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困境與對策研究

2020-12-23 04:53萬晟
西部論叢 2020年16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困境對策

萬晟

摘 要:鄉村振興的實施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發展水平。然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一步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困境日益凸顯,阻礙了鄉村振興工作的展開和實現。分析相關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不僅能夠提升農村地區的文化建設水平,也能夠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實現。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公共文化;困境;對策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我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和重要戰略布局,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我國農村工作的重要綱領和指南。習近平同志曾指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1]。由此可見,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廣大農民群體經濟收入的提升,也要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作為塑造農民精神面貌、調節農民群體心理狀態的重要手段,作為發掘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農民思想的重要載體,其是否得到良好建設,直接關乎鄉村文化振興實效。然而,在城鄉發展差距進一步加大、農村人口加速流失等固有問題的干擾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問題頻發,不僅沒有達到鄉村全面振興之要求,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文化的完善與發展。

因此,從鄉村振興的視角出發,分析當前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困境,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以實現提升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水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實之目標,就顯得十分必要。

一、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義

從當前農村發展的實際狀況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進程看,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具有以下幾點意義:

其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有利于凝聚農民思想,提升農民對農村以及農村文化的認同度,進而有效增強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農民作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其是否熱愛農村、認同農村生活,直接決定了其對農村建設的熱情和投入程度。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農民不再只重視物質利益的增長,其對文化生活的需要也逐步增高。因此,建設良好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增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的質量,滿足農民群體的文化需求,增強其獲得感、幸福感和對鄉村文化的認同度,就顯得十分重要。

其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有利于重塑農村的精神文明風貌,提升農民群體的綜合素養。所謂公共服務,其是指“為滿足社會的公共文化需求,由公共組織機構使用公共權力與公共資源,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的服務行為及其相關制度與系統的總體”[2]。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公共性”決定了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的“共享性”,這種共享不僅存在于鄉村與鄉村之間,也覆蓋于城鄉之間。因此,加大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僅有利于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農業發展思想,將這些先進的理念應用于現有的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農產平供給質量,進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也有利于加強鄉村文化與城市文化的交流互鑒,破除一些阻礙農村發展的思想藩籬,提升農民的綜合素養,重塑農村地區精神文明風貌。

因此,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二、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困境及成因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地區的逐步開展,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由于一些固有問題的存在和新問題的顯現,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又面臨著一些困境。

(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相對失衡”

由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一些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始搭建。然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呈現出一種“相對失衡”的狀態。具體而言:一方面,當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雖然已經蓬勃開展,但是由于相關部門對農民主體需要的把控不當,產生了許多脫離群眾生活,脫離農村生產實際的文化活動。盡管在這些文化活動中不乏優秀之作,但由于無法激起農民群眾共鳴,無法吸引人民群眾參與,其只能流于形式。這種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不僅沒有達到滿足農民文化需求之目標,還造成了相關資源的浪費,從而使得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相對失衡;另一方面,農村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數量超越了農民群體的實際需要。當前,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尚未被完全克服,農村地區常住人口流失、青年人口下降的局面仍舊存在,而一些農村地區在進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時,并沒有考慮這一實際,錯誤地估算了公共文化服務對象的數量,這就使得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數量超越了農民群體的實際需要,使得一些公共文化服務呈現出只有“服務”,沒有“服務對象”的困境。因此可以說,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農民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維護機制不健全

對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而言,建造只是整個體系構建的第一步,需要輔以優良的運行維護機制,以支撐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運轉。而就當前建設實際來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運行維護機制仍舊不健全。具體而言:其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維護資金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的歷史欠賬較多,大多數資金已經被用于文化體系的建設,這就造成了用于運行維護部分的資金減少,無法開展有效的運行維護工作;另一方面,雖然我國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資逐年增加,但其總量依舊較小,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方向仍在于鄉村的經濟發展方面。因此,資金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維護機制的健全。

其二,農民群體對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運行維護意識淡薄。農村基層政府在進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時,并沒有向農民群體進行有效的運行維護意識的培養與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民群體規則意識的淡薄。在實際的公共文化生活中,相關設施的使用時間和年限不僅往往無法達到既定目標,還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其三,基層組織和相關部門并沒有制定出良好的巡檢維修機制。一方面,由于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一些農村地區已經無法抽調出合適的人選進行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維護,自然也不可能制定出良好的巡檢維修機制;另一方面,基層組織并沒有維護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相關經驗,因此其不能夠在短時間內制定出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維修機制。因此,盡管政府投資修筑了許多現代化的文化服務場所,如電子閱覽室、電影播放室等等,但是一旦這些設施設備出現問題,竟沒有相關專業人士進行維修,這使得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維修和運行陷入了困境。

三、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研究

由于當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遭遇了一些阻礙,因此有必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地解決對策。

(一)以農民需求為中心,構建合理的農村公共文化供給體系

一方面,在進行公共文化供給內容設計時,要深入實踐、廣泛調研,積極聽取農民群體的意見和建議,打造貼近農民生產生活、吸引農民興趣的公共文化產品。要通過這些調研,將廣大農民納入到公共文化內容構建全程中去,提升農民群體的參與感,喚起農民群體的“主人翁”意識,增強農村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要構建和完善農村公共文化供給服務的反饋和信息公開機制。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不是一勞永逸的,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對農民的反饋與訴求進行及時地了解和回應。因此,一方面,充分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搭建良好的線上反饋平臺,對實際公共文化服務進程中出現的問題予以及時關注、回應、解決和糾正;同時定期組織線下會議,暢通線下反饋渠道,形成線上線下雙聯動的反饋機制;另一方面,落實信息公開機制,基層政府和相關組織要通過張貼公示、廣播宣傳等方式,讓廣大農民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進程、細節、資金走向和實際成果等進行了解,發揮農民的主體監督作用,使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始終在農民的參與和關注下進行,增強農民群體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中心地位,以更好滿足農民需求,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效。

(二)加大人才吸引力度,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內生動力

當前,我國農村青年流失問題依舊嚴峻,這不僅嚴重影響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也消減了農村地區持續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使得農村地區只能被迫不斷接受“扶持”,無法形成有效的增長活力。因此,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以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內生動力,就成為了破除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困境的一條必經之路。具體而言:一方面,加強人才引進力度。由于農村地區缺少相關專業人才,許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著不規范、待完善之處。這就要求基層政府面向社會、高校引進一批優秀的文化產業和服務人才,錘煉出一支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過硬的公共文化建設隊伍,以此提高整個農村文化建設的水平和質量;另一方面,農村基層政府和相關部門要重視人才培養。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人才培養不僅僅針對引進人才,也面向廣大農民群眾。農村基層政府不僅要對農民進行文化培訓,增強其文化自覺,培養其文化自信;同時還要加強對農民群體的文化設施維護知識培訓,增強其規則意識和保護意識;另一方面,要持續加強對引進人才的培育。引進人才思想開闊、經歷豐富,對公共文化產業建設有一定的經驗。但是其不一定了解農村生活、農民心理。因此,要加強對引進人才的培育,使其深入農村實際,貼近農民生活,俯下身子,創作出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增強農村公共文化對農民群眾的吸引力。由此,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才能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 本刊編輯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J].上海農村經濟,2018(08):1.

[2] 王才章,楊洪芹.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優化路徑[J].決策咨詢,2020(05):76-78+84.

基金項目:2020年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軟科學項目)“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四川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20JDR0148);2020年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軟科學項目)“四川藏區主導發展方式轉變的實現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0JDR0130)。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困境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跟蹤導練(一)
走,找對策去!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安吉拉·默克爾能否解救歐洲的困境
中學生英語·閱讀與寫作(2008年4期)2008-12-2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