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研究

2020-12-23 04:18崔鳳軍徐鵬陳旭峰
治理研究 2020年6期
關鍵詞:機構改革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崔鳳軍 徐鵬 陳旭峰

摘要:文化與旅游在形態上相融、產業上相通、業態上相連、功能上相關,但文旅融合發展僅僅依靠市場的自發行為是遠遠不夠的,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推動。最新一輪的文旅機構改革之后,文化和旅游部門在職能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產業融合、交流融合等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十分強勁。但與此同時,市縣文化和旅游部門因為理念差異、運行不暢、人才短板、布局相異等問題長期存在,對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形成了很大的內在矛盾。當前亟需通過遵循文旅融合的客觀規律、夯實文旅融合的內容支撐、優化文旅融合的空間布局、強化文旅融合的要素保障等舉措來助推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機構改革;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9092(2020)06-0098-007

文化和旅游在形態上相融、產業上相通、業態上相連、功能上相關。具體表現在:文化發現價值,旅游體驗價值;文化創造價值,旅游實現價值;文化在時間上串連古今,旅游在空間上縱橫天下。事實上,從旅游業誕生以來,旅游與文化從來就沒有分開過。文化使旅游有了靈魂,旅游使文化有了載體。但作為政府行政部門的文化和旅游,從其誕生開始就幾乎沒有融合過,甚至因為理念不同而形成兩大陣營,例如關于文物保護的方式方法問題,旅游專家與文物專家幾乎難以形成統一意見。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和旅游事業發展,作出了一系列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尤其是著眼于完善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組織體系,作出了改革文化和旅游管理體制的重大決策,實現了文化和旅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開創性進展。隨著2018年4月8日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掛牌,全國各地文旅機構改革陸續進入實施階段,迅速拉開了文旅深度融合的序幕。最新一輪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構建了文化和旅游工作新的組織體系、管理體制和工作格局,標志著文旅融合發展邁出了重要步伐①。根據新制度經濟學基本原理,制度變遷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變量,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對于經濟發展有著強有力的推動作用。這是一場文旅治理體制的大變革,打破了原先文化和旅游管理的楚河漢界,是行政力量順應市場行為的理性回歸,必將有力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一、研究述評

學術界在旅游管理體制改革、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已經形成一個多視角、多層次的研究體系,這其中既有理論性的探討,也有實踐性的探索,更有應用性的探究。

視角一: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研究。眾多學者的研究表明,制度是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制度創新所引發的制度變遷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制度變遷是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如陸林等(2008)認為制度創新是吸引民營資本進入旅游業的重要保障陸林、葛敬炳、蘇靜:《基于制度變遷的浙江省民營資本旅游投資行為研究》,《旅游學刊》,2008年第5期。。Thaana Ghalia, etc.(2019)認為制度變革可以幫助提高機構質量低下國家的經濟Thaana Ghalia,etc.,“Institutional Quality, Political Risk and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9(32):1-10.。雖然制度變革本身就是積極的發展,但對于高度依賴旅游業的國家,制度變革可以帶來重要的額外經濟利益。國外學者對于旅游業制度變遷的研究側重關注旅游業內部運行和組織管理制度,對政府旅游管理體制很少有涉及。國內學者對旅游業政策體系、組織體系進行了諸多評價,但是對如何改革管理機構缺乏嚴格論證。如馬波(2018)以旅游企業為分析對象,從制度的視角研究了旅游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認為民間資本進入關鍵領域的壁壘高、龍頭旅游企業治理結構不完善、旅游產權交易平臺建設滯后、旅游行業組織發展不足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從組織-制度層次,考慮自上而下的正式制度變遷,競爭與壟斷要恰到好處馬波、欒海英:《旅游企業發展觀察——制度的視角》,《旅游學刊》,2018年第2期。。吳三忙(2011)認為,要發揮市場在實現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中的導向作用,關鍵是要規范旅游市場監管,建立政府適應融合發展需要的旅游宏觀管理機制,以實現從部門管理向目的地整體管理的轉變吳三忙:《旅游業融合發展中政府的作用》,《旅游學刊》,2011年第6期。。熊元斌等(2012)提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存在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問題,要以政府干預的理性退讓來實現政府職能與市場職能的優化組合熊元斌、蔣昕:《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依賴及其創新選擇》,《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年第2期。。也有學者非常注重通過數據的運用來論證相關判斷,如李光勤等(2018)以“旅游局改旅游委”這一制度變遷為切入點,采取雙重差分方法,通過構建全國286個地級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數據集,分析了機構變革與旅游經濟增長的關系,得出了“局改委顯著促進了地區旅游經濟的增長”結論李光勤、胡志高、曹建華:《制度變遷與旅游經濟增長——基于雙重差分方法的“局改委”政策評估》,《旅游學刊》,2018年第1期。。但是僅僅從公布的數據面板上采集的數據,就將旅游經濟的增長數據歸因于機構改革這一要素,是值得進一步商榷的。

視角二: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研究。有的學者很早就開始關注這一問題,如劉玉珠(1988)的研究成果指出,我國現行文化管理體制是一種陳舊的管理體制——機構重疊、層次繁多、職責不清、推諉扯皮,因此急需在理順黨務和政務、綜合部門與業務部門、上下級和兄弟部門之間的關系等方面進行改革劉玉珠:《論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管理世界》,1988年第5期。。有的學者探討了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動力、阻力及其路徑,如楊立青(2013)的研究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的進展與突破,源于激勵機制的變化所催生的改革動力,而其最大的阻力來自高昂的改革成本,同時,新舊體制的并存則歷史性地形成了改革的路徑依賴楊立青:《中國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動力來源、約束條件與路徑依賴》,《云南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視角,如陳世香(2010)從大部制研究視角出發,探討了地方政府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及其面臨的一系列挑戰陳世香:《大部制視角下地方政府文化管理體制改革進程及其挑戰》,《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還有的學者探討了文化管理體制的國外經驗,如孫琳琳(2016)研究了美國文化管理體制對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啟示孫琳琳:《美國文化管理體制對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啟示》,《機構與行政》, 2016年第6期。。

視角三: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研究。自2008年國務院將旅游業定位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之后,在當時國家旅游局的推動下,旅游部門開始與農業、林業、體育等多個部門開展合作,文旅融合在2008年前后就已經在行政推動下開始實踐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為發揮旅游業對拉動內需的作用,國務院將旅游產業定位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凸顯了旅游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全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當時的國家旅游局積極響應、主動作為,與文化、體育、農業農村、教育、國土等部門聯合行動,將旅游業融入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其中,文旅融合就是一個成功的樣板,例如杭州宋城《宋城千古情》系列、紹興黃酒小鎮、四川安仁中國博物館小鎮、成都三圣鄉文旅小鎮、烏鎮互聯網小鎮、故宮博物院“紫禁城上元之夜”賞燈活動等經典作品。,很多學者也開始了文旅融合的相關研究工作。隨著最新一輪機構改革的開啟,2019年被稱為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元年?!拔穆萌诤稀背蔀?019年度研究領域的“熱詞”,各類研究開始涌現。例如,在文旅融合模式研究方面,張勝冰(2019)對文旅融合的內在機理、基本模式與產業開發邏輯進行了實踐分析,提出了五種基本模式張勝冰:《文旅融合的內在機理、基本模式與產業開發邏輯》,《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在文旅融合具體案例研究方面,丘萍等(2019)對浙江省丘萍、張鵬:《浙江省文化產業與旅游業耦合協調及融合評價》,《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4期。、周薇等(2019)對黑龍江省周薇、紀晨光:《黑龍江省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商業經濟》,2019年第7期。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狀況進行了研究;在文旅融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方面,許春曉等(2018)從資源、資料、勞動力、技術等四個方面構建了文化與旅游融合評價指標體系許春曉、胡婷:《大湘西地區文化與旅游融合潛力及其空間分異》,《經濟地理》,2018年第5期。;在文旅融合成效研究方面,Zhu (2019)用耦合原理開發出一套測量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耦合協調度的方法,并用面板數據驗證了該方法的科學性和準確度Yingyu ?Zhu, “An Economic Model for Studying the Role of Cultural Industries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Cross-border Context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19.。

近年來學者對政府機構改革對文旅融合發展的作用已經進行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如崔鳳軍等(2020)基于功能、資源、市場、行政、人才五個維度,探討了在最新一輪機構改革背景下文旅融合在理論層面的可能性和在現實層面的可行性崔鳳軍、陳旭峰:《機構改革背景下的文旅融合何以可能——基于五個維度的理論與現實分析》,《浙江學刊》,2020年第1期。。但由于最新一輪的文旅機構改革全面完成的時間還不長,從最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視角對文旅融合進行研究的成果還不多。

二、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機構改革動力最新一輪的文旅機構改革之后,文化和旅游部門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發展思路,在職能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產業融合、交流融合等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展現出了強勁的內在動力。

(一) 機構整合推動文旅職能融合

最新一輪機構改革是文旅部門機構整合的過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市、縣層面在形式上都完成了文化旅游部門的組建任務,按照新的“三定”方案,建立了職責相對明晰、內設機構相對合理的政府部門。此次文旅機構改革表現出了兩個方面特征:一方面,從歷次機構改革的時間維度來看,與過去機構改革所不同的是,最新一輪的機構改革是文化與旅游職能全部打亂、重新組合,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新格局。另一方面,從機構改革的層級維度來看,與省級以上機構改革所不同的是,市、縣一級的機構改革大都是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四個部門重新整合,職能更加廣泛??梢哉f,最新一輪的機構改革通過機構整合推動了文旅發展職能的有機融合。

(二)資源整合推動文旅市場融合

最新一輪機構改革是文旅部門資源整合的過程。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各地文旅部門通過充分挖掘、整理、提煉地方特色文化,有效融入到旅游目的地建設全過程,切實增強了旅游吸引力。例如,天臺縣充分發揮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優勢,推進浙東唐詩之路博物館、云端唐詩小鎮等建設,深入打造“唐詩之路”旅游目的地。仙居縣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元素,以“永安溪詩路文化帶”為主線,串聯石頭禪院等古跡資源,打造浙東唐詩之路精華段。臺州大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進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大山大?!备窬终谛纬商厣偁巸瀯?。臨海東磯列島、玉環大鹿島被列入省“十大海島公園”,三門蛇蟠島以啟動創國家5A級景區為抓手提升旅游品質,椒江大陳島開始創建國家4A級景區,溫嶺曙光—金沙灘創國家4A級景區通過省景觀質量評估??梢哉f,最新一輪的機構改革通過資源整合有效推動了文旅市場的有機融合。

(三)節慶活動整合推動文旅服務融合

最新一輪機構改革是文旅部門節慶活動整合的過程。機構改革帶來的是文化和旅游部門的優勢互補,傳統文化主題節日開始彰顯旅游價值,節慶活動插上了媒體的翅膀,旅游節慶強化了文化功能。例如臺州“博物館日”“自然和文化遺產日”等文化主題活動疊加了旅游功能,開展“全民運動惠”“環保自駕游臺州”“一封家書贊家鄉”等線上線下活動,通過新浪網、同程網、19樓、浙江旅游官方微博等50多個新媒體、自媒體平臺上線啟動及推廣傳播,200余家媒體平臺進行了400余篇報道,閱讀人次超過1000萬,宣傳資源總曝光量約4.3億次引自臺州市文旅部門的內部報告。。中國(臺州)唐詩之路旅游節以文化為主題,推出以“一臺山水半唐詩”為主題的開幕式晚會,向全國游客推出了李白天仙游、杜甫山海游、寒山子問道游等10條研學旅游線路。2019年春節,臺州成功亮相《中國詩詞大賽》第四季,提升了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品牌的影響力。文旅行業首次聯手參加第14屆中國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和第11屆中國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集中展示文旅特色產品和文藝交流活動。機構改革打通了文化和旅游部門多年來的“楚河漢界”,“大節大會”吹響了文旅融合發展的進軍號??梢哉f,最新一輪的機構改革通過活動整合有效推動了文旅服務的有機融合。

(四)項目整合推動文旅產業融合

最新一輪機構改革是文旅部門項目整合的過程。機構改革使得各地文旅部門在招商引資上實現了共同發力的愿景,“大招商大投資”夯實了文旅融合的產業基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臺州文旅部門共同策劃包裝文旅招商引資手冊,利用浙洽會、世界海島大會、臺州亞洲影視周、鄉村振興大會等平臺和載體,形成了合力抓招商的氛圍。臺州文旅綜合體、臺州灣海岸芳洲生態農業園、天臺秀溪景群、天臺山大瀑布、神仙居濕地主題度假酒店等一批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新開工后嶺花開田園綜合體、南屏鄉黃茶文化園、歸宗禪古酒店等一批新業態民營項目??梢哉f,最新一輪的機構改革通過項目整合有效推動了文旅產業的有機融合。

(五)內容整合推動文旅交流融合

最新一輪機構改革是文旅部門內容整合的過程。各地文旅部門在機構改革之后探索出了一條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新路子,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標志。例如,“非遺”是文化中的經典內容,這些壓箱底的“老物件”,是發展旅游業的財富。2019年臺州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驗點”名單,共有來自9個縣市區的9家申報單位獲得玻璃雕刻技藝、翻簧竹雕、戲劇服裝制作技藝、嶺根草編、溫嶺灰雕、魚面小吃制作技藝、易筋經、仙居花燈、布袋木偶戲等體驗點,并且在2019年6月6日開園的臺州留仙里非遺文化園成功入駐,與廣大市民和游客見面,拉近了非遺與游客的距離,讓非遺走進現代人生活,推動了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創造性轉化,深受非遺傳承人和群眾的歡迎??梢哉f,最新一輪的機構改革通過內容整合有效推動了文旅交流的有機融合。

三、阻礙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內在矛盾

最新一輪機構改革對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與此同時,從全國范圍市、縣層面來看,文化和旅游部門因為理念差異、運行不暢、人才短板、布局相異等問題的存在,對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形成了很大的外在張力,迫切需要得到有效化解。

(一)理念差異導致“貌合神離”

文化和旅游兩個部門長期以來因為理念差異,經常會出現相互“疏離”、相互“防備”甚至相互“詆毀”的現象。市縣機構改革之后,兩個部門實現了形式上的“聯姻”,但“貌合神離”的狀態始終存在,這對文旅深度融合帶來了不小的阻力。例如博物館、非遺等文旅資源,完全可以建成雅俗共賞、主客共享的文旅產品,卻因為文旅部門的價值觀差異導致大多數博物館“異化”為不可親、不可近、不可看的“死作”。博物館如果僅僅作為一個公益性文化設施來規劃建設,既缺乏震撼力的展示,吸引力嚴重不足,也缺乏必要的商業服務設施,難以推向旅游市場,無法被游客所接受。還有大量散落在民間的“非遺”文化,如果沒有旅游市場、旅游部門的拉動、整合,難以點石成金。

(二)運行不暢導致“各行其是”

機構改革之后文旅部門體制創新的成效與新時代要求、社會期待相差還比較大。主要表現在:一是“兩張皮”現象突出。當前體制運行還處在磨合期,機構、人員、職能的融合剛剛起步,文化和旅游部門依然是各做各的,有的工作處于“真空”“失管”的狀態。據調查,有的市、縣文旅局的旅游工作依靠下屬機構“旅游事業發展中心”來承擔,嚴重弱化了局機關的調控力。二是“兩頭管”矛盾顯現。按照上級要求,文旅部門作為歸口黨委宣傳系統管理的部門,由擔任宣傳部門負責人的黨委常委分管,但文旅機構作為政府組成部門,其經費來源、項目建設、行業管理、政務審批等行政工作都屬于政府職能,許多工作需要政府來協調落實。而政府負責人僅僅作為“聯系”領導,都可管又都不管的現象時有發生,有時候政府紀要都很難發得出來。省以上文旅部門因為只要承擔相對“虛”的職能,矛盾不太突出,但市、縣一級則多是“實打實”的工作,“兩頭管、兩頭都不管”的問題存在就使得市縣一級文旅部門處于非常尷尬的地位。三是“兩手空”問題凸顯。機構改革之前,原來的文化和旅游部門“各有一手”,各自的“拿手絕活”還是比較多的。機構改革之后,由于各地統籌文旅發展經驗、能力不足,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使得文旅部門“兩手空空”,沒有成功打造很好的“拳頭產品”。

(三)人才短板導致“有心無力”

文化和旅游兩大系統長期隔離、各自為政,導致了文旅復合型人才的嚴重短缺。旅游系統有自身成熟的一套邏輯體系、知識體系、管理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同樣文化系統也有自身成熟的一套邏輯體系、知識體系、管理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從人才培養的現狀看,一方面,我國的教育系統沒有建立文旅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體系,另一方面,在實踐當中文化和旅游兩個部門也很少有交集。因此,現有的人才培養體系很難培養出文旅復合型人才。同時,人才在大城市的集聚使得市、縣層面人才短板問題更加突出。新一輪機構改革使得文旅復合型人才短板問題日益突出,使得文旅部門在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上“有心無力”。

(四)布局相異導致“舉棋不定”

文化和旅游不同的特性決定了兩者的布局存在很大差異。主要表現在:一是“動”與“靜”的不同。旅游具有“流動性”的特性,而文化作為一種沉淀,具有“靜態化”的特性。因此,文化和旅游布局的受眾對象有較大差異,文化的受眾對象更多表現為“靜”,旅游的受眾對象更多喜歡“動”。二是“內”與“外”的差異。文化的服務對象以對“內”為主,主要服務于轄區居民,而旅游的服務對象以對“外”為主,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外來游客。因此,文化和旅游資源布局的服務對象有很大差異。三是“遠”與“近”的張力。旅游是去“遠方”,離家遠行、追求“異地性”;而文化是在“家門口”,在就近的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等消費,追求“本地化”。因此,文化和旅游空間布局的區位存在較大差異,文化設施往往布局在人口聚居點,而旅游設施往往布局在遠離客源市場的異地。文化和旅游在空間、人群、區位、資源擁有量、設施布局、經濟發達程度等方面的相異,使得文旅部門在發展的思路和重點上往往“舉棋不定”,這對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形成了較大的內生性沖擊。

四、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是一種內在的必然要求。最新一輪機構改革之后,文化和旅游部門問題和短板的存在,亟需通過遵循文旅融合的客觀規律、夯實文旅融合的內容支撐、優化文旅融合的空間布局、強化文旅融合的要素保障等舉措來化解問題和短板,不斷助推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一)遵循文旅融合的客觀規律,做好前后結合文章

最新一輪機構改革之后文旅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分階段的。具體來說包括三個階段:一是打造文旅結合體。第一階段就如同一對戀人從相識到走進婚姻殿堂,是文化和旅游相互熟悉和磨合的過程。這一階段文化和旅游是一種“你是你、我是我”的關系,兩者的邊界劃分比較清楚,相互之間的隔閡也比較多,其狀態往往是“一加一小于二”;二是打造文旅聯合體。第二階段文化和旅游形成了一個合作團隊,雙方的默契度和配合度都進入了一個非常好的軌道。這一階段文化和旅游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實現了“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三是打造文旅共同體。第三階段是文旅融合的最高境界,是一種“我將無我”的狀態。這一階段文化和旅游是一種“你是我、我是你”的關系,已經完全消除了原來文化和旅游之間存在的邊界和隔閡,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文旅融合必須要遵循其客觀規律,做好前后結合的文章,從而能夠更順利地實現從文旅結合體到文旅聯合體再到文旅共同體的演變,更有效地推進文旅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二)夯實文旅融合的內容支撐,做好表里結合文章

文旅深度融合不僅是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增效、培育新的增長點、提升發展軟實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大舉措,也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在要求,更是深化供給側改革、滿足群眾消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實現文旅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夯實文旅融合的內容支撐,做好表里結合文章,而不是做文旅融合的表面文章。具體包括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加快文旅理念融合。要想通過機構整合推動事業和產業融合,思想理念和方法論層面的磨合首當其沖。必須要切實從思想根子上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基礎,樹立起“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2019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雒樹剛部長的講話精神。的理念,推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真正融合。二是加快文旅機構融合。從機構的“三定”方案上就要充分體現融合發展要求,打破文化和旅游行業邊界,設計好內設機構職能,確保履職到位。積極向下延伸,賦予鎮級文化站以旅游宣傳推廣、咨詢、項目監督等職責,在行政管理的末端實現整合。三是加快文旅隊伍融合。加快文化和旅游兩支隊伍的整合步伐,將“兩股繩”擰作“一股繩”,打造一支適應新形勢下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文旅隊伍。四是加快文旅政策融合。原來的文化和旅游部門各有一套完整的政策體系,最新一輪機構改革之后,亟需對已有的文化和旅游政策體系進行全面梳理,出臺更為完善、科學的文旅融合發展政策體系。要深化文化旅游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釋放更多的政策、制度紅利。五是加快文旅項目融合??蓪⑽幕椖扛郊勇糜喂δ?,讓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相互疊加。把文化設施建設成旅游景點,把文化區塊建設成旅游景區。建設文旅產業基地、鄉村生活綜合體、產業園和特色產業集群等平臺建設。完善旅游集散網絡布局,構建以中心城市和重要景區為核心的集散地以及配套驛站、停車場、自駕車營地等公共基礎服務體系,既為市民服務也為游客服務。六是加快文旅活動融合。如在活動開展形式上,可將原屬于文化和旅游系統的文化博覽會、旅游博覽會等合并為文化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讓傳統文化通過旅游表達、地方文化讓游客享受,實現主客共享、文旅相長。

(三)優化文旅融合的空間布局,做好點面結合文章

文旅融合要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注重增強文旅融合的系統性、配套性、協調性。最新一輪機構改革之后的文旅融合要優化其空間布局,做好點面結合文章。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要科學分類劃分區塊。要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理念,將不同區塊劃分為文旅融合的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清晰構建文旅融合的空間布局和規劃分區。二要打造文旅融合重點項目。要選擇幾大節點性區塊,支持一批創意性強、震撼力大的優質文旅項目,重點引入或培育幾家戰略性文旅企業,發揮其先鋒示范與引擎帶動作用。三要串聯“盆景”成“風景”。文旅融合要依托核心區和重點項目,實現由點串線、連線成面,有效發揮文旅融合的集聚和輻射功能,把文旅融合的“盆景”做成“風景”,由此打造點狀密集、線狀延伸、面狀輻射的文旅融合示范區。

(四)強化文旅融合的要素保障,做好供需結合文章

為使最新一輪機構改革更好推進文旅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強化文旅融合相關要素的保障,做好供需結合文章。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文旅融合的機制保障。如通過定期召開文化和旅游內部會商會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通過成立各個專項工作組建立工作推進機制;通過吸引更多的具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投身文旅事業來建立激勵機制。二是文旅融合的資金保障。加大財政資金的直接支持力度;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和杠桿作用,建立文旅融合發展融資平臺;建立專門的文旅融合發展基金;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文旅事業發展。三是文旅融合的智力保障。加大文旅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力度;開展文旅融合系列課題研究;成立文旅融合發展智庫機構;通過“借智借腦”的方式讓更多的專家為文旅融合發展建言獻策。因此,必須要在機制、資金、智力等方面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要素保障,從而能夠更好推進文旅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五、總結與討論

最新一輪機構改革之后,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在“宜融則融、能融盡融”思路指導下,表現出了非常強勁的內生動力,在職能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產業融合、交流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不斷助推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最新一輪機構改革之后,文化和旅游部門因為理念差異、運行不暢、人才短板、布局相異等原因,使得文化和旅游部門融合的過程也存在不少問題,這對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形成了很大的外在張力。因此,當前亟需通過遵循文旅融合的客觀規律、夯實文旅融合的內容支撐、優化文旅融合的空間布局、強化文旅融合的要素保障等舉措來化解文旅融合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從而進一步助推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著重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若干重大問題,并強調指出要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這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最新一輪的機構改革對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這種深遠影響尤其體現在對文旅部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影響上。如果說完成文化和旅游部門組織架構重建、實現機構職能調整,是一個“物理整合”過程,只是外在形式性的機構改革。那么,通過機構改革真正實現文旅部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而不斷助推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化學反應”過程,才是真正內在實質性的機構改革。因此,對于最新一輪文旅機構改革來說,外在形式性整合的完成并不意味著文旅機構改革已經完成,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化學反應”過程,需要激發文旅機構改革的內生動力,不斷推進文旅部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從而真正實現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林賽燕)

猜你喜歡
機構改革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類景區體驗型產品開發研究
“文旅融合”奏響“城鄉大合唱”
反腐支出單列是一招好棋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的基層政府機構改革研究
政府職能轉變視角下的國務院機構改革趨勢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