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慶縣活禽交易宰殺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2020-12-29 11:49沈軍
山東畜牧獸醫 2020年6期
關鍵詞:活禽屠宰檢疫

沈軍

余慶縣活禽交易宰殺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沈軍

(貴州省余慶縣動物疫病預防監測中心 564499)

受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在豬肉供應緊缺的情況下,廣大市民調整肉食結構,以家禽肉類消費為主,促進了養殖禽業的發展,有力保障了全縣居民肉類消費的供應,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肉價。但隨著今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突如其來,為了疫情防控需要,各地相繼采取了關閉活禽市場。因此,要求活禽交易、宰殺活動必須要規范化管理,一方面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禽肉健康、安全的市場供應;另一方面要滿足疫病的防控、有效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本文就本縣活禽交易宰殺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進行淺析。

1 基本情況

2019年余慶縣活禽出欄約97.4092萬只,全縣居民消費的活禽食品以雞、鴨為主,并有少量的鵝、鴿子等,其中雞、鴨的消費量占活禽消費總數的80%以上。目前,余慶縣尚無一活禽集中交易和屠宰加工市場,當前全縣活禽交易及宰殺以農貿市場為主,均未配備獨立、封閉的活禽宰殺區,且同一個農貿市場還分散存在多個活禽交易及宰殺點,供居民現場點殺,設施設備落后,環境條件極差,管理混亂,嚴重危害公共衛生安全、影響禽肉食品質量安全,極易造成人禽共患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和傳播等風險。因此,推動全縣規范活禽交易和宰殺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2 本地活禽交易、屠宰存在的問題

2.1 活禽屠宰政策法規體系急待完善 在國家層面,國務院僅僅出臺了針對生豬屠宰管理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上位法的缺失,是出臺地方法規面臨的最大難題。貴州省也僅出臺了《貴州省牲畜屠宰條例》,本地還沒有相應活禽屠宰政策法規,與當前嚴峻形勢完全不相適應。

2.2 疫病防控難度大,嚴重危害公共衛生安全 本縣農貿市場活禽屠宰點衛生環境差,人員密集且流動性大,不但造成活禽疾病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難度大,而且會加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禽共患病的防控難度。歷次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期間,農貿市場活禽屠宰點都是防控的重點和難點。為此,縣衛健、農業農村、市管、綜合執法等部門多次聯合發文,對活禽市場進采取休市消毒等臨時性應急措施,并未建立健全監管有力的長效機制。因此,有必要參照生豬集中屠宰管理模式,推動本縣活禽集中屠宰監管工作已勢在必行。

2.3 活禽集中宰殺轉型升級難 全縣農貿市場活禽宰殺點多、面廣,設施簡陋,衛生環境差,且廣大市民歷來習慣認可“活禽點殺”,不便于活禽檢疫及肉品檢驗,更談不上冷鏈體系、配送體系等科學規范的管理,加之活禽集中宰殺行業回報率不高,無法吸引企業投資。因此,全面轉型升級難度很大。

2.4 行業執法監管力量不足 因本地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已經撤消并劃轉全部人員,其屠宰管理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權已劃轉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目前,全縣鄉鎮(街道)僅有官方獸醫16人,不但承擔了全縣所有畜禽的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重任,而且還要承擔鄉鎮(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務,而生豬屠宰場的官方獸醫還要24h無縫監管。監管壓力大、人員編制少、經費保障不足等矛盾突出。

3 本地規范畜禽屠宰管理的對策

隨著公共衛生安全,以及食品安全保障的需要,推動活禽屠宰規范管理已成為本縣當前畜禽屠宰行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不但要進一步強化活禽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而且要積極推動活禽集中宰殺盡快步入規范化、法制化管理軌道。

3.1 出臺地方活禽屠宰政策法規,實施活禽“定點宰殺、集中檢疫、冷鏈運輸、生鮮上市”。目前貴州省僅有貴陽市出臺了《貴陽市禽類交易管理辦法》,并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對貴陽市行政區域內的活禽交易、屠宰及禽產品經營等相關活動進行了規范,劃定了貴陽市禁止活禽交易的區域,建立了“責權統一”的管理制度、處罰條款。本縣可組織相關職能部門赴貴陽市開展調研學習,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積極推行活禽“定點宰殺、集中檢疫、冷鏈運輸、生鮮上市”制度并切實加強監管,將活禽的宰殺加工統一在定點宰殺點,由農業農村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實施集中檢疫,經檢疫合格的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并打上檢疫驗訖合格標識,然后再分散到各個農貿市場、生活超市經營。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做好市場環節的日常檢查,只能銷售定點宰殺點宰殺的,經檢疫合格的“白條禽”;同時,要求經營單位設立“白條禽”及活禽產品專銷點,專銷點必須設立隔離防護、消毒設施,避免與其他農產品和食品混雜交易。

3.2 加強宣傳,引導市民改變消費方式 加強對《動物防疫法》《貴州省動物防疫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識等的宣傳,讓市民充分認識活禽點殺的危害性,真正了解活禽定點屠宰、冷鮮產品的安全性、衛生性和營養性,增強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食品安全意識和綠色消費觀念,改變市民消費活禽的生活習慣,形成全社會大力支持活禽定點宰殺、集中檢疫、冷鏈運輸、生鮮上市的氛圍。

3.3 強化部門協作,解決相關問題 縣級以上農業農村部門作為屠宰行業的主管部門可牽頭協調發改、市場監管、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深入開展轄區活禽交易市場、屠宰加工現狀等情況的專題調研,摸清縣情,提出建設本縣活禽交易、屠宰加工市場的規劃選址和管理建議。同時積極協調縣市管、商務部門在冷鏈體系建設、物流配送及冷鮮肉上市等方面予以統籌兼顧,為活禽集中屠宰建場創造條件。針對當前現狀,建議縣市場監管局對農貿市場活禽交易宰殺點進行規范,合理調整市場功能分區,單獨設立活禽宰殺區域,配備與宰殺規模相適應的消毒、通風和無害化處理等設施設備,并對活禽交易及屠宰加工區域實行單獨封閉管理,以便于強化日常消毒管理,有效防控活禽疫病的傳播,有力保障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

3.4 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推動行業規范管理 建立和完善活禽及其產品市場準入制度。農業農村部門動物衛生監督管理機構要加強檢疫監管,嚴格實行查證驗物入場制度。從縣外調入的活禽及其產品,必須持有調出地縣級以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和《動物及動物產品運載工具消毒證明》方可進入交易市場或實點宰殺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流通環節活禽及其產品的日常監督管理,經營者憑《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進行市場交易;綜合執法部門要對經營未經檢疫產品的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h農業農村局作為屠宰行業的監管部門將認真履職盡責,切實加強行業監管。一是充分利用現有生豬定點屠宰監管機制相對健全的優勢和力量,在屠宰監管中將活禽屠宰監管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的范疇,加大對源頭產地檢疫等的監管,確保禽產品安全。二是積極協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在活禽交易、市場屠宰工作中各盡其職,加強監管,保障安全。三是活禽集中宰殺能否立項并實施建設,禁止活禽私自宰殺是基礎。而禁止活禽私自宰殺暫無上位法依據,這也是建設活禽屠宰項目無人投資的主要原因。

[1] 羅增輝, 彭慶明. 淺談活禽交易與活禽屠宰檢疫的規范化管理[J]. 湖北畜牧獸醫, 2009(12): 12-13.

(2020–03–31)

S851.2+3

B

1007-1733(2020)06-0073-02

猜你喜歡
活禽屠宰檢疫
東興市活禽市場禽流感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監測
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體系建設工作的對策
2020年巴西生豬屠宰量創歷史紀錄
英國檢疫隔離立法源流及啟示
畜牧獸醫動物檢疫的方式及問題分析
生豬 養殖利潤可觀 屠宰盈利不佳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藝術家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生豬屠宰價格信息
家禽科學(2015年2期)2015-10-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