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

2020-12-21 21:49鄧云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德育教育小學語文

鄧云

摘要:新課程導向下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成為每個語文教師教學思考的核心內容,教師可以從課前備課、課堂教學以及課后作業測評三條路徑為抓手,針對每個環節,進行有選擇性地德育教學活動,讓語文教學質量獲得提升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提升德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新課程改革

一、在備課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

備課是教學活動地起始階段,是教學活動的必要準備。高質量的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基本保證,也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有效方式。在學期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中,課時計劃最為重要。在擬課計劃時,注意課時計劃中德育教育內容的滲透,這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這樣在正式授課時,教師就會有充分的德育教育準備,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講解課本內容,還將相關的德育知識也進行穿插,這樣有計劃地進行德育教育會更加有針對性,效果也會更好,所以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聯想到與課文有關的德育教育內容,之后將其融入備課內容中,提高融入的質量和水平,從而做到教學的有效性。

當然,備課過程中只注重德育教育內容是不夠的,還應注重內容所蘊含的思想是否能被學生所接受。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教育的最終目標也是應用,德育教育的目標也是在于應用,所以教師要從學生年齡特點出發,考量要穿插的德育思想內容是否在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范圍內,如果違背學生的實際情況,融入再好的德育內容也不會有什么教學效果。

二、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

1.拼音、字詞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進行拼音、字、詞的教學中,我們比較注重音、形、義的教學,而忽略了基礎的廣度,更加忽視思想的教育,德育教育的融入。拼音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字母在口語、書面語,在方言、普通話中的異同,都是不容忽視的。在拼音、字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教學中的某個點來展開德育教育。例如,h-f,不分;翹舌音和平舌音的區分;前鼻音和后鼻音;n-l的區分,都不容忽視。教師就可以根據發音讓學生進行組詞,再根據這次單詞進行有效德育教育。如:用h-f進行拼音拼寫進行區分hei—fei,hei這個拼音拼寫教師就可以引出“黑”這個字,然后在引出“黑白”這個詞,讓后給學生開展“是非”的德育教育,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好,什么是錯,什么是壞,教師可以舉很多例子讓學生明白“是非”的概念,進而引導學生看到問題要有是非觀念,不能人云亦云。

2.句、段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二到六年級的聽課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老師們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句。不同年段的學生,對同一事物、同一方法的認識、理解是不同的,運用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老師處理教材的程度也應不同。例如,二年級的《葡萄溝》中有這樣一句:“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倍昙壍男∨笥阎灰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枝葉茂密,就行了。這是給二年級傳授的德育教育內容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被人;但在六年級,不但要知道這句的特點: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什么:葡萄枝葉茂密。情感:喜歡葡萄,喜歡葡萄溝。好處:把葡萄寫得更加形象、具體。年段不同,講的深淺也應不同,融入的德育教育內容也應該有所不同,這時教師可以將生命的意義這樣比較高深的德育教育內容融入六年級的教學中,通過一句擬人句,讓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和質量,感受到生命的可貴。

古詩詞的學習,更應該融入德育教育內容,如果只是按照詩詞的意思進行簡單地解釋,想必任何學生都不會喜歡上古詩詞了。將詩詞與作者和創作背景結合起來領悟詩中的感情,提煉古詩中的道德內容,進行深化效果會更好。例如,教師在講解李白《靜夜思》詩詞內容時,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進而培養學生熱愛故土的美好思想感情,為成為激發學生愛國之情一個重要途徑和手段,這是一種德育教育融合教學。再如,教師在講解李白《望廬山瀑布》這首千古佳篇時,教師可以利于視頻,甚至是3D動畫的效果,給學生再現李白所觀察到的廬山瀑布,引導學生站作者是視角觀察瀑布,感受瀑布的壯觀,通過這樣的教學展示,理解詩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的佳境,通過相同視角的觀察為學生和作者之間構建一條情感的橋梁,讓學生和先人情感有了共鳴,進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感情,這也是一種德育教育融入方式。

三、課后作業糾錯機制融入德育教育

不難發現,我們現在的教學還離不開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不少教師采取不改、少改、略改的方式。其實,課堂作業是對當堂課的師生雙邊檢測,家庭作業是對當天學習情況的檢測。課堂一結束,教學效果就是一個固定值。要提高這個效果值,就只有將課堂上或當天的錯的或不會的變成會的,錯的變成對的。糾錯一道,提高一個效果值。如果沒這個過程,跟不做課堂作業,沒家庭作業一個樣。因此,作業的關鍵在于糾錯,而不在于做多做少。在糾錯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錯誤進行分析,學生犯錯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會做,還是想偷懶,不想做或者因為有別的原因沒有做,教師要根據學生犯錯的原因進行有效糾錯,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成績顯著提高,也可以幫助學生改掉一些行為上的陋習,或者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這樣也是一種德育教學的融合教學。

對待考試的成績,教師也可以這樣進行糾錯,近幾年來,由于各級各類教育機關和一些“企業型學?!本幱〉摹皯囍改稀薄翱荚囈蟆?,“模式試題”多如牛毛。因此,考試成了孩子們的家常便飯。不是常有人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不得不說,考試可以檢測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可檢測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策略。但是,在頻繁和重復的考試面前,我們往往忽略了考試的目的和考后的講評。檢測,是找出對的和錯的,掌握的和不會的,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行改正。檢測的目的是將錯的和不會的變成能力。如果只考不講或重復考,就不會提高知識獲得的水平,就不會改變我們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的“糾錯”環節,以深究原因作為糾錯的手段,抓好適當考試的“講評”過程,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德育教育在此環節中也可以大顯身手,大展拳腳。

四、結論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融入德育教育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不二法寶,教師要通過課前、課中、課后滲透德育教育,讓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顯身手,讓其作為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

猜你喜歡
新課程改革德育教育小學語文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組織研究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