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學習體驗,發展數學素養

2020-12-28 06:50鄒曲
數學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學習體驗初中數學

鄒曲

【摘 要】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參與講、做、思等活動,獲得學習的體驗,促進對知識的自主建構。本文主要分析了通過講中學、做中學、思中學等方式將體驗轉化為經驗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 初中數學;學習體驗;主動建構

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精研教材,還要研判學情,讓“備學生”與“備教材”有機融合,關注學生的現有知識經驗、學習起點,才能做到因生而教。教師只有貼近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這樣才能找準新舊知識的聯結點,借助舊知去開展新知的學習。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操作、思考,增進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主建構。

一、講中學,讓學生在講述中理解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媒介,學生通過表達能增長智慧,理解所學內容。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講數學”的機會,讓他們去表達對概念的理解,同時也能讓自己的想法接受教師與其他學生的評判。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他們多思多說。教師讓學生借助于“說數學”發展自己的高階思維,讓他們能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能通過多種方式去解答問題,在討論時也能提出有見地的思路。教師要教會學生表達的方法,讓他們能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在生生互動中分享理解、碰撞智慧、獲得體驗。教師要挖掘概念的背景知識,創設有效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豐富學生的體驗。

如在蘇科版七下《圖形的平移》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呈現移門,提出問題:在開家里的移門時,移門會沿著軌道移動到另一個位置,你知道移門是在做什么運動嗎?學生知道卻又不知如何表達,教師追問:能否用自己的語言將運動的特點表述出來?學生經過討論,會說出“門上的各個點都在運動”,教師讓學生將移動的移門看作一個圖形,說說這個圖形在做什么運動?教師以生活中的實例為學生提供交流的話題,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中的平移,能引發他們的好奇心,豐富他們對平移概念的體驗。學生如果僅僅背概念而不去運用,時間長了就會忘記,教師要借助于相應的練習,讓學生去鞏固知識,從而達到長時記憶的目的。

二、做中學,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

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他們的知識經驗出發,引領他們去感受、操作,去探尋數學規律,把握數學知識的內涵。學生在“做數學”中形成經驗、獲得思維的積淀,也學會了互幫互學,提升了動手操作的能力。如在探求“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時,教師提出問題:小芳想用手中的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長的三根小棒接連成一個三角形,請你幫她分析一下,她能不能拼接成一個三角形?教師以問題聚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開展數學實驗活動。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繪圖能力,鼓勵學生去觀察、操作,獲得數學結論。如在蘇科版九上《垂直于弦的直徑》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用紙剪一個圓,并沿著圓的一條直徑對折,重復做幾次,看看有什么結論?學生通過折疊發現圓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有多條,是任意一條經過圓心的直線。教師要打破常規,為學生提供實驗操作的機會,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時,教師要變講為做,讓學生去探索確定一個三角形需要哪些元素?學生通過標尺作圖,發現確定一個元素、兩個元素能畫出幾個不同的三角形,這不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追加哪些元素,就可以確定三角形?教師通過步步追問,讓學生動眼觀察、動口表達、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思中學,讓學生在思考中發展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想數學”的機會,激活學生的思維發展,促進學生想象、歸納、概括能力的提升。教師要讓學生逐漸會思考、善思考,能在思考中把握概念的內涵,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形成數學思想的品質。教師在教會學生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要滲透數學思維,為他們創設問題情境,讓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在探析問題中形成解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如在學習蘇科版九上《圓周角的概念和定理》的內容時,教師在學習圓周角的概念后,讓學生將之與圓心角的概念進行對比,說說它們之間的區別。教師再呈現幾幅圖形,讓學生辨析這幾個角是不是圓周角。在驗證“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該弧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這個猜想時,教師引導學生從特殊入手,先探尋圓心在圓周角邊上的情況,再說明圓心在圓周角內部及外部的情況,這樣循序漸進,讓學生去探索、驗證數學知識,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很多學生在解決幾何問題時運用“讀條件、觀圖形、想結論”仍無法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結論出發,用逆向思維去探索問題,并層層遞進,探索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前提條件,再結合題目中給定的條件進行分析,去尋找問題中的隱含條件,這樣能在不斷地嘗試中探尋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學生往往不能看清定理的條件與結論,教師要加強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的對比學習,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從而把握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的內涵。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讓他們動口說、動手做、動腦思,從而促進思維的開啟、能力的發展、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林.基于學生學習起點,改進初中數學教學[J].江蘇教育,2013(42).

[2]嚴曉,游泰杰,呂傳漢.對數學教學中“教思考 教體驗 教表達”的認識與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7(5).

猜你喜歡
學習體驗初中數學
關于高職電子專業微課平臺學習體驗的研究
基于學習行為數據的在線學習時間規律探析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契合感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
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