國家民心相通,從而更好地推動 “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地區順利實施。

宗教作為一種重要的傳統文化,深刻影響著世界各國現代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作為有著民族和宗教“博物館”之稱的東南亞地區尤其如此。東南亞各國人民創造了以“宗教文化”為顯著特征的民族特色文明,與各國歷史上固有的傳統民族文化交融匯合,在長期的勞動生活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地區化民族化的東南亞特色文化?!耙粠б宦贰毖鼐€的東南亞各國,宗教狀況各不相同。作為一種社會變量,宗教極大地影響著所在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發展進程。東南亞是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地區,同時也是世界上宗教種類最多、形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宗教在東南亞國家的歷史上始終發揮著助推力作用,促進各國文明交流互鑒。但宗教的作用亦具有不確定性,猶如雙刃劍。加強對宗教文化的認知,充分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一帶一路”建設將會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宗教因素甚至有可能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障礙。

一、“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面對宗教復雜局面

(一)東南亞宗教發展現狀及特點

東南亞是當今世界上宗教種類最多、宗教信仰人群比例最高、宗教形式和內容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由于東南亞特殊的地理位置,千百年來,中國、印度、阿拉伯、波斯、歐美文化等先后不同程度地傳入該地區。伴隨而來的儒教(中國的儒學在東南亞一些國家被稱為儒教)、道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天主教、新教也先后進入該地區傳播。隨著歷史的演進,東南亞成為“宗教萬花筒”,不僅宗教種類繁多,而且佛教信徒數量居世界第一,印尼成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菲律賓是亞洲唯一的基督教國家??梢?,東南亞地區的宗教在世界宗教史上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歷史學家尼古拉斯·塔林在其著作《 劍橋東南亞史 》中,將東南亞比作“宗教的十字路口”。

現代以來,東南亞各國傳統意義上的“現代民族國家”概念受到巨大挑戰,其中包括一些經濟水平發展比較好的國家,如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這些國家由于從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進程曲折,面臨許多社會化問題,如日益增長的人口流動性、經濟結構調整、當地傳統小經濟解體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嚴重沖擊著本地傳統宗教社會。盡管如此,傳統宗教始終是東南亞國家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精神寄托,不少社會行動準則都依賴于宗教綱常倫理。

在全球化的推動下,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東南亞宗教開始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傳統宗教呈現出新的特點。例如,傳統宗教傳播方式主要是利用國家力量,充分利用人際的親緣、民族的族群共性為主要傳播平臺。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新傳播手段的普及,互聯網成為宗教傳播的新的主要傳播平臺。信息化既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回歸,使一些傳統的宗教派別得到強化,也促進了新興宗教運動的出現。

(二)宗教在東南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進入21世紀后,全球各種思潮激蕩碰撞,各類宗教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東南亞國家同樣如此。具有自己顯著民族特色的傳統宗教,進一步強化了自身對東南亞各國在社會發展、對外交流、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影響。

1.宗教因素對整合東南亞國家社會各種勢力和集團具有重要作用。宗教的一個重要的積極作用即可促進形成穩定的社會氛圍,它通過幫助每一個階層確定自己的社會地位,給不平衡的社會形態增加了穩定性。隨著東南亞各國經濟的發展,傳統社會日漸解體,在新的社會轉型尚未形成、社會矛盾叢生之際,傳統宗教成為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緩沖器。

2.宗教對推動國際關系和諧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宗教具有較強的文化執行力,宗教意識對內維護本國的國家主權,對外反對霸權主義,可促進國際關系的和諧發展。宗教由于和世俗社會交合在一起,本身有著巨大的社會動員優勢,傳統宗教可運用這一能力,整合社會的各個層面,增強社會凝聚力。

3.宗教的文化親和力是社會的鎮靜器和黏合劑。宗教承載著信徒的精神平臺,為其提供精神寄托的維系,從而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存在的社會價值。在世俗社會實踐過程中,宗教以共同的精神信仰為紐帶,籠絡信徒走到一起。

4.宗教文化對推進東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政治局面穩定具有積極意義。傳統宗教的一些教義具有規勸與人為善的內涵,隨著時代發展,進一步融合了各國民族特色,這些教義能夠維護和平穩定,對平衡國與國之間的一些利益爭端起到重要作用。還有一些宗教的教義教規,其內容與世俗社會的人際交往相適應,可為人們交流和溝通起到橋梁作用。從更高的層面來看,宗教文化還有助于促進以宗教為基礎的國際交流。

二、“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面對東南亞宗教變量

當前,全球宗教復興趨勢日漸顯現,宗教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的政治影響力持續上升,在許多國家的社會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很多東南亞國家對外深陷域外大國戰略博弈,對內又面臨政治社會轉型、民族矛盾突出等多重問題。東南亞國家的這些政治風險已成為影響“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的重要因素,而宗教因素在一定條件下也有可能成為風險。

東南亞各國均為多民族的國家,整個地區有90多個民族。在這個地區存在多種語言文字、眾多宗教信仰、風土習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東南亞宗教中,既有源自本土的原始信仰,也有外來的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國家中,宗教有著非常完整的分布格局。就宗教本身而言,其不是社會風險,甚至很多時候還是積極力量。但在一定條件下,宗教可能會成一種變量,與政治、軍事、經濟改革、社會公平等因素交織在一起,成為各種矛盾沖突的爆發點,其帶來的風險會形成“蝴蝶效應”。

(一)民族宗教矛盾上升,對東南亞安全穩定造成消極影響

在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的民族沖突中,往往夾帶著宗教的因素,在一些地域沖突中,民族主義勢力也常常利用宗教力量,以實現政治目的和利益的最大化,使得這些國家的民族問題變得復雜和難以化解,也給國家和地區的安全穩定造成威脅,例如不同宗教間的直接沖突。2013年,緬甸境內從密鐵拉蔓延到多個城市的佛教信徒與穆斯林之間的族裔宗教沖突和騷亂持續數月,多間宗教敬拜場所和經院學校被焚燒,數十人在此次宗教暴力事件中喪生。此外,還有東南亞國家相互之間的一些領土爭端,都對東南亞地區的安全穩定造成消極影響。

(二)東南亞宗教極端主義的抬頭,給國際合作帶來風險

當今世界,宗教或以宗教為背景的國際沖突不斷出現,對國際社會的穩定造成重大影響。近些年來,東南亞地區因宗教或以宗教為背景的沖突和矛盾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后,東南亞國家出現經濟增長下滑、社會動蕩不安等現象,而宗教中激進主義甚至極端主義趁機抬頭,武裝襲擊、綁架人質、制造爆炸事件甚至邊界沖突等時有發生。隨著宗教極端主義的上升,東南亞宗教問題與恐怖主義的聯系逐漸加深,恐怖活動出現增多趨勢,美國已將東南亞視為“反恐第二戰線”。2014年全球和平指數顯示,2012年至2013年間,菲律賓發生499起恐怖主義事件。這些現象表明,宗教問題既是破壞東南亞地區穩定的重要因素,也成為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制約因素。

三、如何應對“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的宗教風險

“一帶一路”倡議,并非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全體國家的大合唱,將給東南亞地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順利發展,為有效應對“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在東南亞面臨的宗教風險,我國可采用如下具有全局性和建設性的措施。

(一) 將宗教文化納入“一帶一路”倡議構想

涉及65個國家、44 億人口,經濟總量20多萬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建設,沿途均為典型的多類型國家及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區域?!耙粠б宦贰苯涍^的中亞各國在地理位置上是歐亞交通的十字路口,自古便是多元宗教文化交匯并存的區域?!耙粠б宦贰苯涍^的東南亞、南亞各國,當地民眾多信仰佛教,與我國佛教界關系源遠流長。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印尼、馬來西亞等,則是伊斯蘭教影響巨大的國家?!耙粠б宦贰北貙⒃谘鼐€各民族、各宗教文化的相互碰撞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國應將宗教文化這一獨特的社會資源納入“一帶一路”倡議構想,使其發揮積極作用。

(二)通過宗教路徑擴大民間外交,樹立正面國際形象

國家外交活動主要分為官方外交和民間外交兩大類,隨著地球村的形成和世界公民社會的發展,民間外交在各國聯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民間外交,顧名思義是民間人士、民間組織等非官方色彩的行為主體向外發生的文化、宗教、藝術、經貿等活動。一國的民間外交與其他國發生聯系的主體,可能是對方國家的政府,也可能是對方相應的民間組織。由于民間外交具有草根性、靈活性、廣泛性、公民性、包容性等特征,在官方外交不暢的情況下,民間外交往往能起到打破僵局、推動國家關系繼續向前發展的作用。

1.讓宗教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走出去”。我國是傳統宗教資源大國,古代中國在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史上,為人類宗教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如大唐玄奘西游、鑒真東渡日本等。但在近現代歷史發展中,我國在宗教文化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明顯不足,其國際貢獻遠未得到充分承認與肯定。我國的本土宗教如道教等,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走出去”,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特殊影響力。

2.華僑華人宗教作為特殊主體,可助力民間外交。華僑是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華人是與中國有血緣關系的外籍移民。華僑華人宗教,源于中華傳統宗教文化,并廣泛吸收了華僑華人所在地文化因素,是在當地文化生態土壤中播種、成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宗教文化,具有祀奉的神祇多元化、沒有主次、糅合各種神明等特點。我國5000萬左右的海外華僑華人,約有八成在東南亞地區。他們在東南亞各國的社會經濟和宗教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當前,東南亞的華人主要依靠“儒釋道”作為維系華人社會的重要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傳承紐帶。我國可重點從“儒釋道”等方面加強與東南亞華人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增進其對中華文化的共識。除了“走出去”,我國還可“引進來”,如以適當的方式邀請海外華僑華人宗教社團,開展互動式的宗教廟宇考察、宗教勝地旅游、宗教學者交流訪問、宗教知識講座、宗教學術研討會、宗教慈善公益活動等,通過這些措施既能與包括海外宗教界在內的華人社會聯誼,又可改善華僑華人與當地社會的關系,同時輻射到當地主流社會和其他階層的民眾,使當地人對中華文化產生好感,有利于樹立中國國際正面形象,促進“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的順利實施。

(三)發揮沿海沿邊省份文化區位優勢,加強跨國文化合作交流,促進與東南亞國家民心相通

文化層面的“心心相印”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有力保障。從“一帶一路”的視野來看,中國廣袤的邊疆不再是遙遠的邊疆,而是中國與沿線各國發展的國際大通道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中國是唯一將傳統文化保存至今的世界文明古國,傳統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在“一帶一路” 區域空間內有人數高達幾千萬與我國文源相近、文脈相通、習俗相連的跨境民族,其間的文化習俗和文化需求的契合度相當高,非常有利于中華主流文化的傳播。而廣西、云南、福建、廣東等沿海沿邊省區與東南亞地區有天然的地緣、族緣、親緣關系,是我國開展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

以處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廣西為例,廣西與東南亞國家陸海相鄰,與東盟國家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由于族群同源,廣西的壯族和越南的岱族、儂族都由百越民族發展而來,有著許多共同的民間信仰,如其都以青蛙為圖騰、都信仰花婆等。由于習俗相近,廣西與越南在稻作文化、山歌文化、醫藥文化等方面的跨國文化合作也非常廣泛。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連續16屆在南寧成功舉辦及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廣西已經成為面向東南亞的橋頭堡。目前,廣西已形成了廣西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大會、中越青年大聯歡、中越邊民大聯歡、廣西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等一系列交流機制與平臺,并不斷拓展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領域。

四、結語

相關學者在評估“一帶一路”沿線65國面臨的風險時發現,由于大國戰略博弈與地區熱點問題頻發等原因構成了不少風險,因此 “宗教因素”也是評估風險的重要指數之一。通過高度重視、認真研判與積極努力,使“宗教因素”成為助力而不是阻力,使宗教這一獨特的社會文化資源在“一帶一路”倡議軟環境優化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各種人文層面的交流,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心相通,以鞏固經貿合作上的“互聯互通”,對于“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的順利實施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賀圣達,劉金光,張禹東,段立生,鄭筱筠.對話宗教與東南亞區域社會發展[J].世界宗教文化,2012(5):45-50.

[2]鄭筱筠.“一帶一路”戰略與宗教風險研究——基于可能性和必要性視角[J].世界宗教研究,2016(6):21-25.

[3]張二平.把握“一帶一路”上的宗教態勢[J].中國宗教,2015(6):35-37.

[4]范磊,楊魯慧.宗教公共外交與“一帶一路”軟環境建設[J].中國周邊外交學刊,2018(1):109-131.

[5]劉金光.東南亞宗教的特點及其在中國對外交流中的作用——兼談東南亞華人宗教的特點[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14(1):28-33.

(作者單位 廣西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猜你喜歡
東南亞倡議一帶
浙江向全行業發起廉潔自律倡議
“一帶一路”我的夢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數說“一帶一路”這5年
保護一半倡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景和實踐
閩菜“太平肉燕”飄香東南亞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發起攜手共贏合作倡議
奇幻迷香 尋味東南亞
美俄聚焦東南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