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問題與策略研究

2020-12-23 04:18張鈺岷劉彥文
學周刊 2020年36期
關鍵詞:中年級習作教學教學策略

張鈺岷 劉彥文

摘 要:目前小學語文的習作板塊教學存在諸如教師的習作教學理念陳舊、指導模式僵化、學生的習作興趣不高、習作自信心不強、習作表達形式化等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教材加工水平不高,教學效果參差不齊;過分追求習作技巧,學生個性表達不足;習作教學時間偏少,教學效率低下;機械迎合應試需求,習作普遍脫離生活?;诖?,文章提出了“教師需拓展習作教材,明確習作要求”等四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6-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38

一、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關于習作教學的探究和實踐活動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但實踐中的問題仍然俯拾皆是。習作教學往往陷入一種教師怕,學生也怕的狀況,很多問題是經常出現的仍未有效解決的“舊疾”。通過觀察中年級語文課堂,及對學生和一線語文教師的訪談調查發現,在小學中年級的習作教學上存在教師的習作教學理念陳舊、指導模式僵化、學生的習作興趣不高、習作自信不夠、習作表達形式化嚴重等問題。

例如在應試教育束縛下的習作教學,學生習作的目的是獲得高分,習作想法和技巧都被限定在所謂高分作文的框架中,忽略了個性化表達和對現實生活的感觸;教師為了高分,將形式化、公式化的寫法灌輸給學生,學生套用現成的材料進行寫作,抑制了學生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導致很多學生不喜歡寫作文,覺得習作課枯燥乏味,漸漸喪失寫作興趣。

二、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教材加工水平不高,教學效果參差不齊

習作教學板塊是語文教材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教師擬制習作教學計劃的主要依據。但習作板塊有一些局限,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度加工以適應教學需要。由于一些教師的認識不夠或者專業能力較差,不能開展有效的教材加工,導致教學存在照本宣科、課堂乏味等現象,學生很難對習作產生積極性,習作教學效率低下。例如,教材對習作方法介紹不夠,沒有明確的規定習作應該“怎么寫”,使得教師在教學時都是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處理和授課,導致學生的習作水平也隨著教師的指導經驗不同而參差不齊。

(二)過分追求習作技巧,學生個性表達不足

習作是學生傾訴表達、彰顯自我的重要途徑,學生理應喜歡這個過程,但是調查發現多數學生其實并不喜歡習作課。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源于教師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而是一味地追求習作技巧的傳遞,忽視了學生的真情實感和個性表達,學生很難發自內心真誠地熱愛習作。學生在習作時陷入只追求謀篇布局或使用不符合他們年紀積累的華麗辭藻,缺少真情實感的表達,容易使學生失去對習作的興趣,習作變得枯燥無味,喪失了創新和個性。

(三)習作教學時間偏少,教學效率低下

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是教師進行指導的時間卻少之又少。通過訪談發現,大部分教師都提出了沒有時間判作文,作文太多批改不過來的問題。一些語文教師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的工作,教學任務和班級事務繁重,對于習作的批改和指導工作存在一拖再拖的問題。每一個教學單元都會有習作教學,基本上是前一個單元的習作還沒有批改到最終稿,下一個單元習作的初稿就已經開始。習作批改本身就很耗費時間,每一篇習作一般要改正兩次之后才能定稿,這樣繁重的工作量導致教師的習作批改和指導工作比較緩慢,指導效果不好。

(四)機械迎合應試需求,習作普遍脫離生活

通過訪談還了解到一個現狀,教師們普遍認為習作是源于生活,源于經驗。但應試教育思想仍然深深地影響著各級教育,為了寫出閱卷教師喜歡的文章,取得好成績,學生往往會陷入一味迎合考試的泥淖,學業的忙碌、安全的問題等,使得現在的小學生能夠接觸社會的機會大大減少,遠離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和五彩繽紛的社會,不能去體驗豐富的生活,即使偶有生活體驗活動,學生們又存在不會觀察身邊的事物,對體驗有意義的事情毫無感觸的情況,從而缺少習作的情境、素材和感受,習作素材被限制在書本和沒有根源的想象中,而不是自己的真情實感,導致學生的習作偏離真實生活的軌道,只有千篇一律的習作。

三、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策略思考

(一)教師需拓展習作教材,明確習作要求

語文習作板塊需要依據教材并拓展教材,拓展教材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對教材中的習作板塊進行補充,通過分析教材中已有的習作要求,結合其他的輔助教學材料,系統總結習作的重點和具體步驟,這對小學中年級開始初學習作的學生會更有指導意義。尤其要注意選用合適的范文啟發引導學生。在研讀范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出明確要求,尤其要重視對范文開頭、結尾、中間部分等表達方法的模仿,引導學生從范文中汲取自己想要表達的架構和具體方法,而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教師可以對學生更有針對性和明確具體的指導,學生也會更容易構思并完成習作。

(二)課內外貫串積累主線,開展讀、說、寫一體化教學

讀說寫結合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語文學習的主要目的是運用語言、交流思想,習作是語言運用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閱讀是基礎,沒有讀的積累就沒有說和寫的基礎。有了豐富的讀書積累,才可能下筆如有神。從低年級開始就要激發學生對于好詞好句的積累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讀書習慣,學生通過課內外閱讀優秀文章能夠開拓思維,積累寫作素材,豐富情感,顯著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并對其日后能寫出好的文章有積累的效果。但單純靠讀書積累素材很難順利地轉化為說和寫,對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而言,讀寫轉化的困難尤為明顯,學生一般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但一旦落在書面上就會語言匱乏,難于下筆。必須通過開展讀、說、寫一體化的教學,把積累這條主線貫串于讀、說、寫各個階段,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讀、說、寫一體化教學可以有多種方式,可以圍繞閱讀內容開展復述或者改寫、續寫形式的讀、說、寫結合。在豐富的課內外熟練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故事復述和故事改寫、續寫活動,多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推進閱讀和仿寫結合。創作始于模仿,對小學生來說,在閱讀基礎上的仿寫是一種有效的習作訓練方式。通過對經典文章的仿寫,促使學生積累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并通過模仿這些詞句,內化并轉換成自己的東西。習作也要說寫結合,實現口頭和筆頭結合??陬^表達時的思維相比筆頭表達會更加靈活、敏捷,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習作能力。課上可以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學生運用口頭語言將作文的框架表述出來,不僅交流了想法,還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在課下積極利用閑暇時間落實到筆頭上,既可以鍛煉學生口頭與筆頭轉換的能力,又可以有效解決習作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傊?,課內課外結合,圍繞積累的讀、說、寫一體化教學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更豐富的探索。

(三)轉變習作動機,積極培養學生習作興趣和信心

單純應付考試、獲取好成績的習作動機扭曲了習作教學的根本目的,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認識,真正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從而引導學生轉變認識,將習作動機引導到回歸到其本原上——提升語言運用和思想交流的水平。在正確的動機牽引下,把習作興趣和自信心激發出來、提升上去。

興趣對學生的習作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習作興趣需要認真發現、深入挖掘、不斷強化;興趣的培養也要從讓學生感覺有趣開始,逐步幫助學生找到源源不斷的樂趣,最終達到胸懷創作志趣的層次,教師可以通過習慣的培養來激發學生習作興趣。小學生對寫作產生欲望往往是一瞬間的活動,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及時發現學生的興趣,教會學生抓住表達欲望的時機,鼓勵、培養學生即興寫作的習慣,同時引領學生養成寫日記、讀書筆記的習慣,逐漸固化和提升興趣。

信心比黃金還金貴。在日常的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習作的閃光點,無論是使用了一個好詞,或者是創造了一個好句,只要不是千篇一律,有個性、有創造性、有文采的內容,都要及時肯定和表揚,創造機會讓學生的好詞好句甚至好文都能得到展示交流;對于學生習作中的問題,教師要堅持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理念,要真誠的指出習作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的具體要求和方向,一遍遍地幫助學生對習作予以潤色完善,讓學生感受到一點一滴的進步,相信在教師指導和自己努力下習作會越寫越好,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習作的自信心。

(四)引領學生觀察生活,增強習作的情感性和生活化

習作源于生活,習作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對生活的感悟,需要挖掘生活蘊藏的精神寶藏。生活包羅萬象、五彩繽紛,每個人的感悟必有不同,源于生活的習作也必異彩紛呈。只有源于生活的習作才能讓人感同身受,只有傾注感情的習作才能震撼心靈??梢哉f,學生習作原則上應該反映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賦予習作以鮮活的生活氣息和生動的童真童趣。但實際上小學中年級學生習作往往情感平淡、脫離生活、趨于單一,根源在于學生沒有對所熟悉的生活用心地觀察、體驗和感悟。

習作的情感是有感而發,是生活賦予了習作源源不斷的情感,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不斷提高觀察能力。具體而言,教師根據習作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親近自然,融入社會,并體驗和感悟生活。例如,教師可對學生的觀察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求觀察要逐步做到精準、精細、精深,逐步做到全面系統、點面結合、按邏輯順序觀察,并要求做好觀察記錄,通過觀察生活來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有了對生活的觀察,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能力提高才有基礎,習作的情感性和生活化才會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吳亞西.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習作教學的問題與對策——對小學習作教學若干基本問題的調查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9(3).

[2]張恒良.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8(30).

[3]黨元香.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4).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張鈺岷(1998.3— ),女,漢族,北京人,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通訊作者:劉彥文(1972.10— ),男,漢族,山東沂水人,教授,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猜你喜歡
中年級習作教學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提高習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研究
學生習作難題之解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