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2020-12-23 04:56蔡文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滲透策略德育教育數學教學

蔡文

摘要:新課程標準在制定以及具體應用過程中,對德育教育提出的要求普遍比較高。在這種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在具體開展過程中,也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促使德育教育可以真正有效的滲透其中,本文對此進行分析,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教育滲透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在當前教育事業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新課程標準在提出以及具體落實過程中,對現階段的教育事業發展而言,既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在新課程標準當中,對德育教育提出的要求普遍比較高,對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提升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德育教育在具體開展過程中,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小學生們優良的思想品質,數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教育在具體開展過程中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學科之一。為了保證小學數學教學整體質量和水平的不斷提升,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促使德育教育的整體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一、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基于現代化發展背景下,在學生教育過程中,社會各界人士更加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關注,尤其是在小學生教育時期,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能夠為學生接下來健康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前我國大多數地區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雖然開始了德育教育,但是通過實際調查發現,其中還存在著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首先,身為小學數學教師,自身上并未能夠對德育教育工作提高重視,將工作核心還是落在理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沒有全面的融合德育內容,必然不能達到良好的德育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大多數的教師一直沿用的是過去落后的教學模式,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下,一方面極大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在學生數學知識還不能有效掌握的基礎上,自然也談不上德育內容的學習了。另外,對于小學時期的數學內容來講,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可能會出現難以理解的現象,而教師此時也沒有更好的融合德育知識開展教育,所進行的德育教育工作還只是單純的停留在表面??傊?,以上所闡述的種種問題,都是當前小學數學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弊端。為了能夠更好的在數學教育工作當中滲透德育教育,那么教師就應該從自身上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關注,站在實際教材內容下,適當的引入德育文化內容,一方面保證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為學生健康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分析

(一)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對德育素材進行深入挖掘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尤其是要與當前新時代背景下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個性化要求。在與新課程標準中的內容進行結合分析的時候,發現新課程標準在制定和具體應用過程中,對德育教育的整體要求普遍比較高。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各種不同類型的德育知識以及相關材料和信息被涵蓋在小學數學的教材當中,同時在很多的習題或者是例題當中也會有所發現。比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在“統計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和講解過程中,要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這一基礎上,要通過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了解,從中反映出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關的數據.信息和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同時還要與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對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和了解。教師可以舉例一些我國工業和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實際數據,這樣可以對學生們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起到良好的激發作用。通過這種方式在實踐中的有效落實,可以促使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在“科學計數法”這一節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告訴學生們“我國的領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其中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面積是3.6萬平方千米左右等。通過對這些知識的講解和深入分析,可以讓學生們對我國的基本國情有所認識和了解,同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們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情懷。其實,在人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這種類型的例子,對于教師而言,要對小學數學教材中的這種題材類型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同時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其中的諸多德育素材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意識到數學知識與其自身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而且還可以在小學數學知識講解過程中,不斷滲透和融入德育素材,這樣才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

(二)組織數學實踐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將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與小學數學進行有效結合,實現良好的滲透效果,教師要利用數學實踐活動來實現。比如,教師在“統計"相關知識內容進行講解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們參與到“白色污染”的實踐活動課程當中。在該活動課程的具體開展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將學生們劃分為若千個小組,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統計每一個人每一天要扔掉多少個塑料袋,在這一基礎上面,還要以小組、全班為單位,對這些單位每一個月會扔掉多少個塑料袋進行統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這種具有情境的教學實踐活動設計和落實,可以引導學生對全校師生扔塑料袋的速度進行計算。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其自身具有好動的特征,所以通常在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開展過程中,其更多的是參與討論、分析等,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有提升叫。通過這種方式的有效落實,可以促使學生們對塑料袋的污染問題有所關注和重視,同時還可以從自我做起,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列當中,這樣不僅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促使學生們對教材中的內容有所認識和了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日常思維、行為習慣等。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和融入,對學生們的健康思維樹立和性習慣養成而言,具有實質性意義。

(三)創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基于現代化發展背景下,在我國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社會各界人士對教師教學質量又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基礎上,促使教師的教學形式等出現了較大的改變,如果教師在應用傳統比較落后的教學手段,那么必然不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要求。從教學形式革新方面下出發,更是德育教育開展的基礎,如果教師不能更好的創建多種類型的教學模式,最終在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自然也不利于自身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高。應該圍繞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來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比如在教師對加減法算法相關內容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學生比較喜愛的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像“數青蛙”。在一條小河中一共有十只青蛙,其中有兩只回家了,那么小河里邊還剩下幾只青蛙?過了一會,從其他的河里蹦過來了五只,那么此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教師借助真實案例的方式,引導學生更好的開展加減法的計算,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自然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時,可以融合多媒體設備,姐摁住動畫、視頻等直觀的模式,將計算的含義全面的呈現愛學生面前,使教學模式更加富有趣味性,從而能夠使學生更為深刻地了解相應的數學知識點,為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態度

在每個個體長期的學習以及生活當中,要想能夠最終達到理想的目標,那么就必須養成嚴謹的工作態度,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滲透德育教學內容,教師就必須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環節提高關注,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在遇到困難時,應該培養學生不畏困難的意識,引導學生直面難題。小學時期的學生,智力等還處于不完善的狀態,那么鑒于數學教材當中較多的知識點,表現的不容易理解,那么在教師進行具有學習困難性知識學生過程中,此時可以融合游戲化的模式開展教學。比如,小紅手里有一包糖果,小蘭手里也有一包,但是我們還不能了解每個包里到底有多少糖果。此時,小紅給了小蘭8塊糖果,小蘭又給了小紅14塊糖果,那么這時候發現兩人有著相同數量的糖果,那么原先他們兩個人手里的糖果有多少呢?面對具有邏輯思維的數學問題,學生會感到比較困難,那么教師也應該多多的引導學生,對于其中的過程能夠慢慢的理順,鼓勵學生多多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害怕出錯,逐漸的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第二,培養學生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數學態度。小學生往往表現的比較好動,在數學課堂當中,經常會出現開小差、走神等的問題,尤其是自己的課后作業,更是在馬虎當中完成,錯誤率較高。面對該種現象,教師應該加以有效的引導,監督學生做好每一個細節學習工作,不管是一個數字還是標點,都應該引起重視。

(五)用數學發展史和先進人物事跡鼓舞學生

從我國數學科目長期的發展歷程下進行分析,其中涵蓋了很多人物的重要貢獻,那么在小學數學德育教育過程中,就可以充分的融合先進人物的價值開展教育。身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教材各個知識點下出發,挑選與之對應的歷史人物或者是數學發展史,希望能夠對學生起到教育的作用。首先,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實際調查可以發現,對于當前部分的學生,還沒有準確的理解數學的來源,有的學生以為是由西方傳入的,早在我國封建時期,其就已經產生了數學,但是正因為當時比較滯后,進而導致學生形成了錯誤的認識,那么就需要教師第一時間加以正確的引導。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祖沖之的故事:在我國南北朝時期,數學家祖沖之對圓周率加以深入的計算,當時有著比較落后的生產力,還沒有像當前比較先進的計算工具,就算如此,祖沖之也迎難而上,每一個細節都做到親自詳細的計算,最終精確地計算出了圓周率的數值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這比同時期的歐洲人早了一千多年。由此一來,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不畏懼艱難的意識,另一方面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教師教學效率以及質量提高的同時,更是德育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證;另外,借助數學先進人物的作用,使其對學生形成感染的效果。我國數學文化的長期發展當中,其中存在著很多重要的人物,像陳景潤以及華羅庚等,此時教師可以詳細的收集他們的歷史故事,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先融入一個小的故事,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信心和為國奉獻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與新課程標準要求進行有效結合,將德育教育相關內容與其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可以對德育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德育意識,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趙寒.小議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D].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20.

[2]徐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現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滲透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32.

[3]魏田麗.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缺失與重構策略[J].智慧庫時代[J],2020(14):145-167.

[4]張永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8,14(14):14-15.

[5]艾賓貴.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途徑探討[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2):86.

[6]劉彥斌.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8(22):34-35.

[7]李豐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8):114-117.

猜你喜歡
滲透策略德育教育數學教學
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