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場現形記》中的腐敗問題及其當代啟示

2020-12-21 03:48劉沛
黃河黃土黃種人 2020年6期
關鍵詞:官場腐敗官員

劉沛

《 官場現形記 》作為晚清官場譴責小說的一部扛鼎之作,向世人描繪了一幅“百官群丑圖”。探討小說中官員的腐敗問題,分析構成腐敗的社會環境、體制機制、思想根源等,既能夠對當今黨風廉政教育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又能為探索更加完善的廉政體制機制提供有益借鑒。

《 官場現形記 》被魯迅先生列為中國譴責小說的開山之作。全書描寫官場故事三十幾個,范圍覆蓋大半個中國。小說中涉及的官員近百名,為人們展現了一幅活生生的晚清官場百丑圖。

一、《 官場現形記 》中官員腐敗行為分析

賣官鬻爵,權錢交易。小說第五回的何藩臺,與其兄三荷包因賣官所得分贓不均失和,二人竟不顧顏面大打出手。

貪污受賄,中飽私囊。小說中涉及的官場敬儀名目繁多,三節兩壽、拜師到任、婚喪嫁娶都要用錢打點,其中提到的炭敬、冰敬、門敬、跟敬、贄見、別儀等都是官員貪污受賄的常見手段。

私征濫收,盤剝百姓。第三十四回的知州閻佐之借山西賑災之名,肆意妄為、瘋狂斂財,逼得太原一府百姓死凈逃光。

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第八回的陶子堯靠著抄來的條陳糊弄上司,掙得買辦機器的肥差,后將公款揮霍一空,機器未買,還伙同他人造假合同,向山東官場索賠四萬銀錢。

坑蒙拐騙,唯利是圖。第三十五回的何孝先辦差途中遇災民鬻兒賣女,賤價購買五十多個女孩,高價販賣,大獲其利。

昏聵無能,殘暴狠毒。第二十二回的賈筱芝最怕怨鬼討命,只要嫌犯喊冤,必定推倒重審,連累涉案眾人滯留省城,當光賣絕,家破人亡。

自私麻木,為官不為。第二十九回的江南制臺每日設壇打坐,扶鸞求仙,總制三省如同“臥治”。小說第四十回,夏口廳馬老爺總結做官七字秘訣——“一緊、二慢、三罷休”,道盡官場的無為之風。

沽名釣譽,虛偽做作。第二十回的浙江巡撫傅理堂,上任之初力倡節儉,大小官員爭穿舊衣,打扮得如同一群叫花子。這樣一位“清官”,在任副欽差時借查案撈銀五十多萬兩。

窮奢極欲,言行無度。第三十六回的湖廣總督湍多歡,納十二房姨太太,被人戲稱“十二金釵”。第五十四回的候選通判梅蔚,做欽差隨員出洋途中偷雞摸狗,罔顧身份,丑態百出。

崇洋媚外,賣國求榮。第五十二回徐大軍機的女婿尹子崇,聯合小舅爺蒙騙軍機,兩百萬兩白銀賣掉安徽全省的礦產給洋人,導致主權盡失。

二、《 官場現形記 》中腐敗發生的現實原因

(一)社會外部環境因素

清末政局動蕩、社會黑暗,政府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一方面,農民起義高潮迭起,清政府自顧不暇。另一方面,外國勢力不斷入侵,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封建社會逐漸走向徹底崩潰。當時官場吸食鴉片成風,“自鴉片之害興,而官場中人沾染者,居其大半,當夫轅門聽鼓,三八衙參,吐霧吞云未能暢適”。戊戌變法失敗,“洋務”“新政”相繼破產,一些有識之士逐漸失去了“變法圖存”的希冀,找不到救國救民的出路。清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衰弱于民眾面前暴露無遺,面對國家的貧弱和政治的昏聵,大多數官員日漸絕望迷茫,亂世心態和末世情緒籠罩官場,他們整日渾渾噩噩、無心政務,升官發財成為進入仕途的唯一目的,國家興亡、百姓命運則變得不足掛齒。

(二)官僚體制因素

清末官員選拔分正異兩途??婆e取士為正途,但八股取士嚴重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顧炎武曾評價“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通過這種途徑培養選拔出的人才不通古今、不切經濟、迂腐守舊,導致辦事效率低下、政事難舉。捐納和保舉是選拔的異途。清末大開捐門,但“此例一開,漫無限制,籌捐者多多益善,報捐者于于而來,積薪之勢已成,濫竽之風大熾”。官員數量激增,魚龍混雜,官署重疊冗雜,貪污腐敗更甚。由于官多事少,政府采取分班輪委的辦法,循資以進,至多年余,便要更換,以后又是茫茫無期的等待。其間,既無實缺,亦無俸祿,很多人靠借貸、典當為生,異常潦倒。候補者為委得官缺極盡手段,一旦得缺,“則捧檄色喜,自將不顧一切而惟汲汲然彌補其宦囊?;履乙蝗詹怀?,貪心一日不厭,又以當差屬缺各有期限之故,益復朝取暮取,冀趁事權在手之候,作孤注一擲之博”。同時,官員考核制度很多成為具文,達不到監督目的和優勝劣汰的良性機制。上述種種導致晚清官員的政治生活更多地成為一種“貪腐生活”。

(三)思想文化因素

腐敗的滋生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密切相關。儒家道統思想追求“入世”,官位的高低成為衡量個人社會地位和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這導致君臣、上下級間政治上嚴密的隸屬關系和等級差別及上下級間“主”與“奴”的角色、官民間“貴”與“賤”的差別。下級的政治命運完全操控于上級手中,獎懲黜陟、升降遷徙均需由上級提議或決定,上級依仗官勢、玩弄權術,下級則極盡逢迎、巴結賄賂。同時,傳統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也導致腐敗滋生。宗法思想源于農業社會中的家庭血緣倫理關系,以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為基礎演化來的宗法思想衍生出等級觀念、專斷思想、特權主義等,導致封建社會百姓與官員、臣屬與上司間形成絕對服從關系。故此,只有自上而下的監督,而無平等的和自下而上的民眾監督觀念,也極易出現論資排輩、任人唯親等現象。此外,傳統文化中的人治思想也催生腐敗?;谛陨普摰娜寮业澜y思想主張“為政以德”,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這種重自律、輕法治的思想試圖將國家的治理寄希望于對官員和民眾的思想教化。而事實上,官員的道德水準很難達到先哲期望的高度,“人治”反而成為官員追求功利的籌碼,為腐敗提供可乘之機。

三、《 官場現形記 》中腐敗行為的當代啟示

腐敗作為一種官場或社會風氣,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和延續性,《 官場現形記 》中官員的腐敗行為亦不同程度反映出當今社會腐敗的流弊,為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留下諸多啟示。

(一)加強思想文化建設是反腐倡廉的內在根本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尤其是廉政思想文化建設,由內而外、潛移默化地熏陶滋潤,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形成良好的廉政修養和行為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扼殺腐敗。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思想固有其糟粕,更有其精華,放之當代仍熠熠生輝。政府應始終堅持“古為今用”的原則,結合時代特色和社會實際,推陳出新、適時變化,對傳統思想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我國歷史上的忠臣直吏、貪官蠹役典型及傳統的廉、慎、公、勤等廉政文化思想都是進行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思想文化建設的寶貴資源,在立足傳統的基礎上拓展教育內容、豐富教育載體,構建雅俗共賞、普及全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思想文化,徹底根除腐敗滋生的思想文化土壤。

(二)堅持依法治國是反腐倡廉的外在保障

中國宗法倫理社會推崇“人治”,主張德主刑輔,最終導致權力異化產生腐敗。歷史的經驗已經證明,德治無法束縛絕對權力。孟德斯鳩認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利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边@個界限就是法律。法治建設與德治建設同等重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以依法治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以依法執政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斷加強和完善法制建設,才能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治國水平,最終實現政治清明。一切腐敗都是權力集中的必然結果,唯有依靠法治的外力加以約束,才能為權力設置絕對界限。

(三)完善體制機制是反腐倡廉的強大助力

體制機制建設對反腐倡廉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意義。結合當前我國反腐倡廉中面對的實際問題,建立科學嚴密、完備管用的反腐倡廉體制機制,能夠激發反腐倡廉建設的強大創造力、凝聚力。選人用人體制機制建設是反腐倡廉體制機制建設的重要一環。政府應努力擺脫傳統宗法觀念中親疏遠近思想的桎梏,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建立嚴密的用人考核管理機制,進一步細化崗位責權標準,建立多層次的干部評價機制與獎懲機制,形成以能選人、公平用人、考核管人的干部選拔任用管理評價機制。同時,政府應建立更加完善嚴密的監督體制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群眾力量,鼓勵群眾監督,整合社會分散的反腐敗力量,構建公權力的監督制衡機制,形成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雙重監督體系,實現全程控權、科學配權。

【基金項目】本文系信陽師范學院資助的2019年度廉政專題研究項目“清代官場小說中的腐敗問題及其當代警示”(項目號:2019-XLZ-02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清]顧炎武.日知錄[M].臺灣:明倫出版社,1970.

[2][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許明龍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作者單位 信陽師范學院)

猜你喜歡
官場腐敗官員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腐敗,往往由細微處開始……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國外警察腐敗控制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