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P視角下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研究

2020-12-28 01:54霍暢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英語教學

霍暢

摘要:ESP也叫做專門用途英語,它是英語語言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分支和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與某種特定職業或者學科相對應的英語課程。ESP課程是結合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有針對性的開設的英語課程內容,例如,外貿英語,旅游英語,國際金融英語等等,都是其中特別典型的代表,開設該英語的目的是通過英語的工具性作用,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在專業學習領域的研究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等等。結合這樣的情況,本文以ESP英語課程的視角為基準,進一步有效探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以及教學策略等內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為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技能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ESP;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英語教學

引言

在英語教學領域中,ESP從實踐情況來看,已經成為形式更為多樣,而且范圍更寬廣的英語教學領域,當前,社會經濟實現迅猛的發展,各行各業對于綜合型、復合型人才有越來越大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高校在英語課程設置方面就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有針對性的開設多種類型的英語課程,其中進一步有效應用和普及ESP課程顯得至關重要,而且有相對應的現實價值。針對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而言,在英語的教學實踐和改革過程中,也需要進一步充分融合ESP課程模式,針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以此培養學生的英語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

1、ESP教學模式概況

ESP的全稱是專門用途英語,主要指的是有針對性的結合學習者的特定需求、目的以及相應的職業和學科特點而設置的英語課程,其根本宗旨是為了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培養學生的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英語交際能力和應用能力,使英語作為有效的語言工具,針對專業知識進行切實有效的闡釋。ESP教學模式有著特別明確的指向,其專業性得到進一步體現,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更強調實用性,促進學生更全面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和專業技能,成為復合型人才,而這也是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的改革要求和必然發展方向。

2、ESP課程教學的主要特征

2.1ESP課程的教學內容

ESP課程的教學內容有著比較典型的專業性,實用性特征,在實際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揭示語言的根本特點和規律,因此針對不同教學內容而言,也決定著ESP的內容要與學生的專業特征和學習需求進行有效適應,進而選取相對應的教學方法。

2.2對于教師有比較嚴格的要求

該課程需要教師具備應有的語言能力和專業技能,要充分滿足雙重的需求。教師要具備深厚的英語功底,同時對于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要充分掌握,具備理論和實踐綜合能力。

2.3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

ESP教學過程中要要充分掌握先基礎、后專門化的基本規律,也就是說,要實現循序漸進,使學生充分掌握相對應的英語基礎,達到相關水平之后,才能結合其具體情況來有效推進ESP教學活動。針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而言,要確保學生具備相對應的漢語國際相關知識和英語基礎,然后才能有效開展該教學模式。

2.4對教材的要求

ESP課程對于教材有比較嚴格的要求,要結合不同專業,語言特點以及修辭技巧等內容進行歸納和推理,使教材內容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為相關專業的交際實踐提供必要的準備。

3、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中華文化基礎以及英語詞匯儲備不足

從實踐情況來看,該專業學生在詞匯翻譯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能針對相關內容進行清晰明確的表達,英語詞匯量和中華文化基礎都比較薄弱,在實踐的過程中不能實現靈活有效的應用核心關鍵詞針對相關內容進行切實的表達,例如,“唐詩”“祖先”“味道”等相對來說比較常規的詞語,但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不夠真切,存在一定的障礙,甚至有的學生把“祖先”直接寫成“first father”。又如,在針對唐朝進行描述的時候,很多學生想體現出“鼎盛”的意思,但是往往不知如何表達,通常情況下會用good,rich等相關的英語詞匯來替代,不會用prosperous這種更形象生動而且精準的詞句。此類例子十分明顯的體現出,該專業學生在英語詞匯量和中華文化基礎方面都不夠扎實,這也導致該類學生在用英語針對中華文化進行表達的過程中存在很大障礙。

3.2往往避重就輕,避難就易

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英語教學中,可以看出避重就輕、避難就易這樣的問題成為英語學習者的普遍通病,學生在針對相關語句或者詞語進行英語表達的過程中,往往喜歡用盡可能簡單的詞和句子“繞著彎”表述,而這樣的情況使其在英語和語言應用方面,往往停留在表層和自身的舒適區內在。針對相應的問題進行回答的時候,其答案也不夠精準有效,通常比較空泛,只是表面的含義,并沒有充分體現出語言和文化的魅力以及吸引力,同時也沒有充分體現出要點和特點等等,往往比較空泛,缺乏實質內涵,對于中華文化不能全面精準而且生動形象的表達。例如,在針對孔子核心思想進行介紹和表達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往往只是寫到:“He is a good teacher,he has many students.”,對其核心思想和根本內涵并沒有進行充分的表達,語言缺乏活力和內涵。

3.3并沒有針對中華文化進行深入的認知和理解

針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而言,他們在針對中華文化進行表達的過程中,往往缺乏精準性和內涵,主要體現在他們對于中華文化和中國傳統缺乏認知和了解,沒有進行深入細致的探究,通常情況下針對某些知識或者事項,只是知道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回答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在認知分方面缺乏深入的解讀和理解,往往死記硬背,由此使其對中國文化英語的表達存在很多障礙,缺乏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認知。

例如,在回答“我們為什么被稱為炎黃子孫?”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學生的答案往往特別簡單,不具備應有的內涵,有的會說:“Because Yan and Huang are our ancestors.”甚至有的學生會直接回答:“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和黃種人?!睂ι羁虄群]有充分的理解,在認知和觀點方面不夠深入,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盡管也上過一定的中華文學文化專業課,但是缺乏應有的文化知識和相應的文化儲備,在理解和認知方面都不夠深入。

4、ESP視角下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針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掌握問題的根源,進而在實際的專業教學過程中進行切實有效的改革和優化,可用ESP理論針對該專業的英語教學進行切實改革,其中,具體的實踐和改革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針對教學大綱以及教材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

要想使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英語教學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就需要從教學大綱出發,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有針對性的融入ESP課程的相關理論和內容,以此確?;A的英語教學模式得到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吸收ESP理論的精華,使教學大綱充分體現出應有的可行性和針對性,在大綱中既包括基礎知識,也包括高級知識,充分體現出該專業的文體特征和應用內容,以此使學生的專業既能得到顯著增強,并且在漢語國際交流水平方面也更加深入。ESP課程與基礎英語教學和雙語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就要充分掌握該模式的特征和內涵,進一步有效確立富有ESP課程特色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對策。

同時,在英語教材方面也要不斷的改進和優化,在聽、說、讀、寫、譯等相關方面有效增強,充分體現出教材內容的豐富性和先進性,以此使學生的英語技能顯著提升,同時也要增設實用英語、職場英語等ESP課程,在實用性方面顯著增強,在練習設計方面也要注意實踐性和高效性,以此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4.2貫徹落實把學生作為中心的基本教學原則

ESP具有典型的目標性和針對性,要結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主要特點和學生的培養目標,進一步有效確保該專業英語的課程體系得到不斷的拓展和完善,融入更具有個性化特征的教學內容,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原則,并采取相對應的教學方法,以此體現出該專業英語教學的高效性和針對性。ESP課程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得到切實有效的應用,就需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的激發,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使其在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禁學習語言,更要應用語言,發揮自身的主人翁精神,進一步有被動學習,轉變成為主動學習,實現更切實有效的雙向交流和互動,在ESP教學過程中積極有效的提出相應的問題,并且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之下,使漢語和英語語言的學習和應用充分融合,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富有針對性和高效性,以此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在英語技能方面顯著增強。

4.3針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進,進一步有效落實ESP教學模式

學生經過大一、大二兩年的大學英語學習之后,具備了相對應的英語基礎,同時在專業技能方面也有了顯著的增強,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融入ESP課程,這個時間段是特別理想的契機,可以為學生的考研或者就業奠定更加良好的語言基礎,通過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分析,來有針對性地增強學生的相關技能,使其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能夠高質量的應用,從而為學生更好的就業、為其工作崗位需求提供應有的條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針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進,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專業特點出發進一步,有效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先進方法,由專業人員或專業學科的專家組織學術討論會等相關方面選取相對應的教材,配合先進的方法,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學習工具和手段,以此更有效的完成相對應的教學目標和任務。

4.4建立健全更系統完善的ESP教學評估體系

ESP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的主要特點,以此來設立更系統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科學評估委員會,使評估體系和質控機制更加完善。在評價體系方面不僅要考核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語言技能,同時更要考察和評估學生的應用能力。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切實構建長效評價機制,以ESP教學模式為基準提出應有的評價對策,進而針對學生的綜合技能和實際的學習成果進行判斷和分析,然后結合判斷結果進行教學改革和實踐,進而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

結束語

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能夠顯著看出,在當前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對此,要結合實際情況更有效的融入ESP教學模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點出發,對教學模式和手段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以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應用能力,進而促進其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Hutchinson T,Alan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f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7.

[2]劉黛琳.高職外語教育發展報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11.

[3]呂娜.淺談民航乘務英語課堂教學設計[J].教學園地,2019.6.

[4]趙淑桐,黃華.高職院??罩谐藙諏I人才培養規格和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5.

[5]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5

[6].羅蘇秦,李璇.論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癥[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9,(06):84-86.

[7].葛慧穎,曾瑜薇.對外漢語專業學生中國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01):100-101.

[8].王旳.英語專業學生中國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的調查研究[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7,(03):60-62.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項目編號:SJGY 20190610

項目名稱:應用型本科院校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群建設與實踐

猜你喜歡
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漫談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