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技術在腦出血微創手術中的應用

2020-12-28 11:23涂玉宏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關鍵詞:導板血腫微創

涂玉宏

(湖北航天醫院,湖北 孝感 432000)

0 引言

腦出血在臨床上比較多見,是一種危重病癥,其病灶位置一般均為丘腦與基底核等腦部的深層結構,患者一旦發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此病的致死率與致殘率非常高。以前在臨床上治療腦出血多應用手術的方法,但在實際的治療中往往因患者的具體個體原因與CT在手術進行不中實施定位時會有誤差等,最終導致使引流失敗,影響了最終的治療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F代醫學的微創手術被逐漸的應用于實際的臨床治療中,為危重癥患者帶來了福音。3D技術是近年來生物學最新的治療方法,在手術前對病人的病變部位利用3D打印與電子信息技術重新進行精準定位,輔助大夫構建個性化與針對性的手術過程,進而可以進行術前的精準定位,術中能夠進行精準穿刺,進而提高臨床的最終治療目的。本研究對8例腦出血患者在治療中應用了3D打印技術聯合微創手術,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實驗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次實驗對象數量定為8例,樣本是來我院治療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選取的時間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其中女性3例,患者年齡最小為36歲,最大年齡為82歲,平均(61.35±2.3)歲,男性5例,患者年齡最小34歲,最大年齡84歲,平均(63.35±2.6)歲?;颊叩陌l病時間為3 h至2 d,平均(12.35±2.3)h,8例腦出血患者中,基底節區腦出血為7例,小腦出血1例,經CT檢查血腫量為16-77 mL,平均為36 mL,對于腦疝與凝血功能有障礙、動脈瘤與血管畸形的患者不列為實驗對象。此次實驗研究取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手術方法。應用高速多排螺旋CT對8例腦出血患者進行螺旋CT薄層的掃描,患者均選取仰臥位,掃描層厚度在0.625 mm,根據患者額部頭皮與血腫腔的相關數據,利用電子信息技術設計最優的進針點進行穿刺,精準計算穿刺方向,激光打印技術打印導板,(應用國產的激光快速成型打印機把導板打印出來,材料為ABS樹脂,此種材料的強度與硬度較好,加工完成之后,去除支撐材料,對其光滑程度進行認真檢驗,仔細判斷針道引導孔,檢查設計方案與導槽的內徑的符合性,確認經過引導孔穿刺不會損害顱內大血管后),護理人員在清洗與消毒后置入無菌箱內,以備用,使用專門的醫用消毒液進行清洗鋪板,放置3D導板,對各個穿刺點進行精準標記后取下。局部麻醉,做好鉆骨孔準備,建立患者的血腫腔,把3D導板與病人的面部吻合,手術助手幫助醫師將3D導板固定,在導板固定好后再選擇穿刺管,在模板的指導下醫師對患者實施穿刺,而后抽取顱內的淤血,置入引流,手術完成。

1.3 觀察指標。對實驗樣本的掃描時間,手術時間,失血量與血腫清除率進行觀察。

1.4 實驗采用的統計學分析。本實驗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7.0l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血腫清除率以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檢驗差異明顯,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患者的CT掃描時間約為3-7分鐘,平均時間為(3.59 ±1.04)分鐘,依據CT的掃描結果,患者的額前手術入路6例,頂間溝入路為2例。在3D技術的引導之下8例腦出血患者均成功穿刺至血腫部位,并且在神經內鏡的輔助下完成手術的操作。8例患者的手術時間為25-38分鐘,平均時間為(31.5±1.05)分鐘,患者的失血量為41-89 mL,平均失血量為(65.12±1.59)mL。腦出血患者在手術后進行復查顯示,血腫清除率達到87.5%(7/8)。全部實驗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沒有創口紅腫與感染、發熱與壓瘡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3 討論

臨床上神經內外科常見的疾病即為高血壓性腦出血,其病死率與致殘率較高,此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影響[1]?;颊咄蝗怀霈F劇烈頭痛,并且多伴有躁動與嗜睡或者昏迷,有偏癱現象,患者在早期現側的瞳孔縮小,脈搏減慢,有呼吸障礙,血壓升高,之后中樞性衰竭。臨床在治療腦出血疾病應用CT定位,加以計算機輔助引導,手術機器人輔助等均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手術定位系統,但在實際的應用有很多的局限性,多數醫院已經普及CT定位,此種設備價格也比較便宜,但在實際術中操作靈敏度不好,操作者需要進行反復調整穿刺,并且機器對患者有身線輻射的危害,計算機雖然輔助引導可以進行精準的定位,要手術進行中能夠清晰提供實時的圖像,但價格比較高,很多醫院很難接受此種價格的設備,并且還要安裝定位裝置,手術機器人是最新的術中定位手段,克服了人工手抖動的缺點,定位也精準,但價格更加昂貴,目前有些醫院還沒購入此設備[2]。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創手術與3D技術也逐漸發展成型,近些年來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的治療應用中,提高了腦部疾病的最終治療效果[3]。微創手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手術方法,其優點為能夠明顯縮短手術時間與創口的面積,此種手術方法有利于腦出血患者的術后恢復。利用3D技術對病人的病變部位能夠進行精準定位,減少了手術操作過程中的誤差,在我國已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將CT收集的數據圖像利用電子信息技術與3D打印技術進行三維重建,可以清晰了解腦出血患者的具體病變情況,有助于醫師在選擇穿刺方向與通道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進而可以進行自由切割患者的血腫,將血腫徹底的清除,進而達到徹底根治病變的目的。

本實驗研究中對8例腦出血患者在治療中應用3D技術在微創手術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其結果表明,患者的CT掃描時間約為3-7分鐘,平均時間為(3.59 ±1.04)分鐘,依據CT的掃描結果,患者的額前手術入路6例,頂間溝入路為2例。在3D模板的指導下,8例腦出血患者均成功穿刺至血腫部位,并且在神經內鏡的輔助下完成手術的操作。8例患者的手術時間為25-38分鐘,平均時間為(31.5±1.05)分鐘,患者的失血量為41-89 mL,平均失血量為(65.12±1.59)mL。腦出血患者在手術后進行復查顯示,血腫清除率達到87.5%(7/8)?;颊咴谥委熯^程無不良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于腦出血患者在治療中應用3D技術在微創手術中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3D打印技術手術難度低,個體化,一人一板,手術時間短,手術安全性高,穿刺方向準確,一次性成功穿刺血腫,穿刺位置較為理想。在手術時可以成功的避開患者的重要功能區及血管,減少了術中與術后不良并發癥的發生,在臨床的上具有廣泛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導板血腫微創
持續骨牽引復位在近節指骨干骨折微創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肺癌的微創介入治療——專訪北京醫院腫瘤微創治療中心主任李曉光
硬腦膜外和硬腦膜下血腫相關知識,你應了解嗎?
無痛微創拔牙技術在智齒拔除術中的應用進展
楔橫軋制導板粘料影響因素分析探究
數字化種植外科導板精確性的影響因素
護理多發性顱內血腫患者時需要注意哪些情況
種植外科導板的設計及制作研究進展
賁門失弛緩癥的微創治療進展
腦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腫擴大的危險因素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