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與敘事性文本教學的“美麗邂逅”

2020-12-23 04:47張雷
小學生作文輔導·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閱讀能力思維導圖

張雷

【摘 要】 在小學語文的敘事性文本閱讀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思維還處于發展階段,其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需要不斷地增強,還需要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诖?,我們在厘清文本結構、分析情感變化、理解人物形象、夯實語言運用等方面運用思維導圖,形成解決敘事性文本的認知結構,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結構化思維。

【關鍵詞】 思維導圖;敘事性文本;閱讀能力;結構化思維

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教育兼心理學家托尼·巴贊提出,其核心思想主要是運用色彩、圖像、符號、詞匯等直觀形象的方式,將各部分的關系用相互隸屬的層級圖表現出來。作為開發思維的有效而實用的工具,通過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呈現出學生思維的過程,學生依托導圖更好地掌握文章要點內容。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主要涉及六種:敘事性作品、寫景性作品、說明性文章、議論性文章、詩歌、非連續性文本。而在小學語文低中年級教學階段,主要的教學文本是敘事性文本。在敘事性文本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地和文本“對話”。在厘清文本結構、分析情感變化、理解人物形象、夯實語言運用等方面運用思維導圖,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結構化思維。

一、畫圖理文:繪制思維導圖,厘清宏觀結構

1.課前繪制,發現問題

統編教材小學中年級以上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人文主題,為了逐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可讓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有效預習,并借助思維導圖對單元內容形成初步整體認知,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及結構,以此發現不能理解之處。

以學生預習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在牛肚子里旅行》為例,學生閱讀文章后,已經明確文章主要寫了紅頭和青頭兩只蟋蟀,并且描寫的是紅頭是如何在牛肚子里轉了一圈又出來的。在接下來學生自主閱讀文本中,學生能夠圍繞“在牛肚子里旅行”寫出“嘴里”“肚子”“第一個胃”“第二個胃”等關鍵性的詞語。利用思維導圖對敘事性文本進行梳理時,學生概括語篇的能力和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如在自主繪制思維導圖時,有學生對“紅頭” 的旅行線路標畫不準確,說明他不能理解文章的脈絡。在對文本進行課堂教學時,教者就要有的放矢,分析總結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分析講解難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學生在課文學習中也能夠關注自己的不解之處,更加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學習,進一步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2.隨堂繪制,形成架構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閱讀教學第二學段中明確提出要達成“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的目標?!皬褪觥边@一語文素養需要針對性的反復訓練才能形成?;诖?,只要文體適合,就應該有效滲透這一教學目標,開展教學。要求學生在敘事性文本學習過程中繪制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對文本有初步感知和整體理解,深入了解作者的謀篇布局,突破重難點,把握整篇文章脈絡,培養學生的篇章意識,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夯實基礎。

以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為例,學生閱讀文章后,已經明確文章描寫的是蜘蛛如何開店。在接下來的學生自主閱讀文本中,學生能夠圍繞“蜘蛛開店”寫出“河馬”“長頸鹿”“蜈蚣”“口罩”“圍巾”“襪子”等關鍵性的詞語。學生不僅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而且概括語篇的能力和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但如何讓學生借助思維導圖理解文中三個故事的異同處和童話故事特有的反復性,就需要教者適時引導。在此處,教者充分利用蜘蛛網的形態,把文本中的關鍵詞、圖畫依次用不同顏色的筆繪制在蜘蛛絲上,有關河馬的情節用藍色線條,有關長頸鹿的情節用紅色線條,有關蜈蚣的情節則用黃色線條,三根蜘蛛絲呈現并列架構,讓學生一目了然。

思維導圖在引導學生趣味學習的同時,把文章的整個情節發展清晰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搭建好的文本框架中掌握課文,理解大意,從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思維力。

二、依圖悟情:關注思維導圖,獲取情感分析

統編小學語文低中段教材中的每一篇敘事性文本的選擇都體現了編者獨特的意圖。在閱讀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編者的意圖和文本作者的情思,通過關注文本思維導圖的內容,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從而在整體上把握作者在文本中的情思,提高學生閱讀的辯證思維和分析能力。

如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20課《陀螺》,一般都會直接以“陀螺”作為繪圖中心。而筆者緊扣文本后面的習題,將“我”的心情系列變化定為思維導圖的中心,分為四個部分展開教學。第一步:速讀,畫出“我”心情變化的句子,并思考以關鍵詞的形式概括“我”的情感,把心情變化的詞語一一添在中心主題輻射出來的橫線上,作為本導圖的第一級支脈。第二步:對相近支脈進行合并。思維導圖一級支脈一般在4個左右,引導學生根據事情的發展順序將作者的情感進行整合,同時將事件作為二級支脈。這一步也是關鍵所在,因為整合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文本概括能力,這個過程就是一個高質量的思維過程。第三步:找出印證“我”心情變化的關鍵詞。比如我第三次的心情變化成“興奮”,那么就要找到相應的“手舞足蹈、馬上、一顯身手”等表示動作、神態、心理的關鍵詞,寫在“得到陀螺”所發散出去的支脈上,作為三級支脈。到這里為止,學生已經完成對文章的宏觀架構,并初步進入抓關鍵詞來詳細分析文本的階段。第四步:“我”為什么有這些心情變化?即分析“我”心情變化的原因。主抓第四次和第五次的心情變化:由“沮喪”變成“自豪”。這一步的重點,是深度思維“我”心情變化的原因,同時分析總結“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古話的道理。至此四步,這篇統編語文教材需要學生掌握的文章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在這里基本達成。

三、讀圖品人:聚合思維導圖,提煉人物形象

思維導圖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思考和記憶,結構清晰加上具有視覺效果的圖片、多彩線條更容易讓我們對思維導圖的主題有全面清晰的認識。敘事性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常常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出現,且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具有多重品質,在對人物品質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提煉的同時,等于進行了二次思考,提升學生閱讀的聚合思維和分析理解能力。

以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大禹治水》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要求掌握“結合課文語句,說說大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從繪制的思維導圖的關鍵詞或符號中得出:“采用疏導的方法”體現大禹的聰明智慧; “三過家門而不入”表現大禹的大公無私;“歷經13年疏通河道”看出大禹的不畏艱險,持之以恒……抓住不一樣的關鍵詞語或圖畫,得出的大禹的形象也不一樣,把這些思維認知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完整、具體、全面的大禹形象。

四、借圖提力:依托思維導圖,夯實語言運用

1.復述文本,形成記憶網絡

思維導圖順應人的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它讓我們的主觀意圖十分自然地表達出來,所以運用思維導圖復述課文,可以讓學生做到有“圖”可依、有序可循、有詞可用。這時的學生不是對課文簡單機械地重復,而是有系統地再次儲存所學的知識點,是大腦的又一次思維創新活動。

例如在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10課《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讀后階段,保留思維導圖上“嘴里”“牛肚子”“第一個胃”“第二個胃”等關鍵詞語、彩色的線路、牛的部位彩圖等信息,搭建坡度,讓學生練習復述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依據自己各具特色的思維導圖展開復述,此時頭腦中不斷將主要信息進行勾連、整合、重組,形成了自己個性化的記憶網絡,從而建立適合自己閱讀思維的系統化知識體系。這樣既降低了復述的難度,為學生復述能力的提升搭建一個有效的坡度,又可以使舊知與新授相結合,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從而達到最佳的閱讀學習效果。

2.語用文本,培養創造思維

2011版語文新課標中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學生在文本閱讀中所遇到的問題被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模式所化解,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將這些問題內化,從而達到語用的目的,這也是教師對文本進行閱讀教學的終極目的。

如學生結束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的學習后,文本讓學生展開想象,續編故事。筆者采取的辦法是先獨立思考,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閱讀思考,然后小組合作討論蜘蛛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并制成思維導圖。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直觀性、形象性,根據童話故事的想象大膽、反復性等特點續編精彩的《蜘蛛開店》故事。整個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加深對文本結構和內容的認識,又能夠讓學生在集體的思維碰撞中進一步提高對信息的篩選、歸納能力。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13課的《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一文亦是如此,文章課后習題中讓學生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的閱讀思維各有不同。同時我們也知道,預測并不是胡亂猜測,這需要學生緊扣之前制作的思維導圖,結合導圖上的圖片、關鍵詞、線條等為抓手,展開合理的想象,讓學生在故事的續編中既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閱讀表達,又掌握閱讀的策略,提升閱讀的思維能力。

可以說,借助導圖進行文本閱讀,利用課堂上獲得的思維點,讓學生的思維發散出去,努力擴展到教材的線上、生活的面上,使學生鞏固文本的同時內化自己的思維,最終形成發散性思維。

在敘事性文本閱讀教學中,我們根據教學內容和課堂不同時段的特點,選擇不同的繪圖時機和繪圖策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這一思維工具,為敘事性文本閱讀教學搭建學習支架,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結構,進而幫助學生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情感變化,最終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有效進行語言運用,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學習能力,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傊?,思維導圖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促進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托尼·巴贊(著),李斯(譯).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3]肖秀玲.巧用思維導圖 提高閱讀能力[J].甘肅教育,2019(09):94-95.

猜你喜歡
閱讀能力思維導圖
思維可視化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
論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芻議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