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乳腺癌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的護理方法與效果

2020-12-28 00:33智玲玲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患肢肩關節上肢

智玲玲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醫院,山西 忻州)

0 引言

乳腺癌患者的年紀十分廣泛,從20歲左右的少女到七八十歲的婦女都有可能患上乳腺癌,同時,年齡也是乳腺癌患者的具體原因,乳腺癌的發病率會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而提高。據研究顯示,大多數乳腺癌患者的年紀都在40-55歲之間。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大多數乳腺癌患者都為女性,但這并不代表男性患者就不會患上乳腺癌。通常每100個病人中就有一個男性。與心臟、肝臟等重要器官相比,乳房的缺乏似乎對生活的正常運行影響不大。一般來說,原位乳腺癌的影響不是致命的,但癌細胞一旦擴散或遷移,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后果。乳腺癌在女性所患疾病中是具有很高的發病率的疾病,此病屬于惡性疾病,嚴重損害著女性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健康[1,2]。目前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為手術治療,也是目前為止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手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肢體水腫等情況,對患者治療效果有嚴重的不良影響[3,4]。由此本文對乳腺癌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患者實施全面的護理,效果佳,現將有關的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在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接受乳腺癌手術治療的病人共計50例作為研究對象?;颊叩哪挲g為36-60歲,經過統計,患者的中位年齡為(48.00±3.00)歲。其中,患者接受的手術方式為保乳術、改良術、經典根治術。

1.2 方法

對全部患者在手術后實施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

1.2.1 心理護理

乳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性疾病,疾病本身對患者就是一種嚴重的打擊,在手術治療后,患者會出現一些諸如疼痛等不良的癥狀,同樣會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心理,使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緒[5],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對患者的疾病治療是不利的因素,因此護士一定要充分重視,主動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說明手術后出現疼痛、肢體障礙等情況是正常的,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護士會及時采取措施緩解患者的痛苦,告訴患者不要過分地對此感覺擔心,并向患者介紹一些治療成功的病例,并告訴患者家屬要多關心患者,給患者情感支持,鼓勵患者,使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6,7]。

1.2.2 功能鍛煉

在手術治療后1d護士要正確指導患者實施手指活動、肩關節內收、屈髖活動;在手術治療后3d可實施屈伸前臂的運動;手術后4-7d可指導患者用患側手摸對側肩膀和同側耳朵;手術后兩個星期開始可指導患者實施肩關節外展訓練、肘關節伸直訓練等。

1.2.2.1 第一階段

手術完成,患者拔掉腋下引流管后,需要休息24h。在患者狀態良好時,護理人員即可幫助患者進行患肢的前臂和手指活動,以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如手部、腕部、肘部的屈伸和旋轉,肩關節的小范圍前后旋轉。手術后48h,護理人員就可讓患者進行五指屈伸和握球運動,從而增加患者的上臂力量,促進淋巴液的回流。手術后72h,護理人員則可幫助患者按摩患肢,輔助患者抬高上肢,與胸臂呈水平狀,能夠防止患肢腫脹,但抬高的時間不可太長,患者手臂感到疼痛或疲勞時即可放下休息[8]。

1.2.2.2 第二階段

在該階段中,除了延續第一階段的運動外,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持續抬高側患肢,并引導患者用患肢觸碰另一邊肩膀的肩頭,逐步擴大肩關節的前后運動范圍。同時護理人員要鼓勵患者用患肢完成用餐、梳理頭發、洗臉等動作,等患者能夠完成以上簡單動作后,護理人員則需要幫助患者用患肢觸摸耳垂和頭頂,促進患肢恢復正常功能[9]。

1.2.2.3 第三階段

該階段一般為患者達到出院標準后的康復鍛煉,護理人員除了要叮囑患者堅持第一、二階段的運動外,需要逐步加入以下功能鍛煉:手指爬墻鍛煉。雙腿稍微分開,保持與墻間距約20cm,手肘稍微屈伸,將手掌放置于墻面,保持與肩部平行,手指逐步向上攀爬,直到手臂可完全伸直。上肢旋轉鍛煉。先將患側上肢自然下垂,保持手指伸直并攏,然后逐步向前方抬高患肢,直至達到最高點后再逐步原路回復,在此過程中,盡可能要避免上肢彎曲,動作不可暫停。上肢后伸鍛煉?;颊咝枰3痔ь^挺胸狀態,并使患肢握拳下垂,然后盡量向后擺動患肢,直到生理局限后,回到起始狀態。擴胸鍛煉。雙臂保持水平,五指伸直并攏,逐步向外拉伸胸部。在此過程中,患者要注意,一旦出現疼痛感或不適感,則需要立即停止,完成擴胸運動時需要循序漸進。

1.3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統計乳腺癌術后功能鍛煉的優良率。統計患者的拔除引流管時間、術后引流總量、肩外展范圍。優:通過護理,患者的癥狀消失了,患肢功能恢復正常,沒有出現不良情況。良:癥狀改善,患肢活動度顯著增強,出現了輕微的不良現象;差:沒有達到上述標準。

2 結果

2.1 統計患者乳腺癌術后功能鍛煉的優良率情況

達到優的有45例患者,良的有3例患者,差為2例患者,優良率為96.00%。

2.2 統計拔除引流管時間、手術后引流總量、肩外展范圍情況

為患者拔除引流管的時間為(5.38±0.05)d,手術后引流總量為(558.00±71.00)ml,肩外展范圍為(178.11±11.02)°。

3 討論

乳腺癌是一種在女性人群中具有較高發病率的疾病,目前乳腺癌的發病率顯著升高,并且發病率還在逐年升高,這與很多因素都有關系,女性壓力大、不注意自身保健等是主要的因素[10,11]。因此及時治療是很重要的。當前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有效方法為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雖然能夠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在手術后比較常見的不良情況為上肢功能受限、疼痛等,這些情況的出現不但影響患者的恢復效果,還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12]。手術造成乳腺癌患者術后上肢功能障礙的原因主要為手術區瘢痕收縮會對患者的肩關節活動造成影響、手術后患者焦慮心理嚴重、術后皮下積液導致上肢活動時間延后等。通過對患者實施全面的護理措施,能夠使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情況有全面的了解,減輕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從而對自己的疾病治療有信心,配合度顯著提升,同時對患者實施了一系列的康復措施,使患者盡早實施功能鍛煉,早期活動上肢,使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降低,使患者的患肢功能盡快恢復[13]。

本文對本研究收治的全部病例實施了全面的護理措施。結果顯示:全部患者在手術后達到優的有45例患者,良的有3例患者,差為2例患者,優良率為96.00%。為患者拔除引流管的時間為(5.38±0.05)d,手術后引流總量為(558.00±71.00)ml,肩外展范圍為(178.11±11.02)°。這些結果證明:在乳腺癌術后對患者實施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肢功能鍛煉康復的影響是很大的,能夠提高患者的恢復效果,縮短引流的時間,增加肩外展幅度,整體效果是很好的。

猜你喜歡
患肢肩關節上肢
前臂完全離斷再植術后持續康復護理對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
股骨髁間骨折術后患肢采用特殊體位制動加速康復的效果觀察
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怎么辦?
空氣波壓力儀聯合早期功能鍛煉指導對促進乳腺癌手術患者患肢功能恢復的影響
雙上肢訓練在腦卒中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乳腺癌病人術后患肢功能鍛煉的護理干預及實施效果分析
一種水墊式患肢抬高枕的設計及應用
肩關節為何這么 容易脫位?
兩臂血壓為何會不同
如何預防習慣性肩關節脫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